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剂 第4页

剂 第4页

  • 长湿疹试试三子洗剂 治毛囊炎

    长湿疹试试三子洗剂 治毛囊炎

    长湿疹试试三子洗剂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体质是患病的根本原因。推荐一款“三子洗剂”,即取蛇床子、地肤子和苍耳子各30g,用水1000ml,煎取500ml,待水变温后,用干净纱布或脱脂棉蘸药液洗患处。每次洗20分钟左右,每天1剂,洗2~3次。 蛇床子外用可祛湿杀菌止痒,常用于治疗湿疹、疮癣瘙痒等病;地肤子和苍耳子有清热利尿、祛湿止痒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皮肤湿疹、周身瘙痒等病。(魏中意) 京万红软膏可治毛囊炎 毛囊炎好发于...

  • 皮肤皲裂 服药四剂外用一剂而愈

    皮肤皲裂 服药四剂外用一剂而愈

    皮肤皲裂 李某,女,43岁。两手掌大小鱼际部位,胸部及股腿等处皮肤皲裂,纵横交错,干燥疼痛而痒。饮食无味,体疲肢倦,两臂疼痛,面色萎黄不泽,月经一月再行。舌质淡,脉软无力。证属脾元不足,不能上奉心肺,阴火复乘其位,气血不布,不能熏肤、充身、泽毛,故有此变。 党参10克,白术6克,生、炙甘草各6克,黄柏4.5克,防风4.5克,羌活4.5克,独活4.5克,葛根6克,白芍6克,柴胡3克,升麻3克,生地3克。 并以猪油二两,杏仁一两捣成泥,将油熬化,倒入杏泥,调匀成膏,外用擦手。 服药四剂,外用一剂而愈。...

  • 中药搽剂 妙治斑秃

    中药搽剂 妙治斑秃

    用自制中药搽剂治疗斑秃86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86例全部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8例,女38 例;最大年龄40岁,最小年龄16岁;病程最长 3年,最短l周;就诊前曾作治疗者76例,未接受治疗者10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何首乌、侧柏叶各20克,补骨脂、骨碎补、蛇床子、白鲜皮各lO克,红花、川芎各3 克。 用法:以上药物研成粗粉,加入。75%酒精 200毫升,浸泡15天后过滤取液,用生姜蘸药液涂于患处2~3分钟,每日2~3次。 三、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痊愈:脱发区有终毛生长,局部外...

  • 汗证极易汗出 处方5剂而瘥

    汗证极易汗出 处方5剂而瘥

    汗证(二) 胡某,男,63岁。2011年4月28日就诊。自诉极易汗出6年,曾于三甲医院服用神经精神类药物无效,亦服诸多中药亦罔效。刻诊:神差,面色萎黄,动则汗出,畏冷,易感冒,汗出为全身大汗出,无法自制,瞬时湿衣。纳可,寐安,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桂枝30 g,白芍30 g,生姜3片,炙甘草10 g,大枣10 g,制附片15 g(先煎),煅龙牡各30 g,山茱萸100 g,乌梅10 g,炙黄芪30 g,5剂。直到2012年5月10日再次就诊,诉上次服药后汗出顿解。 今又有复发迹...

  • 遗尿方剂6

    遗尿方剂6

    [方剂6]银杏10枚。[制用法]将银杏炒黄,临睡前服,连用5~7天。[适应证]遗尿。...

  • 遗尿方剂5

    遗尿方剂5

    [方剂5]黄芪、桑螵蛸各25克,党参、白术、当归各20克,陈皮、柴胡、益智仁、五味子、补骨脂各15克,升麻、甘草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肺脾气虚遗尿。...

  • 遗尿方剂4

    遗尿方剂4

    [方剂4]生黄芪120克,生甘草24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小便失禁。...

  • 遗尿方剂2

    遗尿方剂2

    [方剂2]益智仁、黄芪、菟丝子、金樱子、煅牡蛎、潞党参各10克,制附片、甘草梢各3克,桑螵蛸8克,五味子5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肾虚遗尿。...

  • 遗尿方剂8

    遗尿方剂8

    [方剂8]硫黄3克,鸡蛋2个。[制用法]先将鸡蛋打孔,再把硫黄放内,用泥糊口烧熟。食之。[适应证]遗尿(老人、儿童均有效)。...

  • 偏方方剂7

    偏方方剂7

    [方剂7]乌药、益智仁、山药各等量。[制用法]酒煮山药为糊,其余两味研末为丸,每次10克,日服2次。[适应证]遗尿。...

