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以 第6页

以 第6页

  • 子宫肌瘤可以喝豆浆吗?

    子宫肌瘤可以喝豆浆吗?

      广州的何小姐近日留言在《老人报》公众号,提问:“子宫肌瘤可以喝豆浆吗?我有子宫肌瘤,长辈们说不能喝豆浆,因为豆浆有雌激素,会有利于子宫肌瘤的增大。”   “三八”妇女节将近,带着这样的女性话题,记者采访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帝开,就这个大家都感到疑惑的问题展开解答。   指导专家   张帝开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妇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子宫肌瘤患者可以喝豆浆   张帝开说到,作为日常饮品,豆浆营养丰富,含...

  • 不孕症 以温经祛湿为治暖宫汤加减

    不孕症 以温经祛湿为治暖宫汤加减

    李某,女,32岁,2008年3月5日初诊。 患者自诉结婚5年未孕,经水数月一行,经来量少色淡伴腰酸少腹冷痛,带下色白清稀量多,头重如裹,纳食欠佳,B超检查提示:子宫偏小,妇科诊断为内分泌失调,观其形体肥胖,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六脉沉迟。问及病史。曾服调经药无数,效不佳。也曾服用人工周期治疗,但停药后月经又闭止不行。 此乃寒湿客于下焦,冲任二脉不畅,当以温经祛湿为治,暖宫汤加减。 处方:当归15克,川芎6克,炒白芍10克,熟地15克,生黄芪15克,艾叶9克,吴茱萸...

  • 怀妊忽然腹痛破水 处方以傅氏安奠二天汤

    怀妊忽然腹痛破水 处方以傅氏安奠二天汤

    4年前,有一男子深夜造访,求医甚急,诉其妻怀妊6月,忽然腹痛破水,小产在即,岌岌可危,求医心切溢于言表。余慨然应往,观患者卧床面黄,诉小腹有下坠感,伴腰酸,下行水浆之物,曾有两次小产,均为妊娠五月左右。舌红苔白,六脉俱虚。 证属脾肾双亏,系胎无力。处方以傅氏安奠二天汤。 处方:人参30克,熟地30克,焦白术30克,山茱萸15克,炒山药15克,枸杞6克,炒扁豆6克,杜仲9克,甘草3克。水煎立服,3剂。患者3日后来访,药后一切尚好,破水已停,只感少腹不适,继以原方加生黄芪30克,升麻3克,以图升举,嘱服药5剂,并饮食调...

  • 月子里可以洗头吗?

    月子里可以洗头吗?

    我怀孕9个月余,临盆在即,听婆婆说,生完小孩坐月子的时候不能洗头,说是以免寒气入体,落下病根,老来容易头疼。可是,我有点洁癖,绝对忍受不了一个月不洗头。我想知道,月子里真的不能洗头吗? 长沙读者小吴 小吴读者: 一般来讲产后头发较油,加之月子里出汗较多,如长期不洗头,在闷热的环境易出现头皮疖肿,因此,产妇月子里只要健康情况允许还是可以洗头的,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洗头的时间宜选择在体能恢复后,站立时不感头晕,眼花、乏力、胸闷、心悸、双腿酸软时,必要时可请家人在旁协助。其次,坐月子洗头时...

  • 妇人妊娠 调养心神 当以摄养

    妇人妊娠 调养心神 当以摄养

      妇人妊娠,当以摄养。医家徐之才有论:“缓带自持而持之,沐浴浣衣,无处湿冷,无著炙衣”,也即讲究卫生,衣着宽大清洁,衣带不宜紧束,以免影响胎儿发育。除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饮食营养   孕妇妊娠需足够的营养,以供给胎儿所需营养物质。古人倡导:孕早期应“饮食精熟,酸美受御,宜食大麦,无食腥辛”,孕中期应“食稻麦,其羹牛羊”,孕后期应“调五味,食甘美”。以上均说明孕妇应注意饮食有节,富于营养,这是母婴健...

  • 熊继柏治乳癖 以丹栀逍遥散加减

    熊继柏治乳癖 以丹栀逍遥散加减

      李某,女,23岁,门诊病例。   2009年3月13日初诊:双乳肿块2个月,伴月经前乳房胀痛,心烦,经血色暗,舌淡红,舌边有瘀点,苔薄黄,脉弦略数。查:双乳外上象限各有1~2枚小结节,质地中等,边界清,可推移,与表皮无粘连。   辨证:肝郁化火,兼有血瘀。   治法:疏肝清热,活血散结。以丹栀逍遥散加减。   组方: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甘草6克,桃仁10克,红花5克。15剂,水煎服。   2009年3月27日二诊:自觉乳中...

