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痛 第107页

痛 第107页

  • 缓解痛风症状用车前子

    缓解痛风症状用车前子

    痛风是由瞟呤代谢紊乱引起的。嘌呤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人体尿酸过高就会引起痛风。痛风患者在常规用药后,症状虽有缓解,但足趾等部疼痛仍不减,可酌情选用车前子煎煮代茶饮,对缓解痛风症状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治法:车前子30 克.用纱布包裹,入水中煎30 分钟后,频服代茶饮。每日1 剂。-般连服10 天后,双足趾疼痛会有明显减轻,30 天后诸症除,血尿酸也可趋于正常。 车前子主要有清热利湿、渗湿通淋等功效。药理试验证实,车前子有“利尿”作用,可促进尿素、氯化物、尿酸的排泄。...

  • 老寒腿有办法可以减轻疼痛

    老寒腿有办法可以减轻疼痛

      76岁的蔡爷爷是家中的“天气预报”,比电视上的天气预告还要准确。每当气温下降或是要下雨,蔡爷爷总能提前知道,这都要归功于他的老寒腿,不过代价就是膝关节疼得要命,但是蔡爷爷说:“老寒腿是老病了,治了还是会疼,反正平时没事,忍忍就过去了!”但是,真的忍忍就好?是不是有办法可以减轻疼痛?为此,记者采访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关节科副主任医师柴生■。   指导专家   柴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关节科副主任医师   老寒腿=天气预报...

  • 吵架后腿痛有佳方

    吵架后腿痛有佳方

    腿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症状。通常人们都知道受寒可以出现腿痛,但您知道吗,吵架生气同样能令老人腿痛难忍。老刘今年53岁,近日因与邻居发生争吵后出现腿部疼痛,初起仅觉腿部疼痛发热,后日甚一日,痛得厉害的地方感觉热得也厉害,最后竟然卧床不起,不能翻身。忙去医院就诊,止痛药、消炎药吃了一堆仍不见效。后经中医治疗,服用汤药山萸肉30克,知母15克,当归10克,丹参1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数剂后热愈痛止,步履如常。 事实上,在中医看来老刘的腿痛是由肝虚导致的。中老年人本身体质多肝肾阴虚,大怒伤肝,更加重其虚,在腿部筋脉失养...

  • 樱桃缓解关节疼痛

    樱桃缓解关节疼痛

    眼下是樱桃上市季节,樱桃不仅味美,还对治疗关节疼痛大有益处。据美国密歇根大学最新研究发现,樱桃含有花青素和维生素P,具有跟阿司匹林、萘普生、布洛芬等抗炎镇痛药物一样 的功效,能缓解风湿病、痛 风引起的肌肉、关节酸胀 疼痛。 将新鲜樱桃1000 克,浸泡入2000毫升米酒中,密封,每2-3日摇动1次,15-20天即成,每日早晚各饮30~40毫升,并服食樱桃8-10枚。要注意的是,樱桃性温热,不宜多食。 (停云波)...

  • 入秋膝痛 做“暖膝操”

    入秋膝痛 做“暖膝操”

    进人秋季,凉爽了不少,温度发生变 化,日夜温差也随之加大。不少人受凉后 会出现膝盖疼痛,这种情况很可能是骨 火节炎发作。严重的还会影响上下楼梯、 甚至走路。在此,给大家推荐一套“暖膝 操”,每天做一次,有助缓解膝关节炎。 第1招:高位马步。两膝稍弯曲,以 膝盖不超过脚尖为宜。静蹲不动,两手平 举,目视前方,坚持1分钟,并逐渐增加 时间(如图1)。 第2招:坐位伸膝。坐在椅子上,将 双足平放在地上,然后逐渐将左(右)膝伸 直,并保 持伸腿姿 势5~lO 秒钟,再 慢慢放 下。双腿 交替进行...

