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米 第5页

米 第5页

  • 糯米药粥防治痔疮

    糯米药粥防治痔疮

    中医认为,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泻除 痔的功效。下面就推荐一款具有治疗痔疮作用的食疗 方——桑椹糯米粥。桑椹糯米粥:取糯米100克,桑椹 30克,冰糖20克。将桑椹洗净后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 煮,滤取药汁。将此药汁与糯米一起入锅煮粥,米熟后向 粥中加入冰糖即成,每天服1剂,分2次在空腹时服用, 可连服5~7天。功效:补中益气、润肠通便,尤其适合伴 有便秘的痔疮患者使用。 此外,出血症状较严重的痔疮患者,可服用阿胶糯 米粥进行治疗。 阿胶糯米粥:取阿胶30克,糯米100克, 红糖50...

  • 橘皮玉米粥治脂肪肝

    橘皮玉米粥治脂肪肝

    长期患脂肪肝会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常食橘皮玉米粥可缓解脂肪肝。脂肪肝主要是由于甘油三酯合成代谢异常,导致脂肪在肝内过量堆积引起,另外,肥胖、嗜酒、患糖尿病等都能引发脂肪肝。 药理研究发现,橘皮中含有一种降脂活性成分多甲氧基黄酮,能够增强肝细胞内线粒体的转运功能,加速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从而防止脂肪在肝内沉积。中医中药秘方网介绍玉米含有的烟酸;槲皮素能促进体内脂质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减轻肝脏负担。 将橘皮50克切碎,放入2000毫升水中煎10分钟,然后取橘皮汁与100 克玉米糁熬制成粥...

  • 常吃玉米防治脂肪肝

    常吃玉米防治脂肪肝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玉米不仅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还有较好的防治脂肪肝作用。 经研究分析,从玉米中提取的玉米油是一种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是一种胆固醇吸收的抑制剂。长期食用玉米油,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并软化动脉血管。常吃玉米,可使高脂血症及其并发脂肪肝患者的三酰甘油含量降低,这还与玉米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和糖类有关。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

  • 主治胆结石胆囊炎 玉米须茶

    主治胆结石胆囊炎 玉米须茶

    玉米须茶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李荣宇中药师 做法: 玉米须50克,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1小时,取汁饮用。 功效: 泄热通淋、平肝利胆,主治胆结石,胆囊炎等症。 【微百科】 玉米须,别名玉麦须,五蜀黍蕊,棒子毛,包谷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干燥花柱和柱头。一年生草本,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收集花柱,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绒状或须状,常集结成团。花柱长达30cm,淡黄色至棕红色,有光泽;柱头短,2裂。质柔...

  • 金钱草玉米须 治胆囊炎方

    金钱草玉米须 治胆囊炎方

    验方1 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水煎去渣,温服。 验方2 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克,煎汁代茶饮。 验方3 玉米须30~50克,每天煎水代茶频饮。 验方4 鱼腥草100~150克,水煎后饮用。 适宜慢性胆囊炎发作或伴有黄疸者食用。 验方5 蒲公英全草100克钱,水煎服,频饮用。...

  • 玉米须葡萄柚治水肿方

    玉米须葡萄柚治水肿方

    治水肿方:玉米须20克,自茅根10克,厚朴花2克。共同剪碎,再用沸水冲泡,分多次当茶饮,每日l剂。能利尿消肿,行气消胀,降血压等。 主治:水肿。 赵敏成 下肢水肿葡萄柚治 老年朋友容易出现下肢水肿,尤其是久坐或劳累后更为明显,取葡萄柚蒸食可以防治。取葡萄柚一个用盐搓洗外皮去蜡,两头削平露出白瓤,带皮切成5~6瓣放人盘中,隔水蒸20~30分钟后食用(一天分几次吃完),隔天1个,连用l周。李芳...