  • 产后误补反受其害 即投以柔润清泄之剂

    产后误补反受其害 即投以柔润清泄之剂

    陈某,女,32岁,2012年6月初诊。患者产后一月余,食欲不振,头晕恶心,四肢倦怠乏力,脘腹不适,经服药治疗未果。时有亲戚送来红参,其自认为产后体虚,服而补之,以求康复,以红参30克分两次炖服。 服后出现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胁肋胀痛。观其唇红口干,双目充血,舌红苔黄,脉细弦数。此症实乃滥服人参之故。误补反受其害,故嘱其停药,即投以柔润清泄之剂。 药用:生地20克,沙参9克,麦冬10克,枸杞子12克,川楝子6克,茵陈12克,神曲10克,菊花9克,丹皮9克,栀子9克,甘草3克。患者服药3剂,诸症...

  • “先兆流产”可以选择食疗

    “先兆流产”可以选择食疗

    是药三分毒,特别是“准妈妈”,对中药的选择,要慎之又慎。如果身体没有不适,没有必要服用中药来调养。而一旦身体上有不适,也不能自找偏方或听信于人而服用中药,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经医生诊断、处方,才可服用。因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相同,稍有不慎,可能会对胎儿和孕妇产生不利影响。 对中药的态度 怀孕期间的准妈妈对于中药,要特别谨慎。如果是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并没有必要服用中药来安身养胎,准妈妈所需的营养完全可以从常规食物中获取,所以对于中药的选择不能有盲从心理,要依循“有病服药,无病不服...

  • 治滑胎处方以傅氏安奠二天汤

    治滑胎处方以傅氏安奠二天汤

    四年前,有男子深夜造访,求医甚急,诉其妻怀妊六月,忽然腹痛破水,小产在即,岌岌可危,求医心切溢于言表。笔者前往,观患者卧床、面黄,诉小腹有下坠感,伴腰酸,下行水浆之物;既往曾有两次小产,均为妊娠五月左右。舌红苔白,六脉俱虚。证属脾肾双亏,系胎无力,处方以傅氏安奠二天汤。 组方:人参30克,熟地30克,焦术30克,山茱萸15克,炒山药15克,枸杞6克,炒扁豆6克,杜仲9克,甘草3克。水煎立服,3剂。 3日后复诊:服药后一切尚好,破水已停,只感少腹不适,继以原方加生黄芪30克,升麻3克,以图升举。嘱服药5剂,并...

  • 缺乳分以下三型辨证治疗

    缺乳分以下三型辨证治疗

      缺乳,指产妇在哺乳期内,乳汁量甚少或全无,又称“产后乳汁不行”、“乳汁不足”、“乳汁不通”、“乳无汁”、“乳汁不下”。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即列有“产后乳无汁候”,认为其病因系“既产则血水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唐代《备急千金药方》共有21首下乳方。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出产后缺乳“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

  • 产后崩漏 多主血热当以凉血治之

    产后崩漏 多主血热当以凉血治之

      2012年4月,有一产妇因经行不止求诊。患者血下或红或淡,延日不止,病3月未愈。前医遍用参芪补品,病益加,用止涩药罔效。笔者观其面色萎黄,头晕脚轻,舌红苔白。细诊其脉,脉沉细弱,唯感左寸手少阴脉动洪而快,思左寸脉盛者,多主血热,当以凉血治之。   方药:生地18克,炒白芍12克,丹皮9克,栀子9克,黄芩10克,阿胶12克,当归15克,茯苓9克,陈皮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共服12剂而愈。   此案患者一是产后气血耗伤,二则气血虚弱症状凸显,看似属气不摄血之故;然细辨之,则见其性情急躁,左寸脉...

  • 急性乳腺炎五种证型予以论治

    急性乳腺炎五种证型予以论治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部位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疾病,中医称之为“乳痈”。本病多由乳汁郁积或乳头破裂,继而发生细菌感染所引发。其主要症状是初起时患侧乳房肿胀疼痛,患处压痛,表面皮肤发红,同时全身发热。可出现高热寒战,白细胞增高。脓肿表浅的可自行向外溃破;在深层的除慢慢向外溃破外,还可向深部浸润,形成乳房后脓肿。若治疗不当,可形成慢性迁延性乳腺炎,肿块长期不消,甚至可形成乳瘘,经久不愈。本病好发于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产后乳汁瘀积,化热酿脓,或肝郁胃热,气滞血壅所致。笔者...

