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以 第5页

以 第5页

  • 以“营卫气化”病机观论治皮肤病

    以“营卫气化”病机观论治皮肤病

    皮肤病多发生于人体的皮毛腠理,中医药治疗皮肤病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认为,皮肤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血失和,脏腑失调,邪毒结聚而致生风、生湿、化燥、致虚、致瘀、化热、伤阴等[1],历代医家多通过调整气血脏腑功能治疗皮肤疾患。结合皮肤病的主要病机及局部表现,以“营卫气化”病机观认识皮肤病更符合其发病过程,故在论治中,调和营卫、恢复营卫气化功能是其基本治则。 1 营卫气化失常是皮肤病的基本病机 《灵枢·本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

  • 身痒并有红疹 以凉血祛风止痒或清热利湿之品

    身痒并有红疹 以凉血祛风止痒或清热利湿之品

    瘙 痒 彭某,女,45岁。2012年5月5日就诊。诉外出观花,回来后一直身痒并有红疹,入夜尤甚,至今已1月,服诸西医抗过敏药能稍缓解,但很快复发。刻诊:全身红色丘疹,有抓痕。口干欲饮,心烦难寐,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诸中西医药诊治,疗效不显。 观前医方多投以凉血祛风止痒或清热利湿之品。 处方:生地黄20 g,木通10 g,生甘草10 g,淡竹叶15 g,栀子10 g,白鲜皮30 g,刺蒺藜30 g,赤芍10 g,当归10 g,川芎10 g,丹皮10 g,水牛角20 g(先煎),3剂...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施以灸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施以灸法

    当急性带状疱疹接受治疗后,皮损基本恢复,但受损皮肤节段遗留下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样痛,严重者影响患者休息(睡眠)、情致、精神状态等,且持续超过一个月者,即可定义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常见、最为严重的带状疱疹并发症之一。究其原因与受损皮肤的神经轴突外露,出现生物电流短路;或疱疹发病早期治疗方法不当(不及时),致病毒残余作怪有关。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当属于中医“蛇丹愈后痛”范畴。由于患者平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停滞、蕴化湿热搏结肌肤,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化火循...

  • 带状疱疹常见医治误区 临证以祛邪为主

    带状疱疹常见医治误区 临证以祛邪为主

    中医称带状疱疹为“缠腰火丹”“缠腰龙”“蛇丹”“蜘蛛疮”“蛇串疮”等,其病位在表,病因在里,病变在皮,症结在脏腑。 病因病机与症状 历代医家均以为带状疱疹由炽热所形成的。《医宗金鉴》将其归结为风、湿、热病,与肝、心、脾、肺相关。临床最常见是以肝胆郁热者为主,或为肝气不舒,郁而化火;或为过食辛辣、肥甘厚味,致脾失健运,蕴湿化热;或为起居反常,劳倦过度,正气缺乏,邪客肌表;或为肺失...

  • 治汗腺炎 治以清泻湿热解毒消炎散结

    治汗腺炎 治以清泻湿热解毒消炎散结

    孔某,女,28岁,2013年9月5日初诊。 患者述其1月前阴唇两侧始有灼热不适,略疼痛感,几天后有2个蚕豆大小坚硬结节显著隆起,皮色红肿,痛感加重。某院诊为化脓性汗腺炎,予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注射数日,结节有所消退,但停药后又反复再现,症状同前。患者述其每次皮疹发生时,均有头痛目眩,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色黄,尿有热感。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证属肝经湿热下注较久,未得清解,蕴结化毒所发。治以清泻肝经湿热,解毒消炎散结。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龙胆草10克,柴胡9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车前子...

  • 尖锐湿疣 以下方剂予以治疗

    尖锐湿疣 以下方剂予以治疗

      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好发于男女生殖器及肛周、仅次于淋病后第二位高发的性传播疾病。发病前多有不洁性接触史或配偶有感染史。潜伏期1~8个月不等,平均3个月。临床上偶可见儿童发病,一般系通过接触污染的用具如毛巾等而传染。男性患者好发于冠状沟、龟头、系带、尿道口、肛周和阴囊;女性患者好发于大小阴唇、会阴、阴道口、阴道内、尿道内、宫颈、肛周等处。患者中偶有发于口腔、咽喉、气管等部位者。初起为淡红色丘疹,渐增大增多,融合成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增生物,形状大小不一。可有瘙痒、外伤摩擦后出...