    精品偏方 2024-03-08 10 0
  • 痛风 中医内食方+外治法治疗

    痛风 中医内食方+外治法治疗

    痛风的起因是血尿酸过多,早期发现痛风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检测血尿酸浓度。 蔬菜水果大多数是碱性。苦瓜、黄瓜、藕和藕粉有清热、解毒、利水的作用,营养丰富,对痛风适宜,白菜、萝卜、蕃茄、土豆、山药、茄子等都好,水果更可随意食用。一些能生吃的蔬菜就生吃,与水果一样,具有“清洁剂”的功效。现介绍两个痛风食疗方:  1.慈姑:慈姑,有人称之为白荸荠,用以烧肉作菜,味道鲜美,是降尿酸的良药,可适量煮食。 2.苡仁米:苡仁米又名回回米,中医用以清热、利湿、健脾,对痛风适合,我常加入一半的大米煮粥或加入...

  • 局部按摩防治季节性腰痛

    局部按摩防治季节性腰痛

    春季气候逐渐变 暖,人们户外活动增 加,很多老人却出现了 腰痛症状。这是由于冬 季人们的运动量少,腰 背肌肉及骨关节因长 时间休息而松弛萎缩, 一旦活动量增大时,易 造成脊椎小关节的错 位,严重时可导致腰椎 间盘突出。 长期腰痛会损害 肾脏,导致肾脏封藏精 气的功能减弱,还会出 现头发脱落、牙齿松动 易落、记忆力衰退、头 晕耳鸣、焦虑抑郁、尿 频尿急等症状。 专家指出,预防 腰痛,首先要让腰部 活动有一个适应过 程。运动的强度要逐 渐增加,使腰部的关 节、肌肉、韧带逐渐得 到锻炼。其次,可通过 腰部按摩来进行局...

  • 三步止痛法

    三步止痛法

    坐骨神经痛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发作时往往疼痛难忍,令人坐卧不安。其病因主要是感受风寒湿邪,经络受阻,不通则痛。在疼痛发作之时,除了注意休息,减少活动之外,还可以采用自制的醋药糊涂抹患处来止痛。中药外敷,配合穴位按压,一方面利用药物的渗透作用,另一方面则疏通气血,活血止痛。具体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放松局部 侧卧位,病侧朝上。可以自己操作或者请他人代劳。沿着坐骨神经走行的部位,以及疼痛最为明显的部位按揉、敲打。力度轻重适宜,以自我感觉舒适,局部微微发热为度。每次治疗10分钟,每天1次。 重点按揉 放松之后,用手指按...

  • 一次推拿治愈跟痛症

    一次推拿治愈跟痛症

    1个月前,50岁的孙先生陪爱人来到长沙市按摩骨科医院就诊,孙先生一眼就认出了门诊部主任周昌奉:“周医生,你好!两年前我因为足跟痛在您这里治疗,没想到一次就解决了问题,还没感谢您呢!” 原来,孙先生两年前因为跟痛症来到长沙市按摩骨科医院就诊,经周昌奉一次推拿按摩治疗后,就彻底解决了足跟疼痛的苦恼。“跟痛症”是一种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清晨下地的第一步或由坐、卧位改为站立、行走时,足跟部出现剧痛,活动几分钟后即可缓解;外观无异常或轻度肿胀,X线摄片常...

  • 中医升降理论治痛风

    中医升降理论治痛风

      升降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中医认为,人体气机应有升有降,只有升降正常,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否则就会出现功能失常。如《素问》中云“非升降,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出入,无以生长化收藏,是故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提出人体气机运动形式和自然界一样,离不开升降出入。国医大师路志正在多年临证中,习惯运用升降理论治疗脾胃病,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有一位复诊的病人,男,45岁,患痛风多年,经常足大趾肿痛,伴有牙齿松动、口腔溃疡、眼睛干燥、阴囊部湿疹、瘙...

