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第167页
-
警惕风寒湿所致的胸胁痛
胸胁为肝胆之分野,隶属肝胆经。因此,辨治胸胁痛,临证者多从肝胆人手。如不效,又多从胸痹论治。然而,临床上确有少数患者,按肝胆及胸痹治之,予小柴胡汤、或柴胡疏肝散、四逆散,或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生姜汤,或小陷胸汤、香附旋覆花汤,或复元活血汤、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之,其痛不减。所以然者,以胸胁痛并非皆由肝胆、胸中气机闭塞、痰气郁遏,或瘀血阻滞。临床上,由风、寒、湿三气杂合而成之胸胁痛,虽然为数较少,但不可不加以警惕。这种病之特点是:①胸胁痛按常规辨证论治其效不佳;②与情绪变化无关;③天阴下雨时,胸胁痛加剧;④很少伴发脾胃...
-
头痛恶心测测眼压
老年人如经常感觉头疼脑涨、恶心乏味,可能是闭角型青光眼在作怪。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属老年人常见病,特点是,眼科症状不明显,病在眼上,症状却表现在躯体的其他部位,容易造成误诊、误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躯体症状表现为头痛、虹视、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常被误诊为感冒或肠炎。其实,诊断青光眼并不难:一是眼压明显增高,持续性头痛,手指触摸眼球坚硬如石;二是注视灯光时,周围出现彩虹圈;三是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角膜水肿。 老年人要学会识别,即在出现躯体症状时,不要忽视眼科症状,经过检查识破假象,查明真凶。同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
中老年人预防腰痛的招数
1.坐椅子时,最好能有靠背,同时踝部稍微垫高些,使膝关节比髋关节高些,在高椅子上就坐而踝部又无法垫高时,可以跷二郎腿,哪条腿在上面无关紧要,自我感觉舒适就好。 2.盘腿坐时,臀部下面应加坐垫。若席地而坐则会增加腰部的负担。勿长期坐太矮的椅子和又软又低的沙发,因为依靠沙发的姿势会使脊柱的生理弯曲发生改变。 3.卧床时以硬板或棕板床为好,防止长期卧软床,以免脊柱处于不正常的姿势,引起姿势性腰痛。 4.尽量不要搬运重物,必要时注意先下蹲,再抬举重物,切勿直接弯腰搬运;二人抬物时,宜同时抬起和放下,并借助肩、膝关节的力量,...
-
防治头痛十项注意
人们对头痛的原因往往不甚明了,所以头痛成了困扰人们的一个大问题。而探明头痛的原因,从头痛的诱因上进行预防是防治头痛的好方法。以下便是专家提供的一些从根本上防治头痛的方法。 1.饮水:一个人的身体每日起码需要饮10杯水,令其体能的发挥达到顶峰,而脱水是造成头痛的一个普遍原因。 2.食物:吃正餐与小食之间相隔的时间不应超过5个小时,在每次进食之间,一个人的血糖会下降,导致血管扩张。 3.注意饮咖啡及饮茶的数量:太多或大少咖啡因都会引致头痛。 4.记下你所吃的东西:巧克力、醋、冻肉及其他很多食物都合有酪胺和硝酸盐等物质,...
-
鲜为人知的心绞痛
劳累性心绞痛: 易在劳动、运动、急走、爬山、登楼、骑车时发生,休息片刻可逐渐缓解,如不能缓解,可含服硝酸甘油类药物。 饱餐性心绞痛: 餐后血液流向胃肠,心肌血液供应相对不足,有碍心肌氧运输,餐后立即劳作或快步行走易引发心绞痛,故饮食不宜过饱,饭后应休息,以避免心绞痛发作。 情绪性心绞痛: 喜、怒、忧、悲、恐等七情均能引发心绞痛,此类病人应保持乐观开朗,情绪稳定,并由医师辅以药物治疗。 饮酒性心绞痛: 过量饮酒会使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而诱发心绞痛,平时应少饮酒。一般无需服药治疗可自行消失。 排尿性心绞痛: 伴前列腺肥大...
-
酒后足趾红肿疼痛是什么病
从你描述的情况看,你并不是患了“无名肿毒”,而是患了痛风。 痛风是由于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而引起机体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急性期痛风患者可突然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关节炎的症状,并常会因饮酒而发作。这些症状多在午夜或清晨发生,其发病部位多为单侧的足趾及第一跖趾关节。你在饮酒后第一跖趾关节出现了明显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应属于痛风急性期的症状。这些症状和局部细菌感染非常相似,因此该病患者常会自行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痛风属于无菌性炎症,抗生素对其并无治疗作用。你在使用了抗生...
-
三叉神经痛何时需手术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可以分为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类。内科治疗主要应用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也可用氯苯胺丁酸或氯硝基安定。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主要是肝功能障碍、皮疹、共济失调等。初期病例多数药物治疗有效,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病人,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微血管压迫等继发性因素的病人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有经皮三叉神经感觉根毁损术和经后颅窝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治疗也有并发症,如出血、感染、三叉神经支配区域麻木等,有些并发症甚至是致命的。约80%以上的病人手术效果良好,10%-2...
