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 第10页

外 第10页

  • 治斑秃的外用方

    治斑秃的外用方

    市售的中成药液有:10%斑蟊酊、20%补骨脂酊、25%川椒酊、101毛发再生精、斑秃生发水等。其他方剂:   ⑴大蒜外擦:大蒜味辛、性温,又除风、破冷、镇静、止痒等作用,为含硫的植物挥发油,有兴奋神、刺激血液循环及发汗作用。   ⑵生姜外擦:生姜含"姜辣素",能兴奋神经,扩张皮肤和粘膜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可用鲜生姜榨出汁,用小毛刷蘸姜汁刷秃发处,每日3次。   ⑶鲜旱莲草洗净,榨取自然汁,擦患处,每日3-5次。   ⑷侧柏叶阴干研末和麻油外擦。   ⑸甘油红皮大蒜汁:新鲜红皮大蒜剥后捣碎取汁,以蒜汁、甘油为3:2之...

  • 急性期外治方

    急性期外治方

    (1)在疾病初期,仅有皮疹潮红、丘疱疹而无渗液,可用祛湿散或滑石粉30g,寒水石粉10g,冰片2g,混匀一日多次频频撒扑。若有渗液不多者,用三黄洗剂外擦,每日5~6次。   (2)糜烂、水疱、渗出较多者可用马齿苋60g加水2000~3000ml,煮沸15~20分钟,冷却后湿敷。或用黄柏,生地榆各30g加水2000ml,煮沸15~20分钟,冷却后湿敷。亦可用蒲公英、龙胆草、野菊花等各20g煎水待冷后湿敷。   (3)糜烂、水疱、结痂时,用黄连袖或青黛散麻油调搽,1日3次。或祛湿散或三妙散用植物油或甘草油适量调匀处用,...

  • 痤疮外治方

    痤疮外治方

    1.加昧颠倒 散大黄、硫磺 各20克,丹参、 大豆粉各15 克.黄连、黄柏 各10克.枯矾5 克.冰片1克。 上药共研为末. 和匀涂敷患处。 此方祛湿消肿、 活血化瘀.适用 于痤疮。 2.白果仁涂搽方将去壳的鲜白果用消毒刀片横切出平面.先用温水洗净患处后频频涂搽患处.同时切去白果用过的部分.按痤疮多少每次用1~2粒白果仁涂擦即可。每晚睡前涂搽1次. 无生白果时可将白果打成粉和水涂敷.或加醋涂敷.皮肤过敏者则不宜加醋.最好是醋和水各兑半。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加醋应3~5 天用1次。 3.半夏瓜子方半夏、冬瓜子、...

  • 湿疹外敷方

    湿疹外敷方

    湿疹外敷方:马齿苋60g,黄柏20g,地榆15g,苦参10g,苍术15g,上药共加水1200ml,煎3遍混合备用,用4~8层的沙布或口罩垫于患处湿敷每日2次,每次15分钟。适用于急性湿疹。...

  • 自拟外洗阴囊湿疹方

    自拟外洗阴囊湿疹方

      每年夏秋之际,室外温度较高,时有暴雨骤降,湿毒易生。很多男性受到外界气候影响,容易患上阴囊湿疹,或阴囊瘙痒,或阴囊汗多,甚则引起疮疡等。近年来,笔者自拟外洗阴囊湿疹方,疗效显著。   处方组成黄柏30克,土茯苓30克,苦参25克,胆草根20克,白鲜皮20克,百部30克,苦楝子20克。75%酒精100毫升,兑凉开水500毫升,盛放于砂罐中密闭浸泡7天后,滤汁装入瓶中密闭备用。   用法用少许涂擦外阴,每日1~2次,涂擦3~7天,可预防阴囊湿疹发生、治疗轻微阴囊湿疹。已经形成疮疡者,用凉开水把上述药水以...

  • 中药外洗可治湿症

    中药外洗可治湿症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以局部或全身皮肤潮红肿胀,瘙痒糜烂为特点,常反复发作,久之难愈。采用中药外洗,使药物直达病所,疗效满意。 治疗方法:苦参15克,黄柏10克,当归10克,玄参10克,升麻6克,黄连4克,蝉蜕10克,薄荷6克,甘草6克。上药兑水2000毫升,水煎后洗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剂可洗两天。...

