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病 第2页

杂病 第2页

  • 叶天士医案男科杂病证治特色述要

    叶天士医案男科杂病证治特色述要

    叶天士( 1667- 1746 年) , 名桂, 字天士, 号香岩, 为清代江南名医, 在温病学说、 络病说、 奇经说、 胃阴 说等方面有独到创见。他擅长诊治内科杂病, 一生 忙于诊务, 著述极少, 惟有医案存世, 这些医案为后 学提供了极佳的学习素材。叶天士医案有关男科杂 病涉及癃闭、 淋浊、 遗精、 阳痿、 疝气等, 梳理其证治 特色, 可管窥其男科杂病诊治特色。 1 重脏腑辨证, 尤重肝肾, 兼顾心、 肺、 脾 在叶天士医案中, 对脏腑各自阴阳协调以肝、 胃、 肾阐发较多。认为肝肾位于下焦, 肝阳易亢, 肾...

  •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厚朴汤方:...

  • 姜惠中治妇科杂病验案三则 卵巢早衰案不孕案月经不调案

    姜惠中治妇科杂病验案三则 卵巢早衰案不孕案月经不调案

    全国名中医姜惠中是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笔者有幸跟从姜惠中学习三年,深得教诲,收益颇多。姜惠中治疗妇科疑难杂症理论方法,对后学者启发很大,以求能深刻领会姜惠中诊治疾病的思路,更好地继承发扬祖国医学,现将姜惠中治疗的疑难医案加以总结,供同道参考学习。 卵巢早衰案 郑某,女,24岁,未婚,2004年1月17日就诊。诉闭经1年,发病无任何诱因,病程中偶感头昏耳鸣,烦躁易怒,胸胁胀闷。既往健康状况良好,1年前月经4~5/25~30天,量中,色红,...

  • 《伤寒杂病论》方药辨治肩周炎探析

    《伤寒杂病论》方药辨治肩周炎探析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无菌性、慢性炎症[1]。该病早期主要症状为肩关节附近疼痛,中后期会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甚至附近肌肉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中医称该病为“冻结肩”“漏肩风”“五十肩”,可纳入“痹证”“肩痹”范畴。《伤寒杂病论》乃方书之祖,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学经典,其制方严谨,药味少而精,疗效卓著,被临床各科广泛应用。笔...

  • 从“太阴为杂病之薮”论治水肿

    从“太阴为杂病之薮”论治水肿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微血管病变之一,是我国仅次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导致终末期肾病的第二大原因。中医治疗主要为滋阴固肾、温阳固摄、健脾养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等。此案另辟蹊径,从经典经方视角出发,呈现辨证精细、治法严谨、处方精湛、疗效突出的经方实践案例,以拓展读者思维。 邓某某,男,65岁,2022年2月15日初诊,主诉“全身浮肿半月余”。患者全身浮肿半月余,皮肤瘙痒,于皮肤科诊断为“荨麻疹”,予苯海拉明、泼尼松片治疗后瘙痒好转,但浮肿加重,遂来诊。刻...

  • 黑芝麻治四种杂病

    黑芝麻治四种杂病

    祖国医学认为,黑芝麻性味甘平,人肺、脾、肾三经。具有滋肾补肝,润燥滑肠的作用。以本品为主药所组成之验方甚多,治病也非常广泛,兹举例如下。须发早白:黑芝麻12克,赤小豆、黄豆、绿豆、黄粟米、黑豆各 10克、粳米50克洗净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稀粥。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食。7—10日为1个疗程。本方悦颜乌发,适用于治疗头发枯燥,须发早白。肾虚眩晕:黑芝麻、胡桃肉、桑椹子各等量捣烂混合,用蜂蜜调匀。每次服10-15克,每日3 次,空腹服下。本方能滋补肝肾,适用于治疗肝肾虚所致的眩晕。便秘:黑芝麻12克,...

  • 夜交藤治杂病方

    夜交藤治杂病方

    夜交藤、首乌藤、何首乌藤。功效:养心,安神,通络,祛风,主治:治失眠症,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配酸枣仁,滋心阴,宁心神;配生地,养血补阴;配天门冬、麦冬,清虚火、养心阴;配羌活、独活,祛风胜湿、舒利关节。 1.慢性咽炎夜交藤、女贞子、合欢皮、陈皮各10克,元胡8克。水煎服,日3次,每日1剂。适用于咽部有异物感者。咽部发干者可加生地12 克,元参15克,大青叶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患者应戒烟酒,少食辛辣之物。 2.慢性前列腺炎夜交藤、知母、合欢皮各12克,熟地黄、茯苓、泽泻、山萸肉、牡丹皮、...