  • 陈彤云:以中医整体观辨治皮科病

    陈彤云:以中医整体观辨治皮科病

    陈彤云继承了中医外科名家哈锐川和赵炳南重视皮外科疾病的内因、强调外病内治的临床诊治理论,始终坚持以中医整体观辨治皮外科疾病。她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与肢体、五官有着所主、所属、开窍的关系,因此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与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有密切联系。在坚持中医特色治疗的同时,陈彤云也关注西医的研究进展,并不断吸收、利用,来完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国医大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陈彤云从医70余年,对各种皮肤病及损美性疾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痤疮、黄褐斑、神...

  • 中医艾灸可以帮您祛除雀斑和黄褐斑

    中医艾灸可以帮您祛除雀斑和黄褐斑

    雀斑和黄褐斑以女性多发,严重影响面部美观,中医艾灸可以帮您祛除这些恼人的斑点。 雀斑 雀斑是发生面部皮肤的黄褐色点状色素沉着斑,严重影响美观,除遗传因素外,日晒亦可诱发和加重皮损。中医认为,雀斑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不能荣华于面;或虚火上炎、日晒热毒内郁蕴结为斑;或腠理不密,外卫不固,风邪外博于肌肤而成。 取穴大椎、曲池、三阴交等穴以及雀斑局部。 方法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在上述穴位及雀斑局部施灸,艾条距皮肤2-3厘米,每穴灸10-20分钟,以局部皮肤温热、红润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1个...

  • 湿疹全身皮疹伴瘙痒以司天升明汤获神效

    湿疹全身皮疹伴瘙痒以司天升明汤获神效

    2016年4月28日,《学术与临床》版面上刊登笔者拙文《从两则湿疹病案谈黄连茯苓汤》,此笔者初学五运六气,首以运气辨治疮疡,赖司天方以收全功。后来临证每遇此病证,一概如法炮制,悉数应手辄痊。但仲秋以来,再遇此类病案,仍予黄连茯苓汤,却投之罔效,甚则不轻反重。暗忖莫非又此一时,彼一时乎?转以司天升明汤,又获神效。今再择两案,以飨同道。 病案一 赵某,男,4岁,于 2016年9月26日初诊。患儿全身皮疹伴瘙痒半月余。此患正是前述拙文中病案二之范例。该患儿自2013年9月起全身湿疹,曾多方求治无效,今...

  • 黄褐斑三种证型予以论治

    黄褐斑三种证型予以论治

    黄褐斑,中医称为“黧黑 斑”,“面尘”,因其对称分布, 状如蝴蝶,又形象的称之为 “蝴蝶斑”。 西医认为本病与内分泌 有关,妇女妊娠期较多见,也 常见于绝经期及妇科疾病患 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肾阴 不足,肾水不能上承,或肝气 郁结,郁久化热,灼伤阴血, 或劳伤脾土,气血双亏,使颜 面气血失和所致。 本病男女均可发生,但 以女性多见。皮损对称发生 于颜面,尤以两颊、额部、鼻、 唇、颏等处为多见,损害呈淡 褐色至暗褐色斑片,指甲至 钱币或小儿手...

  • 儿科名老中医刘以敏临床运用滇药举隅

    儿科名老中医刘以敏临床运用滇药举隅

    《滇南本草》是一部记载滇南地区特产药品及少数民族医药经验的很有特色和价值的地方性本草学专著[1],系云南著名医药学家兰茂深入民间,采集药草,为民治病,同时收集民间防治疾病的经验,历经20余年编写的,这也是云南历史上第一部价值最大、影响最广的地方性本草。该书因切合云南的地理气候与民情病谱,对临床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倍受云南名老中医的推崇,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名老中医刘以敏主任也主张后辈们不但要悉伤寒神农,作为云南地方中医,还应熟读《滇南本草》,学会使用一些滇草药,才能突出自身特色优势,解除患儿病痛。现将刘主任...

  • 小儿抽搐 滋阴息风以大定风珠加减

    小儿抽搐 滋阴息风以大定风珠加减

      曾某,男,2岁。门诊病例。1991年5月19日初诊。   主诉:抽搐半年,加重一月。患者半年前患乙脑,经抢救治疗后,诸症已平,惟抽搐不止,且近月来抽搐愈频,呈阵发性,每日约发作30余次,每次约数分钟。曾去几家大医院诊治,结论均为癫痫。观其抽搐发作时,四肢抽搐明显,手足指(趾)僵直,牙关紧闭,甚则角弓反张。抽搐时神志亦不清醒,但口中并无痰涎。伴手足心热,大便较干,舌红,舌苔花剥而薄,纹紫。   辨证:阴虚风痫。   治法:滋阴息风,以大定风珠加减。   处方:生地10克,白芍12克,火麻仁6克...

