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 第3页

外 第3页

  • 甲状腺腺瘤 中医外搽内服法

    甲状腺腺瘤 中医外搽内服法

      甲状腺腺瘤多发于女性,中医称之为瘿瘤。其病因《诸病源候论》认为“瘿者由忧恚气结而生”。《济生方·瘿瘤论治》对其病因论述更为具体:“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大抵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滞留之患,调摄失宜,气凝血滞,为瘿为瘤。”《外科正宗·瘿瘤论》提出瘿瘤是浊气、瘀血、痰浊雍结而成,“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治疗多采用“行散气血”、“行痰顺气”、“活血消坚”等方法,该书所载海藻玉壶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所习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徐经世老中医在长期的...

  • 肿瘤中医外治法

    肿瘤中医外治法

    外治法泛指一切口服药物以外的施于体表或从体外施治的疗法,乃相对于内治法而得名。中医外治法是在中医整体观的理论指导下,通过以外调内、以外治内达到治疗目的的疗法。它们主要利用药物透过皮肤、黏膜、腧穴、孔窍等部位直接吸收,发挥整体和局部调节作用。   中医外治法中的药物外治是利用熏、洗、敷、贴、滴、吹等方法,将中草药制剂施于体表或从体外进行治疗,通过局部皮肤或经络系统的吸收透入,收到局部治疗和全身调节的药理效应,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主要方法,具有简便实用、疗效可靠、安全稳妥的特点。   1.中医外治作用机理  ...

  • 癌性胸腹水外治方

    癌性胸腹水外治方

    生川乌、生大黄、甘遂、白芷各20克,将上药混合浓煎200毫升(每日用量) 取上药液和面粉适量成湿润饼状,按积液部位大小敷于体表对应皮肤,妥贴固定,每天4小时,7天为一疗程。 持续1~3个疗程。(张可堂)...

  • 中药外敷治肿瘤不再是传说

    中药外敷治肿瘤不再是传说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被搀进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门诊,哭诉自己化疗后手足皮肤溃烂、指甲脱落,晚上家人都睡了,他却疼痛难忍,只能捧着手指苦等天明。在一边安慰老者一边仔细诊查之后,贾立群医生决定用中药外敷治疗。两日后,当再见到贾医生时,老人欣喜而泣,说自己好多了,很长时间没睡过这么好的觉了。   回忆起多年前的这个小故事,现任科主任的贾立群教授感慨颇多。那时候,中药外敷治化疗后手足综合征还只是个案;但后来对个案的研究演变成“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再后来成为中医药治疗化疗后手足综合征的一大特色,...

  • 赵尚华内外合治肠癌、睾丸癌验案3例

    赵尚华内外合治肠癌、睾丸癌验案3例

    赵尚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外治学会副主任委员。对肿瘤病、周围血管病、乳房病的中医治疗有独到经验。赵尚华在参考古籍、现代医籍中的治癌经验基础上,依据多年临床实践,并结合中医发展规律,总结出一套治疗癌症的方法,将癌症分为元分证、宗分证、血分证、津分证、复元证五个阶段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兹介绍赵尚华内外合治肠癌、睾丸癌验案三例。   肠癌验案2例   案例1:温某,男,67岁。2015年5月6日初诊,诉便血1年余。患者1年前因便...

  • 中医内外合治脂肪瘤

    中医内外合治脂肪瘤

      脂肪瘤为成熟的脂肪组织所构成的良性肿瘤。属于中医的“肉瘤”范畴。本病好发于40~50岁的中年人,女性较为多见。本病常发于肩、背、颈、乳房或臀部等处。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健脾宽中,解郁化痰的方法治疗脂肪瘤,均获满意疗效。   内服  当归、白芍、香附、木香、青皮、陈皮、乌药、茯苓、川芎各10克,甘草5克,大枣5枚,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早、中、晚饮服。   外用  鲜山慈菇根块磨烂,浓酒溶解后搽患处。...

  • 外阴癌的中医治疗

    外阴癌的中医治疗

    外阴癌是外阴皮肤、粘膜及其附属器和前庭大腺的恶性肿瘤,中医称“阴蚀疮”。患者可在中医生指导下按以下三型辨证施治。 1.肝经湿热型:患者阴户瘙痒,脓水淋漓,甚则溃烂,灼热疼痛,时流黄水或血水,心烦急躁,口苦咽干,小便灼痛,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利湿解毒。     处方:龙胆草、黄芩、山栀、当归、黄柏各9克,泽泻、车前子各12克,萆薢、生地各10克,滑石30克,柴胡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气虚毒陷型:患者外阴蚀烂,脓血淋漓,疮久不敛,神疲乏力,食不香,头昏心悸...