  • 三种药蛋治杂病

    三种药蛋治杂病

    一、首乌蛋 制何首乌20克,鸡蛋2个。将首乌洗净、切片,同洗净的鸡蛋一起煮。鸡蛋煮熟后去壳,再放人汤汁中,小火煎煮 15分钟即成,吃蛋喝汤。本品具有补虚健体、乌发生发之功效,适用于老年人血虚体弱、头昏目眩、须发早白、脱发及血虚便秘等症,尤适于“虚不受补”的患者。 二、杞枣荷包蛋 枸杞子15克,丈红枣5枚,鸡蛋2个。枸杞子去杂质洗净,大红枣洗净,切两半。锅人适量水上火,先放入枸杞子、大红枣,开锅后将鸡蛋磕入成荷包蛋,小火煮15分钟即成,吃蛋饮汤。本品具有补肝益肾、明日安神等功效,适用于老年人肾...

  • 老姜巧用可治杂病

    老姜巧用可治杂病

    1.治感冒:老姜100克,艾叶、紫苏、荆芥各30克。加水煎取药汁,加陈醋少许和匀,温热时泡双脚,脚面微红为度。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疗效显著。 2.治慢支:老姜100克绞取汁,白芥子、白芷各适量研末,用姜汁调成糊状,加冰片0.3克混匀,将药摊于消毒纱布或麝香壮骨膏上;敷贴于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及膻中(平第四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等穴位处,贴敷3—5小时后,待有痒痛感时取下。具有温肺散寒、调节脏腑、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3.治风寒骨痛:老姜200克切末,威灵仙30克...

  • 杂病验方小汇

    杂病验方小汇

    治面部黑斑验方 杏仁去皮衣,捣烂成泥状,以新鲜鸡蛋清调和。睡前涂上面部,晨起以暖酒洗 治噎膈反胃验方 雪梨一个,去核芯,放人公丁香36粒,外用素纸包好,蒸熟吃。 治老弱虚晕、有痰有火 百合花5朵,皂角子7 个(微苦),加水适量同煎。调入蜂蜜或红糖,趁热服用。 治疔疮痈肿验方 木芙蓉叶(也可用木芙蓉花)研成细末,用蜂蜜或麻油调敷。本方亦可用于治疗水火烫伤,效验。 治半身不遂验方 桃仁去皮衣及尖,置于玻璃瓶中,加入烈酒泡浸一周。取出晒干,研为细末,以蜂蜜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日服2次,每次5丸...

  • 猪胆汁治杂病

    猪胆汁治杂病

    猪胆汁是一种味苦 的有色汁液,富含胆酸、 胆盐、胆固醇等多种成 分,具有清热通便、止咳 平喘、解毒等功效,民间 用其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洽痔疮:鲜猪胆汁、 白开水适量,倒人盆中 混匀,趁热熏洗患处;每 日2次;每次20分钟左 右。可以治疗外痔,3—5 次即可见效。 淋巴结核:鲜猪胆 汁500克,醋250毫升,夏 枯草粉末30克;松香2 克;将猪胆汁、醋放入锅中加热,待煮沸后加入夏枯草粉、松香,煎熬浓缩成膏状,装瓶备用。淋巴结核未溃破时,可取本晶直接涂于患处,每母3次。已溃破处不可用。此药具有消肿散...

  • 老姜治杂病

    老姜治杂病

    1.治疗感冒:老姜100克、艾叶30克、紫苏30克、荆芥30 克。加水煎取药汁,加陈醋少许和匀,温热时泡双脚,脚面微红为度。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疗效显著。 2.治疗慢支:老姜100克绞取汁,与白芥子、白芷、轻粉各适量研末,调成糊状,加冰片0.3克混匀,将药摊于消毒纱布或麝香壮骨膏上,敷贴于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及膻中(平第四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等穴位处,贴敷 3-5小时后,待有痒痛感时取下。本方具有温肺散寒、平喘、调节脏腑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四季皆宜。 3.治疗风寒...