  • 遗尿 自行灸治一周即得以控制

    遗尿 自行灸治一周即得以控制

    遗尿是指5岁以上儿童、甚至成年人反复尿床、尿裤子的一种病症。由于患者本身羞于启齿,感到很不光彩,加上家人的歧视,甚至打骂,往往影响遗尿的康复。遗尿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的标志,是一种暂时的病状,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愈。笔者临证发现中药缩泉丸、桑螵蛸散、金匮肾气丸等传统治疗遗尿的方药疗效不甚理想,而艾灸神阙、中极、水道、涌泉等穴位屡用屡效。 具体方法是,点燃艾条,在神阙、中极、水道、涌泉轮换熏,每由温热至灼热时换穴再灸,每次半小时。以夜间尿床为主者,睡前灸;以白天尿裤子为甚者,晨起灸;二者均重者,早晚各灸...

  • 徐福松酸甘合以固摄培元案

    徐福松酸甘合以固摄培元案

    徐福松酸甘化阴经验探讨 徐福松(1940年-) , 字达一, 晚号一毛老人, 苏 南江阴人氏。 师承舅父外科大家许履和, 又为针灸邱 茂良、 外科顾伯华之高足, 为孟河马培之一脉传人, 尽得家学不传之秘。 先生初涉针灸, 撰述阔论十二经 筋。 后至外科, 揣摩医道, 熟谙千百载外科医籍, 终 赐缘致隐疾男科 [1]1 , 首创男科四大主症之 “腺、 性、 精、 育” , 是为男科纲目。 先生积数十年学术之经验, 勾勒男科之规范, 有执简御繁、 纲举目张之妙。 酸甘化阴之理论源自 《黄帝内...

  • 南瓜子可以驱蛔虫

    南瓜子可以驱蛔虫

      小儿是长蛔虫最大的人群,每年都给孩子吃一两次蛔虫药是做父母必备的工作。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南城分院针灸科梁中德医师说,平时父母给孩子吃点南瓜子,也可以起到驱蛔虫的作用。其中南瓜子氨酸为有效驱虫成分。平时给孩子生南瓜子适量(二三十颗左右),带壳嚼食,可驱蛔虫,或以炒熟南瓜子研细,调入蜂蜜服食,可驱绦虫。不过医生提醒,对于幼儿(三岁以下),不建议吃,以免在吞咽过程中南瓜子卡住喉咙出现意外危险。   此外,医生说,南瓜子含有较多维生素B,平时嚼食南瓜子,能有效缓解精神紧张,夏天吃,还可以提高耐温能力。...

  • 小儿泄泻用以敷脐处方

    小儿泄泻用以敷脐处方

    熟料五积散出自《医学入门》卷八。主治感冒寒邪,头疼身痛项强,恶寒,拘急,呕吐腹痛;及伤寒发热,头痛恶风,内伤生冷,外感风寒,并寒湿客于经络,腰脚酸疼;及妇人经脉不调及腹痛带下。余变而用之于敷脐治疗小儿冬月泻泄,常收到良好和效果。 处方:白芷30克,川芎30克,芍药30克,甘草30克,茯苓30克,当归30克,肉桂30克,陈皮60克,麻黄60克,厚朴40克,干姜40克,桔梗10克,枳壳50克,半夏20克,苍术70克。上药除白芷、肉桂2味外,余13味,用慢火炒令色变,摊冷,入桂、芷,用高压粉碎机微打成粗...

  • 以调补太阴为抓手治小儿抽动症

    以调补太阴为抓手治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又称抽动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性疾病,以单一性或多发性的肌肉抽动为主要表现。一般可根据抽动发作的形式分为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通常伴有注意力下降、性格改变、学习能力差、性格行为异常等。本案依据经典经方理论,从“太阴为杂病之薮,风有内外相感之别”而辨治,取得良效。 闫某某,男,11岁,2021年10月12日初诊。主诉:面部不自主抽动3月余。患者不自主眨眼、耸鼻、面肌抽动、咧嘴、伸脖子,不自主喉发声,平素鼻塞流黄涕,汗出多,汗出不能受风,无口干口苦,胃纳可,进食无...

  • 治口疮以养阴生津为主

    治口疮以养阴生津为主

      药用生地黄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麦冬10克,元参15克,川黄连3克,川牛膝10克,甘草5克。   胃火旺加金银花12克、芦根12克;大便干结加大黄10克;心火偏旺加竹叶6克;阴虚加石斛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饭后分两次温服。   口疮发病机理,多为阴虚火旺,心胃经火热偏盛,故治疗以养阴生津为主。笔者以生石膏、知母、黄连、金银花、竹叶泻心火,佐以牛膝引火下行以收全功。...