  • 内外排毒 轻松过春节

    内外排毒 轻松过春节

    繁忙的一年我们呼吸了太多被污染的空气,接受了太多辐射,吃了太多加工的防腐产品,承受了太多情绪上的压力,这些都是毒素的来源。当身体内的毒素“超载”,我们很难做到靠自然的方式来排出毒素,会让你出现找不到原因的头痛、体重大幅增加、便秘、口臭、脸上出现色斑、下腹部鼓胀、皮肤失去光泽、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无缘故的抑郁、生暗疮等等问题。因此,在年前有目的地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保持五脏和体内的清洁,才能维护身体健康。  中医强调,健康的“排毒”主要靠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比单纯吃“排毒”药更有意义。   1.维...

  • 外国人的五种壮阳方法

    外国人的五种壮阳方法

      “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再次发育”、“壮阳延时让你更威猛”……壮阳,一个中医专业术语,如今已经被滥用得偏离了它的本意。铺天盖地的“壮阳”广告,极尽夸张之手法,如孔不入,迷惑了很多为自己性能力担心的中年男性。   其实,壮阳并没有那么复杂。如果没有出现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服用一些壮阳食物即可。看看外国人吃哪些食物来壮阳吧。      美国男人吃核酸食物   美国科学家佛朗茨研究发现:如果体内的核酸充足,就能有效地增加身体的各项机能,可以间接地提高性功能,并延缓性衰老。   含核酸较多的食物有豆类以...

  • 夏季阳气易随汗外泄 运气顺应调养

    夏季阳气易随汗外泄 运气顺应调养

    夏季三个月,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这一阶段气候主要特点有三个,夏热夏长:夏季阳气旺盛,天气炎热,太阳早升晚落,昼长夜短;多雨挟湿:夏季天气变化迅捷,骤雨无时,加之天气炎热,地气上蒸,易挟湿气,尤其是江南“黄梅”雨季,更易多湿;阳气易泄:夏季烈日酷暑、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腠理开疏,汗液易泄,阳气易随汗外泄。   《黄帝内经》早有“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之明训。中医养生注重调整天人关系,强调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时、节序、运气的变化,以调整起居饮食,调摄情志,最后达到“欲求最上之道...

  • 瘀毒“毒”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瘀毒“毒”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瘀毒概念探微   瘀毒属于中医学“内毒”的范畴, 由“瘀”和“毒”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瘀”“毒”关系复杂, 相互化生, 互为因果。瘀毒日久, 变生他病, 迁延难愈, 甚者百病丛生, 遍及全身, 涉及各个系统。本文试从瘀毒的概念、形成、致病特点、辨证治疗等方面对瘀毒进行全方位阐释。   “毒”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毒”本义为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毒, 厚也, 害人之草, 往往而生”。参阅古今文献, “毒”的含义有三[1]:一是指具体病证, 如《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中所述的白丹、黑丹、赤...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瘀毒
  • 内补外养干燥不扰

    内补外养干燥不扰

    秋季天高气爽,空气干燥。由于此时许多老年人参加户外运动的时间增加,随着活动量的加大,人体不仅消耗能量,也消耗水分。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水分减少是造成老人抵抗力下降、心肺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一。此时补充机体内丢失的水分需要注意内补与外养两个方面,其中内补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饮水的品种。尽量喝白开水、绿豆汤或者淡盐水,而少喝汽水等各种饮料。健康饮水应该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pH值呈微碱性,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适中;水分子团小。 二是饮水的温度。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平时人的体温在37℃左右,运动后体温会略有上升。如果饮用过...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干燥
  • 里应外合养好肾

    里应外合养好肾

    人体这个小宇宙里,肾脏是个寓意深远的器官。中医认为,肾是宝。因为身体的精气都打这儿生,要干活,要吃喝玩乐,哪一样离得了呢?肾功能好了,才能藏得住精气,维持体内的精血互生。养肾不光只为享乐,其实也是养生之道。 一年四季都该养肾 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薛涛教授告诉记者,肾虚不只表现在肾本身,而且波及肝、心、脾、肺等其它脏器,临床上常见很多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不孕不育、颈肩腰腿痛等,无不与肾虚息息相关。古今医家对很多难治性疾病也是从肾论治的。因此,这里强调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勿忘养肾亦即此意...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好肾
  • 干眼症 自制中药外熏眼部