  • 闭经月经量少 养心脾以调

    闭经月经量少 养心脾以调

      近年来,随着女性地位不断提高,相应的压力也接踵而来,很多育龄女性由于生活或工作压力增大,导致精神紧张,有些甚至刻意推迟或者拒绝生育,或者反复多次流产,这些都增加了患病的风险,其中尤以月经失调为最常见。《内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为女子不月”。月经失调多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脾虚则化源不足,冲任失养;心气不足,不能奉心而化赤为血,而致形体消瘦及月经量少、甚至闭经。今天就有这样一位患者请路老诊治。   范某,女,38岁。近期因学习紧张,工作压力大,感觉疲劳,月经后期,经量少,失眠...

  • 崩漏治疗当以引血归经为大法

    崩漏治疗当以引血归经为大法

      医云:“经者常也,月经有长度,经水有常期,其衍乎长者皆病也。”妇人经水失调过多者,多见经水先期,经量过多,月经持久不止,甚则崩漏等。   临症对出血过多的治疗,古有:“塞流、澄源、复旧”、“止血、消瘀、补血”等诸法。导致月经过多崩漏不止者,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涉及脏腑、气血、冲任功能失常,而以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最为重要。   治疗当以引血归经为大法。   引血归经与止血塞流,目的都是为了止血,但方法有异,塞流者多用固涩收...

  • 乳腺增生以及乳腺癌

    乳腺增生以及乳腺癌

    乳腺增生、乳腺癌,这些听起来就让人胆战心惊的名词,却又是残酷的现实。最新医学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有近20万女性死于乳腺癌及恶性肿瘤,成为危及女性健康的主要杀手,并且其发病率目前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乳腺增生作为乳腺肿瘤的早期,恶变率相当高,目前在卧果25岁以上的妇女中大约有70%的人患有乳腺疾病。而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等症最为常见。虽然引起乳腺癌的病因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有乳腺增生恶变而来,该病发生在成、中老年人身上,得了乳腺病,并不可怕,只要经专家科学详细的诊断治疗,是完全可能减少或阻止乳腺癌的发生,...

  • 带下病辩证以八法治疗其效堪著

    带下病辩证以八法治疗其效堪著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的增多,色质异常,腥臭,或伴有其他症状者。宋《妇人大全良方》指出:“带下之病,妇人多有之。”世人也云:“十女九带”。其病成因多由脾肾受病,或邪犯冲任胞宫所致。“湿”邪为导致带下病的主要病因。《傅青主女科》云:“带下者俱是湿症”《沈氏女科辑要·带下》更明确提出了:“总不外湿火、相火、阴虚不守三途而已。”余临症谨守病机,对带下病辩证以八法治疗其效堪著,滋简述于下:...

  • 治疗闭经 当以补肾为主

    治疗闭经 当以补肾为主

      虽言“月经不行者,胞脉闭也。”然胞脉之闭,多由肾气虚衰及“经水皆出诸于肾”,或冲任二脉损伤,任脉不通,冲脉不盛,月经难以以时而下。故闭经者其因有三:一则肾气虚衰,二则冲任不调,三则胞宫失常也。此外,也可见肝失调和,疏泄无度,脾虚水精不化,气血不充,血无余所下而致。   肾气虚衰补肾为先   肾气虚,天癸化生不足,致使任不通,冲不盛,胞脉闭塞。肾气不化,天癸不至,多是原发性闭经的主要原因。若经来后又遇肾气虚衰,致天癸至而又中止,则发生继发性闭经。  ...

  • 情绪不畅致经闭 投以逍遥散加减

    情绪不畅致经闭 投以逍遥散加减

    汪某,女,37岁,2012年3月初诊。患者主诉月经6月未行,腹胀胸闷,周身不适。患者言一年前“人流”术后,情绪不畅,致经闭。经用西药“人工周期”治疗,经来量少,停药经闭依旧。也曾服中药活血化瘀调经未果。刻诊:停经半年有余,胸闷腹胀满,舌淡红,脉细弦。 诊后认为肝气郁结无疑。投以逍遥散加减:当归18克,炒白芍12克,云茯苓10克,焦白术15克,柴胡6克,薄荷5克,川郁金10克,丹参10克,红花6克,泽兰叶9克,元胡10克,川牛膝9克,甘草3克。患者连服...