  • 慢性肾炎就被这一味玉米须治好了

    慢性肾炎就被这一味玉米须治好了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位患者在岳美中的诊室里对岳老破口大骂,说我跑了这么远来找你看病,结果你只给我开一味玉米须!后来在别人的安抚下患者带药回家了,再然后,他服药半年,慢性肾炎就被这一味玉米须治好了。 取类比象是中医里面很重要的思维方式,简单说,玉米须的作用可概括为两个字“通和降”。 玉米不是我国本土的作物,所以最传统的中药里面没有玉米须这味药物,中医界对它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在明代的《滇南本草》中,首次出现了玉米须的记载,但明清两代一直应用的不广泛。近年来好像对这味药物的...

  • 民间流传“醋玉米”降血压

    民间流传“醋玉米”降血压

    民间流传“醋泡玉米”能降血压。具体做法是:玉米500克,陈醋2斤。将玉米粒洗净煮熟,滤干待用;准备一个密封的干净罐子,将煮熟的玉米放进去,倒入食醋,浸泡24小时后取出,晾干。每日早晚各嚼服20—30粒。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七科主任张卓伯教授肯定这个验方确实有降血压的辅助效果,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是玉米。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醋的作用主要是降血脂,...

  • 大蒜瓣浸泡米酒防治血栓

    大蒜瓣浸泡米酒防治血栓

    大蒜在酒精的作用下,能产生一种名叫大蒜素的化合物,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功效,可以预防因血栓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 具体方法:1000克大蒜瓣浸泡在2000克米酒中,两周后即可服用。服用时,每次50克,每日2次,酒蒜都食。 马宝山献方...

  • 核桃花生玉米粥软化血管

    核桃花生玉米粥软化血管

    将核桃仁、花生、玉米适量加清水一起煮.文火熬成粥即可。 核桃含有丰富的磷和亚油酸.磷可营养脑神经.亚油酸可防治动脉硬化:花生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玉米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乐天)...

  • 米烈汉用滋肾清肝饮治验二则

    米烈汉用滋肾清肝饮治验二则

    全国名中医米烈汉是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善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滋肾清肝饮是米烈汉临床常用的方子,组成为:熟地,炒山药,酒萸肉,丹皮,泽泻,茯苓,柴胡,黄芩,当归,白芍,山栀,酸枣仁。出自清代高鼓峰《医宗己任编》,原方无黄芩,用于肝郁化火伤阴,症见胃痛,胁痛,口苦,咽干,心烦失眠或夜梦纷纭,身体忽热忽止;还治胃脘痛、大便秘结,肝血虚。米烈汉用该方治疗各种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肝胆郁热的内科疾病,效果极好,现介绍如下。 滋肾清肝饮方解 滋肾清肝饮中熟地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君药;以山萸肉养肝血而涩肾...

  • 浅表性胃炎食疗 鲫鱼糯米汤

    浅表性胃炎食疗 鲫鱼糯米汤

    浅表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用鲫鱼煮汤食用能很好地防治浅表性胃炎。中医理论认为,鲫鱼性甘、平温、无毒,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除湿利水、温胃进食、温中下气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不思食、纳少无力、胃炎溃疡等。 这里特别推荐一道鲫鱼糯米汤。活鲫鱼2~3条(200~300克/条,此重量的鱼味最鲜美,营养也最佳),葱白、生姜适量(辛温解表、通阳、散寒、和胃),糯米50~100克,藕粉5克,细盐少许。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与糯米同时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急火烧沸,后改用文火...

  • 玉米赤豆饭降血压

    玉米赤豆饭降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经常吃玉米赤豆饭来辅助降血压。 玉米赤豆饭的具体做法是:玉米50克,赤豆50克,大米5()克。大米淘冼干净备用。赤豆,玉米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用文火再煮 30分钟;然后把大米和已煮好的赤豆、玉米同放入电饭煲内,加水适量,如常规煮饭;熟后叫当主食食用。 此饭利水、降血压,叫作为高血压患者常食的主食。长期坚持,降压效果明显。 (高婷雯)...

