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第4页
-
外治酒渣鼻二方
酒渣鼻,俗称红鼻子,医学上称为玫瑰痤疮,是发生在颜面中部的因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的慢性炎症皮肤病。常见于嗜烟酒及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群中,以男性居多。酒渣鼻虽说对健康没有大的危害,但影响容貌,而且给人一种生活无度的印象,通过一些外用方法能改善红鼻子状况。 1.取大黄粉10克,硫磺软膏适量,调匀备用。患处用温水洗净后,直接将适量药膏涂抹于患处,每天3~4次,连续7—10大。 2.蛇床子30克,玄参、苦参、生大黄各15克,将上药放入药锅中,加水500毫升,煎煮约10分钟,过滤去渣后取药液,待药液温后洗鼻。早晚各1次。...
-
酒糟鼻中药外治法
酒糟鼻,又称红鼻头、酒渣鼻、玫瑰痤疮,病变多集中于颜面中心,尤以鼻头及其两侧为明显,男、女均可发病,但多见于青壮年。本病常反复发作,纤久不愈,影响美容,患者不堪其苦。以下几种外治法治疗本病有明显效果。 一、中成药外治法: 1.金黄散:局部常规清洗后,取本品适量,用清水少许调匀,外敷患处,每日2-3次,连续2-3天。可清热解毒。 2.硫磺软膏:大黄粉10克,硫磺软膏适量,调匀备用。患处用温水冼净后,直接将药膏涂抹于患处,每天3—4次,连续7—10天。可清热解毒。 二、药敷疗法: 1.飞硫磺、大黄粉...
-
“黄水疮”传染性脓痂疹外治方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又称传染性脓痂疹,多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本病属中医“黄水疮”、“脓窝疮”范畴,当以清热解毒、祛暑利湿为治,可选用下列外治方。 1、取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各10克,水煎取汁外洗患处,而后取冰硼散适量外涂患处,每日2-3次,连用2-3天。 2、局部常规清洗后,取金黄散适量,用清水少许调匀,外敷患处,每日2-3次,连用2-3天。 3、将鲜蒲公英择净,捣烂取汁,外涂患处,再将药渣敷于双足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日换药数次,连用2-3天。 4、大黄粉、飞硫磺...
-
夏枯草外洗治疣
疣是常见的皮肤病,属于中医“疣证”范畴。《诸病源候论·疣目候》说:“疣目者,人手足边忽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谓之疣目。”近年来,笔者外用夏枯草治疗疣,每获良效,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将夏枯草10克煎煮20 分钟后,去渣取药汁,温热时(大约 40℃)用纱布蘸药水湿敷患处,如药汁凉,可加热继续。每日2~3次,连用1月。 说明:明代《薛氏医案》中指出:“疣属肝胆经,风热血燥,或怒动肝火,或肝客淫气所致。”本病多由风热毒邪搏于肌肤而生;或由怒动肝火,肝旺血燥,筋气不荣所致。夏枯草味苦、辛,...
-
治皮肤溃疡外用黄芩
中医把疮疡溃后统称溃疡,治疗颇为棘手。据临床验证,用单味中药黄芩外用治疗皮肤溃疡,效果满意。 取黄芩200克,加入清水 1500毫升,大火煎沸后以小火煎至700毫升,取二层洁净纱布过滤,再将药液以小火浓缩为500 毫升,凉后装瓶备用。治疗时以洁净纱布浸透药液外敷溃疡面,干后淋以药液,以保持湿润。一般用 药3~5天后溃疡面渗出明 显减轻,2周后即可有新生肉芽组织生长,1个月可痊愈。 此方有清热燥湿、敛疮生肌之功效。药理研究显示,黄芩有解热、镇静、利尿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功效。所以,运用单味黄芩煎剂治疗此病,可收到比...
-
中草药外洗治皮肤病
金银花藤治水痘 取金银花藤适量(鲜者加倍),放人 大锅里加入冷水,大火烧沸后,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先给患儿洗头,再泡浴15分钟,每天1次,连用一周。同时取金银花 藤10克水煎内服。适用于水痘。黄易宇 艾柳外洗治手脚脱皮 艾草、柳树叶各50克(鲜干均可), 加3000毫升水文火煮沸,待温度适宜 时,将手脚放入泡洗30分钟,凉后不要 倒掉,留下次加温继续泡洗,一般3次见 效。适用于手脚脱皮。 冯德强 土槿皮治手足头癣 土槿皮25克,黄柏50克,共研成 末,放人50度250克二锅头酒中浸泡3 天,然后用棉签蘸药酒擦拭患处。...