  • 老姜治杂病方

    老姜治杂病方

    1.治疗感冒:老姜100克、艾叶30克、紫苏30克、荆芥30克。加水煎取药汁,加陈醋少许和匀,温热时泡双脚,脚面微红为度。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疗效显著。 2.治疗慢支:老姜100克绞取汁,与白芥子、白芷、轻粉各适量研末,调成糊状,加冰片0.3克混匀,将药摊于消毒纱布或麝香壮骨膏上,敷贴于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及膻中(平第四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等穴位处,贴敷3— 5小时后,待有痒痛感时取下。本方具有温肺散寒、平喘、调节脏腑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四季皆宜。...

  • 用生姜治杂病

    用生姜治杂病

    感冒 取生姜100克、艾叶30克、紫苏10克,加水 1000~1500毫升煎取药液,加陈醋少许,待药温适宜时烫洗双脚,每次15分钟。本方对风寒感冒初期的鼻塞、流清涕、畏寒、打喷嚏等症状有良效。 气管炎 取白胡椒粉6~ 10克,用鲜生姜汁少许调成糊状,混匀后,将药糊摊于消毒纱布或麝香壮骨膏上,敷贴于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膻中穴(人体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6~8小时后取下。具有温肺散寒,止咳平喘的功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咯痰清稀、畏风恶寒、背部发冷有良效。 关节炎 取威灵仙15克,白...

  • 老年人杂病验方

    老年人杂病验方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1.海带 适量水浸泡洗净切丝,放在杯中 连续用开水浸泡3次(每次半分 钟),倒去水,加适量白糖拌食, 早晚各1杯,连用7天见效。 2.制半夏、白果仁各10克, 杏仁、细辛各6克,共研末,姜汁 调敷肚脐,每天1次。 3.黄药子100克,大枣15 枚,水煎2次,药汁混合加冰糖 30克,一天分数次服。隔日l 剂,3剂为1疗程(体质虚弱、畏 寒严重者慎服)。 老年咳嗽:猪肥肠1副,瓦 片上焙黄,每天取10克用黄酒 送服1次。服完1副可愈。 老年咳喘:柚子1个,取皮 (剥去内层白髓),切细成条加...

  • 咽痛《伤寒杂病论》的治疗

    咽痛《伤寒杂病论》的治疗

      咽痛一证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病证。同一症状(病证)的发病机理并不一定相同,因此有与之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阳明病、少阴病篇以及《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对该病均有论述,尤以少阴病篇论述最多。   阳明热证   《伤寒论》198条:“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曹颖甫先生明确指出此为胃有热而胆火独盛,胆火上逆冲激肺部,故其人咽痛,但欲清炎上之火,必当引热下行,此大黄黄连黄芩汤证也。   少阴...

  • 试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内伤杂病

    试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内伤杂病

    自2019年底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来,各相关机构颁布了多种中医治疗方案,其中略有矛盾。笔者试简要分析此次流行病基本情况,鉴别寒温、疫病与此次流行病症状特点的区别,归纳总结COVID-19病程发展变化中的规律特点,依照中医辨证思维,审证求“机”,思考选方用药的内在逻辑,试述各版本方案的不同,以期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作用,提升临床疗效。 1 流行性不是疫病判断的标准 中医将疾病大体分为两类,外感病和内伤病。...

  • 《金匮要略》杂病与卒病 杂病与伤寒

    《金匮要略》杂病与卒病 杂病与伤寒

    思考《金匮要略》中杂病的历史沿革 杂病起初是今本《灵枢》 第 26 篇的篇名。自宋代 官方肯定仲景书为《伤寒杂病论》 , 赋予了仲景论治杂 病的重要地位。考今本仲景 《金匮要略》 未言及杂病之 名却是事实 。《伤寒杂病论》 成书当时为临证实录, 针 对的是热病证治, 杂病应是对伤寒的补充与发展 。《金 匮要略》 经后人改编或补充的成分很多, 使得它的原貌 模糊不清, 真正被改造成了杂病证治的专书。杂病的 概念后来发生改变, 甚至偏向于七情内伤, 可能偏离了 仲景的原意, 本文将此话题展开议论。 1 起源阶段:...