  • 手部湿疹外治有方

    手部湿疹外治有方

    取吴茱萸30克,苦参18克,乌贼骨21克,硫磺6克。以上诸药共研细末,香油调敷患处,隔日换药1次,3次为1疗程。一般连用1—2个疗程即可治愈。...

  • 养生经 湿疹外洗方

    养生经 湿疹外洗方

    梅雨,也称“霉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现象,其时正当梅子成熟季节,故因此得名。由于梅雨时节温度高、湿度大的特性,连绵不断的细雨会让家中的衣物、食品也都出现发霉的现象,而今虽然梅雨季节已过,但是潮湿炎热的天气仍在持续,于是湿疹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发病部位常见于面部、耳后、四肢屈侧等,患者自觉患处有液体渗出,同时伴随有剧烈瘙痒,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当我们发现自己患了湿疹时,第一选择是去医院治疗。...

  • 自拟方外洗湿毒疹方

    自拟方外洗湿毒疹方

    每当春夏之交,湿气过重,人体易感湿邪成疾,湿毒疹就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为全身不规则的斑团疹,或颗粒样丘疹,或针尖样疹子,儿童较为常见。近年来,笔者自拟外洗湿毒疹方治疗该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处方:薏苡仁30~60克,金银花20~40克,黄柏20~30克,苦参10~30克,白花蛇舌草30~60克,苍术20~30克,蛇床子10~30克,透骨草10~30克,干蒲公英20~30克,干槐树叶20~30克,干千里光藤20~30克。 水煎待冷,分次用小毛巾涂擦患疹出,每日1~2次,每剂用3天。一般2剂则缓解。小儿...

  • 中药外敷治手湿疹 治白癜风方

    中药外敷治手湿疹 治白癜风方

    中药外敷治手湿疹 手部湿疹临床非常常见,不但发病率 高,而且病因复杂。少数急性发病,大多数为 慢性病程,经久不愈。临J术I:多用皮质类固 醇激素软膏或霜外用,疗效不州想。临床用 自制止痒润肤膏外用治疗手部慢性湿疹35 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硫磺、大黄、白芷各30克,冰 片3克。共研成细粉,用适量凡士林搅拌均 匀,调成油膏。洗净手后将止痒润肤膏均匀 涂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5天为一 疗程。 体会:该方成分为硫磺、人黄、白芷、冰 片,其中硫磺杀虫止痒,大黄清热解毒,白芷 祛风润肤,冰片散火消...

  • 牛皮癣外治五方

    牛皮癣外治五方

    牛皮癣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因其状如牛领之皮,厚而坚得名。此症发病原因未明了,初起为红色丘疹,呈散发状或相互融合成各种形状之斑块,边缘清楚,表面覆以银白色厚鳞屑,刮去鳞屑后出现点状渗血,自觉瘙痒,阵发性加剧,夜间尤甚,情绪波动时瘙痒更剧,瘙抓后可出现血痂,经常瘙抓可形成皮肤苔癣化。青壮年患病为多,一颈部、四肢、大腿内侧等处多发。 许多牛皮癣患者很是郁闷,病情常反反复复。中医认为,牛皮癣多因感受风邪,凝集皮肤,郁而化热,久则耗伤血液,血虚风燥,皮肤失养而成。中药外治牛皮癣,可使患处受到药物和物理的双重刺激,具有简便...

  • 自拟湿毒疹外洗方

    自拟湿毒疹外洗方

      每年夏季到来之际,梅雨季节天气潮湿,婴幼儿及儿童易患湿疹、毒疹或者混合型的湿毒疹。或表现为斑疹,或表现为荨麻疹,或表现为丘疹,或表现为瘾疹,或相互混杂,缠绵难愈。近几年来,笔者自拟湿毒疹外洗方,疗效满意。   组成:金银花10~30克,薏苡仁30~50克,野菊花10~40克,黄柏10~30克,蛇床子(布包)10~30克,地肤子(布包)10~30克,鲜蒲公英10~30克,鲜车前草10~20克,鲜白花蛇舌草15~30克,土茯苓10~30克,透骨草10~30克。   用法:根据患儿年龄调整剂量,适量加水煎...