  • 刘保和处以“吃饭方”加减治小儿纳差案

    刘保和处以“吃饭方”加减治小儿纳差案

    纳差案 案一:王某,女,5岁。2013年4月12日初诊。 主诉纳差,不知饥,不欲饮,晚上磨牙,舌尖红,脉濡数。 刘保和处以“吃饭方”加减:陈皮4克,半夏4克,茯苓4克,焦三仙各4克,木瓜4克,炙甘草4克,黄连2克。7服,水煎服,日一剂。 2013年4月19日二诊:食量增加一半,晚上仍磨牙,怕热,全身汗出,大便可,但不吃水果则大便干,喝水不多。脉浮弦滑,右大于左。上方加知母4克,7服,水煎服,日一剂,药后病愈。 按 二陈...

  • 治阳痿 以振其痿 又宜补养肝肾

    治阳痿 以振其痿 又宜补养肝肾

    阳痿 肝肾虚而致之阳痿,偏阳虚者当温肾壮阳,以振其痿,偏阴虚者,又宜补养肝肾,以复其损。下列数方,可选用之。 一是蜘蜂丸:花蜘蛛30只,炙蜂房、紫河车、仙灵脾、肉苁蓉各60克,熟地黄90克,黄狗肾2具。共研细末,蜜丸如绿豆大,每服6克,日2次,宜于体虚较甚者。目前花蜘蛛难觅,可以蛤蚧1只代之。 二是温肾起痿汤:仙灵脾、熟地黄各15克,炙蟋蟀1对,锁阳、肉苁蓉各10克,紫河车6克,甘草4克。水煎,每日1剂,连服1~2月。 三是阳痿汤:蜈蚣3克,全当归、生白芍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或作...

  • 以食助性 防阴冷方

    以食助性 防阴冷方

    虾有补肾壮阳功能。其中,虾籽补肾壮阳之力更强,尤适用于性功能减退者。 泥鳅有壮腰补肾、强精壮阳的功效,对性功能衰退、遗精早泄、阳痿不举、举而不坚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蚕蛹有补肾、强精、壮阳之功。《本草纲目》说得更确切:“蚕蛾性淫,出蚕即媾,故强阳益精用之。” 核桃中医认为,核桃是“助阳之品”,适用于神经衰弱、性功能减退、阳痿遗精等症。 蜂王浆有提高性功能,抗老防衰的作用。因而年老体弱且性功能有所减退者,可坚持服用蜂王浆。 防阴冷方 “阴冷&rdq...

  • 酸甘合以散结软坚案 酸甘合以逐瘀通络案

    酸甘合以散结软坚案 酸甘合以逐瘀通络案

    酸甘合以散结软坚案 患者某, 30岁。 1987年12月29日初诊。 刻下: 患者 神可, 口干不多饮, 腰酸乏力已有数年, 舌红苔薄白, 脉细弦。 精液常规: 精子计数0.6亿/mL, 精子活动 率40%, 活动力一般, 脓细胞少量, 4h液化不全, 量 3mL。 此乃肾阴不足, 以致精液黏稠, 液化迟缓。 今治以滋阴益肾, 兼化痰散结。 生地黄12g, 白芍药10g, 枸杞子10g, 潼蒺藜、 白蒺藜各10g, 制何首乌12g, 杜仲10g, 乌梅10g, 诃子肉10g, 车前子 (包) 10g, 海藻 10...

  • 孙自学教授治疗阳痿医案两则以分享同道

    孙自学教授治疗阳痿医案两则以分享同道

    孙自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河南省名中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男科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中医男科学的研究,学验皆丰,其善于运用经方治疗男科疾病。笔者随侍左右,收益颇多,现选其治疗阳痿医案两则,以分享同道。 案一 刘某,男,45岁,勃起功能欠佳近3年。刻诊:阳痿,疲惫乏力,怕冷,易汗出,动则加剧,手足不温,腰膝酸软,咽干口燥,舌质红,少苔,脉沉细。辨为脾阳虚,肾阴亏虚。治当健脾益肾,调和阴阳。给予桂枝加人参汤合百合地黄汤加味。处方:桂枝12克,党参12克,生白术15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百合18克...