  • 经期呕吐腹泻半年余 立方以逍遥散加减

    经期呕吐腹泻半年余 立方以逍遥散加减

      刘某,女,18岁,2004年春求诊。   主诉:经期呕吐、腹泻半年余。患者月经周期37天,行经5~6天,经量中等,有少量紫血块,痛经不甚明显。每遇经行第1天,即开始呕吐,频繁发作,难以进食。且伴有腹泻,日3~4次,多属稀烂便。患者呕吐甚时,除吐出食物残渣外,多伴有胆汁,甚至有血样呕吐物。故经期常发生脱水而入院治疗。其家人四处延医,终难获效。   刻诊:患者正值经期第2日,面色萎黄,倦怠神疲,时有烦躁,呕吐频作。舌淡苔白,六脉弦细。   辨证:呕吐者肝胃不和也,其心情急躁易怒,肝气不舒横逆犯胃故也...

  • 女性月经不顺 可以靠饮食来调理

    女性月经不顺 可以靠饮食来调理

    女性生理期不顺,可以靠饮食来调理。 月经时常早来的人,应少吃辛香料,少吃肉,少吃葱、洋葱、青椒,多吃青菜;吃饭前要按摩耳朵祛除疲劳,内心不要有不安和紧张。若月经总是迟来,宜少吃冷食多吃肉。经期第一、二天最好吃姜炒鸡肝或猪肝,多服用补血的食品。 在月经前、中、后三个时期,若摄取适合当时身体状态之饮食,可调节女性生理心理上种种不适,也是使皮肤细嫩油滑的美容良机。 月经前烦躁不安、便秘、腰痛者,宜大量摄食促进肠蠕动及代谢之物,如生青菜、豆腐等,以调节身体之不均状态。 月经来潮中,为促进子宫收缩,可...

  • 解痛经立方以四磨汤加减

    解痛经立方以四磨汤加减

    史某,女,32岁,2013年11月8日初诊。患者主诉每月月经来潮,则脐下剧烈疼痛,痛连胃脘两肋,胀痛交作,难以忍受,每有休克之象。曾住院治疗,疼痛缓解,但遇经水来潮,疼痛又发。观其面黄消瘦精神倦怠。月经推后而至,约40~50天一行,经色黯如黑豆汁,质清量少,夹有血块,约5~7天方净。经期食纳不佳,大便不爽。舌淡苔白腻,六脉沉弦而细。 详辨此症,实乃肠腑不调,下焦气滞。多属寒凝瘀阻,冲任不调,致经来血行不畅,不通则痛。立方以四磨汤加减。 处方:槟榔9克,沉香5克,乌药6克,吴茱萸6克,元胡9克,香附...

  • 带下量多腥臭佐以固涩中医处方

    带下量多腥臭佐以固涩中医处方

    陈某,36岁,工人,1991年11月12 日初诊。 1年来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如水,有腥臭气味,不痒。半年来带下量增多,质稀,常湿内裤,伴四肢冰冷,常觉头晕,腰骶酸痛,肢体倦怠,精神较差,夜尿3次。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分析:《素问·生气通天论》有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之说。本例患者,人至中年,脾。肾已虚,阳气不足,不能封藏固密,故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如水。多尿,困倦腰痛,神疲,均为阳虚不固之征,此为脾肾阳虚,蒸化失常所致。 诊断: 肾虚带下。...

  • 肖承悰:以和法病证结合治妇科病

    肖承悰:以和法病证结合治妇科病

    肖承悰既崇尚中医经典,又重视现代医学,坚持病证结合,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学术理论特色鲜明。她继承发扬了燕京萧氏妇科“和合灵动”的学术思想,重视以“和”为贵。认为活学活用中医经典,不单纯是背一首方、治一种病,不能只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结合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以方测证,探讨病机,病证结合,辨证施治。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肖承悰既崇尚中医经典,又重视现代医学,坚持病证结合,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学术理论特色鲜明。她继承发扬了燕京萧氏妇科&...

  • 榴莲虽“臭”可以缓解痛经

    榴莲虽“臭”可以缓解痛经

      榴莲气味强烈,说它“臭气熏天”毫不夸张。但在泰国,由于其营养价值很高,榴莲常被用来当做病人、产后妇女补养身体的补品。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李惠明教授表示,榴莲性热,可以活血散寒,缓解痛经,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它还能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可以促进体温上升,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品;另外,用榴莲的果壳和猪骨头一起煮汤也是民间传统的食疗秘方。   李惠明教授同时提醒,榴莲虽然好处多多,却不能一次吃太多,否则容易导致身体燥热,还会因肠胃无法完全吸收而引起“上火&rdquo...