  • 松花粉外治湿疹疗效好

    松花粉外治湿疹疗效好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皮肤病,皮炎平等药虽对湿疹有一定的疗效,但对部分难治性湿疹尤其慢性湿疹效果不佳。临床采用松花粉治疗本病48例取得良好疗效。 方法:取市售松花粉适量,分早、中、晚3次,用凉开水调涂于患处;慢性湿疹还需配合内服松花粉,每天3次,每次3克。10天为1疗程。 疗效:治疗48例,治愈41例,显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2%。 典型病例:李某,女,7岁。患者面部及身体皮肤表面出现潮红色湿疹,瘙痒,脱皮,尤以面部较严重·,常双手抓面部,烦躁,啼哭不安,严重影响饮食、睡眠,经口服扑尔...

  • 外耳湿疹自疗佳法

    外耳湿疹自疗佳法

    病变首见于耳廓,渐次侵及外耳道及耳廓周围皮肤,急性者觉耳部烧灼、发痒、渐感疼痛,如侵入外耳道,则有耳鸣、耳聋等症。伴有局部疼痛、发痒,多烦躁不安、夜不成眠、耳部皮肤红肿,显现脓疱及糜烂处,渗出黄色液体,干燥后形成黄痂,外耳道积有稀薄脓液,皮肤红肿,鼓膜充血。患有外耳湿疹者可选用下列疗法。 1.皮肤糜烂者,可用次醋酸铅液敷伤口,或将患处洗净后撒用甘汞粉剂;分泌液不多者,宜先清洗脓痂,然后涂抹5%白降汞软膏或5%氧化锌软膏。外耳道之脓液、脓痂,应先清除,后用40%硼酸酒精洗净擦干。 2.煅石膏60克,白及30克,密...

  • 小儿湿疹中药外洗

    小儿湿疹中药外洗

    小儿湿疹中药外洗 处方:防风、荆芥各20克,黄 柏、苦参、蒲公英、白鲜皮各30克。 用法I¨L药加水先浸泡20分钟, 用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煮20分钟。将 药液倒入澡盆内,加入适量冷水泡澡, 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用3~5日。 主治:小儿湿疹。 张祖义...

  • 治慢性湿疹内服外洗方

    治慢性湿疹内服外洗方

      内服方党参10克,云苓10克,苍、白术各10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丹参10克,鸡血藤15克,赤、白芍各10克,陈皮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洗方苍耳子、地肤子、土槿皮、蛇床子、苦参、百部各15克,枯矾6克。共研成粗末,用布袋装好,加水3000毫升,煮沸20分钟后,待温浸泡或湿敷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直至痊愈。...

  • 治慢性湿疹 蚯蚓白糖外治方

    治慢性湿疹 蚯蚓白糖外治方

    组成:活蚯蚓60克,白糖30克。将蚯蚓洗净放入碗内,加入白糖,蚯蚓见了白糖,就会做垂死挣扎,然后身上的肉就会化成殷红色的水液。取此水液外敷患处,每日2~3次。 点评:蚯蚓又名“地龙”,中医认为本品性寒,味咸,有清肝热,息风、解痉,解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利水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用韭菜地蚯蚓捣烂,凉水调匀,涂敷,对口疮、疮毒、咽喉肿痛、皮肤湿疮等症,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配以白糖,能使创面微生物脱水,不仅对细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还有收敛止痛的作用。用地龙白糖液治疗皮肤病...

  • 中医外治癣病

    中医外治癣病

      癣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好发于夏季,主要是指发生在表皮、毛发、指(趾)甲的浅部真菌病,包括手足癣、体股癣、头癣、甲癣等。   中医学认为体癣是因为湿热之邪蕴积于肌肤腠理,或触犯不洁之物致湿热生虫;手癣是由于感受湿毒,凝聚皮肤所致;足癣则由内蕴湿热,湿热下注或久居湿地染毒所致。因此,夏季潮湿闷热的环境给癣病以可乘之机。   治疗皮肤癣病,中医多选用祛湿杀虫的外用药物,且根据皮损表现和部位选用不同的药物剂型。对于有渗出的以干粉扑撒为佳,如三石散、五倍子粉。有脱屑者用油脂调涂,如雄黄膏、青黛散用麻油调敷。有苔藓样...

