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之 第4页

之 第4页

  • 中华名肴:牛尾汤 有补中益气之功

    中华名肴:牛尾汤 有补中益气之功

    牛尾汤是传统的中华名肴。   牛尾既有牛肉补中益气之功,又有牛骨牛髓填精补髓之效。   李时珍说:牛髓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做牛尾汤时配合一些补肾益精中药效果更佳,如黄芪、熟地、当归、枸杞子等。用高压锅煮更绵软些对牙口不好的老人也是营养丰富的药膳。同时牛尾营养丰富,补充体能和蛋白质,对补充体力非常好。   牛尾汤源于中国,但在韩国很流行,在很多韩剧里出现,在韩国卖的比较贵,但牛尾在北京卖得并不贵。牛尾常甩来甩去,充满活力,与脑相通,补养脑髓效果最好,比如用脑过度脑疲劳、记忆力衰退、睡眠不好等,最适...

  • 眼袋凸显按摩除之

    眼袋凸显按摩除之

      不少中年女性早晨醒来后常常发现,镜中的自己眼皮浮肿,眼袋凸显。   如果在睡前醒后做个小小的按摩,以此来促进眼周肌肤的血液循环,不久就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按摩有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用中指和无名指按压眼窝上方,由眼角至眼尾方向重复做3次。   第二步:用无名指由眼尾至眼角,以画小圈的方式滑动按摩,重复做5次。   第三步:用无名指从下眼睑的眼角开始,以画小圈的方式逆时针方向按压,重复做5次。   第四步:将按压延伸到太阳穴,稍稍加大力度并停留3秒,重复做3次。...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按摩
  • 有痣者 智处之

    有痣者 智处之

      痣,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很多人的身上也存在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痣,或在脸上或在身上。从医学角度讲,黑痣又称色素痣,是一种皮肤的良性肿瘤,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在脸上的黑痣妨碍美观,很多人把它点掉或切掉。   提醒:小心“黑痣”变“黑瘤”   除了美观因素,为了避免变成恶性黑色素瘤,以下几种痣应该除掉:   1)长在特殊部位的痣。如长在肢端(手脚)的痣,必须注意观察,因为这些地方的痣比其它地方的痣变恶性黑色素瘤的机会较大。   2)黏膜的痣。口腔黏膜、结膜、阴道、包皮翻出来那部份的黑痣。   3)指甲沟的痣。甲...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 取“驼峰”之象释肥胖患者之惑

    取“驼峰”之象释肥胖患者之惑

    骆驼在沙漠中有很强的生存能力,能不吃不喝地走10天左右,而从沙漠中走出的骆驼,其驼峰是干瘪的,此时,它就会暴饮暴食,随着不断进食,骆驼的驼峰重新变得充盈。在沙漠中,维持骆驼生命机能的就是驼峰,驼峰中有营养物质。根据生物学家对驼峰的解剖发现,充满整个驼峰的是脂肪。在食物匮乏时,骆驼就开始消耗驼峰中的脂肪,脂肪的消耗能够给骆驼提供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支撑着骆驼在长期无法进食的情况下生存。   笔者将第一段的内容提炼为以下3点:1.驼峰的作用是什么?是储存营养物质的。2.营养物质什么时候用?在长期不能进食的沙漠中...

  • 防治肥胖的方法调整失常之卫气

    防治肥胖的方法调整失常之卫气

    [摘要]依据《灵枢·卫气失常》的有关论述,结合先前所述的卫气具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的观点,提出卫气失常是肥胖发病之病机核心的论点,并进行了理论探讨。卫气生于水谷,是人体脏腑气化、肌肉运动的基础;多余的卫气可以转化为膏、脂存储于体内。若膏脂堆积过多,就会产生膏人、脂人、肉人,按照当代的认识,均属于肥胖范畴。因此,基于卫气失常阐述以肥胖为形态学特征的慢病病机,为采取少食多动的方法调整失常之卫气提供理论依据,对防治肥胖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卫气失常;脂人;膏人;肉人;肥胖;内经          ...

  • 胡萝卜 名副其实的护眼之宝

    胡萝卜 名副其实的护眼之宝

      胡萝卜是一种大众化蔬菜,其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是天然的维生素A原(亦称维生素前体),为目前最安全的补充维生素A的食物。因其营养丰富,有的国家称它为“皇后”,有的叫它“小人参”。胡萝卜有很高的保健功效,可降脂、降糖、降血压,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防癌抑癌,养颜美容。   最为重要的是,β-胡萝卜素经小肠吸收转化成的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或抗干眼病因子,可促进眼内感光色素的形成,对维持正常视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若维生素A不足,可影响暗适应能力,严重时可导致夜盲症。常食胡萝卜,可预防夜盲症、视力减退...

