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 第8页
-
长期低血压怎么办?
一、何为低血压? 一般成人,收缩压与舒张压若超过正常最高值140/90毫米汞柱(或18.6/12千帕)称为高血压;而低于正常最低值90/60毫米汞柱(或10.6/8千帕),65岁以上的人低于.100/60毫米汞柱者,称为低血压。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低血压多为继发性,继发于某些严重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腹泻、大出血、剧烈疼痛、应激、创伤、过度失水等。这类疾病病情复杂急剧,需送医院诊治。慢性低血压更多见,据统计慢性低血压的发病率为4%,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 二、低血压有哪几种? 1.体质性低血压:...
-
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能否用升压药
正常情况下,血压的总体水平为昼高夜低和冬高夏低,但你的血压特点却为夜高昼低,这种现象在老年患者中相当常见。老年人的血压有收缩压升高明显、血压波动性大、易出现休位性低血压等特点,其主要与主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弹性差、交感神经反应性差等因素有关。正常情况下,人从卧位转为立位时,交感神经反射增强,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以维持正常的脑血流。而你的情况恰恰相反,卧位转为立位时,由于交感神经反应性差,血管未能相应收缩,血压反而下降,脑供血不足,轻则困倦乏力、哈欠连连、头晕脑涨,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眼前发黑、晕厥症状。 某些降压药物过量也...
-
老人血脂过低赤易中风
高脂血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适当地降低人体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可以减少患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但是,血脂并非越低越好,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否则很容易造成老人脑出血。 血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物质。它不仅参与能量的产生和贮存,还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的原料。研究显示,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胆固醇水平低于4.16毫摩尔/升时,其危险性与胆固醇水平高于6.24毫摩尔/升相当。尽管脑出血发病率随血清胆固醇水平下降而降低,但血清胆固醇低于3.64毫摩尔/升时,脑出血发生率反而更...
-
“糖友”性生活须防低血糖
陈先生患糖尿病多年,血糖控制不太好。有一次他过完性生活,出现晕厥和胸闷现象。 陈先生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低血糖,原因有很多,如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过量,或饮食摄人不足。需要指出的是,性活动本身的运动量不大,只要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不会直接导致低血糖的发生。由此估计,他可能是上述几大因素综合作用所致。为防止性生活后出现低血糖,糖友可以事先自测血糖,如果过低,最好先吃点东西。还应在床头备一些含糖食物。若出现心慌、出汗、乏力、饥饿感、手抖、晕厥等症状,就及时吃一些。进食种类首选糖水饮料,如果手头没有,一般含糖和碳水...
-
警惕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十大信号
1.月经紊乱且不能怀孕:专家发现,量大、过于频繁或者异常严重的痛经通常与甲状腺机能减退有关。另外,来自生殖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超过10%的不孕也是甲状腺功能减低导致的。 2.脖子不适或肿大:照镜子时偶然发现脖子肿大,或者穿套头衣服时忽然感到不舒服,并且时常声音嘶哑,这些都是患上甲减的明显信号。 3.发肤干燥:如果甲状腺出现问题,头发.和皮肤是很容易受到影响的。临床发现,久治不愈的脱发通常和甲减问题有关。如果甲状腺机能减退,头发会变得脆弱、粗糙和干燥,很容易断裂和脱落。皮肤也可能变得粗糙、变厚、干燥以及掉皮等。有的人...
-
老年低血压患者也须防中风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错误的认为,患高血压的人易发生中风,而对低血压却不以为然。殊不知,低血压也是病,也是引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据有关统计表明,低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约10%。可见,中老年人对低血压不可掉以轻心。 对成年人来说,如动脉收缩压(俗称高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俗称低压)低于60毫米汞柱,无论收缩压、舒张压同时降低,或是其中之一降低都算做低血压。老年人患低血压,会出现肢体困倦,视力、听力减退,头晕不适,常因昏厥而跌倒,还会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特别是老年人在夜间熟睡之时,已存在脑动脉硬化病变...
-
血压过低暑天须防
高热天气之下,身体较弱的老人容易成为温度变化的牺牲品。专家指出,天气炎热出汗哆,血压容易波动,除了要留意高血压,老年人还需注意防范血压过低。 这是因为大汗淋漓导致身体水分大量丢失,年轻时能耐受,但老了就容易中暑。对于血液循环系统而言,水分的流失可使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血流减慢、血管扩张,导致血压有所下降。很多老人是高血压患者,这时服用降压药血压就会比以前降得更多,有囚血压过低而晕厥的危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把药量调小一点。除此以外,高温也会诱发脑梗塞、脑缺血等问题。因此老人需要适量补充水分,建议在白开水中加上少许...
-
适宜老人的『低能运动』
一项研究统计表明:长期参加低能运动的人,比不参加任何运动或偶尔进行剧烈运动的人,死亡率可降低2.5倍,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早老性痴呆的发病率可减少35%左右。 运动医学专家认为,低能运动对人有四大好处。 1.可延缓随年龄增长而带来的生理机能衰退,对防止机体早衰有益。 2.可加速体内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外周血液循环的阻力,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中的天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活性明显增强,从而起到抵抗病毒、细菌的感染和抑制体内突变癌病细胞的作...