  • 慢性湿疹 治疗棘手 外洗治愈

    慢性湿疹 治疗棘手 外洗治愈

    慢性湿疹病因复杂,治疗颇为棘手。采用中药外洗治疗该病lO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苦参60克,百部、蛇床子、益母草、防风、桂枝各30克,枳壳15克。 用法:将诸药加温水 1000毫升充分浸泡后,水煎 2次,得混合煎液600毫升,待药液稍凉时,直接外洗患处,每次洗30分钟,每剂药液可连用3日,用时须将药液温热, 15天为1个疗程。 二、治疗效果 10例全部获愈,其中1个疗程治愈者2 例,2个疗程治愈者6例,3个疗程治愈2例。1 例在半年后复发,再用上法治疗3个疗程后获愈。 三、典型病...

  • 足癣的中区分型外治

    足癣的中区分型外治

    中医称足癣为脚湿气,认为多因湿热蕴积于内,风毒虫邪乘虚侵袭于外,久则脉络瘀阻,气血不荣肌肤,乃生此疾。此外,接触病者鞋、袜等用品,致使毒邪染者皆能致病。足癣以足趾间皮肤水疱、脱皮、糜烂、皲裂而有特殊臭味为临床特征,成人多见。中医根据临床表现将足癣分为水疱鳞屑型、浸渍糜烂型、角化过度型。足癣尤其浸渍糜烂型易继发细菌感染,严重者可引发癣菌疹。中医治疗足癣以分型外治为主。 一、水疱鳞屑型:皮疹以水疱为主,水疱干燥后形成点状或环形鳞屑。 方一、羊蹄根散:土大黄200 克,明矾50克。 方二、漏芦汤:漏芦、白蔹、甘草、...

  • 肛门湿疹 中药外治

    肛门湿疹 中药外治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并易于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 “风湿疡”、“肛周风”。多由湿热下注、血虚夹湿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内蕴湿热所致。病变常局限于肛周皮肤,皮损初起多以潮红、渗出、糜烂为主,病程较久者,可出现肛周皮肤增厚、粗糙、颜色灰白或暗红、皲裂等症状。常剧烈瘙痒,反复不愈。 临床以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活血解毒为治则,运用中药外洗治疗肛门湿疹取得满意疗效。 治疗方法: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各20克,苦参、黄柏、百部、亦芍各12克,牡丹皮10克,甘草、防风各1...

  • 外用葛根治足癣

    外用葛根治足癣

    中药葛根是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的根。野葛是我国南方一些省区的一种常食蔬菜,其味甘凉可口,常作煲汤之用。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此外含有约12%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大豆(黄豆)甙、大豆甙元、葛根素等10 余务种,并含有萝卜甙、氨基酸、香豆素类等,据《本草纲目》裁:葛根,性平,味辛甘而凉,其清热、降火、排毒诸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临床还发现,用葛根煎汤外洗对足癣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葛根外用治疗足癣及其合并症,方法是取葛根、千里光、白矾等...

  • 吴茱萸外用治湿疹

    吴茱萸外用治湿疹

    吴茱萸适量(研末),与医用凡士林调成30%(甲)和20%(乙)两种软膏;取甲软膏再配以等量的氧化锌软膏调匀得(丙)软膏,以上三种软膏备用。 用法:早期湿疹用乙号软膏;对多年慢性阴囊湿疹用甲号软膏;对急性期、亚急性期阴囊湿疹和婴儿湿疹用丙号软膏。涂抹患处,每日2次。 亦可用甲号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每日1次,并配合用电吹风机热风吹患处20分钟,也有较好的疗效。...

  • 湿疹外治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湿疹外治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夏季湿疹多见,本病是 由多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以 剧烈瘙痒为主要表现的一种 皮肤炎症反应,按皮损表现 分为急性(丘疹、丘疱疹或小 水疱)、亚急性(小丘疹、结痂 和鳞屑)及慢性(皮肤增厚、 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 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 结痂)三期。用中医外治法可 取得很好的疗效。 1.取芒硝15克,苦参、蛇 床子、地肤子各10克,黄柏8 克,后4味药水煎取汁溶化 芒硝,然后放入浴盆中,待水 温在38℃左右时用消毒纱布 蘸药水洗浴或湿敷患处,每 天2次,连用5天左右,有清 热解毒、祛风止痒之效。 2.取石...