  • 妇人“以血为本”

    妇人“以血为本”

    王氏妇科对妇科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用药特色。治疗重肝、脾、肾,外邪重寒、热、湿,其用药平和,重妇人生理特点,多以补益,少以攻伐,养血为主,辅以益气,大辛、大热、大苦、大寒、宣破、竣伐皆为不宜。倡导妇人“以血为本”的总则。 月经病调养为主,活血为辅,认为“血”之于妇人,只可使其盛,不可使其衰,故调经立方,常以四物汤加减化裁;若见其滞,则“调经肝为先”,丹枝逍遥散为常用方剂;崩漏则以养血益气为先,倡导固本止血;若瘀血为患,则活涩并用,多补气血稍佐以...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妇人
  • 治更年期功血 立方以益气止血汤

    治更年期功血 立方以益气止血汤

    刘某,女,51岁,2010年3月7日初诊。 患者自诉经来半月余,近2日出血量增多,血下如注,伴有块下,腰酸腹胀不适,自觉神疲乏力,头晕目糊,伴有心悸心烦,夜眠不宁。观其面色无华,舌淡白,边有齿痕,舌苔薄白,中心剥脱,脉沉细无力,此乃崩漏。 治法: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立方以益气止血汤。 药用:党参30克,生黄芪30克,当归15克,芥穗炭5克,焦白术15克,炒芡实15克,生地炭15克,茜根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3剂。 二诊:服药后,血下减缓,色淡,淋漓不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

  • 崩漏重症 孟广奇以安冲汤治之

    崩漏重症 孟广奇以安冲汤治之

    1975年前后,恩师孟广奇老师告诉我,他解放前在黑龙江省通河县行医时,曾用安冲汤治疗城西一个农妇的崩漏重症,效若桴鼓之应。那时农村生活条件很差,患者丈夫赶了一辆牛车接他出诊。牛车慢悠悠晃荡了两个多小时,才到病人家中。进门一看,一位中年妇女面黄肌瘦、披头散发坐在炕头,用被子捂在身上取暖。目光呆滞,语言有气无力。诊脉时,患者掀开被角,一股血腥味扑面而来。孟广奇诊为芤脉,断定为崩漏。患者然诺,说已经大出血一个多月了,吃什么药都不好使。孟广奇以《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安冲汤治之,处方如下: 白术30克,黄芪29克,煅龙骨、...

  • 妇人病以调气血为治则

    妇人病以调气血为治则

      家父治疗妇人病,非常重视气血理论。认为“妇人以血为本”,流通则盛,一旦瘀滞则疾病乃生。他崇尚王清任对气血理论和瘀血诊治的独到见解,认为王清任论瘀血之症最详,最为临床实用。其所言“血化下行不作痨”,很有见地。凡痨所成,多为瘀血为害。   家父喜用王清任的逐瘀汤,认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理论很适用于妇科病。临床中,他常用二法:一为补气活血,一为逐瘀活血。灵活使用活血化瘀药,特别是桃仁、红花运用较为广泛;且处方中常加入补气药或补血养阴...

  • 急腹痛当以调经活血止痛为治

    急腹痛当以调经活血止痛为治

    翻医事日记以自赏,忽30余前一病案映入眼帘:1974年初秋,吾供职于乡镇医院,一日下午有患者抬入医院,其为女性,18岁,剧烈腹痛,呻吟不已,伴有呕吐,痛苦之情难以名状,以急腹痛收治入院。经止痛、消炎、对症治疗效不佳。 笔者正值年轻以传家中医妇科为业,急去询问病情,知其正值经期,痛在少腹,见经而痛,经行不畅,时有紫黑块下 ,素有痛经史,但此次最为剧烈,痛甚时伴有呕吐,舌紫暗,苔薄白,脉弦紧,当以调经活血止痛为治。 立方:当归尾15克,赤芍9克,元胡9克,香附6克,木香6克,青皮6克,桂...

  • 以《内经》为根基 巧治妇科疾病

    以《内经》为根基 巧治妇科疾病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肖战说   第三届国医大师段亚亭教授系重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成都中医药大学薪火相传师承导师。段亚亭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至今近70载,坚持中医经典研读,立足中医临床,德艺双馨,擅长治疗内外妇儿多种疑难杂病,尤精于妇科疾病的诊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三年余,收益良多,现对其学术思想及经验探析如下,以飨同道。   学古不泥 融通诸家   以《内经》为根基 巧治妇科疾病   段亚亭重视经典研究,他讲过“中医临床...

  • 久婚不孕 婚后多年不孕 予以中药方

    久婚不孕 婚后多年不孕 予以中药方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是孕育的重要条件。临床上引起冲任失调进而导致不孕的原因大致有以下3个方面。   肝郁型不孕   症见婚后多年不孕,经期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经行胸肋、乳房、少腹胀痛,善叹息,情志抑郁,舌红苔薄白,脉弦。   证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不畅,冲任阻滞,故难以受孕。治...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