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乳 第25页

乳 第25页

  • 萧贤忠治疗乳痈经验举隅

    萧贤忠治疗乳痈经验举隅

    乳痈, 痈肿之发于乳房者, 即现代医学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痈, 肿也。从病雝声”[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言:“肉部曰:‘肿, 痈也。按肿之本义谓痈, 引申之为凡坟起之名句’”[2]。《释名语源疏证》曰:“痈, 壅也。气壅否结里而溃也。从病雝声”[3]。乳痈病名首见于《刘涓子鬼遗方》[4], 又名妒乳、乳毒、吹乳、内吹、外吹、乳根痈等。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痈疽妒乳诸毒肿方》云...

  • 乳腺癌“瞟”上白领女性 应注意什么呢?

    乳腺癌“瞟”上白领女性 应注意什么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环境因素的变化,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在近30年中每年增长约2%~3%,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癌症杀手”。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乳腺癌这个病魔也缠上来了…… 为何“瞟”上白领女性 我们知道,乳腺肿瘤极为常见,它有良性与恶性之分,良性肿瘤以乳腺纤维腺瘤和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为多。恶性乳腺肿瘤中又以乳腺癌为多,约占整个乳腺肿瘤的80%,且发病年龄大都在40~60岁,...

  • 自我按摩可预防乳腺增生

    自我按摩可预防乳腺增生

    据统计,我国约75%左右的育龄妇女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有3%的非典型增生会发展为乳腺癌。中医认为该病属于乳癖范畴,其病因病机多由情志失调,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或者劳倦内伤,肾气不足,不能化生天癸,冲任失于灌注导致。该病的发生和肝、肾经和冲任二脉有着密切关系,属于一类虚实夹杂的病症。积极预防至关重要。 自我按摩可预防乳腺增生,主要选取肝经、肾经和任脉上的穴位施术。 摩乳:双手掌分别在双侧乳房周围做环形摩法,左右各100次。 擦斜肋:双手分别置于双斜肋部,也就是肝经部位做快速的擦法,约6...

  • 防治乳腺癌 中医如何防治调护呢

    防治乳腺癌 中医如何防治调护呢

    防治乳腺癌近期被热议。中医如何看待它的起病原因,和如何防治调护呢? 忧怒 抑郁 都易致乳腺癌 ‍ 乳腺癌是发生于乳房部的恶性肿瘤,中医称之为“乳岩”。乳岩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情志内伤,肝失疏泄。 中医是从功能上来认识脏腑的。肝的生理特点是,主疏泄,藏血,其气升发,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其病理变化多肝气抑郁,肝失疏泄。精神刺激,情志抑郁,或因病致郁,或他脏之病理影响肝,都可使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出现肝气郁结。气有阻滞,则血行不畅,会导致血瘀,表现为胁肋刺痛、症积肿块。...

  • 何成瑶从肝论治经行乳房胀痛

    何成瑶从肝论治经行乳房胀痛

    国医大师何成瑶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师从卓雨农先生第三子卓启墀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妇科、中西医妇科的临床及教学工作,擅长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论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等,效果良好。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重视基础研究和女性生理特点,善于整体把握,调肝思想贯穿始终。在治疗中坚持求因治本,标本兼顾,以治本为重。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于何成瑶治疗经期乳房胀痛经验,现将其整理如下,以飧同道。 经行乳房胀痛是指每于行经前或正值经期出现乳房胀痛,或乳头胀痒疼痛,主要症状为经前两周之内出现乳房胀...

  • 防乳腺炎葱水热敷

    防乳腺炎葱水热敷

    临床对产妇采月葱水湿热敷 双乳预防急性乳腺炎,效果显著, 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取葱0.1公斤,置锅中加200 毫升水,加盖煮沸5分钟后,取液 加温开水成80~C葱水2000毫升。 在产妇感觉乳房发胀时将毛巾用 葱水浸湿热敷双乳15分钟,然后 挤压5分钟,交替进行,使乳汁通 出。3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约 1小时。 二、体会 葱味辛、性温、无毒,有消肿、 解毒、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 究表明,葱有抗菌、抑菌作用,能刺 激血液循环,以扩张乳腺管,改善 静脉血液回流,促使乳汁外排通 畅,预防乳腺炎的发...