  • 中药外洗治手足癣

    中药外洗治手足癣

      手癣又称为“鹅掌风”,足癣又称为“脚湿气”,是成年人多发的皮肤病,常好发于指趾侧面、趾间,瘙痒剧烈。发于手部者常为单侧;发于足部者多对称。   手足癣引起的皮肤瘙痒和脱皮令人难受,也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不便。以下推荐一则治疗手足癣的外洗药方,患者不妨一试。   组方:荆芥6克,防风6克,地骨皮6克,草红花6克,大风子6克,五味子6克,皂角刺12克,苦参12克,白矾18克。   用法:加食醋2000毫升,浸泡24小时,滤出药液置盆中。每次泡洗患部20分钟...

  • 急性湿疹外治验方

    急性湿疹外治验方

      急性湿疹皮损呈多形性,开始为弥漫性潮红,继则出现多数密集的粟粒大的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地潮红。若经搔抓后,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顶端破溃,出现渗液、糜烂,甚或并发,瘙痒剧烈。伴胸闷纳呆,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苔薄黄腻,脉滑数。《医学源流》云:“外科之法,最重外治,清浅小恙,单靠外治收功;重症急证,外治之法亦不可少”,故除内服中药外,外治可与内服药收异曲同工之效,且内外兼治,疗效倍增。根据不同皮损表现,可用以下验方:   熏洗方苦参、地肤子、白鲜皮、地黄、甘草、黄芩各60g,...

  • 头癣的外治验方

    头癣的外治验方

      验方1   取百部15克,丹皮10克,茯苓皮10克,苍耳子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淋洗患处,每日2次,连洗5周。   验方2   取苦参15克,蒲公英10克,白头翁10克,蛇床子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局部湿敷患处,每日2次,连用5周。   验方3   取茵陈15克,五倍子10克,秦皮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擦于患处,每日2次,连用5周。...

  • 坐浴加外敷治肛周湿疹

    坐浴加外敷治肛周湿疹

    苦参、防风各30克,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各20克,苍术、花椒各15克,甘草10克,加水3000毫或左右,浸泡1-2小时,煮沸15分钟后离火,待水温适宜后坐浴20~30分钟,早晚各1次,日1剂。每次坐浴后用青黛散(青黛、黄柏各10克,煅石膏、滑石各20克,研细末,和匀)外敷,日2次。 点评:肛周湿疹是一种无传染性局限性的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内生湿热,又兼外受风邪,内外相搏,风、热、湿邪浸淫肌肤;或病久耗血,血虚生风牛燥,风燥相结,肌肤失荣所致。苦参、地肤子、蛇床子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防...

  • 甲沟炎又称沿爪疔 行之有效的外敷疗法

    甲沟炎又称沿爪疔 行之有效的外敷疗法

    甲沟炎又称沿爪疔,是因局 部轻微损伤引起指甲周围组织 的化脓性感染。开始指甲的一侧 或甲根部红肿、剧烈疼痛,以后 逐渐化脓,形成甲下脓肿,破溃 后常因排脓不畅而成慢性炎症。 这里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中医 外敷疗法,供选用。 仙人掌膏:取新鲜仙人掌 45克,除刺后捣为糊状,加入食 盐2~3克、正红花油6~8滴,调 匀盛于容器中备用(当日使用当 日配制)洽疗时取仙人掌膏适 量,外敷于患处,并以纱布包扎, 每日早、晚各换药1次,夏季可 增加换药1次。一般患者经治疗 1~2日后红肿消退,疼痛减轻, 3~4。日后炎症消失而获...

  • 用四藤煎外洗治阴囊湿疹

    用四藤煎外洗治阴囊湿疹

      王某某,男,60岁,2013年5月3日初诊。   患者诉患阴囊湿疹半年余,夜间瘙痒剧烈。经中西医治疗,症状未能减轻。查见患者慢性阴囊湿疹,阴囊表面皮肤干燥肥厚,皱纹变深,呈核桃皮状,常有薄薄的痂皮和鳞屑,皮肤色素加深。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处以调和阴阳、中和气血、滋血润燥之法。用四藤煎(天仙藤、钩藤、首乌藤和鸡血藤)外洗。   处方:天仙藤50克,鸡血藤20克,钩藤20克,夜交藤20克,蛇床子30克,北沙参20克,麦冬20克,马勃20克,山豆根10克,银花20克,赤...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