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湿 第3页
-
解毒利湿香囊 预防感冒香囊 提高抵抗力香囊
欲织双鸳鸯,终日才成匹。 寄君作香囊,长得系肘腋。 ---郑旦《子夜歌》 香囊又叫香袋、花囊,也叫荷包,是将芳香性中草药碾成细末装入特制布袋中,佩在身上以预防疾病的一种传统民间艺品。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就提及到一种端午香囊“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香囊里芳香性中药的挥发性气味通过口鼻黏膜、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经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布全身,起到调节气机、疏通经络的作用。不同药物组成发挥的作用各异,以芳香辟秽、祛邪解毒药物为主可预防感冒,...
-
自拟退热利湿汤治疗暑湿型普通感冒32例疗效观察
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 病 [1 ] ,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由病毒引起,但易 合并细菌感染,病情加重迁延可产生严重的并发 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2 ] 。暑湿型感冒多发生于 夏季,常因贪食寒凉、复感风邪而发,临床表现 为身热不扬,汗出不畅,肢体困倦,口渴纳呆, 胸闷欲呕,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自拟 退热利湿汤为治疗暑湿感冒验方,由新加香薷饮 化裁而成,现将其治疗暑湿型普通感冒 32 例疗效 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 年 7 月—2017...
-
头目痛 方用治法清肝明目泻火利湿
施某,女,60岁。2019年5月10日初诊。主诉:头目疼痛半月余。患者以左手抚左目而缓慢步行到诊室,其言头目疼痛剧烈,以左侧为甚,犹如被人打。其左侧眼睑红肿,巩膜血丝较多,畏光,双目眼屎较多、色黄,口干渴,喜饮,疼痛牵涉左侧牙痛,睡眠差,大便干结难解,小便可。舌红、苔轻度黄腻。脉实,长而微弦,浮沉皆有力而弹手,应指愊愊然。于眼科诊察未见明显异常,嘱其滴新泪然滴眼液,滴3日,头目疼痛依旧。 诊断:头目痛。 病机:肝火上炎,扰动清窍。 治法:清肝明目,泻火利湿。 方用清震汤合四逆...
-
产后抑郁 中医治则清利湿热方药
产后抑郁 患者某,女,35岁,2018年5月14日初诊。6年前患产后抑郁症,经心理治疗、规律服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近4年后症状好转,已停用药物近1年。近期因计划二胎,情绪不稳定。 2012年剖宫产一女,产后月经量多如崩,日浸透10片卫生巾,后服中药调理经量至正常。2018年3月孕2月自然流产,阴道流血1个月,经服用中药10剂血止。月经后期,5/28~42,量色可,大量血块,无明显经行不适。现症:咽部异物感明显,难以咯出,常觉胸闷气短,眠差、多梦,常从梦中惊醒,醒后有强烈恐慌感。平素情绪低落,性急...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HPV阳性 清肝利湿汤合黄芪赤风汤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HPV阳性) 案一 张某,女,44岁,2013年12月3日初诊。主诉:体检发现HPV阳性4个月。患者体检发现HPV阳性,于2013年8月15日做HPV13种高危型DNA检测:1982.61Pg/ml。刻下:遇冷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吐白痰半个月,易汗出,平时月经后期(50~60天一潮),带下色黄。舌正红,苔薄白,脉浮虚。急则治其标,先按气虚外感治之。 诊断:感冒(御寒汤证)。 处方:羌活10g,白芷10g,防风10g,升麻10g,黄芪60g,...
-
清暑利湿名方六散的临床应用
清暑利湿名方六一散由宋·刘完素(刘河间)所创,又名天水散。 该方由滑石180克、甘草30克,共研细末而成。每次用9克,和白蜜少许,凉开水或灯草汤调服。功能:清暑利湿,解热泻火。方中滑石解肌清热,滑窍行水而利湿,人表里上下三焦;甘草泻火和中,二者配伍成为治疗因暑湿引起的发热口渴、烦躁、小便不畅、大便泻痢等病症。还可用于石淋的治疗。 清代汪昂认为:滑石气轻能解肌,质重能清降,寒能泻热,滑能通窍,淡能行水,使肺气降而下通膀胱。故能祛暑止泻,止烦渴而行小便也。加甘草和其中气,缓滑石之寒滑。 六一散加朱砂少许...