    干眼症 自制中药外熏眼部

      角结膜干燥症俗称干眼症,是由于眼泪的数量不足或者质量差,导致的眼部干燥综合征。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有痒感、异物感、痛灼热感,眼皮紧绷沉重,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暂时性视力模糊等,偶尔会伴有视力轻度减退。严重的干眼症可致角膜上皮损伤。   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眼科主任徐卫介绍,他所接触的临床病人当中,有1/4的病人都患有干眼症。近年来干眼病患者年轻化趋势异常明显。主要是由于现代生活中,青年人的工作和生活与电视、电脑接触得越来越多,长时间面对荧光屏,缺乏适时地眨眼或让眼睛休息,...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手外科教授顾玉东的健脑手指操

    中国工程院院士 手外科教授顾玉东的健脑手指操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药卫生专业委员会杨昆 顾玉东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山医院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 年入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手功能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主任委员. 顾院士从事手外科与显微外科工作已40年,1966年曾参加世界第一例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工作,以后在肢体创伤组织(皮肤、肌肉、骨关节)修复及拇、手指再造领域里设计新方法,在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方面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总结、有所贡献。在显微外科基础研究 (...

  • 腹型肥胖外敷大黄

    腹型肥胖外敷大黄

    我体型较胖,腹部赘肉很多。多年来,我曾用过运动、节食等方法进行减肥,但都因无法长期坚持而收效甚微。有位老中医告诉我,外敷大黄膏可有效地改善腹部肥胖的症状,而且简便易行。于是,我开始每天在腹部外敷此药进行减肥,用药一个月后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外敷大黄膏治疗腹型肥胖症的方法是:取大黄适量,黄酒少许。将大黄打碎,研成粉末。将10克的大黄粉用黄酒调成软膏状。用热毛巾将腹部敷热。将大黄膏涂抹在腹部的皮肤上,用纱布覆盖。将装有约50度热水的热水袋放在此药膏上热敷10分钟,可每天热敷两次。 专家点评:大黄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活血...

  • 瘢痕疙瘩外治数方

    瘢痕疙瘩外治数方

    瘢痕疙瘩为烧伤、术后及感染后常见并发症,不仅增加患者生理负担,而且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瘢痕疙瘩为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滞血瘀所致,当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外治法直按作用于瘢痕疙瘩,故对·本病有较好疗效。可选用下列外治方。 1.复方丹参液:将脱脂棉球或纱布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浸透,而后平敷于皮损处,直到药液自然干透为止,每日外敷2—4次,1 个月为1疗程,连续2— 3个疗程。可活血化瘀,散结消肿。 2.疤痕平软膏:局部常规清洗后,取本品外搽患处,每日2—3 次,连续2~3月。可活血通络,化痰散结。 3...

  • 自古用玉来美容 内服外用

    自古用玉来美容 内服外用

      玉是坚韧温润的,有防病驱邪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容。   玉用于美容护肤,是古人的一个独特发现。早在5000年前,先民们就用玉石做粉、用红兰草做黛制成化妆品,古代诗文中所说的“粉黛”其实就是泛指美容的化妆品;三国时期孙权的宠妃郑夫人面部为刀所伤,御医用玉石配药轻摩伤部及周围为其治疗,治愈后郑夫人面部不但没有留下任何瘢痕,反而变得更加白嫩细腻;清末慈禧太后的美容大法之一,就是每日用一种名贵的玉在面部搓、擦、滚。   自古用玉来美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内服,另一种是外用。   食玉有...

  • 外治内调 莹润双唇

    外治内调 莹润双唇

      冬季干燥的气候让市民们肌肤变得干燥,而双唇更是干燥,甚至干裂起皮。即使是对于不喜欢护肤的男性,也不得不因为嘴唇开裂难受,而选用润唇膏。可市面上那么多种润唇膏,如何选择和使用?为什么有的人使用了却没有效果?这样是否有一些从内调理的方法?近日,记者咨询了相关专家,为市民们答疑解惑。   外治篇   记者走访了多家药店以及护肤品店,发现入冬后,唇膏的销售相当走俏。产品种类也品种繁多,有唇膏、唇蜜、唇彩、唇油、唇啫喱等,而价格在十元至上百元不等。记者调查后发现,其实这些润唇产品的成分都差不多,主要有凡士林、甘油等以滋润...