  • 夏秋之交“肥胖开关”要合理调摄

    夏秋之交“肥胖开关”要合理调摄

    秋天一到,“贴秋膘”又开始了,但很多人并不情愿,看着日渐丰满的体型,心里着急却没有办法。要想不“贴秋膘”,就要了解到底为什么要“贴秋膘”。一般来说,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散热快,能量消耗增加,加上很多人“疰夏”,食欲降低,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体内脂肪代谢加快,人体就会消瘦些。到了秋天,随着天气转凉,出汗减少,能量消耗减少,而且消化功能恢复常态,吸收增加,体内脂肪细胞逐渐积聚,所以人体开始发胖。由此可见,在夏秋之交有个“肥胖开关”,在这个“肥胖开关”开启的关键时期只要合理调摄,身体就不会胖起来。其关键措施有二:  ...

  • 何为美容之药?内治法重辨证

    何为美容之药?内治法重辨证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花费毕生精力,历时二十七年写成的一部医药巨著,全书分为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附录历代经验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首。   《本草纲目》 它“博而不繁,详而有要”,集各家之大成。有关美容药也非常丰富。仅以第四卷面、鼻牙齿、须发、疠疡癜风、疣痣为例,粗略计算一下,有关美容药竟达五百有余。   何为美容之药? 所谓美容药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保健和治疗美容药。凡能滋润肌肤,抗皱除纹,护发悦色的属美容保健药,而以治疗为宗旨的药物,如乌发止痒,化斑治裂,化湿轻体,祛痰减肥,芳香...

  • 中医护肤永葆青春之法

    中医护肤永葆青春之法

    盆友圈里的微商们各种水光针、玻尿酸精华原液各种泛滥,“水光针”可以使皮肤紧致提升、细胞再生、美白嫩肤……尤其在这寒冷干燥的秋冬季节你还等什么   来看看脸部的加法 水光针玻尿酸也是有副作用滴! 1、针孔刺入皮肤强制改善皮肤细胞结构,对健康细胞有伤害。 2、注射频率的增多美容维持的效果会随之降低。 3、持续时间会越来越短……未知伤害随时时间去验证 。   来看看护肤的步骤 1洗脸:白天用洗面奶就行了,晚上的话,先用卸妆乳,再用洗面奶。化妆过或者使用过隔离霜、防晒霜就一定要卸妆。...

  • 两眉之间的皱纹俗称恼怒纹

    两眉之间的皱纹俗称恼怒纹

      指导专家 李小燕   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主治医师   眉间纹是面部皱纹中一种常见的表情纹,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的皱纹也会逐渐加深,双眉之间会慢慢形成比较深的折皱,一般呈现为“川”字,所以日常生活中一般称之为“川字纹”。   有眉间纹,会让人看起来总是有愁眉不展、忧郁、老态的感觉。眉毛间的肌肉如果长时间反复收缩和松弛,就会生出眉间纹,上挑眼睛或者眉毛的习惯也很容易出现。仔细看什么的时候,眉间变窄,对准眼睛焦距或者睡眠时有皱眉习惯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出现。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主治医师李小燕指出,眉间皱...

  • 无名肿毒治之偏方

    无名肿毒治之偏方

    一老人,80岁,2013年10月30日来诊,其腿部近足三里处无名肿毒如一分钱钱币大小,局部发红,根底坚固,肿块突出,上有黄色脓液。患者体弱,平时肠胃不适,胃纳一般。用什么药比较平和,又不会苦寒败胃呢?忽然想起丝瓜,嘱咐每日摘丝瓜一个,连皮带籽煮水当茶喝,或者是煮水浇饭服用,后回访肿毒已结痂,无不适。 丝瓜属葫芦科植物,因老则筋丝罗织,很像我们人的经络,故名之。此物原产印度,据《本草纲目》记载:“(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二月下种,生苗引蔓延树竹,或作棚架。其叶大如蜀葵而多丫尖,有细毛刺,取汁...

  • 疖的治疗 中医亦称之为“疔”

    疖的治疗 中医亦称之为“疔”

    疖是急性化脓性毛囊及毛囊周围的炎症。疖一般为单发,若数目较多,且反复发生,经久不愈,则称为疖病,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中医亦称之为“疔”。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内蕴湿热,外感毒热之邪,热毒不得外泄,阻于肌肤而发病。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皮肤外伤,皮脂溢出均为发病诱因。贫血、慢性肾炎、营养不良、糖尿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均易并发疖。疖病患者鼻腔和肛周常带葡萄球菌,成为感染复发的来源。   主要症状  ...