  • 大山楂冲剂

    大山楂冲剂

    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 用于各种原因之食欲不振。 1~3岁每服3g,3~6岁每服6g,6~9岁每服9g,日服2~3次。...

  • 遗尿方剂3

    遗尿方剂3

    [方剂3]荜茇9克。[制用法]每晚临睡时,嚼服3克。[适应证]遗尿。...

  • 遗尿方剂1

    遗尿方剂1

    [方剂1]狗肉250克,黑豆50克,盐、姜、五香粉、白糖各适量。[制用法]煮熟食用。[适应证]肾虚遗尿、小便频数。...

  • 小儿厌食 纳差乏力 中药5剂可愈

    小儿厌食 纳差乏力 中药5剂可愈

    验方1 山楂10克,神曲8克,干鱼鳅串全草10克,鸡矢藤5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本方适用于小儿纳差、厌食、形体饥瘦,一般运用5天可见明显疗效。根据病情、病程,可用5~10天。 验方2 谷芽6克,麦芽8克,山药8克,干蒲公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本方适用于小儿因食入肥甘油腻食物过多导致的厌食、纳差、乏力等,一般3~5剂则可愈。 验方3 百部10克,干苦楝皮5克,黄柏皮5克,木香3克,陈皮3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本方适用于儿童因蛔虫引起的厌食、饥瘦、面色无华等。一般在配合服用一次阿苯达唑片...

  • 治疗阳痿汤剂一首

    治疗阳痿汤剂一首

    处方:大蜈蚣2条(研末另吞),地龙10克、海参10克(研末另吞),蚕蛹15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王不留行10克,白芍20克,当归15克。 功用:疏达肝脉,畅行宗筋,展势起痿。 主治:心情不畅,抑郁不舒,肝失疏泄之阳痿。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方中蜈蚣为君,辛温有毒,善入厥阴肝经,“走窜之力最速, 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解开之(《医学衷中参西录》)”。故为肝郁阳痿之君药。柴胡、香附,疏肝理气。地龙、王不留行,活血化瘀,畅达宗筋。海参、蚕蛹滋肾壮阳。当归、白芍养血柔...

  • 中药5剂 阳痿痊愈

    中药5剂 阳痿痊愈

      何某,男,32岁。2005年2月16日初诊。患者自述结婚已有4年,妻子至今未孕,夫妻为此十分苦恼,自去年以来,阴茎不能勃起,胁肋胀痛,腰膝酸软,心悸失眠,形寒肢冷,食欲不振,纳谷不香,大便溏泄,小便黄赤,多处求医,屡次服用补肾壮阳之药,均未见效。诊见其脉细弦,苔薄白。诊其因夫妻不和,忧郁伤肝,肝气郁结,故罹患阳痿。治宜疏肝理气,方用逍遥丸加减:茯苓、白芍各12克,柴胡、当归、白术(炒)、金铃子各10克,炙甘草6克,薄荷5克,小茴香3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饮服,每日1剂。   服药5剂后,阳痿痊愈...

  • 治肾虚阳痿汤剂两款

    治肾虚阳痿汤剂两款

    龟鹿补肾汤:鹿角胶(熔)、龟板胶(熔)、枸杞子、肉苁蓉各9克,巴戟天、阳起石(打碎先煎)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用于肾阳虚所致之阳痿患者。 海马汤:海马6克,九香虫、仙茅、淫羊霍、熟地黄、山药、菟丝子各15克。上药共为粗末,水煎3次,浓缩。每日1剂,日分2次温服。用于肾阳亏虚、阳痿尿频、腰膝冷痛。...

  • 治阳痿散剂方七款

    治阳痿散剂方七款

    抗痿散:蜈蚣18克,当归、白芍、甘草各60克。先将后3味药晒干研末.过90~120目筛,然后将蜈蚣研细末,共拌匀,分为40包。每次0.5~1包,早晚各1次,空腹用白酒或黄酒送服。15日为1个疗程。 兴阳散:硫黄、蛇床子、仙茅各等份。将各药研极细末,调匀。每日2次,每次10克,白开水送服。 三子散:蛇床子、菟丝子各30克,五味子15克。上药并研细末。每次服6克,黄酒为引,每日2次。 蛤蚧散:蛤蚧1对。将蛤蚧去头足及鳞.切成小块,用黄酒浸泡一下.然后微火烘干研成极细末.瓷瓶收贮。每次2克,每晚1次。温开水或淡盐水送服。...