  • 冬季养肤 内服外用 长效调理

    冬季养肤 内服外用 长效调理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暴露在外,直接抵抗寒冬的“防御墙”。寒冬时节,各种肌肤问题往往层出不穷,市民们应如何确保冬季里皮肤的健康呢?      冬季养肤要诀   内服外用   长效调理   除做好防晒,内调才能从根本上润养肌肤,冬天干冷的空气和空调吹出的热风,会使肌肤的循环代谢机能变得迟缓,皮肤更新和修复功能减弱。此时通过中药中医内调外养,能够给皮肤加足“马力”,使皮肤时刻保持最佳“战斗力”。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皮肤科医生曹道明谈到,冬天要预防皮肤瘙痒,应少食鱼腥、海味、辛辣等刺...

  • 外敷木瓜薄荷茶缓解疲劳除眼袋

    外敷木瓜薄荷茶缓解疲劳除眼袋

      眼袋是让爱美女性头疼的问题,下面就为你介绍一些去眼袋的敷眼良方。   睡前在眼下部皮肤上贴无花果或黄瓜片,坚持下来可收到减轻下眼袋的好效果。也可利用木瓜加薄荷浸在热水中制成茶,晾凉后经常涂敷在眼下皮肤上。木瓜茶不仅能缓解眼睛的疲劳,而且还有减轻眼下囊袋之功效。   咀嚼也能去眼袋,日常饮食中经常咀嚼诸如胡萝卜及芹菜抑或口香糖等,有利于改善面部肌肤。平时还须注意常吃些胶体、优质蛋白、动物肝脏及番茄、土豆之类的食物,对消除下眼袋亦有裨益。   简单手指按摩也可减缓眼袋,在面部用些乳脂或油类,用手指朝上击打颜面部位,...

  • 内外结合淡化黑眼圈

    内外结合淡化黑眼圈

      有段时间,我黑眼圈特别严重,完全就是“熊猫眼”。后来,我采用了内外结合的方法,不久黑眼圈就淡化了。   在内养方面,首先是不熬夜;然后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每天早晨喝一杯红枣水。   另外,我听说肾虚容易引起黑眼圈。所以,我就自编了一套保健操进行外保,其方法很简单:即两足平行同肩宽,平视,两手掌自然贴于裤缝,手指自然张开,脚跟提起,连续呼吸9次不落地。   杭州市 林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教授李斌点评:   引起黑眼圈的原因很多,要想消除黑眼圈,首先要找出其原因,对因施治,才会...

  • 六神丸外治皮肤病

    六神丸外治皮肤病

    六神丸是治疗咽喉疾病的常用药,方由牛黄、麝香、冰片、珍珠、蟾酥、雄黄等六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临床发现其新用途,外用治疗皮肤疾患取得明显效果。  1.治鸡眼  先用10%的碘伏进行局部消毒,用消毒手术刀削去表面角质层,再用1%生理盐水浸泡15分钟,使真皮充分软化,然后取六神丸10粒研为极细末,用老陈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用胶布覆盖固定,3天换药一次至愈。  2.治寻常疣  先将局部按上法消毒,用消毒手术刀将表面角质层划破,取六神丸数粒(视疣体大小而定)研为极细末,敷于患处,用胶布固定,一般用药5...

  • 狐臭怎么治疗 腋臭外治法

    狐臭怎么治疗 腋臭外治法

      腋臭又称狐臭,狐臭怎么治疗,笔者数年来用下列外用方疗效满意,患者不妨一试:   1.狐臭怎么治疗: 明矾适量,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75%酒精调成糊状,用棉签蘸取涂擦腋窝处,每日3次。   2.公丁香15克,雄黄20克,石膏30克,共研细末混匀,装瓶备用。每日洗浴后用棉签蘸药粉少许,涂擦腋窝处。   3.滑石60克,炉甘石20克,密陀僧15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混匀,装瓶备用。每日洗浴后,取药粉适量,外擦腋窝处。   4.狐臭怎么治疗: 红辣椒10克研末,放入瓷瓶内,加碘酊20毫升,混匀密封。5日后用棉球蘸药液...

