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 第29页
-
乳房下垂补雌激素行吗
目前还没有证据能证明女性乳房下垂与其体内缺少雌激素有关。临床观察发现,多数女性的乳房下垂是在其产后或哺乳后发生的。这是因为女性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其乳腺会增生,其乳房的脂肪组织也会增多,而当产后或哺乳后增生的乳腺组织退化复原时,乳房的皮肤及纤维结缔组织却不能相应地回缩,使乳房的支撑力量减弱,造成乳房下垂。因此,通过服用雌激素等药物不一定能明显地纠正乳房下垂。 处在绝经期前的女性,大多数体内都能正常分泌雌激素,若她们再长期额外地补充雌激素,会使其子宫内膜或乳腺组织过度增生,容易患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而已经过了绝...
-
乳腺癌防治三大误区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但人们对乳腺癌的防治仍然存在种种误区。 误区1:中年或更年期妇女才需预防乳癌。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因此很多人以为乳腺癌是中年或更年期妇女才会罹患的疾病,其实不然。年轻女性和老年妇女一样会有乳腺癌的风险。从月经初潮开始,女性的乳腺开始发育,且定期受雌激素的刺激,呈现出周期性增生、复旧。如果这种增生跟复旧失去平衡,乳腺的结构就会产生病理性增生,增加乳腺癌的风险。而绝经后的女性,也可因不科学地补充雌激素等因素使乳腺发生病变。预防乳腺癌应从14岁开始,有乳腺癌家庭史或存在乳腺癌高危...
-
产后如何预防乳房下垂
母乳喂养是哺育婴儿的最佳方式,但仍有不少产妇因害怕用母乳哺.育婴儿会使乳房下垂,故拒绝哺乳,而是以人工喂养。其实,产妇不必担心哺乳会使乳房下垂,只要保养得法,乳房照样可以耸立挺拔,而且还会更加丰满。 怎样预防产后乳房下垂呢? 首先,哺乳时不要让孩子过度牵扯乳头,每次哺乳后还需用手轻轻托起乳房按摩10分钟。 其次,每日用温,水洗涤乳房至少两次,这样既可保持乳房清洁,又能增加乳房悬韧带的弹性,对防止乳房下垂很有作用。 第三,乳罩松紧度要合适。以发挥最佳提托作用,即使是哺乳期也要坚持戴上乳罩。 第四,哺乳期不要过久,当孩...
-
缺乳用猪蹄药膳方
猪蹄又叫猪脚、猪手、猪四足。去蹄甲和毛。洗净用。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味甘、咸,性平。传统医学认为,猪蹄有壮腰补膝和通乳之功,可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和产妇产后缺少乳汁之症。而且多吃猪蹄对于女性具有丰胸作用。 猪蹄,俗称猪脚。味甘咸性平,具有健脾益气,补虚弱,填肾精,健腰膝,通乳汁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猪蹄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并含有钙、磷、铁、镁及维生素A、D、E、K等成份。特别是蹄皮、蹄筋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现收集一些民间用猪蹄食疗产后缺乳的方法如下: 1.猪前蹄2只(洗净...
-
乳房松弛 饮食疗法+正确保养
大多数妈妈产后并不会出现乳房松弛。但也有几种情况会影响胸部挺拔:生育多胎,年龄大了,哺乳时间过长,还有,有些人乳房较大,本身就松,哺乳后会变得更松。 饮食疗法疗乳房松弛不失为一大捷径。 豆浆炖羊肉:淮山150克,羊肉55克,豆浆500克,油、盐、姜少许,炖2小时,每周吃2次。 海带炆鲤鱼:海带200克,猪脚一只,花生150克,鲤鱼500克,葱、姜、油、盐、酒各少许。先用姜、葱煎鲤鱼,煮后放入配料炆(用微火炖)。 荔枝粥:荔枝干15枚去壳取肉,莲子、淮山各150克,瘦肉250克,同煮粥,每周吃2次。 产后还可...
-
初生女婴莫挤乳房
有人认为,一定要把初生女婴乳房里的奶水挤出来,要不,将来做妈妈时会奶水不旺。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无论是男孩和女孩,出生后3-5天都会出现乳房肿大,到8-10天尤为明显,如用手挤压,可以见到像水或奶汁样的分泌物。这是婴儿出生前从母亲身体里得到的雌性激素,这种激素可以使乳房肿大并分泌出奶汁。 经过两三个星期,这种激素即慢慢消耗掉,乳腺肿大现象消失,乳汁也就不分泌了。因此,给婴儿挤乳房,不仅毫无必要,而且也是很危险的。因为乳房被挤压后,细菌很容易进入乳腺,会迅速生长繁殖,使乳腺化脓,形成脓肿。更为严重的是细菌可以到血管...
-
治乳腺增生调理情绪是关键
特约专家、江西乳腺专科医院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胡永春 教授、主任医师 雷秋模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的常见和高发疾病,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此病突出的表现是乳房胀痛和肿块。胀痛的程度不一,轻者不为病人介意,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胀痛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它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肿块常为多发性,可见一侧,也可见于双侧;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房。肿块呈结节状,大小不一,质韧而不硬,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之间并无粘连而可被推动,但与周围组织的分界并不清楚。 乳腺增生病是典型的情志致病。那么,调理好情绪是治疗此病的关...
-
患乳腺增生少服异黄酮
异黄酮与雌激素有相似结构,因此又称植物雌激素,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它既能起到补充雌激素,改善女性衰老,更年期、骨质疏松的作用,而对子宫、卵巢、乳腺等的亲和力弱,避免了补充雌激素可能诱发癌症的风险。 大豆异黄酮由于是从植物中提取,具有神奇的双向调节作用。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对老年妇女许多和激素撤退相关的疾病如血脂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和骨质疏松等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大豆异黄酮通过不同途径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并有抗心率失常作用。大豆异黄酮还能影响骨的再吸收,因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