  • 生食板栗治腰腿痛

    生食板栗治腰腿痛

    不少中老年人有腰膝酸软、四肢疼痛的毛病,秋后天凉或阴雨天气时就会加重。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睥主四肢,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肾渐虚,阳气不足,则出现腰腿痛症状,食用生板栗可治疗此病。唐代孙思邀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本草纲目》中指出:“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 食用板栗方法正确才能起到治疗作用,将鲜板栗放在口中细细咀嚼,感到无渣变为浆液时,再一点一点缓慢吞咽下去。唾为肾之液,在缓慢咀嚼的同时,板栗和唾液很好地混合在一起,可引入肾经直补肾气。...

  • 风湿骨痛 接骨经验方

    风湿骨痛 接骨经验方

    风湿骨痛验方 外用清骨散:银柴胡30克,鳖甲20克,炙甘草50克,秦艽50克,青蒿25克,地骨皮50克,胡黄连40克,知母20克,骨碎补60克,此方煎水外洗后加局部按摩,每日1剂,20剂为一个疗程。 接骨经验方 刚会啼的公鸡1个,去毛和内脏,加50度以上米酒混合捣碎(若伴韧带断裂,加水蛭2条),用5()度以上米酒加火蒸热。用法:骨折复位后,将上药敷断接处,宽约5厘米,用毛巾包好,用木板固定,两日换药1次,用每日蒸药的药酒淋患处,用3只公鸡基本痊愈。 ·风湿骨痛偏方 ·风湿性关节炎食疗方...

  • 治坐骨神经痛

    治坐骨神经痛

    【简介】坐骨神经病起病急骤,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发病前数周,在走路和运动时,下肢有短暂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有一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疼痛。 【组成】取中药皂角刺10~15克,加水500毫升,入沙锅中煎至300毫升 【制法】滤渣取汁饮用 【用法】每天1剂,分两次服用,至疼痛缓解后再巩固3~5天停药。 【辅助治疗】 疼痛发作时,可用冰敷患处30-60分钟,每天数次,连续二至三天,然后以同样的...

  • 按穴洗熏治关节痛小腿抽筋

    按穴洗熏治关节痛小腿抽筋

    入冬后天气寒冷,有些老年人时有小腿抽筋发生。患者到医院诊治,医生说缺钙,但吃了不少钙片,也毫无效果。此情况,如果患者每天早、晚按揉“商丘”穴(在足内侧面,内踝前下方凹陷处),“地机”穴(在小腿内侧,膝下约五寸,胫骨内后缘)各3~5分钟,3~5日可减轻症状或痊愈。 很多人小腿抽筋不是钙缺乏,而是经络、气血不畅或吸收不良所致,按揉商丘、地机二穴可健脾,促进吸收,通络促运化,小腿抽筋迎刃而解。 骨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常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关节疼痛、触痛、僵硬、肿大,活动...

  • 痛风性关节炎饮食调摄 可用百合

    痛风性关节炎饮食调摄 可用百合

    痛风是一类炎症性关节炎,由尿酸单钠结晶在滑液和其他组织中沉积引起。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和尿酸结石形成特点。中医学中也有“痛风”之名,是金元时代《东垣十书》《丹溪心法》等将痹证中的痛痹,或痛痹与行痹并列称之为痛风,或白虎历节风。痛风发作时,除药物控制和禁食高嘌呤食物外,患者食用百合粥,有助于缓解痛风关节痛。百合是一种有较高营养保健价值的蔬菜,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一般人都知道百合可滋阴润肺,却未必了解百合也能降尿酸治疗痛风。其实,百合...

  • 羊蹄藤饮治腰腿痛

    羊蹄藤饮治腰腿痛

    临床以民间中草药羊蹄藤为 主,治疗急慢性腰腿痛数例,均获显 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取羊蹄藤、鸡血藤各30克,水 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二、体会 急慢性腰腿痛之病因复杂,当 属五脏痹之肾痹。其主要症状为骨 萎弱不能行走,甚或腰背弯曲,不能 伸直,或关节肿胀,强直不能屈伸。 羊蹄藤又名过江龙,以根茎入药,其 功能活血祛风,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腰腿痛,配以鸡血藤舒筋活血,能在 较短的时间内使疼痛缓解。 吕家岭...