  • 多喝米汤 保护心脏

    多喝米汤 保护心脏

      春天气温升高,正是养心的好时机。除了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可多喝一些米汤,就能起到保护心脏作用。   米汤又叫米油,是用大米熬粥或做饭时,凝聚在锅面上的一层粥油。米汤性味甘平,能滋阴长力,有很好的补养作用。清代名医王士雄在其著作《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迹。”意思是说,贫民百姓吃不起人参,江南人用米汤当参汤,每有奇效。过去在民间,新生儿没有乳汁可以喂养,也常常用浓稠的米汤作为奶水替代。   《本草纲目拾遗》做过解释:“米油,力能实...

  • 米烈汉抗纤汤 主治肺痿

    米烈汉抗纤汤 主治肺痿

      米烈汉,男,1951年出生,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名中医,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从医40年来,擅长中医内科、妇科疾病及疑难杂病的诊治。完成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9项;负责设计指导并主持完成国家一、二期临床新药观察30余项,研制新药2项;在研课题5项。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篇。   组成红参15~30克,沙参10克,黄芪30~50克,丹参10~3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冬虫夏草6克,百合10克,苏子10克,旋覆花9克,鸡血藤10克,...

  • 米水泡脚巧降血压

    米水泡脚巧降血压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的很多,单独服用药物治疗都会有一些 副作用或者疗效不稳固,因此,应多配 合一些非药物综合疗法来加强和巩固 药物的作用或减少药物的用量,从而 达到降压稳压的目的。淘米水加白矾 泡脚安全方便、无明显副作用、降压效 果好。 取淘米水1000毫升放入锅中煮沸后,冷却至50摄氏度加入白矾20克,搅拌均匀,倒人洗脚盆中,再倒人适量温水,以浸没脚踝为宜。坐在椅子上。先熏脚后泡脚,每次15分钟,每日睡前1次。泡脚时要全身放松,缓慢呼吸。 《金匮要略》中记载:“矾石二两,以浆水一斗五升,...

  • 血脂高喝碗黑米粥

    血脂高喝碗黑米粥

    黑米具有良好的药用和食疗价值,民间称之为长寿米、补血米等。据《本草纲目》记载,黑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胃、明目活血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黑米富含蛋白质、赖氨酸、纤维素、维生素e、胡萝卜素、花青素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锌、锰、硒、钙以及黄酮类等成分。 常食黑米可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或者代谢转化速度增加。从而降f氐血清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常食黑米还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从而促进胆固醇的逆转运,加速体内胆固醇的清除而达到降脂的作用。 因此,患有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可以每天坚持服用一碗黑粥'有利于降低血脂。 取黑米10...

  • 吃紫玉米防秋季中风

    吃紫玉米防秋季中风

    秋季干燥,老人血液变得黏稠,血压也会因气温变化而有所升高,此时极易诱发脑中风。大量医学资料表明,老人的中风70%以上发生在秋天,多吃紫玉米可有效预防脑中风。紫玉米是玉米中的珍品,含有生物类黄酮,不仅可以松弛血管,还能抑制肾脏释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防止血压升高。此外,类黄酮可维持红细胞的柔韧性,有利于红细胞通过微小毛细血管,减少脑梗塞和脑缺血的发生.从而有效预防脑中风。 将紫玉米煮熟(煮时间过长会破坏生物类黄酮),每天食用150克玉米粒,连食2周可起到预防效果。...

