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痛 第165页

痛 第165页

  • 老人腰痛揉内眼角

    老人腰痛揉内眼角

    不少中老年人都患有慢性腰痛,尤其是进入冬季之后,症状常会加重,按揉内眼角可有效缓解腰痛。中医学认为,中老年人腰痛多是气血痹阻、运行不畅所引起,需调节足太阳膀胱经的功能。足太阳膀胱经贯通腰脊,外主一身阳气,内连于肾。 人的内眼角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的起始部位,经常按揉可激发膀胱经经气,疏通气血,补肾温阳,缓解腰痛,以手拇指、食指分别按揉两侧内眼角,每日2~3次,每次5分钟。下午3—5点钟是膀胱经气血充沛的时候,此时按揉效果最佳。...

  • 运动时腹痛按压“内关穴”

    运动时腹痛按压“内关穴”

    网友问:我在跑步、快走时常感到腹痛,请问是什么原因? 广西田阳韦先生 专家答:有些爱好运动健身的人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在医学上称之为“运动性腹痛”。 由于准备活动不足、运动不规律或强度不适合,引起内脏器官不能适应剧烈运动的需要,是引起腹痛的最常见原因。当人体由安静状态进入剧烈运动时,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配合就可能发生紊乱,引起腹痛。还有一种是由于不良运动习惯引起的,多是因为过饱、饥饿或饭后1小时内运动,引起胃痉挛,从而牵扯神经,产生上腹疼痛。...

  • 耳道红肿热痛 穴位疗法

    耳道红肿热痛 穴位疗法

    耳道红肿热痛多是由少阳经热盛所致。手少阳经起于关冲穴,上行头部,绕耳,到赞竹;足少阳胆经起于丝竹空穴,绕耳,从头部下行至足窍阴。在服药同时,按摩手足少阳经肘膝以下穴位,能治疗耳道红肿热痛。 取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天井,足窍阴、侠溪、地五会、足临泣、丘墟、阳陵泉。手足少阳经各选其中3~5个穴位。每次按摩2~3个穴位1~3分钟。重复3~5次。 左耳红肿推拿右侧穴位,右耳红肿推拿左侧穴位。力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按摩5~10下可用力按一下。...

  • 拔罐治疗后背疼痛

    拔罐治疗后背疼痛

    拔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逐寒祛湿、拔毒泻热等功效。对于长时间采取一种姿势,如看电视、玩麻将、打电脑等导致的肌肉过度疲劳、紧张或劳损造成的后背疼痛,拔罐是最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后背疼痛的患者通过对痛点进行拔罐和对脊柱两侧进行走罐,可大大缓解疼痛,拔罐一般使用玻璃罐、竹罐,橡胶罐也可使用,但橡胶罐不能走罐。拔罐前应先准备一点医用棉,沾上 90%的酒精做点火用。拔罐时,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用镊子夹住已点着火的酒精棉球,在罐中晃几圈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

  • 治偏头痛有哪些非药物疗法

    治偏头痛有哪些非药物疗法

    特约专家、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王有国 中医中药秘方网: 我是一家大公司的白领,收入令人称羡,可谁知道,这为老板打工,压力有多大?焦虑、失眠,以至出现了严重的偏头疼,发作起来什么工作都不能做了,真担心被炒鱿鱼。但越担心、越精神紧张头痛就越厉害。用过多种药效果不好。我想问一下,有没有不用药物治疗偏头痛的办法能让我轻松些? 山东烟台 鲁生鲁 生读者: 其实,近年来还是有些药治疗偏头痛有明显效果,建议你还是到正规医院神经科做一下彻底诊治,除外其它疾病后,根据医生意见规范治疗一段时间,或许能获得满意效果...

  • 花样热慰祛疼痛

    花样热慰祛疼痛

    椒杞熨 白胡椒50克、枸杞子100克,文火炒热,加白酒50毫升烹制,趁热装入棉布袋中,熨敷腰部,每次15 分钟,可治疗’肾虚腰痛、风寒腰痛。 杉炭姜熨 杉树炭100 克(研末)、老姜15()克(碾碎),放入锅中炒热,加白酒 50毫升烹制,装入棉布袋中,熨敷患处,每次20分钟,可治跌打损伤或伤愈后复发疼痛。 蚕沙熨 将桑蚕沙500 克与黄酒100毫升混合拌匀,装布袋内,扎紧口,放锅内蒸约 20分钟,将袋取出趁热熨患处。亦可改蒸为炒,将蚕沙炒热,兑入黄酒,略加拌炒,装入布袋进行热敷,每次15分钟。可治...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疼痛
  • 经常后脑痛按压风府穴

