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 第7页
-
面瘫早恢复 对镜做运动
夏季贪凉最易发生面瘫,治疗不及时会遗留后遗症,影响面容及生活。在急性期对完全不能收缩的肌肉或刚出现收缩时进行肌肉功能的再训练,可增强下意识传导到中枢的肌肉运动的感觉,促进周围神经的修复;还可防止面肌萎缩,促进面肌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每个动作均要做到最大限度,每天练习 2—3次,每个动作做10次,若不能运动时可用手加力辅助运动。 动眉 前额部做吃惊、恐惧样动作,保持5秒钟,放松后再重复。两眉向中间皱缩,保持 5秒钟,放松后再重复。闭眼 用力闭眼,在眼角形成皱纹,当眼睛未全合上露白时轻按眼眶下缘,保持5秒...
-
低血压运动疗法
当收缩与舒张压低于80/60毫米汞柱时,称为低血压。过去有些人认为低血压可以长寿,其实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根据的。许多疾病,如过度疲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心肌梗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心功能不全、周围循环衰竭等症往往都伴有低血压。低血压患者经常感到困倦无力、精神委靡不振、心前区不舒服,当改变体位,如起床、下蹲后起立、弯腰低头时常出现严重的头晕。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低血压是体质的原因所致,所以往往没有什么不适,也无需治疗,只要注意自我保健,不会给健康带来危害。老年低血压患者常常感到头痛、健忘、怕冷、心慌,严重者...
-
高血压三期的运动疗法
高血压病通常根据血压与靶器官(心、脑、肾等)损害的程度进行分期。我国将高血压分为三期,其分期标准为:一期出现血压升高,超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是心脏、脑、肾脏等脏器无损害;二期血压升高,超过高血压诊断标准,并伴有下列一项者:左心室肥厚、尿蛋白或血肌酐轻度升高及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痉挛、狭窄。三期则是血压持续升高,并有靶器官的受损,如高血压脑病或脑溢血、脑梗塞;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底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只要出现其中一种即可确诊。 高血压三期的锻炼应以柔和缓慢的运动为主,每次时间控制在10...
-
治心悸胁胀 治法养血柔肝运脾益气
张某,男,55岁, 2013年3月26日就诊。 患者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胸闷、心悸,两胁下胀,未正规治疗。来诊时,偶有胸闷、心悸,两胁胀痛,睡眠不安,纳谷尚馨,大便黏、1日1行,小便调。望舌质暗红,苔薄白;诊其脉沉弦。 证属:肝郁血虚,脾失健运。 治法:养血柔肝,运脾益气。 方药:五爪龙40克,西洋参10克(先煎),功劳叶15克,黄精12克,炒苍术12克,炒白术12克,炒山药12克, 炒酸枣仁20克,郁金12克,茯苓30克,炒三仙各12克,半夏曲12克,砂仁6克(后下),黄连6克,木香9克(后下),...
-
沈元良治疗不寐之对药运用经验
对药的学术渊源, 上溯《神农本草经》 之 “七情 和合” 论, 始见于《黄帝内经》 中的半夏秫米汤; 据统 计,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金匮要略》中载有对药 147对 [1] 。 配伍用药是中医药学中的精髓部分, 是中 医方剂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 视 [2] 。 沈元良教授从事内科工作近40年, 学验颇丰, 擅长治疗内科杂病, 临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善用 对药治疗不寐, 疗效显著, 笔者有幸作为五批师承人 员随师学习, 获益良多, 现将沈元良教授治疗不寐对 药运用的...
-
脊髓空洞症、小脑共济失调症的临证运用
脊髓空洞症 本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 病,由于脊髓中心有空洞形成而 引起分离性感觉障碍、肢体瘫痪 和营养障碍等症状。起病缓慢, 多数在30岁以前起病,最早的 症状是两侧上肢对称性的节段 性痛觉消失(不知疼痛),温觉也 消失(手不知烫),而触觉保存 (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有的患 者从胸到脐无痛觉(针刺也不知 痛),但触觉存在。病情继续发 展,则出现上肢无力,手指伸不 开。有的患者还有手部出汗异 常、紫绀、水肿、指甲角化过度等 症状,严重者指尖可自动脱落; 有的患者下肢瘫痪,步履艰难; 有的患者面部感觉障碍,眼球震...
-
巧运动消腹胀:运动疗疾
常人胃肠道内存在 100~150毫升气体,主要分布于胃与结肠部位。当胃肠道存在过量的气体时,即称为腹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下降,消化系统功能也会出现紊乱或减弱,因此老年人常有腹胀的感觉。在乎卧位下进行增强腹肌、腰背肌的锻炼,可以消除腹腔淤血状态,能有效缓解腹胀症状。 1.仰卧在床上,两手分别放在胸、腹部;然后缓慢呼吸,持续1~3分钟。接着双腿屈膝,两手抱膝压向腹部,然后还原,重复10~30次。此动作可促进胃的排空。2.仰卧在床上,将双腿屈曲,双足着地,肩、背及双足用力,抬起骨盆,保持一会儿,然后还原,重复10...