  • 自制丹毒外用方

    自制丹毒外用方

    丹毒是一种较为 常见的皮肤病,春季 易发,出现红肿疼痛 等不适症状。治疗时 可采用自制的药物来 外敷,以清热消肿,活 血止痛。麦醋糊 取小麦1000克,加水浸泡3天 后取出捣烂,放入纱 布中绞汁。将汁液静 置沉淀,倒出上清液, 取沉淀物晒干,用文 火炒至焦黄色,注意 在炒制过程中要不断 搅拌。将炒好的麦粉研细,装瓶备用。用时取麦粉加入米醋调成糊状,外敷于丹毒患处,敷药范围要大于病灶。未破溃者敷患处,已破溃者敷四周,中间留孔以利于排脓。每日敷1—2次。赤小豆糊 取赤小豆50 克,鸡蛋3个。赤小豆磨成粉末,加入鸡蛋清调...

  • 外治火疖子验方

    外治火疖子验方

    笔者近几年外用白蔹、赤小豆粉治疗疖肿,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用赤小豆、白蔹等量炒黄研末,鸡蛋清调涂疖肿部位,每.8换药1次,一般2—7日即愈。疖肿,俗称“火疖子”,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夏季十分常见。中医认为本病从外而起,感受毒邪,风湿相搏,湿热交蒸以及气血凝滞致邪热阻于皮肉之间,聚而成形所致。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本方中的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两者配合治疖肿,未脓可消,已脓可拔,脓尽可敛。(钱英)...

  • 石灰调醋外用治腋臭有效

    石灰调醋外用治腋臭有效

    腋臭(狐臭)是腋窝排出汗液与皮肤表面的细菌混合,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出的臭味。民间用石灰调醋汁外擦治疗腋臭,其效果值得肯定。 方法:先用温热水擦洗腋窝,以石灰粉10克,加30毫升食用醋调匀,直接涂擦腋下,每日2次。一般 3~5天即可见效。 生石灰有消炎抗菌、收敛生肌功效,常用于治疥癣、湿疮、烫烧伤、赘疣等。研究表明,石灰吸湿性强,且能快速杀灭多种病菌。醋可以活血散淤、消肿止痛,并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真菌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石灰与醋混合,生成醋酸钙和水,醋酸钙为弱碱性(盐),无强腐蚀性,但仍有较好抗菌、除臭、止汗...

  • 狐臭外治方法

    狐臭外治方法

        腋臭,又名狐臭,体气,是指腋窝部排出的汗液有特殊的刺鼻味而言,多见于夏季,尤多见于青年人。本病的形成原因,是因为腋窝部的大汗腺分泌物中所含的有机物,经局部皮肤的色源性杆菌,例如棒状杆菌属作用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出特殊的臭味所致。本病的治疗以局部杀菌,减少汗腺分泌为原则。家庭调护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夏天应每日洗浴,冬季也应每周洗浴1~2次,尤其要注意清洗双侧腋窝处。       2.调理饮食:饮食以清淡而又易消化为宜,...

  • 生姜外治皮肤病

    生姜外治皮肤病

    生姜其味辛,微温。内服有解表散寒,温中,解毒作用;外用具有刺激皮肤增强血液循环,并有杀灭阴道滴虫,抑制毛癣菌作用,可治疗多种皮肤病。1.斑秃 鲜姜切片反复涂擦脱发患处,至局部皮肤发红发热,每天数次,能使脱发处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加皮肤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从而促使新发生长。2.冻疮 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樟烯等成分,能刺激皮肤,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增加皮肤血流量。对早期冻疮皮肤红发痒未破时,可用生姜水外洗,有良好治疗效果。3.皮肤瘙痒症 用生姜煎水,擦洗皮肤能止痒,治疗皮肤瘙痒症。4.足癣 用鲜生姜100克切片,...

  • 痱子外治妙方

    痱子外治妙方

    痱子《中医临证备要》即痱疮。指夏季因汗泄不畅而生的一种皮肤病。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八。亦名疿汗疹、疿疮、痱子。该病由于暑湿蕴蒸,汗泄不畅所致。多发于盛夏之际,小儿及肥胖者易患。 取生理盐水100毫升、地塞米松针剂10毫克、山莨菪碱针剂10毫克、异丙嗪针剂100毫克、中药冰片2克。诸药加入生理盐水中摇晃,待冰片溶解后即可外用。先将病变皮肤用温水擦洗拭干,再用棉球蘸取配好的药液涂擦局部,每日涂擦5至10次。有清凉、止痒、消炎、收敛之功。 痱子轻者以外治为主,可用六一散或痱子粉外扑。重者配以中药,可内服清暑汤或绿豆汤...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