  • 月经来潮腹痛甚剧 以活血化瘀止痛为治

    月经来潮腹痛甚剧 以活血化瘀止痛为治

      “小处方”药精而力专,临症应用常可获奇效。笔者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常用“小处方”而起沉疴,现举临床医案,以飨同道。   痛经   王某,女,18岁,2008年11月3日初诊。   诉每次月经来潮,腹痛甚剧,伴恶心呕吐,腰酸,持续3~4日方可缓解,经行紫黑血块,月经周期正常。来诊时正值经期,腹痛仍剧,痛苦面容,舌质暗红苔薄白。此少女痛经,必因风寒外袭,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当以活血化瘀止痛为治。   处方:延胡索12克...

  • 痛经以“少腹逐瘀汤”即可取效

    痛经以“少腹逐瘀汤”即可取效

      余某,女,15岁,学生。诉:腹痛2日。患者经水适来2日,少腹隐痛连及胃脘,饮食俱废,夜不能安;语声低微,面色白光白、口唇色淡无华、舌体胖质青黯苔白。笔者窃思之,痛经为临床所常见,不外气滞、寒凝、血瘀及血虚而已,观其面色白光白、舌质青黯苔白可知寒凝血瘀,以“少腹逐瘀汤”即可取效。   再仔细询问得知:该女14岁初潮,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适中、色淡,少腹坠痛,休息及局部热敷后可获缓解,此次痛经尤剧。切其脉滑实有力,不禁问其平素是否有痰?答:平素晨起即吐白浓痰,近半月来不仅晨起吐痰,三...

  • 闭经为妇人月经病之痼疾 调肾以养精血

    闭经为妇人月经病之痼疾 调肾以养精血

    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女子年逾16岁尚未初潮为原发性闭经;月经周期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者月经停闭3个周期者,为继发性闭经。中医学称之为“经闭”“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等。 沈氏女科认为闭经为妇人月经病之痼疾,以病因病机复杂、病程长、疗效差、难以在短期内治愈为特点,反复强调治疗闭经不能一味活血化瘀,要从脏腑、月经周期不同生理病理特点以及合并症等多方面考虑,以脏腑为中心灵活用药,形成了调肾-调...

  • 经期护理可以有效瘦身和丰胸

    经期护理可以有效瘦身和丰胸

    读者李小姐咨询:我每次来月经阴部都有些不舒服,朋友说可能是我经期护理不当导致。她还说经期护理得当不仅利于女性健康,还可以有效瘦身和丰胸。真是这样吗?该如何做好经期护理? 湖南喜玫瑰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薇薇回复:女人一生平均来月经400多次,痛经、情绪摇摆、疲倦等生理期不适困扰很多人。这位李小姐的朋友说得有道理,女性生理期也是“变身黄金期”,做好护理很重要。 丰胸(月经1-3天)美国研究发现,月经第1-3天,卵巢雌激素分泌达到峰值,可以刺激乳房脂肪积聚,因而是丰胸最佳时机。这...

  • 带下病治疗以利湿止带为基本治疗法则

    带下病治疗以利湿止带为基本治疗法则

    带下病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的一种病症。中医分型为脾肾阳虚型、湿热蕴结型。治疗上以健脾除湿、温肾止带及清热解毒、利湿止带为基本治疗法则。 一、脾肾阳虚型:症见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清稀或黏稠无臭味,淋漓不断,神倦肢重,食少便溏,面色晦黯,腰酸痛,小腹冷感,小便频数,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而缓。 治则:健脾除湿,温肾止带。 处方:山药、白术、苍术、自芍、柴胡、车前子、菟丝子、泽泻、茯苓各10 克,荆芥穗、甘草各6克。 加减:带下日久滑脱不止者,加金樱子、芡实、龙骨、乌贼...

  • 夏亲华治绝经 以“滋补肾阴,清降心火”为原则

    夏亲华治绝经 以“滋补肾阴,清降心火”为原则

    绝经前后诸证,现代医学称为绝经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具体表现有阵发性面红、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焦虑抑郁、腰膝酸痛、面浮肢肿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当前绝经前后诸证的发生率较20世纪末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的工作、生活质量。夏亲华老师从事妇科临床及教学30载,现将其辨治本病的经验概述如下。 1.病因病机 1.1 肾虚为本,水不济火 绝经前后诸证在古代医籍中并无单独记载,常散见在百合病、郁证、脏躁等病症的记载中。临床...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