  • 心律失常喝紫米粥

    心律失常喝紫米粥

    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心悸、周身乏力、易疲劳、情绪不稳,有的甚至表现为行动不便,出现行走困难等。由于上述症状与青壮年的表现有所不同,加之严重心律失常可导致心前区剧烈疼痛、抽搐、晕厥及猝死,故老年患者应提高警惕。以下是防治心律失常的药膳两款,可供患者选用。 龙眼紫米粥:龙眼肉15 克,紫米50克,冰糖适量。先将紫米加水适量熬成粥,快熟时加入龙眼肉及冰糖,再煮 10~15分钟即可。温服,每日1 次,1周为1疗程。具有安心补、定魂魄、敛汁液的功效,对气血不足或受惊吓所敛的心律失常,有定志安神作用。体内有火...

  • 高血压推荐“醋泡玉米”方子

    高血压推荐“醋泡玉米”方子

    父亲患高血压多年,他的一个老同学向他推荐了“醋泡玉米”的方子,用后效果还真不错。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醋的作用主要是降血脂,但最近的研究表明,醋对高血压患者也相当有益。 具体做法是:玉米0.5公斤,陈醋2 公斤。将玉米粒洗净煮熟,滤干待用;准备一个密封的干净罐子,将煮熟的玉米放进去,倒入食醋,浸泡24小时后取出,晾干。每日早晚各嚼服20—30粒。 罗艳丽...

  • 玉米陈醋治疗高血压

    玉米陈醋治疗高血压

    大庆市张女士:父亲多年高血压,一个老同学推荐了“醋泡玉米”的方子,不知效果如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七科主任张卓伯教授: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醋的作用主要是降血脂,但最近的研究表明,醋对高血压患者也相当有益。 具体做法是:玉米500克,陈醋2斤。将玉米粒洗净煮熟,滤干待用;准备一个密封的干净罐子,将煮熟的玉米放进去,倒入食醋,浸泡24小时后取出,晾干。每日早...

  • 阳虚失眠 主方 半夏秫米汤合桂枝加龙牡汤

    阳虚失眠 主方 半夏秫米汤合桂枝加龙牡汤

      张某,女,70岁,电话询诊病例。   2005年3月21日初诊:其家人电话中诉:其母患失眠长达30年之久,近10年来逐渐加重,长期靠服用安眠药维持每晚睡2~3个小时,如果偶未及时服用安眠药,则彻夜不眠。由于长期失眠,病者常觉气短、乏力、心悸。   但近10年来,出现明显的恶寒畏冷症状,一身畏冷,尤其是脘腹部特别感觉寒冷,即使是在暑热炎天,也必须用棉毯裹腹,且一定要进热饮热食,若饮食的温度稍低,则下咽之后立觉腹部寒冷如冰。患者一再申述,这种恶寒畏冷较失眠更难忍受。   辨证:阳虚失眠。   治...

  • 米汤补充体液治腹泻

    米汤补充体液治腹泻

      小儿急性腹泻又称肠炎,好发于夏秋季,大多数急性腹泻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病儿每天的大便次数超过三次,大便呈稀水样,粘液样或脓血样,还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由于频繁腹泻和呕吐,病儿体内丢失了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因而可发生脱水。年轻的父母看见孩子腹泻,往往不知所措,没有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以预防脱水。要知道,及时补充体液是治疗小儿腹泻的关键。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世界各国推荐了一种口服补液盐,这是治疗急性腹泻脱水的一种有效药物,治疗脱水的有效率达95%以上。近年我国推广口服补液盐的同时,发现米汤电解质溶...

  • 浓米汤加盐能治腹泻?

    浓米汤加盐能治腹泻?

    秋季儿童腹泻闹肚子在所难免,儿科门诊里治疗腹泻的小病人也明显比平时多。微博小健康里给大家支了一招:浓米汤500毫升加精盐1.75克喝了之后能治疗急性腹泻。 答疑解惑:“米是调脾胃的,温中散寒,从而能达到止腹泻的效果。”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消化二科主任韩占波说。急性腹泻时,水分盐分也在不断丢失,造成身体脱水、电解质紊乱。而这时候如果口服盐水,正在腹泻的肠道是吸收不了的,只有在盐水里加入葡萄糖,通过肠道的葡萄糖-钠离子互相吸附的作用,盐水也可以顺利地被肠道吸收,达到补盐、补水的效果。由于米的...