  • 唐汉钧诊治乳腺癌术 扶正驱邪为大法

    唐汉钧诊治乳腺癌术 扶正驱邪为大法

    唐汉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顾氏外科流派第四代传承人,师承顾伯华先生,尽得薪传。从事中医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五十余年,擅治外科诸疾,建树颇多。现介绍唐汉钧诊治乳腺癌术后的经验。 扶正驱邪为大法 唐汉钧认为乳腺癌手术后病机为正虚邪滞,治疗大法为扶正驱邪。唐汉钧提出乳腺癌的辨证今昔有异:昔日中医治疗对象多为乳腺癌(未手术)患者居多,现在则以乳腺癌术后患者为主。患者术前癌浊瘀阻,故以往治疗原则...

  • 二陈汤擅治痰饮诸症 双乳增生案 肉瘿案

    二陈汤擅治痰饮诸症 双乳增生案 肉瘿案

    《和剂局方》二陈汤治疗“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而脾胃不和”,由半夏、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炙甘草一两五钱组成。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二陈汤中半夏辛温,性燥,功专燥湿祛痰,和胃降逆;橘红理气燥湿,芳香醒脾;茯苓淡能渗湿,使湿从小便而去;生姜降逆化痰,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降逆止呕,使气机宣畅而胀满除,并能制半夏之毒;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散中有收,使痰去而肺气不伤;甘草调和诸药...

  • 乳腺癌 刘亚娴逍遥散合消瘰丸化裁

    乳腺癌 刘亚娴逍遥散合消瘰丸化裁

    刘亚娴辨证论治乳腺癌经验总结 刘亚娴教授(1944年-) 从事中医、 中西医结合临 床、 教学、 科研五十载, 在论治疑难杂病尤其在论治 肿瘤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现就刘老论治乳 腺癌经验总结如下。 刘老指出, 历代医家对乳腺癌因病机及临床表 现有一定认识。 《肘后备急方》指出乳腺癌的临床 表现: “痈结肿坚如石, 或如大核, 色不变, 或作石 痈不消” 。 《诸病源候论》指出: “有下于乳者, 其 经虚, 为风寒气客之, 则血涩结……结核如...

  • 讲述乳腺癌的防治

    讲述乳腺癌的防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情况为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乳腺癌作为一种 “现代文明病”离我们并不遥远。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万冬桂提醒广大女性,应关爱自己,定期乳房自查,定期到医院做专科检查,防患于未然。 乳腺增生不等于乳腺癌 乳腺增生在成年女性中极为常见,临床常见症状多为乳房疼痛和乳房有包块,但并非得了乳腺增生就等于患乳腺癌,二者有着本质不同,却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对此,万冬桂认为,广大女性需正确认识乳...

  • 乳痛 急性乳腺炎 药物预防

    乳痛 急性乳腺炎 药物预防

    乳痛又称急性乳腺炎,初起表现为乳房胀痛,患处皮肤红热,触之压痛,有硬块,如不及时治疗,病人可有寒战、高热、局部化脓等症状,重则并发败血症。主要见于初产妇,多发于产后3~4周。该病贵在预防,应采取以下措施。 注意饮食调养:产后体质虚弱,免疫力下降,宜饮食清淡,富有营养,尽早恢复体力,提高抗能力。另一方面,新产妇应禁食辛刺激之物,中医认为,乳房属阳明胃经,过食辛辣,则助火生热,火热之邪循经蕴蒸,热灼肉腐,则患乳痈。 保持精神舒畅:乳头属厥阴肝经,肝主疏泄,促使乳汁排出。如精神紧张,郁闷烦躁,就会使肝...