    精品偏方 2024-03-08 14 0 阳痿
  • 早泄药剂 中药治方 多久

    早泄药剂 中药治方 多久

    治早泄〔心肾火炽〕方 处方:知母、黄柏、芡实、五味子各15克,茯苓、生龙骨、生牡蛎、金樱子各30克,石菖蒲、炙远志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泻火宁心,封髓固精。用于治疗早泄,中医辨证属心肾火炽,精窍易泄型,此型多为未婚新交,或分居偶合者,症见患者欲念亢盛,阳具易举,一触即泄,或未交亦泄,神恐惊惕,心悸少寐,或因女方埋怨,志萎神焉,舌质红,苔薄,脉弦数。 治早泄〔湿热瘀结〕方 处方:虎杖根、金樱子、芡实各30克,川牛膝、茯苓、芡实、败酱草、丹参、牡丹皮、革薜、黄芪各15克,石菖蒲...

  • 治疗习惯性流产汤剂

    治疗习惯性流产汤剂

    处方:党参30克、炒白术30克、炒扁豆9克、山药15克、熟地30克、山茱萸9克、炒杜仲9克、续断9克、桑寄生15克、炒白芍18克、炙甘草3克、枸杞子9克。功效:脾肾双补,止痛安胎。主治:滑胎(习惯性流产,腰痛,小腹累坠累痛,脉沉弱无力,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用法:用水浓煎2次,分2—3次温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须超过以往流产天数半月。 方解:凡滑胎患者,大都因脾肾双亏而致病。本方以党参、白术、扁豆、山药、甘草健脾益气补后天;熟地、山茱萸、杜仲、枸杞养血益精补先天;续断、桑寄生补肾安胎治腹痛;白芍敛...

  • 治疗乳腺增生汤剂(消癖汤)

    治疗乳腺增生汤剂(消癖汤)

    组成:当归10克、香附10克、女贞子10克、仙灵脾15克、白芍10克、郁金10克、菟丝子15克、鸡血藤30克、柴胡10克、首乌藤30克、旱莲草10克。 功效:舒肝安神、健脾补肾、养血调经。 主治:肝郁、脾虚、肾亏而引起的乳腺增生及由此导致的月经不调、心神不安。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方解:王氏集先辈之名言,采众家之专长,加上自己多年反复的临床实践,认为本病致病之因除思虚伤B申,脾虚水湿不运,聚而成核,或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为患之外,多与冲任不调有关。故王氏治之,多主张疏肝解郁,理气散结,益阴安神...

  • 产后误补反受其害 即投以柔润清泄之剂

    产后误补反受其害 即投以柔润清泄之剂

    陈某,女,32岁,2012年6月初诊。患者产后一月余,食欲不振,头晕恶心,四肢倦怠乏力,脘腹不适,经服药治疗未果。时有亲戚送来红参,其自认为产后体虚,服而补之,以求康复,以红参30克分两次炖服。 服后出现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胁肋胀痛。观其唇红口干,双目充血,舌红苔黄,脉细弦数。此症实乃滥服人参之故。误补反受其害,故嘱其停药,即投以柔润清泄之剂。 药用:生地20克,沙参9克,麦冬10克,枸杞子12克,川楝子6克,茵陈12克,神曲10克,菊花9克,丹皮9克,栀子9克,甘草3克。患者服药3剂,诸症...

  • 乳腺增生 十剂可治愈

    乳腺增生 十剂可治愈

      如发现乳房有界限不清的粗条索状肿块,质韧、稍硬、有压痛,与皮肤及深部组织之间无粘连,可推动,即为乳腺增生,中医称为乳癖或乳核。本病多由过度郁怒、忧思而致气血痰湿郁乳络结聚成核。可用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消痰散结的“消癖汤”治之,一般服药10余剂即可治愈。   消癖汤:   柴胡15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青皮10克,香附10克,半夏10克,全瓜蒌20克,川贝母10克,茯苓20克,橘核15克,荔枝核15克,穿山甲10克,丝瓜络30克。水煎两遍调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 介绍自行配置药剂治疗

    介绍自行配置药剂治疗

    1.慈蜂连黄汤   主要成分:山慈菇,蜂房,半枝莲,黄芩,枳壳等。   功  效: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抗瘤消结   主  治:早期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等,偏于热郁气盛、邪实证实者,而见乳房肿块,胀痛不舒,或热痛憋胀,胸闷气短,口干口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洪大。   煎服法:温火煎取200毫升,每服100毫升,早晚各服一次。   2.归牡汤   主要成分:当归,夏枯草,柴胡,牡蛎等。   功  效:活血化瘀,舒肝理气,软坚散结。   主  治:早期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等带瘤患者,偏于气滞血瘀者,而见乳房...