    经常后脑痛按压风府穴

    后脑经常疼痛者,按摩风府穴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按摩风府穴时宜低下头,用左手将头发向前揽起,用右手拇指按摩,其余4指在头上部固定住,这样大拇指可以得力,稍微用点劲,每次按摩30-5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头痛症状。 该穴位在后背正中一条线,往上,在开始长头发的地方,也就是头发的边缘,用大拇指中间的关节在这个边缘向上比画一横指就是1寸(大拇指中间关节就是1寸)的位置即是。...

  • 蒜泥敷脐只适于虚寒性腹痛

    蒜泥敷脐只适于虚寒性腹痛

    3岁的军军,因为前一天晚上肚子痛,外婆用蒜泥敷在军军肚脐上,说可以止痛。结果第二天早上一看,肚子是不痛了,但是肚脐周围却长了个直径约1厘米的大水泡,妈妈不敢挑破,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于是带军军来到中医院。 接诊的医生在仔细询问了军军腹痛的情况后,认为他是因为吃多了饼干等零食而消化不良,积郁生热而产生的腹痛。 中医认为,腹痛按照寒热性质来分,分为虚寒性腹痛和热性腹痛。虚寒性腹痛大多是因为吃了生冷的食物,或受了风寒导致,如果用热水袋敷肚子,或用蒜泥敷脐等方法来治疗,一般可以收到效果。具体方法是将大蒜头捣碎,敷在肚脐眼上,...

  • 壮医排毒疗法治疗痛风有特色

    壮医排毒疗法治疗痛风有特色

    痛风中医属“痹症”,壮医属“发旺”范畴。壮医通过排毒,疏通龙路火路,将沉积在血液、体液和器官中的邪毒排去,泻热排毒、祛风除湿,同时激活五脏六腑的代谢功能,达到扶正之目的。近日,在广西壮医医院开展的壮医防治痛风研讨会上,该院排毒康复科唐华医师介绍,通过外敷内服及茶饮等壮医治疗,一般急性、慢性痛风病患者大多数能得到较好控制。 唐华医师介绍,壮医排毒治疗痛风以柳叶见血飞、土茯苓、车前草、松节等为主药。其中柳叶见血飞能人络搜剔湿热蕴毒,土茯苓等利湿、解毒、利关节。再配以清热...

  • 针刺可缓解阑尾术后疼痛

    针刺可缓解阑尾术后疼痛

      阑尾术后疼痛,每一位患者都会发生,尤其术后24小时内最为剧烈,缓解疼痛是减轻患者痛苦、加快病情愈合十分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笔者常常使用针灸的方法,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疗效不错。   取穴:足三里、合谷穴(一般只取右侧)。   针刺方法:常规针刺即可,但要求足三里针感向上传导,合谷穴需较强刺激、直至疼痛消失,每5分钟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   体会:众所周知,针刺治疗对许多疼痛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而足三里是肚腹疾患、疼痛性疾患的要穴,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黄帝内经·素问》刺法...

  • 刮痧所谓“痛”而后“快”,

    刮痧所谓“痛”而后“快”,

      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专家表示,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一般来说,有问题的部位刮痧才会较痛且很慢才出现红瘀,褪色速度也慢。而正常的部位红得快褪色也快。刮痧部位、力道若不对,出现的皮肤红紫是微血管破裂的现象,不仅无效,还可能造成皮肉之伤。其实,无论是否为穴位经络部位,只...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刮痧
  • 卵石熨除冷痛

    卵石熨除冷痛

    许多寒性疼痛随着气温的下降,会频繁发作。有的人腰背冷痛,有的则胃冷痛,还有些老人关节冷痛。此时可以用鹅卵石温熨患处,消除疼痛。 卵石熨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一种物理疗法,是将鹅卵石加热后,迅速用布包裹,然后在病人身上的特定部位来回移动或反复旋转按摩。其法操作简便、适应症广、副作用小,对寒性疼痛有独特疗效,因此在民间应用十分广泛。 中医认为,人体若要健康无病,必须经络通畅、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卵石熨通过温热刺激,能畅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改变机体的病理状态。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卵石熨能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细小血管扩张,从...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冷痛
  • 缓解关节疼痛 艾灸悬钟穴