  • 乳胀之病机为一气二湿三瘀四虚

    乳胀之病机为一气二湿三瘀四虚

    笔者从事临床40余载,遇妇人患乳胀之症,常从肝调治,每获显效。乳胀因于肝者,常见肝气郁结,乳络不畅,肝郁脾虚,水湿阻络,肝郁血瘀,乳脉不畅,肝血不足,乳络失荣。故笔者认为乳胀之病机为一气二湿三瘀四虚,且均与肝有关。 肝气郁结 妇人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气滞乳络不畅,不通则痛。常见经前乳房胀痛,痛无定处,时痛时止,甚则痛连两肋,情绪易怒,常伴食纳不佳,胸脘胀闷,月经量少,伴经行腹痛,脉弦数,舌淡苔薄黄。治疗当以疏肝理气散郁,方用自拟乳胀散加减:当归、炒白芍、瓜蒌、醋香附、川郁金、醋柴胡、木香、青皮、...

  • 乳腺癌以软坚散结验方加减治之

    乳腺癌以软坚散结验方加减治之

    庞某,女,44岁。2013年11月19日,右乳癌术后2月余,浸润性导管癌,LN 4/18,ER-,PR-,CerB2-,舌暗苔少,脉沉细。处方如下:橘皮10g,竹茹10g,清半夏10g,补骨脂10g,丹皮10g,炒山栀10g,炒柴胡10g,赤芍15g,白芍15g,当归15g,炒白术15g,薄荷8g,六月令30g,生蒲黄10g,蜂房5g,炮山甲8g,鳖甲15g,龟板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山慈菇10g,五味子6g,地龙10g,三七5g,重楼15g,生甘草10g,代赭石15g,鸡内金30g,生麦芽30g。3...

  • 乳腺结节小肿块 治法处方

    乳腺结节小肿块 治法处方

    乳腺结节是女性常见疾病,特指乳腺内的一块或多块组织增生形成的小肿块,尤其是在更年期前后多发。大多数乳房结节是单个的,但也有可能是多个小结节组。乳房结节属于中医“乳癖”范畴,这类结节通常是良性的,临床可表现为乳房肿块、乳房肿胀、乳房疼痛、触摸不适感等。在经期通常会出现疼痛,但在绝经期后可能会减轻或消失。 河北省名中医、邯郸市馆陶县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张洪洲认为乳房结节是气郁痰阻、气血瘀滞而成。《素问·举病论》曰:“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

  • 通乳粥 下乳涌泉粥 佛手留行粥 三花下乳粥

    通乳粥 下乳涌泉粥 佛手留行粥 三花下乳粥

    通乳粥 质料:党参、生黄芪、当归、麦冬、木通、桔梗各10g,七孔猪蹄150g,大米100g,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诸药择净,猪蹄去毛,同放锅中水煎取汁,同大米煮为稀粥,待烹时加入调味品,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2次。 成效:可补益气血、通络下乳。适用于产后缺乳、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神疲少食,舌淡少苔,脉虚细。 下乳涌泉粥 质料:当归、川芎、天花粉、白芍药、生地黄、柴胡、青皮、漏芦、桔梗、通草、白芷、王不留行各10g,甘草5g,大米100g,白糖适量。...

  • 乳癌术后 上肢肿胀不适 处方

    乳癌术后 上肢肿胀不适 处方

    患者曹某某,女,49岁,2015年1月27日就诊。左乳癌术后5年,左上肢肿胀不适,一般情况可,口微干,纳可,乏力,舌淡苔白,脉微滑。 久病必瘀,证属气虚血瘀,治当补气活血通络,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黄芪5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灵芝30克,核桃枝30克,黄精30克,玉竹30克,余甘子30克,云苓30克,猪苓30克,车前子30克,蛇六谷20克,红豆杉2克,肉桂10克,生甘草10克,龙眼肉40克,水煎服7剂。7剂后上...

  • 刮腋毛是否会导致乳腺癌

    刮腋毛是否会导致乳腺癌

    近期,微信圈流传着一条微信:刮腋毛会导致乳腺癌。这条微信说,人体排毒方法就是流汗,汗水顺着腋毛流出体外,若剃掉拔掉或以其他方式去除腋毛,就会阻碍身体里的毒素从腋窝排出,但这些毒素并不会因此消失,毒素反而会储存在腋下的淋巴结,形成肿瘤。该微信中还提到,几乎所有的乳癌都发生在乳房外侧上方的区域,那里正是淋巴结所在的地方;而男人之所以很少得乳腺癌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从未剃掉过腋毛。 微信言辞凿凿,很多爱美女性对此忧惧不已。 高小姐是单位前台的接待员,工装就是无袖的旗袍,去除腋毛是工作的需要,“我...