  • 几种行之有效的中草药治疗脓疱疮方

    几种行之有效的中草药治疗脓疱疮方

      随着夏季高温潮湿季节的到来,脓疱疮(又名黄水疱)病人日渐增多。当那些体质较差,机体抵抗力降低或患有痱子、湿疹、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的人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损时,病菌便乘虚而入,引起脓疱疮。儿童发病者居多。脓疱疮多见于脸、颈和口周围等处。发病初起为一块块小红斑,很快变成水疱,渐渐变大,水疱先是透明的,以后变成脓液,很容易破裂,流出黄水或脓液。黄水里面有细菌,沾在旁边的皮肤上,可以传播开来。   此病预防在于保持皮肤清洁,常剪指甲,及时治疗各种引起瘙痒的皮肤病。患脓疱疮的儿童具有传染性,毛巾和脸盆要专用,日常用...

  • 丹毒为心脾火毒之症 夏季防治脚气

    丹毒为心脾火毒之症 夏季防治脚气

    就像定了闹钟,每到夏天,张先生的老毛病就会按时发作。“先是发烧,很快小腿也跟着肿起来,有几回没有及时医治,小腿肿成了‘大萝卜’,不只痛苦难忍,连走路都成问题。”这是什么病呢?经江苏省中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夏成勇确诊,困扰张先生的是丹毒。夏成勇说,进入夏天以来,丹毒患者显着增多。轻信民间传言 烂脚丫拖成“萝卜腿”本年40出面的张先生近来又一次因为丹毒复发到医院就诊。“原本只是小毛病,愣是给自己拖成这样。”说起病史,张先生后悔不已。原来,五年前他因为淌水没有擦干脚,成果导致右脚呈现溃烂。民间有传言以为烂脚丫是人体排毒的体现...

  • 玫瑰糠疹“风热疮”荆芥偏方治之

    玫瑰糠疹“风热疮”荆芥偏方治之

    玫瑰糠疹是一种疹色如玫瑰,脱屑如糠秕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不明,多见于春秋季节,病程多在6~8周或更长。中医称此病为“风热疮”,多因血热,复感风邪,内外合邪,风热滞结,郁于皮肤,闭塞腠理而致。治宜清热凉血,消风止痒。据临床验证,采用凉血消风汤治疗玫瑰糠疹,效果良好。   方法:取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牛蒡子15克,生石膏30克,丹皮9克,当归12克,生地20克,苦参12克,黄芩10克,甘草8克,川木通6克,胡麻仁2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2~3个疗程。(郭...

  • 治带状疱疹急性发作之经验

    治带状疱疹急性发作之经验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缠腰”。中医认为是肝胆湿热犯及腰部及其他部位皮肤所致。其临床表现多为围绕腰部一周之部分皮肤出现呈带状之疱疹,中有浑浊之水液,疱疹边缘皮肤红晕,少则数个,多则数十个,局部灼痛,甚至剧痛难忍。笔者用龙胆泻肝汤随证化裁,效果满意。兹小结如下: 组方与用法:龙胆草9克,柴胡、栀子、板蓝根、生地各15 克,苡仁30克,黄芩、车前子、泽泻、当归、大枣各12克,甘草6 克。用时先以冷水 1200毫升浸泡15分钟,然后用文火煎煮,取药液600毫升,分 2~3次温服,每日1 剂,以愈为度。 功效:...

  • 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 活络化瘀止痛治之

    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 活络化瘀止痛治之

    魏某,男,69岁,2013年9月3日初诊。 患者于3个月前,右小腿、踝、足部发生几处红色皮损,内有较多绿豆粒大小丘疱疹簇集分布,痛剧。在当地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西药更昔洛韦、聚肌胞、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芬必得等注射内服,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氧化锌洗剂,皮疹虽干涸结痂消退,但后遗神经痛症状基本未减,呈阵发性,甚时如针刺汤泼火灼,难以忍受,晚间根本不能入眠。查见患处皮肤色呈暗红,触之有灼热感。舌质略暗红,苔黄,脉数。 诊断: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 辨治:皮疹处火热...