    缓解关节疼痛 艾灸悬钟穴

    夏季是艾灸排毒的好时节。对于容易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来说,可以用艾灸悬钟穴,能够起到强健骨骼、预防缓解关节疼痛的作用。 悬钟穴又名绝骨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桂林市中医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董世德介绍,该穴和骨、髓都关系密切,专管人体骨髓的汇集,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颈椎病、高血压以及各类骨科疾病。 在用艾条进行保健时,可以一周坚持艾灸该穴两三次,每次只要灸到有温热的感觉就可以了。如果不方便艾灸,也可以自行按摩该穴十分钟左右。 徐立...

  • 身体疼痛调补气血

    身体疼痛调补气血

    很多老人都存在气血不足的问题, 因为经脉不通而出现身体各部位 (如四肢、肩、腰、背)的疼痛。这类问题关键在于调理身体、补气血。 医师指出,由于气血不足造成的身体某个部位的疼痛,老年人要健脾胃、补气血,脾胃健康、气血足了疼痛自然会消失。补气血关键是食疗,要多吃山药、莲子和薏米、大枣等食物,还可以少量食用猪肉、十羊肉和海参等。 张志云...

  • 按摩不是越痛越好

    按摩不是越痛越好

    现代人工作生活紧张,经常腰酸背痛,按摩渐渐成为受青睐的养生方式。正确的按摩手法能让肌肉得到放松,可若是用力不当或按摩师没有掌握正确的解剖学知识,则很容易伤到身体。常见的按摩创伤包括肌肉韧带拉伤、局部神经损伤、关节错位、骨折等。 按摩不是越痛越好,有时反复按压一个痛点可能令痛楚持续甚至恶化,因为这可能让软组织发炎,令其周围部位的神经受损。因按摩而伤及神经的常见部位有:颈部两侧、腋下、手肘及膝盖外侧,这些部位的神经多夹在“皮包骨”的位置,没有厚厚的肌肉保护,易被按伤。神经受损轻则会令肢体...

  • 白族暖脐袋疗腹痛

    白族暖脐袋疗腹痛

    暖脐袋是白族民间常用的治疗腹痛的方法。 取艾叶、黄芩、干姜、五味子各等份,研成细末,装到用棉布缝成的边长10厘米的袋中,每袋装药末30克,封口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榨取姜汁10毫升,浸湿暖脐袋,再把暖脐袋贴敷在肚脐上,并用塑料薄膜和绷带固定,每晚睡前敷上,晨起解下。 第二天晚上再加姜汁按照上法贴敷,每5天换1袋药,10天为1疗程。用暖脐袋外敷在肚脐上,可以起到温中健脾、散寒止痛作用,对腹痛;饱胀、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都具有良好的疗效。 (章叶)...

  • 针刺攒竹穴治面痛痛减轻

    针刺攒竹穴治面痛痛减轻

      杨某,女,46岁,2012年10月10日初诊。   诱因可能是晚上浇地受凉引起。右侧眉棱骨短暂性疼痛,持续约2分钟,严重时呈刀割样剧痛,伴随患侧面肌抽搐,眼流泪,视力疲劳,畏光羞明,常欲闭目。白天轻、夜间重。发作次数不定,间歇期无症状。攒竹穴压痛。舌红暗,苔薄白,脉浮紧。本病属足太阳膀胱经病症,相当于西医“眶上神经痛”。   治法:通经活络止痛。局部取足太阳经攒竹穴,通经、活络,又取本经输穴束骨治痛。针法施捻转泻法,动留针50分钟。一日1次。   治疗3天,眉棱骨疼痛减轻...

  • 运动急性胸肋痛 外关穴治岔气

    运动急性胸肋痛 外关穴治岔气

      李某,女,46岁。2013年2月3日初诊。自诉早上提重物后,两胁肋部疼痛难忍,痛无定处,深呼吸,咳嗽以及转侧活动时疼痛加重,胸胁部无红肿淤血,压痛、叩击痛及胸廓挤压试验均为阴性。中医诊断为:岔气(气滞血瘀)。治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   选双侧外关穴,用1.5寸的毫针,深刺1寸,并配合呼吸泻法。即在患者吸气时将针下插,呼气时将针上提作为泻法。《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云:“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 脚跟痛常按肩膀头