-
燥湿运脾平胃散 健胃助消化抗溃疡
平胃散出自宋代宋周应的《简要济众方》,且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录,是治疗湿滞脾胃证的基础方剂,主治由于湿困脾胃,气机运行受阻所引起的脘腹胀满,食少无味,呕恶吞酸,肢体困重,昏昏欲睡,大便稀溏等症,其人舌苔白腻而厚,脉缓或滑。 《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中枢,主运化水谷津液。其中脾为太阴湿土,居中州而主运化,性喜燥而恶湿。胃属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湿邪滞留于中焦,则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湿邪下注于肠道,则常多自利,治之当燥湿以运脾,行气以和胃。 方中...
-
胃脘部痞胀 伴轻度泛酸 以助气血之运行
罗某,女,50岁,2012年8月10日初诊。 胃脘部痞胀不适1月半,多与饮食或饥饿有关,伴轻度泛酸,大便偏干,纳差,舌暗红苔薄黄。处方:瓜蒌仁、虎杖、莱菔子、蒲公英各30克,苏梗、法半夏、陈皮、厚朴各10克,北沙参、白芍各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黄连、广木香各6克,吴茱萸3克,延胡索12克,焦三仙各15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后电话随访告知又取7剂,已无大碍,遂停服。方用瓜蒌仁、苏梗、莱菔子、法半夏、陈皮、广木香、延胡索、厚朴,宽中行气,疏肝理气以恢复脾胃正常的升降功能,四君子汤益气健脾,黄连、白芍...
-
健运止泻治慢性腹泻方选验案加味
病案:刘某,男,36岁。患者常年 在外跑业务,饮食时冷时热,时饱时 饥,并有饮酒之习,致使大便稀薄3 年有余。刻诊时见精神疲惫,面色萎 黄,大便每日3~5次,色黄稀薄,并 有隐隐腹痛,常自购黄连素、氟哌 酸、泻立停、香连丸等治疗,症状未 见明显好转。,在家属劝说下前来诊 治。其舌苔白腻而滑,脉象弦细无 力,扪之寸口尺肤寒凉。综合分析, 为脾肾虚寒,阳气失煦之象。法当温 补脾肾,健运止泻,方选十神汤加 味。 处方:党参、茯苓各15克,炒山 楂、炒山药、炒扁豆各20克,炒白 术、补骨脂、肉豆蔻各10克,吴茱 萸、五味...
-
哪些运动可以对糖尿病足有帮助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的破坏。在家里就可以做的哪些运动可以对糖尿病足有帮助,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足部情况? 干洗腿 用双手先紧抱一侧的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自上而下按摩一直到脚踝,后再从脚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部。用同样方法按摩另一条腿,以促进血脉流畅。 扭膝 两脚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顺时针揉动数十次,然后再换另一方向揉动,可治疗下肢无力、膝关节痛及疏通血脉。 揉腿肚 以两手掌紧挟小腿肚旋转揉动,每侧20&mdas...
-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
运动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能量消耗与存储的失衡,与饮食治疗配合维持理想体重;提高代谢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全面纠正糖尿病的多种代谢异常;改善心肺功能,改善患者健康状况,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那么,糖尿病患者应如何选择并进行适合自己的运动呢? 一、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何种,运动 运动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葡萄糖利用,动员脂肪,改善心肺功能。步行、慢跑、游泳、爬楼梯、骑自行车、打球、跳舞,打太极拳等都属于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是指主要靠肌肉爆发力完成的,不消耗氧或耗氧很少的运动。举重、百米赛跑、跳高、跳...
-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专家提醒,糖友们运动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运动前应根据个人情况决定运动方式、时间和运动量,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如血糖、血脂、酮体、肺功能、肝功能等。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运动计划,选择适身的衣服和鞋袜。 运动中正式运动前要做好10-15分钟的热身运动,如伸腰、抬腿、慢走等,使肌肉活动起来,避免肌肉拉伤。运动开始后要由慢到快、运动强度由小到大,5-10分钟逐渐加量,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为宜。结束时不要突然停止,应逐渐放慢节奏,做10分钟左右的恢复活动再坐...
-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运动呢?降血糖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运动呢?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应当先热热身。在正式运动前先作15分钟左右的热身运动,可使肌肉先活动起来,避免运动时肌肉拉伤。如在跑步或快走前先缓缓地伸腰、踢腿,然后慢走10分钟左右,再逐渐加快步伐,一直到心率达到要求频率。 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肌肉需要更多的氧气...
-
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 运动疗法
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一直被称为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通俗点说就是多懂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药用点儿,使自身的体重、血糖、血压、血脂、血液粘稠度这五项都达标。 其中饮食疗法是最基本的措施。因为无论采取上述哪一种方法治疗糖尿病,都必须长期坚持饮食疗法,特别是对于一些糖尿病早期患者,通过饮食和运动疗法即可有效控制血糖,甚至有的只需单纯采用饮食疗法。这当中,糖尿病患者必须进行正确的饮食调控,就是既要控制饮食又要合理饮食,注意饮食的&ld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