-
五种皮肤病 白芷巧外治
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 芷的根。性味辛温,人胃、大肠、肺经。具 散寒解表、祛风止痛、解毒医疮、化湿止 带之功。除具上述功效外,《本草便读》载 “泽面涂容”;《本经》云“长肌肤,润泽”; 《日华子本草》谓“去面部疵瘢”。在临床 实践中,本品确是治疗某些皮肤病的良 药,常以此为主治疗下列皮肤病: 治黄褐斑:面部颧、鼻、额呈现黄褐 色或咖啡色斑片,夏重冬轻。取白芷粉、 滑石粉各50克,混匀,加入蒸馏水、甘油 各半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晚1次,次日早晨洗去。15天为1疗程。 治单纯糠疹:发于面部圆形、椭圆形浅色斑,...
-
治足跟溃疡中药外用方
高某,男,58岁。2012年3月7日初诊。2年前左小腿外踝、足跟处外伤,经在某院治疗后,惟足跟处伤口至今不敛。患者述其平时伤口处有少许黏液渗出,经常用硼酸粉开水浸液后纱布湿敷,暂能缓解。近半年来午后及晚间稍有痒感。查见左足跟处有1.2×1.0平方厘米大溃疡面,深5毫米,皮肤呈淡紫红色,有较多黄色黏液附着。化验空腹血糖、尿十项、血常规、跟骨X线摄片均正常。诊断:足跟溃疡。证属病程较久,湿热蕴结,血络瘀阻,肌肤失养而致溃疡。治则:渗湿清热,活血化瘀,生肌敛口。处方:土茯苓30克,萆薢30克,薏苡仁30克,黄柏3...
-
扁平疣外治法集锦
扁平疣是由疣病毒所致。本病好发于青少年,故又称青年扁平疣。易发生在皮肤柔嫩的面部及手背,可传染他人,亦可自身接种。其特点是皮疹为扁平丘疹,常无自觉症状。中医认为外感风邪热毒或肝虚血燥、肝风内动而使筋气不荣所致。亦称“扁瘊”。以下介绍一些治疗该病的验方: 1.马齿苋(鲜)62 克,苦参,陈皮各、31克,蛇床子24克,苍术、蜂房、白芷各18克,细辛 12克。将上药浓煎后,乘热用布或棉球蘸药水反复搽洗患处,用力以不擦破表皮为度,每日 2次,1剂药可用几天。再用时将药液煨热。 2.木贼、香附各30 克。将上药水煎,每日...
-
中药外敷巧治压疮
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近年来关于压疮护理的临床报道较多,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理想的护理方法。笔者采用巾药外敷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取青黛、三七粉、白及粉、血竭(研粉)各等分,混匀后用无菌干棉签蘸直接外扑于创面,外敷无菌布固定,每2天换药1次。 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湿,敛疮生肌的作用。其中青黛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三七、血竭活血化瘀,祛腐消肿;白及生肌敛疮,该药可保持创面干燥,防止创面渗出,促进...
-
外治皮肤病变常用验方
黄柏,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解毒、退热功效。《本经》:“主肠痔,女子漏下赤白,阴阳蚀疮。”《珍珠囊》:“除下焦湿肿。”现代研究认为,黄柏含小蘖碱,及黄柏酮、黄柏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细菌有抑制作用,对某些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笔者在临床中以此药为主,外治某些皮肤病变疗效显著,常用验方如下。 阴囊湿疹:黄柏50克,土茯苓20克,苦参30克,水煎适量待温坐浴,每次20分钟,每日两次。 结节性痒疹:黄柏50克,苦参20克,蛇床子15克,地肤子15克,75%酒精500毫升浸...
-
中药外敷治灰指甲
甲癣俗称“灰指甲”,是由皮肤癣菌感染甲板引起的指(趾)甲病。中医称为“鹅爪风”、“油灰指甲”、“油炸甲”等。初起甲旁发痒,继则指(趾)甲出现高低不平,逐渐增厚或蛀空而残缺不全,最后指(趾)甲变形,失去光泽而呈灰白色。一般无痛痒,但指(趾)甲较厚者也可出现疼痛。其轻者只有1~2个指(趾)甲受损,重者所有的指(趾)甲皆受传染。以下三种外治方法可供选用。 1.取鸦胆子15克,去壳。先将病指(趾)甲用温热盐水浸泡20--30分钟,使其发软,再用小刀将指(趾)甲的萎缩松软部分去掉,并用另一手拇指、食指隔以塑料薄膜捏住鸦胆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