  • 乳腺增生 10剂可治愈

    乳腺增生 10剂可治愈

    如发现乳房有界限不清的粗条索状肿块,质韧、稍硬、有压痛,与皮肤及深部组织之间无粘连,可推动,即为乳腺增生,中医称为乳癖或乳核。本病多由过度郁怒、忧思而致气血痰湿郁乳络结聚成核。可用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消痰散结的“消癖汤”治之,一般服药10余剂即可治愈。药方如下: 柴胡15克, 当归20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青皮10克,香附10克,半夏10克,全瓜蒌20克,川贝母10克,茯苓20克,橘核15克,荔枝核15克,穿山甲10克,丝瓜络30克。水煎两遍调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在治疗的同...

  • 痛经 中药5剂治愈

    痛经 中药5剂治愈

      李某,女,18岁,2009年8月3日初诊。月经周期正常,经前腰痛,乳房胀,7天净,经期腹坠痛,甚必服止痛片,大便稀,腹凉喜温,恶心,初诊时为月经来潮第二天,舌正常,苔白,脉滑。证属脾虚气滞血瘀,治宜健脾益气,活血祛瘀。处方:益母草15克,桃仁、红花各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川楝子10克,当归15克,五灵脂10克,延胡索15克,乌药15克,小茴香8克,党参15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薏苡仁30克,桂枝10克,蒲黄10克,半夏6克,生姜2片,莲子肉30克,黄芪15克,山药20克。5剂,水煎服。   5剂...

  • 产后缺乳 自创方剂童脉汤

    产后缺乳 自创方剂童脉汤

    古人云:“产后有二种乳脉不行,有气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概妇人以血为本,上为乳汁下归血海。产后缺乳实乃冲任气血之虚弱无疑也。无乳者也或因啼哭悲怒郁结气溢闭塞以致乳汁不行。可见产后缺乳气血不足津液亏损,乳汁不行化源不足为其本,肝郁之滞乳络不畅为其标。 对临床产后缺乳,立方以大补气血,养阴充津,兼以通络下乳为治疗总则,自创方剂童脉汤。 组成:当归30克,黄芪30克,香白芷5克,黑芝麻12克,王不留行10克,麦冬10克,天花粉6克,瓜蒌12...

  • 阴道炎的中药方剂

    阴道炎的中药方剂

      阴道炎是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症。表现为白带增多、性状改变,可伴有外阴瘙痒、性交痛或尿痛、尿频等。本病的发生,中医多责之于肝、脾、肾三脏及风、冷、湿、热之邪。先提供三剂中药处方以供参考。      柴胡石膏汤   【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组成】柴胡6克,石膏15克,黄芩6克,荆芥4.5克,前胡6克,茯苓6克,升麻3克,桑白皮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化痒汤   【辨证】阴虚火燥,内火郁结不散。   【治法】清热解郁,散火止痒。   【组成...

  • 主治童稚乳疠 乳疠平煎剂

    主治童稚乳疠 乳疠平煎剂

    龙家俊,男,1946年生,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名中医。曾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50余年,先后出版《江苏省名中医龙家俊医案医论集》《难治性疾病的中医临证探索》两本专著,并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组成:天冬15克,大贝母10克,生牡蛎30克(打碎,先煎30分钟),鹿角片10克(打碎,先煎30分钟),仙灵脾12克,仙茅10克,巴戟天12克,熟地10克,橘核10克,荔枝核10克,夏枯草20克,昆布10克,海藻10...

  • 治寒痹一朝除仅仅两剂药

    治寒痹一朝除仅仅两剂药

    患者高某,男,17岁,学生。患尾椎骨左侧痹痛2年余,夏天轻微,冬天加重。初时疼轻未加在意,后渐加重,近来疼痛加剧,夜不能寐,走路跛行。X线片显示骨骼无损,排除坐骨神经和肌肉痛。诊其脉,右手弦缓,左手小紧,紧为有寒之象,且夏天疼轻冬天加重,乃属寒凝经络无疑,故诊断为痹证,属寒痹。处方:当归10克,川芎6克,白芍12克,生地12克,威灵仙15克,独活10克,杜仲10克,川牛膝10克,木瓜10克,红花3克,乳香3克,没药3克,甘草5克。2剂,水煎服。 因学习紧张,患者只能周六在家呆一天,故在一天之内将2剂药煎好分6次...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