-
解毒利湿凉血止血 主治过敏性紫癜
裴正学,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首批名老中医,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文史馆馆员。 他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肿瘤、肝病、血液病、自身免疫病等疑难杂症;提出“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已成为当前...
-
化脓性汗腺炎 清热解毒利湿的方药
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好发于腋部及会阴部之大汗腺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主要是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而引发。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脾胃湿热内蕴,加之潮湿多汗,挠抓破伤染毒所致。本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多发于腋窝、会阴、乳晕、腹股沟、肛门周围等大汗腺部位。皮损初起为硬结,触及疼痛,之后逐渐增大,高出皮面,显著红肿,伴有疼痛或发热等全身症状。表面多溃破化脓,发生于会阴部者,可形成肛瘘。病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常可导致硬化和瘢痕形成。笔者临床应用以下清热解毒利湿的方药治疗本病,获得了良好疗效。 方药组成:白花蛇舌...
-
治疫疔 用大剂清热解毒化瘀利湿之品
重剂起沉疴,能挽狂澜于顷刻,扶临危于既倒。如果剂量过小,对于急危重症,则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笔者临床时遇到一位因不明物叮咬出现一侧小腿肿痛甚剧的患者,经用大剂清热解毒化瘀利湿之品治之疗效显著,故与同道分享。 周通罗,男,45岁,2013年9月24日初诊。患者因外伤致左脚踝部肿胀疼痛,未及时治疗,复因不明物叮咬以致小腿肿胀疼痛两月不愈。刻诊:患处肿胀疼痛甚剧,侵及整个左小腿,左腿踝部叮咬处有3处黑痂,整个小腿即膝关节以下触之坚硬,扪之发热,食纳正常,睡眠可,大便干,小便赤,口渴喜饮,...
-
蚕豆 益气健脾、利湿消肿
中医认为,蚕豆味甘微辛、性平,具有益气健脾、利湿消肿的作用。 健脑益智 蚕豆蛋白质含量高,并含有少量维生素和钙、铁、磷、锰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抗癌防癌 蚕豆是抗癌食品之一,对预防肠癌有一定功效。 预防心血管疾病 蚕豆中的维生素C可以延缓动脉硬化,蚕豆皮中的粗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可减少血栓形成的危险。 五香蚕豆 原料: 蚕豆500克,精盐、味精、花椒、大料、桂皮、小茴香各适量。 做法: ①蚕豆洗净,用水泡涨,放在盆内,上盖湿布,一日过两次水,待其发芽。 ②已发芽...
-
崩大碗老母鸡汤 清热利湿解毒消炎
崩大碗广东人对积雪草的俗称,来源于伞形科,以全草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岭南采药录》则以老公根叶之名收载,载曰:“蔓生地上,梗红色,叶如碗形有缺口”。 崩大碗在我省各地均有分布,凌冬不凋。其性味苦辛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作用。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石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常用量为15-30克。主要含三萜及其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积雪草具有抗溃疡,抗抑郁,抗炎,抗癌,抗乳腺增生,抗慢性肾功能衰竭,抑菌,增强记忆...
-
栀子豉汤泻火除烦治胃食管反流 清热利湿治黄疸
栀子苦寒,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其作用与栀子解热、抗炎、镇痛镇静、抗病原微生物等药理作用相关。经方中的栀子类方包括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干姜汤、枳实栀子豉汤、栀子柏皮汤及栀子大黄汤、茵陈蒿汤等九首。栀子类方具有鲜明的辨证论治特色,主要以治疗局部炎症为主,如消化系统炎症,即病位在胃家。本篇主要总结栀子类方的组方与化裁规律,此类规律在经方六经辨证体系中是相通的。 泻火除烦治胃食管反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