-
头痛恶心可能是青光眼
7月初,78岁的邢奶奶夜间突然头痛、恶心、呕吐不止,家人以为是胃肠病到医院看急诊,用药后症状没有改善,头痛、眼胀加剧,左眼视力丧失。医生检查后诊断为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经手术及药物治疗,症状消失,右眼视力恢复到0.6,左眼视力恢复到0.8,近日高高兴兴地康复出院。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疾病,中老年发病较多,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青光眼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两种。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常无自觉症状,视力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情大多发展很快,主要症状有眼睛胀痛、视物模糊、头痛、恶心、呕吐等。闭角型青光眼急陛发...
-
不稳定型心绞痛天热易发作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包括除稳定性心绞痛以外的其他各型心绞痛。它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心脏猝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病人多为50—80岁的中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压(并伴有睡眠差)、高胆固醇血症(多表现为肥胖)、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等疾病的病史。其病情可因病程的长短、发作的时间、发作间隔的时间呈进行性加重,特别是在夏季天热时发作较为频繁,如果护理不周,容易造成心梗。 饮食不要过饱。 宜进食清淡、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质及...
-
老年人应当心无痛性疾病
疼痛是众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人体一种保护性的警告信号,但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反应迟钝,当病症出现时,可能疼痛感不明显或根本没有疼痛,因而易延误诊治时机。因此,有关专家提醒老年人应高度警惕下列情况。 无痛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最严重类型。据调查,无痛性心梗的发生率在非老年组中为20.5%,而在60岁以上的老年组中为58%,可见老年人更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这一方面是由于老年人对疼痛反应迟钝,另一方面老年人多合并心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影响了对疼痛的感受,而忽视定期常规体检也是造成无痛性心梗的原因...
-
头痛呕吐抽搐当心蛛网膜下腔出血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许多原因都可引起,如感冒、高血压、颅内感染、脑出血等。每一种病因导致的头痛形式及程度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病因,不同的年龄头痛的程度也会不全相同。有一种疾病引起的头痛千万别忽视——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脑卒中,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疾病等。一般表现为突然起病,数秒或数分钟发生头痛。患者多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如用力、咳嗽、排便、性生活等情况下起病。这种头痛多呈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或爆炸样疼痛,...
-
常发咽喉肿痛当心牙刷惹祸
美国牙科专家曾对人们用过的牙刷进行检测,并做了细菌培养,结果发现:新的牙刷买来仅使用3~4周后.就会有白色念珠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杆菌和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繁殖,这些细菌每天通过人们刷牙直接吞咽或破伤的牙龈黏膜、口腔咽黏膜不断地侵入人体.时间一长,特别是在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就会引起慢性咽喉炎、牙龈炎、口腔炎以及肠炎、风湿性心肌炎和肾炎等疾病。 有关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牙刷一般使用30天左右就会被污染,各种细菌数量以百万计,等于9杯抹布水里的细菌数,相当于29个一元硬币上的细菌量。其原因在于:牙刷天天接触人的牙齿和口...
-
窥测疾病的镜子——放射痛
放射痛即旨病人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疼痛外,尚可出现远离该器官的某部体表或深部组织的疼痛。在临床上有很多疾病都是以放射痛为首发症状出现,常易被人们所误解而耽误治疗,有的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故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它的首发疼痛部位多在上腹或脐周围,这是因为该症发病初期,由于阑尾机能失调,可通过内脏神经(多系第八、十胸神经受刺激)反射而出现上腹或脐周痛。后位阑尾炎其疼痛常向右腰及右下肢放射。 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除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外,同时可出现右肩及右肩胛下区牵涉痛,此种疼痛痛...
-
外伤肿胀痛用加压热敷
50%硫酸镁溶液具有高渗性,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可经皮肤渗入皮下组织血管,镁离子可以舒张由于缺氧所致痉挛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使局部血流加速,消除局部水肿,且镁离子可以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起到止痛作用,而加压热敷,比单纯湿热敷效果要好。 当因外因而出现肿胀疼痛时,取50%硫酸镁溶液加热至40℃左右,浸泡纱布块,取出后稍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敷盖在硬结处,再覆上一层塑料薄膜,还可再用热水袋按压以加强保温,这样可以加快药物的吸收,促进、改善微循环,使局部皮肤通透性增加,从而解除肌肉痉挛,使肌肉松驰、血管扩...
-
止癌痛要注意什么
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治疗质量,减少剧烈的癌症引起疼痛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癌症治疗专家看法是,对癌症患者进行疼痛治疗,就像人饿了要吃饭一样,是他们最基本的一种需求。 如肝癌病人,当癌细胞浸润或侵犯邻近血管、神经、淋巴管、软组织、内脏和骨组织,对其产生压迫或刺激时,患者在腹部、上下肢、关节等部位都会产生疼痛的感觉。而针对肝癌患者癌细胞发现晚、转移快、治愈率低的特点,疼痛会让他们更加悲观、绝望,甚至产生自杀倾向。 那么,止住癌痛要注意什么呢?早在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著名的《癌症三阶梯镇痛指导原则》,按照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