  • 乳腺炎病案 软坚清热处方

    乳腺炎病案 软坚清热处方

    【病案】   崔某,女,24岁,2015年10月21日就诊,患者诉五个月前顺产一女婴,母女身体尚好,三个月后不明原因左右两乳房胀疼,触之疼甚,恶寒发热,全身困疼,体温38.6℃,在街道诊所输液加抗生素治疗10天热退疼止,但左右乳房内各遗留有一大小不等的疙瘩。B超检查可见右侧乳房内结节20毫米×40毫米,左侧乳房内结节12毫米×18毫米,触之疼痛。患者精神郁闷不乐,脉弦缓,舌质红,苔淡白薄。此乃初产,乳汁分泌旺盛,乳汁壅聚伤于乳络,瘀滞不通,则肿且疼。   治疗 宜活血...

  • 贾占清治疗乳癖常用对药

    贾占清治疗乳癖常用对药

    贾占清为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2002年被授予“全国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擅长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疾病诊疗。他治学严谨,经验丰富,临床用药广泛,配伍精当,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治疗乳腺增生常用药对总结于下。 乳癖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疡科心得集辨乳癖乳痰乳岩论》云:“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本病多因情志不遂致...

  • 乳房胀痛 中医处方

    乳房胀痛 中医处方

    乳癖案 患者某, 女, 47岁, 2014年12月27日就诊。 患者两 侧乳房胀痛约6个月, 近2月加重, 月经前疼痛加重, 连及两胁, 平素性急, 双目干涩, 偶耳鸣, 食后胃脘 痞, 反酸, 噫气, 月经淋漓不尽约10d, 量少, 寐差, 易 醒。 舌淡红, 苔白齿痕, 脉弦。 乳腺彩超示: 乳腺小 叶增生。 西医诊断: 乳腺增生, 中医诊断: 乳癖, 证属 肝郁痰凝。 处方: 柴胡15g, 酒芍15g, 当归15g, 焦术 15g, 茯苓15g, 郁金15g, 清半夏15g, 枳实15g...

  • 乳腺癌中医辨证与辨病并重

    乳腺癌中医辨证与辨病并重

    卢雯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名老中医传承博士后、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联名医传承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科委评审专家、《中国医药》编委、《Cancer Letter》及《中医杂志》审稿人。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工作20余年,2010年10月~2011年10月赴美国高访研修一年。曾参与国家“八五”“九五”&ld...

  • 化痰软坚消乳癖 化痰软坚消癖汤

    化痰软坚消乳癖 化痰软坚消癖汤

    顾中欣,1946年生,江苏常州人,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氏中医内科术”第四代传人。秉承庭训,耳濡目染,熟读医籍,后师从于诸多名家,于理论和实践有了更为纯熟的提升。1970年毕业分配至江苏省仪征市工作,继承祖业。临证擅长治疗内、妇、男科杂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组成:生天南星10克,皂角刺6克,土茯苓20克,土贝母20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20克,甘草5克。 功能:化痰...

  • 乳腺导管疾病 乳汁阻塞疏通有妙招

    乳腺导管疾病 乳汁阻塞疏通有妙招

    由于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影响,乳腺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加。而在众多的乳腺疾病中,乳腺导管疾病最容易被人忽视;如何在不同时期正确处理并预防乳腺导管疾病,值得每位女性关注。 哺乳前期 很多生过孩子的女性都有过这种经历,几乎在生下宝宝的同时,家人的各种“发奶汤”就端到了面前。殊不知,在乳管尚未完全通畅开放的情况下盲目“发奶”,会引起排乳不畅,乳汁淤积,乳房胀痛,影响产妇哺乳的情绪和信心,降低泌乳量。这些不能及时吸空的乳汁...

