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第4页
-
冬季皮肤紧绷干燥 以汤水润燥护肤方法
很多人一到秋冬季节就开始皮肤紧绷、干燥,甚至出现脱皮、瘙痒,遇到这些情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多喝水。其实,纯水的补水效果往往并不是最好的,因为它会很快地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中,然后从肾脏排出去,滋润咽喉和消化道黏膜的时间很短。如果身体不适是因为水分不足,可以考虑一下补水的方式。相比纯水而言,以具有滋润生津效果的汤水来润燥,补水效果会更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谭汉添表示,无论肤质如何,保护皮肤都应该“内外兼修”。从“内”补水,调整机体水液代谢;除多喝水外,还要减少水分的丢失,从“外”...
-
民以食为天 吃得合理才能吃出健康呢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吃,有的人吃得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的人却吃出了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由此可见,吃这里面大有学问。那么,怎么样吃,才算吃得科学、吃得合理,才能吃出健康呢?这里有四个“法宝”。 法宝之一 吃得全面 吃得全面,是指各种食物如五谷杂粮、禽肉果蔬等应当全面摄入,不挑食,不偏食,以达到食物营养的均衡。《黄帝内经》早就说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意思是说,稻、麦、玉米、高粱、豆类等五谷是人类营养物质的根本,可以养人。因为...
-
酒糟鼻的症状?酒糟鼻可以治愈吗?
张医生: 我的鼻子比较大,毛孔也大,最近还特别爱出汗,总是红红的。请问,这是不是酒糟鼻的症状?酒糟鼻可以治愈吗?平时该怎么预防呢? 湖南长沙 赵先生 赵先生: 这种症状不一定是酒糟鼻。酒糟鼻是一种螨虫性皮炎,内分泌失调、精神因素、感染、嗜酒、偏嗜辛辣食物、外部挤压刺激等均可引起。早期主要表现为鼻子表面出现红斑、疙瘩,晚期鼻子上可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凹凸不平增生,严重影响患者美观。 要预防酒糟鼻,平时生活中应少喝酒、少吃油腻食物,不挤压痘痘和疙瘩。万一患上酒糟鼻,可局部使用克林霉素凝胶、夫西地...
-
水痘临床上为两种证型予以治疗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感风热时邪,内有湿浊蕴结,阻于肌表所致。本病多发生在春秋季节,传染性强,常见于儿童,潜伏期10~14天。出疹前有发热、头疼、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1~2天内出现皮疹,初发于躯干部,逐渐波及头面部及四肢,口腔黏膜常受累。皮疹先为红色丘疹,几小时以后形成绿豆大小圆形水疱,周围有红晕,疱液清晰,中心微凹,疱破结痂,一般不留疤痕。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两种证型予以治疗,均获得了满意疗效。 风热夹湿型 病情较轻。发热不适,咳嗽流涕,皮疹稀少,颜色...
-
白癜风 分为三种证型予以治疗
白癜风,中医称为“白驳风”,与遗传、自身免疫、神经化学因子、黑色素细胞缺乏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感风邪、肝气郁结、肝肾不足,使气血不和、肌肤失养所致。本病多见于青年,皮损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肤色脱失成乳白色斑片,界限清楚。全身各部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手背、前臂、面颈等暴露部位,也有沿神经分布的。笔者在临床上分为三种证型予以治疗,均获满意疗效。 气血不和型 皮损突然发生,呈乳白色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的云片状。发病前体质较弱。舌淡红,脉细滑。方药:白蒺藜、何首乌、生地、熟地、...
-
丹毒以热毒型多见 类证鉴别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或粘膜、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并伴有恶寒、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如在颜面、咽、鼻腔、耳等处有病灶可引起颜面丹毒;足癣继发感染及下肢外伤则可诱发下肢的丹毒。营养不良、酗酒、低γ球蛋白血症、糖尿病及肾性水肿易诱发本病。 本病中医亦称丹毒,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 “少阳司天,客胜则丹胗外发,及为丹(指丹毒)、疮疡。”以后许多医学书籍更有详细记载,并以其发病部位不同而分为多种。如《诸病源候论》记载:“丹者,人身体忽然焮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手足,...
-
皮肤顽疾难愈 当以“健脾”为先
我出身于一个中医世家,父母均从事中医,父亲专攻皮肤病,在湖南湘阴县悬壶30余年,在治疗皮肤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为对中医的热爱和受父亲的影响,我对中医药治疗皮肤顽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治愈了很多顽固难治的皮肤疾病,获得了患者的肯定和好评。 一年前,60岁的李大姐因患顽固性湿疹来我处就诊,见到我时就说:“如果这次再治不好,我也不打算再治了。”言语中流露出一丝绝望。原来,李大姐10年前就患上了湿疹,10多年来虽反复就诊于长沙各大医院,中西方法几乎用遍,但从未痊愈过。检查时我发现李大姐双小腿和足背皮肤已成深褐...
-
股外侧皮神经炎 刺络拔罐配以艾灸
该患者患皮痹(股外侧皮神经炎)1年余,又因淋雨而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紧。郭师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法,予以刺络拔罐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驱邪外出,再配以艾灸而达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之效。 康某某,女,58岁,退休工人,重庆市大渡口人。2009年2月1日初诊。 患者因“左大腿外侧麻木1年余,加重4天”前来就诊。患者主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大腿外侧皮肤麻木,久站久行后较明显,但不影响活动,由于症状较轻患者未予以任何检查和治疗。4天前患者因淋雨后出现左大腿外侧麻木加重,并伴有烧灼样疼痛感...