  • 炎夏之际严防带状疱疹“偷袭”

    炎夏之际严防带状疱疹“偷袭”

      “炎热夏季,除了要防暑热感冒、中暑外,还有一种发作起来令人非常疼痛的皮肤病,这就是被俗称为‘缠腰龙’的带状疱疹。”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科主任黄秋贤提醒,有半数带状疱疹病人早期易于误诊误治,而一旦确诊后须及早给予常规的内服抗病毒药物和外敷中草药,同时建议尽快应用针灸疗法。中西医结合方法可大大缩短疗程,防止红疹继续扩散并预防出现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后遗症之一)。   带状疱疹,中医形象地称之为“蛇串疮&rdquo...

  • 男人摆脱脱发“绝顶”之困

    男人摆脱脱发“绝顶”之困

      年过30之后,李先生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发型了,每次出门前必定在镜子前摆弄自己的头发。梳来梳去不为别的,就为了遮掩那日渐光亮的脑门。  31岁的阿聪,3年来一直保持着一个不变的头型:光头。这并不是为了扮酷,而是因为他有明显的秃顶。  网友“发芽”最怕看以前的相片,每次看都会触景伤情。以前的他有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而现在,前额和头顶的头发基本掉光,呈现出一个“M”形。才27岁的他,看上去像40出头。因为秃顶,他至今单身,相过几次亲,都以失败告终。  虽然秃顶并不会影响健...

  • 荨麻疹必用大枣治之

    荨麻疹必用大枣治之

    大枣,味甘性温质柔,能补脾益气调营。古医籍中对本品效用有明确阐述,如《本草纲目》载:“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本草汇言》载:“此药甘润膏凝,善补阴阳、气血、津液、脉络、筋俞、骨髓,一切虚损,无不宜之。或中气不和,饮食无味,肢体懒重,肌肉羸瘦,必用大枣治之。”《本经逢原》载:“古方用大枣,皆是红枣,取生能表散也。” 有一患者孔某,女,55岁。2013年3月1日来诊。述每遇风寒周身皮肤发痒,搔抓后起大小不一条状丘疹团块,色呈淡红,以头面...

  • 荨麻疹治疗之食疗方

    荨麻疹治疗之食疗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皮肤病,有15~2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有些患者是突然发生此病,而有的却是已经有好几年的病史。 归芪防风猪瘦肉汤当归20克,黄芪20克,防风10克,猪瘦肉60克,将前3味中药用纱布包裹后与猪瘦肉一起炖熟,饮汤食猪瘦肉。用于经常复发,伴有饮食差、面色欠华、睡眠不佳、神疲,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者。 生姜桂枝粥生姜10片,桂枝3克(研末),粳米50克,红糖30克,煮稀粥食,每日1~2次。用于皮疹色淡呈丘疹状,遇寒尤剧,中医辨证属风寒者。...

  • 治脱发之良药侧柏叶

    治脱发之良药侧柏叶

      侧柏叶味苦、涩,性微寒,归肺、肝、大肠三经,有益阴清热、凉血止血、祛痰止咳之功,本用于各种热性出血及咳喘痰多之证。笔者认为,该药之特长并不在上述疾病之治疗,而在外用治疗脱发,且疗效较他药为优,其机理或与其能益阴、清热、凉血有关。   脱发一证,一般认为多系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所致,其治不离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之法,常有不效者。笔者认为,禀赋不足,毛孔疏松,风邪乘虚而入,日久生热化燥,或火盛血虚,发失滋养者,亦为常见。然临床采用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加清热凉血润燥剂服之,未必有效,故可开外用一途。实则外用侧柏叶治脱发,...

  • 豌豆苗汁涂抹于皮肤瘙痒治之

    豌豆苗汁涂抹于皮肤瘙痒治之

    春季多风且干燥.加上中老年人皮肤油脂分泌减少.极易出现皮肤干燥瘙痒。 瘙痒时最好不要抓挠,以免刺激皮肤导致瘙痒更甚.可涂一些豌豆苗汁来缓解。现代研究发现.豌豆苗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化学成分豌豆素.具有杀菌止痒的功效。另外.豌豆苗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 A.维生素A对皮肤的表皮层有保护作用,能使皮肤柔润、光泽,防止其干燥瘙痒。 将豌豆苗100克洗干净后绞成汁.用消毒棉签蘸豌豆苗汁涂抹于皮肤瘙痒处.自然风干即可.无须清洗。每日3~5次,轻症者一般连续涂抹一周即可见效。 (中医硕士刘云丽)...

  • 治脱发之精血亏损良方

    治脱发之精血亏损良方

      处方:制首乌20克,生地20克,菟丝子15克,当归15克,天麻10克,白芍15克,川芎6克,蛇蜕8克。   头皮痒加百部10克,地肤子12克,白鲜皮12克;头皮脱屑加白蒺藜15克;阴虚烦热加丹皮10克,地骨皮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煎3次,前两次早晚分服,第三次加适量温水洗头,每日一次。   治疗期间忌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上方服10剂为一疗程,1~2个疗程可愈。本方对精血亏损、风邪上扰之脱发有良好效果。...