  • 林胜友辨治乳腺癌合并湿疹验案一则

    林胜友辨治乳腺癌合并湿疹验案一则

    笔者师从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林胜友,整理其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辨治乳腺癌合并湿疹验案一则如下: 患某,女,65岁,2021年12月8日初诊。主诉: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9年,湿疹50年余。刻下:头顶、耳朵、耳后多处湿疹,皮肤肥厚粗糙,触之较硬,色灰白,呈苔藓样变,或覆黄痂,反复发作,自觉瘙痒。时有头胀,口干多饮,咽喉干痛,鼻腔黄黏分泌物,心烦易怒,动则汗出,胃纳一般,进食生冷则胃脘不适,大便不成形,夜尿频数,夜寐安,舌红苔薄黄腻,脉弦。 辨证:肝郁化热,脾虚湿阻...

  • 推介几款防治乳腺疾病的膏方

    推介几款防治乳腺疾病的膏方

    秋天是萧条的季节,是让人失意的季节,也是女性多愁善感的季节,因而容易导致肝气郁结,从而诱发乳腺增生。本期节目,我们请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主任黄梅为大家推介几款防治乳腺疾病的膏方。 专家简介 黄梅,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主任。师从四川省名中医刘方柏老师,担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乳腺癌防治专家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乳腺健康管理委员会副主委。主持参与了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国家核...

  • 介绍一些远离乳腺癌的吃法

    介绍一些远离乳腺癌的吃法

    乳腺癌是当今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其发病涉及多种因素,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上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美国和北欧为高发地区,东欧和南欧以及南美次之,东南亚国家的发病率较低,饮食因素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蔬菜、水果、膳食脂肪、豆类和乳类等食品的摄入情况以及与膳食相关的烟酒茶的消耗与乳腺癌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亦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能够防治疾病。...

  • 乳痈立法方药 应通乳与回乳并举

    乳痈立法方药 应通乳与回乳并举

    乳痈是化脓性细菌侵入乳腺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发于产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发病较急,可见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发于妊娠期称为内吹乳痈,发于哺乳期称为外吹乳痈。 王玉章教授是著名中医外科大家,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王玉章教授认为乳痈可分为三期,及初期(瘀乳期)、中期(脓肿期)、后期(破溃期)。瘀乳期的主要矛盾是乳汁瘀滞,应通乳与回乳并举;脓肿期脓已成,应促其外达,以防毒邪内陷;破溃期应培补人体正气,重视气血双补,回阳健脾之法。 典型病例: 患者女,38岁...

  • 中医解乳房胀痛 乳房操

    中医解乳房胀痛 乳房操

    点进来的妹纸们 你们是否也在遭遇同样的问题? 今天就一起来聊聊乳房胀痛吧~ 中医认为,肝经与女性疾病关系密切,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女性疾病征兆,有可能是肝经不通造成的。可大多数年轻人常常熬夜,生活方式非常“爆肝”。 如果不想看到自己的健康美丽 在生活中一天天被榨干 就赶紧开始你的护肝计划吧! 肝经不通 乳房会胀痛 肝经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肝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胁胀痛、眩晕...

  • 小柴胡汤调治乳癌术后

    小柴胡汤调治乳癌术后

    广东省广州市明医堂中医门诊李保平教授师从国医大师卢芳教授,临证擅用经方治疗乳癌术后,现举验案如下。 樊某,女,39岁,乳癌术后。2020年6月19日初诊:患者面色暗沉,体型偏瘦,精神紧张,乳癌术后左侧乳房掣痛(乳腺B超:左侧乳腺可见一个欠规则低回声肿块,大小约7mm×4mm×8mm,边缘欠光整;双侧乳腺可见多个规则无回声肿块,较大的约6mm×3mm×5mm,5mm×3mm×5mm,边界光整,内部回声不均匀);月经持续3日,平均每24日...

  • 论治乳腺癌的临床经验蒋益兰病案举隅

    论治乳腺癌的临床经验蒋益兰病案举隅

    中国每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约17万,是女性第二位最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约4.5万,是女性第六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乳腺癌中医称为“乳岩”、“石奶”、“乳石痈”、“奶岩”等。古代文献早有描述,《妇人大全良方》云:“若初起,内结小核,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疼,积之岁月渐大,馋岩崩破如熟石榴,或内溃深洞,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肘后备急方》云:“痈结肿坚如石...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