    脚跟痛常按肩膀头

    老年人的气血容易发生阻滞,出现脚跟痛。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有许多经络,纵横交错在全身各处。阴跷穴和阳跷穴都起源于脚后跟,阴跷穴起于脚后跟内侧,阳跷穴起于脚后跟外侧,并分别伴随着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上行,两条经脉在肩膀头的凹陷处交汇。经常按揉这里,可使两条经脉的气血通畅,减轻脚跟部疼痛。 按揉方法:左脚跟痛时用右手按左肩膀头的凹陷处,右脚跟痛时用左手按右肩膀头的凹陷处,同时伸直患侧的大腿,放松脚底板,当肩膀头有酸麻胀的感觉时说明按揉的部位正确。每天按揉两次,每次20~30分钟,若配合热水烫脚,止痛效果更好。...

  • 身体疼痛按摩缓解

    身体疼痛按摩缓解

    一些身体的疼痛,可通过自我按摩缓解。 头痛。大多为外感风寒或操劳过度引起。 具体做法:闭目,以拇指指腹按揉双侧太阳穴50次至有明显酸胀感;再从两侧按至前额正中,反复10次;五指自然分开,由前至后用十指指尖按压头部皮肤10次,如有明显胀痛部位则在局部加按5次;五指并拢,在头侧从前至后按压10次即可。 颈痛。多为长时间向前屈曲颈部所致。可配合红花油等药物外涂后再行按摩。 具体做法:双手手指交叉相握置于颈后,双掌根相对用力,合掌挤压颈后部的肌肉,沿颈部由上至下10-20次;双手拇指沿颈外侧以指腹按压肌肉,从上至下10...

  • 经期头痛 按摩三穴

    经期头痛 按摩三穴

      经期头痛与肝、肾、脾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分为肝气郁结、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三型。然而无论是哪一型所导致的头痛,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气血亏虚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从根本上应当治疗气血亏虚。此时通过按摩足三里、太阳、印堂三穴,补充气血便是最佳选择。此外,人参鹿茸炖鸡块有双补气血的功效,非常适合经期头痛。   常说“女子以肝为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经期头痛与肝、肾、脾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老是生气或闷闷不乐,则很容易引起肝...

  • 针灸治愈智齿拔除后头面肿痛

    针灸治愈智齿拔除后头面肿痛

      两周前,笔者右下象限第八颗恒牙再次发炎,决定炎症消除后将牙拔除。拔牙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拔牙后牙龈只有少许的出血,但术后第三天开始便出现了牙龈间断少许出血、头面肿胀,低热,右侧牙龈稍肿,左侧脉洪大中空,右侧脉弦细而沉,舌质红,苔薄黄腻,边有齿痕。遂自取患侧之足阳明胃经穴位:合谷、大迎、颊车、下关、头维、内庭;足少阴肾经之太溪、照海及阿是穴治疗。入针时自觉头面肿胀感减轻,留针35分钟,出针时下关穴及头维穴少许出血,但随即相应部位原有的胀痛感明显减轻。于是连续3天,日日于家中自行针刺治疗,3日后隔日针刺,并且每...

  • 抱膝导引防下肢痛

    抱膝导引防下肢痛

    冬季温度很低,尤其是早晚天气异常寒冷,老人到室外活动极容易受到冷空气的侵袭,因为他们身体免疫力下降,大多习惯静坐或静卧,但停止活动时下肢就会感到寒冷,还会出现麻木等情况。因此,冬季老年人预防疾病,应重点保护下肢。 老人做抱膝导引功可以缓解下肢疼痛、麻木。具体方法:坐在硬板床上,两腿八字式分开,两膝微外撇,两手放在两膝上,两眼轻闭,自然呼吸36次。之后左膝回收,两手抱住左膝盖,右腿伸直、右脚外展,右足外侧贴着床面,做深长匀细的吸气,吸到最大限度再慢慢吐出,共做7 次深呼吸。再用两手抱住右膝,左腿伸直、左脚外展、左足外...

  • 针灸推拿 解除病痛

    针灸推拿 解除病痛

      在农村,很需要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外治法。它们不仅操作方便,而且作用直接,显效迅速,非常适合农民常见腰腿痛和外感病,针灸推拿在农村大有用武之地,这是在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支医一年的杨晓全主治医师深切的体会。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杨晓全发现在就诊患者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农村,经与患者交流,他深感针灸推拿在农村拥有广阔的前景。   今年46岁、来自农村的王大姐就医经历就让杨晓全很感叹。她因双膝关节疼痛5年,严重影响生活,前来就诊,杨晓全为其针灸、推拿、火罐、中药熏洗等治疗一个多月后,症状逐渐缓...

