剂 第7页
-
叶天士治呕吐的常用方剂
《临证指南医案》是一部记录我国清代著名 医家叶天士临床经验的医案专著,约成书于清代乾 隆二十九年 (1764),是由叶天士门人华岫云根据 叶天士临证医案整理编撰而成。该书按证分类,搜 罗宏富,征引广博,按语精当,较为全面地展现了 叶天士在温热时证、各科杂证方面的诊疗经验,充 分反映了叶天士融汇古今、独创新说的学术特点, 对后世中医温病学、内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临 床医学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 《清史稿》记 载 : “大江南北,言医者,辄以桂为宗,百余年 来,私淑者众” ,可见叶天士医学...
-
慢性腹泻病机 经验方剂泻康饮
梁彦运用“泻康饮”治疗慢性腹泻经验 梁彦主任医师是北京市海淀区首批名老中医 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岐黄生涯三十 余载。擅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妇科、儿科的 中医治疗,梁老师自拟泻康饮治疗急慢性腹泻经 验介绍如下。 1 慢性腹泻病机 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病症,是指病程≥2 个月 或间歇期 2 ~4 周的复发性腹泻。症状表现为排便 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或水样,伴有腹痛、肠鸣、 腹胀、少腹重坠不适等。多种原因皆可以引起, 如现代医学的肠道感染性疾病、肠易激综合症、 溃疡性结肠炎、克...
-
祛痰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探析
痰为机体的病理产物, 随气升降, 流窜全身, 停 滞于脏腑、 经脉、 肢体为病。 祛痰剂是为痰证而设, 依据痰的性质不同, 分为清热化痰剂、 温化寒痰剂、 润燥化痰剂、 燥湿化痰剂、 祛风化痰剂 [1] , 其组方主 以祛痰药, 尚应根据痰证的病机和致病特点, 配伍适 宜的药物, 使痰去病除。 笔者结合历代治痰名方的用 药特点, 拟将祛痰剂的配伍规律作一探讨。 配伍理气药 脏腑机能失调, 气化不利, 水液代谢失常, 停聚 则易生痰。 痰邪既生, 又可作为致病因素, 阻滞气 机, 加重病情。 气滞与痰浊常互为因果...
-
孕妇防感冒冲剂加葱花
在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中,葱是和菜搭配的,药是和白开水搭配的。其实,葱花也可以和感冒冲剂搭配,治疗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多起因于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治疗上关键是要出点汗,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辛温解表,正好与葱的功效相合。因而,成年人在使用清热感冒冲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时,配20克左右的生葱,就有加强治疗效果的作用。喝感冒冲剂时,可以在其中加入生葱末,同时饮下;而在吃胶囊等药时,可以等药片吞下十几分钟后,冲点葱末水喝下,能让药物更好更快起效。 ①热水泡脚。每晚用较热的水泡脚15分钟,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
-
鼻窍失温型鼻鼽 过敏性鼻炎方剂
张某,女,46岁。患过敏性鼻炎10余年,迁延难愈。每年立秋后发作,入冬即愈,鼻塞、流涕、眼睛痒、夜晚呼吸不畅,影响睡眠,痛苦不堪。2017年8月10日初诊,刻下:鼻炎发作、鼻塞、流清涕、鼻音偏重,眼睛发痒,手脚冰凉怕冷,偶有疲惫乏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淡苔薄,脉沉弱等。 辨证:肾阳亏虚,鼻窍失温型鼻鼽。 治疗:补气助阳,温通鼻窍。 方剂:生麻黄6g,熟附片15g(先煎),细辛6g,生黄芪30g,炒白术15g,辛夷花10g,白芷10g,防风15g,羌活10g,炙甘草10g,川芎10g...
-
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椒艾洗剂
赵尚华,男,1943年出生,山西省原平市人,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学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在周围血管病、乳房病和肿瘤的治疗方面有独到经验。著有《中医外科心得集》《中医外科外治法》《中医外科类聚方》等多部著作。 组成:川椒15g,艾叶15g,桂枝15g,透骨草30g,防风15g,生川乌15g,桑枝15g,槐枝15g,当归30g,苏木10g,红花10g,蒜辫1条。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祛风,消肿止痛。 主治:脱疽(血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