  • 脚气之痒 皮肤瘙痒

    脚气之痒 皮肤瘙痒

    说起脚气,当真让人恨之入骨,据统计,我国有70%-80%的人受到脚气困扰。但真正了解脚气的人却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对这个病都是道听途说,认知上存在很多误区。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是足癣的俗称,也叫“香港脚”。有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我们常说的“脚气”则是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病。 通常情况下...

  • 治粉刺之神仙四水

    治粉刺之神仙四水

    1。枇杷叶汤:用适量枇杷叶,加上水煎汤。擦冼面部及患处,每天2至3次。清热润燥。适用于颜面部粉刺。 2。杏花桃花水:桃花、杏花各适量。用矿泉水或经过滤化的井水浸泡两种花7天以上,用其浸液冼脸。活血,润肤。 3。丝瓜水:于丝瓜藤生长旺盛时剪下,藤茎中有清汁滴出,用此丝瓜水涂擦患处。有清热,润肤之功效。 4。香油泡使君子:香油、使君子各适量。将使君子去壳,取出种仁,放入铁锅内文火炒至微有香味,晾凉,放入香油内浸泡l~2天。每晚睡前吃使君子仁3个,7天为1个疗程。健脾胃,润燥,消积,杀虫。用于治疗面部粉刺。中医中药秘方网...

  • 何首乌黑之麻糖

    何首乌黑之麻糖

    常吃何首乌黑芝麻糖,能乌发润发,使您的头发变得有光泽。有的人不知道何首乌如何加工,这里教您一个简便的方法: 把500克何首乌放于蒸锅内蒸半小时,使何首乌变软。把蒸软的何首乌再放到锅里煎一小时,何首乌的汁溶于水中。将50克芝麻炒熟,放于盛有何首乌的锅内煮10分钟,放凉后再放入50克蜂蜜,将所有材料搅匀后即可。装入密封饭盒内,放在冰箱里保存。...

  • 紫斑用消斑青黛汤加减治之

    紫斑用消斑青黛汤加减治之

      黄某,女,60岁,长沙人,门诊病例。   2008年10月4日初诊:诉前天四肢、腹部皮肤突发大量斑疹,兼牙龈出血、鼻出血。急往长沙市中心医院、湘雅医院医治,经各项检测,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予口服、注射治疗(药名不详),自觉病症不减,反增水肿,故来诊。   刻诊:双上肢及腹部皮肤斑疹成片,色紫黑,大如扇,小如掌,伴口唇糜烂,大便秘结(每周一次),神疲乏力,纳呆,两胁下痛,无发热、无汗出,小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热入营血发斑。   治法:清营凉血化斑,以消斑青黛汤加...

  • 十滴水让你免受冻疮之苦

    十滴水让你免受冻疮之苦

    大家好!我是十滴水,是夏季最畅销的中暑防治药物。到了冬天,不少人认为我可以休息了。这你可就错了。冬天,我仍有用武之地。用我治疗冻疮,方法简单,效果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我是由大黄、干姜、丁香、辣椒、樟脑、薄荷等中药组成的。其中大黄逐淤通络,能抑制多种细菌。干姜、丁香味辛性温,能温经行气、散寒通络,促进血液循环。辣椒味辛性热,能刺激皮肤,使血管扩张,血液流向体表,使热量向体表传导。樟脑消肿止痛,除湿止痒,还有局麻作用。薄荷有消炎、镇痛、止痒作用。这些“兄弟姐妹”同心协力,就能对冻疮产生较...

  • 硬皮病 中医虚寒瘀毒为目治之

    硬皮病 中医虚寒瘀毒为目治之

    •姚高升以为系统性硬化症的病性为本虚标实,肾虚为本,寒、瘀、毒为标,病变涉及多脏腑,为有表有里、有虚有实、有寒有热的杂乱疑问病。 •系统性硬化症首要矛盾为寒,次要矛盾为热。故阳和汤的使用贯穿疾病一直,雷公藤、忍冬藤清热解毒,为反佐之品。 北京中医药大学姚高升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参谋。他从事中医皮肤外科临床50余年,在医治皮肤临床疑问杂证方面有丰富经历。笔者曾跟随姚高升出诊,总结出姚高升医治系统性硬化症的经历如下。 系统性硬化症(SSc)也称硬皮病、进行性系...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