  • 金泽用火针疗法止痛

    金泽用火针疗法止痛

      疼痛是一种临床症状,很多病理性疼痛均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对人体的危害往往比其他疾病更大。因此,世界专业组织将疼痛定位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指征。针对这一临床痛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五病房金泽教授采用火针疗法给予止痛,取得了良好效果。   金泽说,火针疗法是祖国医学宝库针灸学中的瑰宝之一,源远流长。《灵枢经》记载有“燔针”、“焠刺”。《针灸大成》记载“火针即焠针,频以麻油蘸其针,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

  • 自我按摩可治疗多种病痛

    自我按摩可治疗多种病痛

      当某个部位不舒服时,对该处捶打、按摩一番,有时痛苦即可缓解,甚至消失,这是什么道理?按照中医理论,叫做“痛则不通,不通则痛”。中医将人体全身分作12条经络,某条经络运行“受阻”,就会发生病变或疼痛。然而,只要将其经络“疏通”,疼痛和疾病也就消失了。所以,自我按摩可治疗多种病痛,以下介绍其中几种。   治腰痛腰痛是种常见病、多发病,尤以中老年人常见,有的因扭伤,有的因血脉不通,也有的因某病入侵所致。无论哪种腰痛,只要按摩得当,均有疗效...

  • 痛经女性药膳来改善症状

    痛经女性药膳来改善症状

      痛经以青年女性发病率最高,但也有部分中年妇女患痛经。中医认为,痛经常因抑郁,或大怒伤肝,或过于贪凉,或生活于潮湿之地,或外感风冷寒湿之邪,或嗜食辛辣,使邪客于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痛经。也由于素禀阳虚,阴寒内生;素体肝肾亏虚,多产房劳损伤肝肾;大病久病损伤气血,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产生痛经。经常发生痛经的女性,可制作一些药膳来改善症状。   益母草煮鸡蛋 益母草、元胡各60克,鸡蛋2枚,用水同煮,煮熟后去皮再煮,去药渣后,吃蛋喝汤。月经前3~5天开始服用,连用7天。   萝卜陈皮粥 白萝卜200克,陈皮2...

  • 羊肉药膳治痛经

    羊肉药膳治痛经

    痛经是在妇女行经前后,或正在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为主。痛经辨证当分虚实:实证多见气滞寒湿血瘀;虚证则见气血肝肾亏虚。中医认为,羊肉性温味甘,有温中补虚、温经养血、温肾壮阳功能。下面介绍食疗痛经的三款羊肉药膳: 羊肉粥:鲜羊肉250克,大米100克,葱、姜、盐各适量。羊肉洗净,切碎,与大米及调料同放锅内,加水适量,按常法煮粥。至羊肉熟烂,趁热食肉饮汤。该膳有补气、养血、止痛功效,用治气血亏虚型痛经。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各15克,羊肉250克。羊肉洗净切块,与当归、生姜同放锅中,加适量水。武火烧沸,改文火煮至肉...

  • 食疗缓解足跟痛

    食疗缓解足跟痛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足跟为肾所主,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跟骨疼痛,当以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防止外邪侵袭为治。治疗可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不同的药膳治疗。 风邪侵袭型 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行走不利、行走则疼痛加剧或伴畏风、舌淡苔薄白等。当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为治。可选用麻黄萝卜汤:麻黄5 克、生姜3片、萝卜1个(150克)、蜂蜜30毫升。将萝卜切片,与麻黄、生姜同放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炖至萝十熟后,纳入蜂蜜即可食用,每日1次。 寒邪阻滞型 主要表现为局...

  • 认识膝关节伤痛 保养防腿老

    认识膝关节伤痛 保养防腿老

    人到中年,爬山、上楼就腿脚吃力,膝关节“咔咔”响,甚至疼痛难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腿老膝先衰”,很可能是膝关节“拉警报”了。 处在腿脚中枢的膝关节向来是伤痛最多的部位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中心主任黄枫教授提醒,要防腿先老,且行且珍“膝”。但说实话,对于这个一直为我们负重前行的关节,很多人都了不太了解,不懂得它的伤它的痛,最基本的保养何从谈起? 认识膝关节 腿脚利索...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