-
以“玄府气液说”论述过敏性紫癜的病机演变
过敏性紫癜( Henoch- Sch?nlein purpura, HSP) 是 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综合征。该 病属于中医“血证” 范畴, 其病因不外乎风、 湿、 热、 虚、 瘀 [2- 3 ] 等。但由于本病涉及多脏腑组织, 宏观上 难以确定其病位。就此问题, 笔者试从中医微观病 因病机理论 “玄府气液论” 入手, 探讨过敏性紫癜的 发病机制, 认为热邪与湿邪的产生及玄府功能异常 可能是过敏性紫癜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 1 玄府气液说 “玄府” 一词首见于《内经》 , 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 “玄府...
-
以黄芪四君汤为基本方加味治皮肤青紫斑点
陈某,男,12岁,2014年9月8日初诊。主诉:皮肤青紫斑点半年余。现病史:患儿半年前皮肤青紫斑点,血常规:WBC 6.1×109/L,HGB l45g/L,PLT 22×109/L,经骨髓穿刺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曾使用泼尼松及丙种球蛋白等药物。半年来皮肤青紫斑点时轻时重。3天前发现皮肤青紫斑点加重,咽痛咽干,食欲不振,夜寐欠安,舌红、苔薄黄,脉细缓。查血常规PLT 30×109/L,余项正常。据其症及舌脉表现,中医辨证为血证,证型属于脾不统血、外感热毒,治以益气摄血、清...
-
脂溢性皮炎 临证分3型予以论治
脂溢性皮炎与遗传、激素、神经和环境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肺胃内热蕴蒸,或脾虚运化失调、水湿内停或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 本病好发于头面、鼻旁沟、耳后、腋窝、上胸部、肩胛部、脐窝及腹股沟等皮脂溢出部位。皮损处多为淡红色或黄红色如钱币状斑片,上附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干性皮脂溢出多见于干燥脱屑斑片,自觉瘙痒。可有精神易兴奋、皮脂分泌异常或有偏食习惯。病情严重或处理不当可发展为脂溢性湿疹甚至红皮病。此病笔者临证分为3种证型予以论治。 肺胃热盛型 临床表现为起病突然,皮损红色,并有渗出、糜...
-
治以滋阴清虛热止痒 治皮肤瘙痒症
刘某,男,45岁,全身皮肤瘙痒,搔抓后皮肤触之有灼热感,每于午后及睌间痒剧,自觉发热,但测体温基本正常,已3个月余。其间经用葡萄糖、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苯海拉明等注射,服息斯敏、盐酸西替利嗪、赛庚定疗效不著。查见患者周身有不规则条状抓痕,点状血痂及色素沉着。述其手足心热,囗干咽噪,骨蒸潮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诊为痒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皮肤瘙痒症。证属阴津不足,虚热内生,蒸灼肌肤致痒。治以滋阴清虛热止痒。 以清骨散加减:银柴胡10克,胡黄连10克,秦艽9克,鱉...
-
痒风治以清骨散加味 皮肤瘙痒症
丰某,男,45岁,2012年11月8日初诊。 患者全身皮肤瘙痒,呈阵发性,搔抓后皮肤触之有灼热感,每于午后及睌间痒剧,自觉发热,但测体温基本正常,至就诊时已4月余。其间经用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苯海拉明等注射,服息斯敏、盐酸西替利嗪、赛庚定等只能当时止痒,过后仍痒难忍。 查见患者周身有不规则条状抓痕,点状血痂,细薄鳞屑及色素沉着。述其近几个月来觉手足心热,时常口干咽噪,骨蒸潮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西医诊断:皮肤瘙痒症。 中医诊断:痒风。证属阴津不足...
-
中医对黄褐斑区分来加以治
特约专家、北京市西城区民政中医门诊部副主任医师 曹淑芬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的色素沉着病, 其特症为黄褐斑片会分布于面部,也称 肝斑,而在中医上古称黧黑斑。一些妇 女在怀孕中容易出现此斑,而在生产后 却减轻或消失。因其多出现于脸上,故 当侵犯的面积较大时,便会造成容貌上 之困扰,而影响病患心理及人际交往等 活动。传统中医认为,黄褐斑虽为皮肤 病变的一种表现,但其是为诸多原因所 引起内在脏腑之功能失调所致。此类病 患可能因长期生活忙碌紧张或休息不足 以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出现中医所谓 之肝气郁结、肝经火旺的症候,且也会...
-
湿疹治以清热利湿 民间偏方大全
湿疹 【病因与症状】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炎症的反应性皮肤病,分急性、 亚急性、慢性三种。不分男女,任何年龄,任何部位均可能患病。发病原因 复杂,与体质、神经精神状态、内分泌、血液循环、消化系统、代谢营养、 内脏功能改变以及各种内外致敏病原有关。皮损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多 在小腿、肘窝、胸窝、阴囊、女阴、脐窝、乳头周围、头面部等处。常因外 界各种激发因素(海鲜、药物、慢性病、花粉)发病或加剧。中医认为本病 是风湿热侵入肌肤而成。急性、亚急性以湿热为主,慢性乃因久病耗血所致。 湿疹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