  • 李家庚运用清上化瘀汤治疗口腔疑难杂病摭拾

    李家庚运用清上化瘀汤治疗口腔疑难杂病摭拾

    李家庚教授从医执教30余年, 临床经验丰富, 对治疗各类疾病颇有心得, 善治疑难杂病, 屡起沉疴。 口腔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包括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疱疹性口炎、唇炎、舌痛证、牙龈炎等, 其发病部位不定, 种类繁多, 多见于两侧口腔黏膜, 或者舌部, 以及牙龈、上颚等部位。由于其缠绵难愈, 反复发作, 常为患者所苦。此外, 如口腔扁平苔藓、顽固性口腔溃疡等疾患还存在潜在恶变可能, 治疗十分棘手[1]。西医多采用抑菌、抗炎、提高免疫等方法, 但容易反复, 而中医具有独特优势, 其不仅针对于溃疡本身, 更在...

  • 自制中药兜肚治杂病

    自制中药兜肚治杂病

    中药兜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病措施,它是将中药碾成细末,以柔软棉布折成大小能覆盖脐腹部的兜形,把药末均匀撒上,再覆以稍厚的棉花,经过纵横缝纫,使药末固定以免堆积,制好后戴于脐腹部的一种治病方法。 以下介绍三种用法,可供一试。 一、治阳痿 将巴戟天、淫羊藿、金樱子、葫芦巴各10 克,阳起石12克,醋柴胡6克,碾成细末,做成兜肚长久佩戴,每半个月换药1次,每日用热水袋敷药兜15—30分钟。 二、治慢性结肠炎 取吴茱萸、丁香、肉桂、胡椒各20 克,研粉,做成药兜长久戴用。每5~7天换药一次,每日加热熨效果更好。...

  • 全国名老中医治杂病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治杂病经验

    王仲青,全国名老中医,主任中医师,在其多年的行医生涯中,对中医医圣张仲景的理论造诣颇深,临证辨治,每遵仲师法度,经方运用得心应手,屡起沉疴顽疾。下面介绍其治疗杂病临床验案三则。 一、表寒里热案。王某,男,75岁。诉10日前因感受风寒而恶寒发热,周身疼痛,曾服西药,病未缓解,又服中药数剂,亦无效,乃邀王老诊治。症见发热恶寒,胸闷咳嗽,咯痰白粘不爽,纳呆,时有恶心,肢体关节疼痛,精神萎靡,神志恍惚,心烦,汗出不畅,体温波动在38℃—39℃之间,恶寒过后颜面潮红,舌淡苔白,脉浮而缓。证属表寒外束,里热怫郁。治...

  • 治疗内伤杂病

    治疗内伤杂病

      有学者认为,小青龙汤在《金匮要略》中就是为治疗内伤杂病而设。实际上,内伤病和杂病并不完全等同,《金匮要略》中所治为杂病,与李东垣所构建的“内伤学说”中的内伤病是不同的。对小青龙汤治疗内伤病有必要特意拈出。   “青龙为神物,最难驾驭。”(喻嘉言语)用得其宜,可收桴鼓之效;用不适宜,坏事也竿影相随。《金匮要略》中即记载了小青龙汤动冲气之变证纷出。   刘渡舟教授在《伤寒论诠解》中明确指出:“本方麻桂并用,又配细辛,虽有芍药、甘草、五味子相佐,...

  • 朱良春“培补肾阳汤”治疗多种慢性杂病

    朱良春“培补肾阳汤”治疗多种慢性杂病

      ●肾中真阳是生命活动的生化之源,倘肾阳衰,肾气虚,则百病丛生。同时慢性久病,也“穷必及肾”、“久必及肾”。故许多慢性久病治疗,培补肾之阴阳,常能有显著疗效。   ●朱良春创制了“培补肾阳汤”,由仙灵脾、仙茅、山药、枸杞子、紫河车、甘草组成,治疗多种慢性杂病,均取得良好效果。   肾中真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中医所称的慢性杂病包括多种病程较长、体气偏虚的疾患。这些疾病在辨证论治上虽涉及的脏腑较多,但在久治不愈、缠绵难愈...