-
产后情绪低落警惕甲状腺病
部分产后甲状腺炎患者在甲状腺功能减退阶段可出现情绪低下的表现,易被误诊为产后抑郁症。其实,与妊娠有关的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病,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有关,对母亲和胎儿均可造成危害。 妊娠期及产后妇女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可出现甲亢、甲减或由甲亢到甲减等诸多症状,产生一些特有的后果,如产后甲状腺炎、甲状腺自身免疫相关的自发流产及对后代智力的影响等。 产后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一个类型,实际上是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在妊娠因素的影响下转变为显性甲状腺功能异常。产后甲状腺炎的典型病例表现为从甲亢(如怕热、多...
-
高纤低脂防心脏病
希腊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报告说,高纤维、低脂肪的地中海式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复发。所谓地中海式饮食习惯是指食用大量水果、蔬菜、坚果、豆类、谷类,食用适量鱼类、肉类、鸡鸭及乳类产品,用餐时喝点葡萄酒,食用油以菜籽油和橄榄油为主。雅典大学研究人员对1000名心脏病患者进行跟踪调查,以了解地中海式饮食习惯与心脏病复发之间的关系。这些患者曾出现心脏病发作或胸口疼痛等症状,其中近半数的人在首次因心脏病人院治疗后的两年内,出现了病情复发现象。 研究发现,与最不严格遵守地中海式饮食习惯的人相比,最严格遵守...
-
坚持适量运动可降低胆固醇
胆固醇作为一种脂肪,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素。但如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多余的部分会使血管变得狭窄,血流不畅,沉积在血管壁上则会导致血管硬化。有资料显示,在此基础上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 预防血液中胆固醇过高,方法有二,一是注意合理饮食;二是要加强体育锻炼,多做运动。医学研究认为,运动可以加强肌肉内脂肪酶的活性,先使血清中的胆固醇水平急剧上升,从而促进了肌肉对胆固醇的利用(氧化胆固醇产生能量供肌肉应用),随着体内热能的消耗,使血中胆固醇含量下降。此外,运动时全身的血液循环加...
-
割包皮能减低感染艾滋病风险
艾滋病已经成为黑死病出现之后最恐怖的世纪绝症。最新研究发现,初生男婴实施包皮割除手术后能够有助减低艾滋病毒的传播机会。 这份即将公布的科学研究论文,有可能完全改写过往对艾滋病传播的概念。撰写该沦文的作者是澳洲墨尔本大学的妇产科教授肖特。他和撰写拍档绍博是多年来对艾滋病研究甚有贡献的科学家,两人相信包皮是细菌入侵的理想温床,成为全球80%的男性感染艾滋病的罪魁祸首。 他们举出有“艾滋地带”之称的非洲撒哈拉沙漠国家,某些地区的艾滋病感染率高达25%,另一些地方则只有1%,这种巨大差别明显与流行割...
-
用磺脲类药须防低血糖
磺脲类药物是胰岛素刺激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故有低血糖反应。 格列齐特: 降糖作用温和,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其缓释片低血糖发生率较低,不引起体重增加,伴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人可以使用。 格列吡嗪控释片: 每日服用1次可维持24小时有效血药浓度,全天血药浓度波动小,服药时间不受进餐限制,不增加体重,适合不能规律进食的糖尿病人。 格列喹酮: 作用温和,很少引起低血糖,适合老年以及有轻、中度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使用。 格列美脲: 属于长效制剂,每天服用1次即可,低血糖发生率低而且程度较轻,该药还具有胰外降糖作用...
-
养生,在脚低上下功夫
脚底部存在着各脏器的反射区,某些脏器发生病变后,可以在其反射区上反应出来。按摩和刺激相应的反射区,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目的。脚底养生法有两个特点:一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实行,按压、揉搓和敲击的方法很容易掌握,费时不多,场地不限。二是以中医的理论和诊治经验为基础,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如下: 1.敲击脚底:每天晚上睡觉前用拳头敲击脚底,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内脏功能加强,恢复精力。方法: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地进行以稍有疼痛感为度。每只脚100次左右,不可用力过度。 2.双脚晃...
-
药膳调治低血压
头晕、眼花是低血压的常见症状,更严重的是低血压还会产生脑梗死。患者平时在家里用一些简单的药膳方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对改善低血压是十分有利的。下面介绍几款简便实用的药膳方。 1.参芪乌骨鸡 党参20克,黄芪20克,红枣 20克,生姜3片,乌骨鸡1只,黄酒适量,食盐适量。将党参、黄芪切片用纱布包住,与红枣、生姜和乌骨鸡加水、黄酒适量,用中火煮沸,再用小火慢慢煮1小时,然后加入食盐即成。喝汤、吃鸡,每日1~2次,可作点心食用。本方补益气血,养血生血。对心悸、气虚的低血压患者有益。 2.芪红枣汤 生晒参5克,黄芪20克,...
-
哪些疾病可导致小儿长期低热
长期低热是指小儿体温在37℃—38℃之间持续2周以上。导致小儿长期低热的疾病很多,概括起来,有因为器质性疾病而导致,也有因功能失调所致。在小儿长期器质性低热中,以慢性感染最为常见。如小儿结核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鼻窦炎、某些寄生虫病等。这些都是由于感染因素而导致的低热,治疗应该针对引起感染的病原体采取相应的措施。还有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以导致小儿长期低热,如小儿贫血、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及类风湿病等。对这些非感染原因而发生的低热,应该首先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引起低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