  • 夏季保护肺阴不受伤害 米汤润肺

    夏季保护肺阴不受伤害 米汤润肺

    “夏火盛阳,销铄肺阴,先进米饮以润肺,稼穑作甘,土能生金也。”此语出自清代著名养生专家曹庭栋的《老老恒言》。夏天一到,炎热的天气易耗伤肺阴,对策之一就是喝米汤。所谓“肺阴”,就是滋养肺脏的津液,它由营养物质所化生,与肺气一起维持肺功能的正常运转。肺阴受损后,上不能滋润咽喉,出现咽干口干、声音嘶哑;外不能濡养肌肤,出现形体干瘦、毛发干枯;甚至出现阴虚火旺,表现为盗汗、手足心发热、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咳呛少痰等。 炎热的夏季要想保护肺阴不受伤害,就要在吃饭的时候&...

  • 米烈汉主治咳嗽肺痿方

    米烈汉主治咳嗽肺痿方

      米烈汉,男,1951年出生。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长安米氏内科流派传承代表人。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省名中医,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他从医4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妇科疾病及疑难杂病的诊治。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篇。   组成:白芥子10克,莱菔子10克,苏子10~15克,五味子6~9克,葶苈子15~30克,黄芪15~30克,防风6克,白术10克,茯苓14克,陈皮14克,姜半夏10克,甘草9克,杏仁10克,厚朴10克。...

  • 自制黄米护理垫

    自制黄米护理垫

    取纯棉布缝制成长约 1-1.5米的长方形口袋,内装40-50千克干燥的大黄米,制成一个密封的米袋,米袋不要装得过满,应留有一定的空间,使大黄米可在米袋内移动。使用方法:将制作好的护理垫铺于床的中间位置(病人腰背、骶尾部及大腿上段的位置),将米垫内的大黄米用手弄平,使整个护理垫保持平整,如要减小骶尾郭的压力,可用手将骶尾部下方护理垫内的大黄米用手弄至两侧,使中;间骶尾部下方形成一个相对的凹陷。要减小臀部、腰背部等受压部位的压力,可用同样的方法。 本垫可借助黄米滚动起到按摩作用,并且黄米吸湿性好,做成的垫子透气性佳,可...

  • 玉米须的药用功效验方

    玉米须的药用功效验方

    祖国医学认为,玉米须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和高血压等。故以本品为主药所组成之验方甚多,治病也非常广泛,兹举 例如下: 高血压:玉米须50克,菊花10 克,煎汤。此为1 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 眩晕:玉米须50克,煎汤代茶,每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 咯血:玉米须50克,冰糖50克,煎汤。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 个疗程。 胆囊炎:玉米须30克,茵陈蒿20克,蒲公英10 克,煎汤。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

  • 用玉米须妙疗疾

    用玉米须妙疗疾

    玉米须又名玉米缨。中医认为,玉米须性平,可降血脂,血压,血糖,还能利水,消肿,泄热,可用来治疗多种疾病。 患泌尿系感染的人,用玉米须200克煎水大量饮用,可以清热利湿,消炎利水,加速病情的恢复。 玉米须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每天取玉米须20克煎水喝,对高血压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反玉米须水作为保健饮品,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的一些血管病变有一定的辅疗效果。...

  • 米汤外用治“烂嘴角”

    米汤外用治“烂嘴角”

    营养不良性口角炎在营养缺乏和维生素B族缺乏者中常有发生。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糜烂或溃疡。常伴有唇干燥、裂纹,偶见鳞屑,唇微肿。 治疗应加强营养,补充复合维生素B。民间用米汤水蘸患处治疗是有道理的,因为米汤富含维生素B,一般两三次即可完全康复。...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