  • 花金方治疗杂病的临床用药经验

    花金方治疗杂病的临床用药经验

    花金方系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工作近五十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疑难杂症,收效颇佳。笔者有幸跟随花金方学习,耳濡目染,获益匪浅。现兹将花金方治疗杂病的临床用药经验介绍于下。 薤白巧用愈后重 花金方在临床中重视经典的指导作用,每深挖奥旨,验于临床,收获肯綮。如薤白治疗痢疾后重的作用,最早见于《伤寒论》第318条四逆散方后加减中,每易被医家忽视。花金方后揽阅《汤液本草》见云:“下重者,气滞也,四逆散加此(薤白)以泄气滞。”《长沙解药...

  • 段海辰擅长变通使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

    段海辰擅长变通使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

      段海辰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40余年,辨证认真,论治灵活,医德高尚,患者盈门,擅长变通使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笔者有幸侍诊左右,以下整理段老验案3则,仅供同道参阅。   顽固失眠柴芩温胆解顽疾   朱某,男,56岁,大学教师,2012年12月2日初诊。以失眠易醒间断发作20余年为主诉。患者从事脑力工作,工作压力较大,近20年来失眠易醒,劳累后加重,每日睡5小时左右,醒后难再入睡,依靠安定片强行维持,痛苦不堪,近...

  • 钻研《伤寒杂病论》验案三方

    钻研《伤寒杂病论》验案三方

      笔者坚持不懈钻研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临床中运用经方治疗效如桴鼓。   验案一   张某某,男,47岁,2008年11月10日就诊。头痛两年余,晨起恶心、痰多而白。舌淡红薄白苔,左关脉浮中取有力,沉取无力。   处方:吴茱萸6g,党参10g,生姜10g,大枣10枚,白芍10g,乌梅10g。三服,水煎服。   药后诸症减,继服6服而愈。随诊至今未复发。   按:《伤寒论》第387条曰:“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本患者头痛、恶心、痰多而白,正合此条。肝为阴尽阳生之脏,早晨为阴阳...

  •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

    《伤寒杂病论》序的学习心得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历代医家对其推崇备至,赞誉有加,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部经典。历代研究注释《伤寒杂病论》的医家有200多家,至今仍是我国中医院校的经典课程之一。然如仲景原文所言:“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腧,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伤寒杂病论》正文言简意奥,而其序较正文易懂,不计标点符号共602字。同样不计标点符号,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 桃红四物汤其在杂病中的加减运用

    桃红四物汤其在杂病中的加减运用

    桃红四物汤是常用的活血化瘀方剂,由四物汤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加上桃仁、红花而成,因其有活血养血,化瘀止疼作用,可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在杂病治疗中,应用灵活,效果突出,现介绍其在杂病中的加减运用。 糖尿病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之范畴,肾虚为本,燥热为标,血瘀为病理表现,这是本病之主要病机,桂附地黄汤补肾为主方,苍术、葛根、元参、丹参降糖治标,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作为兼治。 主方桂附地黄汤、桃红四物汤、降糖饮加减。 处方:桂枝10克,附子6克,生地12克,山药10克,...

  • 王绪前教授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各种杂病

    王绪前教授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各种杂病

    湖北中医药大学王绪前教授从医执教3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上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各种杂病,兹介绍如下。 热淋 黄某,女,50岁。2013年9月11日初诊。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有下坠感,尿色黄,头昏乏力,舌淡红,苔白厚,脉沉滑。 方药:黄芪3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炙甘草10克,当归10克,茯苓30克,法夏10克,黄柏10克,薏苡仁30克,川牛膝15克,车前草15克。5剂水煎服。 2013年9月19日回访,已愈。 按:此乃气虚...

  • 经方加减治疗杂病5则心得

    经方加减治疗杂病5则心得

    疾病的发展变化错综复杂, 在临床上运用经方 治病, 除了要纯熟掌握辨证论治之外, 还要注意一些 细节问题。 在临床上, 一个医师若能每每治愈疑难 病症, 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医术和技巧。 要 想医术精湛, 笔者认为一方面从医学期刋, 或学术会 议, 或名家学者的经验中学习, 另一方面从 《伤寒杂 病论》中找答案。 《伤寒杂病论》 虽是古代的医学著 作, 但能常读常新, 不但能启人智慧, 而且能解决临 床上问题。 现试述如下 , 还望专家学者斧正。 病案1 患者某, 女, 50岁, 2003年10月20日初诊...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