  • 主治痛风 化浊祛瘀通络蠲痹

    主治痛风 化浊祛瘀通络蠲痹

    张恩树,1944年出生,江苏仪征人,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任氏“然”字门中医内科第十二代传人。早年受过高等教育,熟读医籍,后师从全国名老中医任达然主任,侍诊左右,耳闻目染,尽得薪传。临证善用经方,自创时方,集诸多名家之精华,疗效确切。临证擅长治疗内妇科杂症,如慢性胃炎、肝硬化、胆石症、功能性胃肠病、痛风、失眠、月经不调、带下病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多次获市优秀科技论文奖和科技...

  • 简便易行的足跟痛外治法

    简便易行的足跟痛外治法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引起足跟痛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劳损,即劳累过度无意损伤等;二是外伤,即走路时不小心,脚踩在石子等硬物上,引起急性跟下脂肪垫炎、跖腱炎或滑囊炎等;三是跟骨疏松症,多见于久病卧床的中老年人。 具体方法是:取白术、白芷、防风各10克,共研为细末,装入布袋内。使用前将药袋放入清水中浸泡15分钟。另找一块砖,在砖的中间凿一个能放下药袋的凹坑,然后将砖放在炉火中烧,待砖烧热后取出放在地上,往砖的凹坑里倒入食醋(倒多半下),把药袋放在凹坑里,将脚跟慢慢地放在布袋上熏20分钟。一般患者熏2~3次可明显见...

  • 辨证治疗房事腰痛虚证

    辨证治疗房事腰痛虚证

    房事腰痛是指男女在性交 中或性交后腰背酸痛,甚至痛连 足膝的病证。中医经典《黄帝内 经》日:“腰者,。肾之府,转摇不 能,肾将惫矣。”说明肾脏亏虚可 以导致腰痛。但房事腰痛并不完 全是由于肾脏亏虚所引起的,西 医多认为原因是前列腺增生、炎 症、盆腔炎症、肿瘤等。中医认 为,房事腰痛虚证可从以下方面 辨证治疗。 一、肾阳虚患者多见同房 腰痛,腰腿酸软,每遇房事则腰 痛更甚,喜揉按,喜热熨,卧时痛 减,常伴性欲减退,面色苍白,无 力等症状。治宜温补肾阳,培补 元气。食疗药膳可用: 1.益寿鸡...

  • 腰肌劳损“功能性腰痛”“腰背肌筋膜炎”

    腰肌劳损“功能性腰痛”“腰背肌筋膜炎”

    用土牛膝、猪瘦肉、冰糖煎水内服治疗腰肌劳损有一定的作用。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或“腰背肌筋膜炎”等,多因急性腰扭伤后失治、误治,反复多次损伤;或由于在劳动中长期维持某种不平衡体位,如长期从事弯腰工作;或由于习惯性姿势不良等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 治疗方: 土牛膝75克,猪瘦肉60克,冰糖3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天。用本方治疗腰肌劳损,效果良好。 本病属中医“腰痹...

  • 认识肢体疼痛病

    认识肢体疼痛病

    肢体疼痛,从头、颈、肩、背、腰、脚到足跟,要不是断断续续隐隐作痛,就是突然痛到锥心却又无法言喻。疼痛来袭那一刻,感觉凄“惨”,身心皆“痛”。别小看这种疼痛,它绝不只是“痛”那么简单。   疼痛的主要部位  根据经验,绝大部分的肢体疼痛病人的痛处主要是在手臂、背部、颈项、肩膀和头部。 1.头痛:较常见的是偏头痛,一般都能治疗,若是脑部肿瘤则交由内科负责。   2.背痛:很多时候找不到原因,有时是因为压力、紧张、旧伤等因...

  • 腰腿酸痛 药膳可起辅助作用

    腰腿酸痛 药膳可起辅助作用

    治疗腰腿酸痛,除了药物、物理治疗等外,药膳也可起辅助作用。 气滞血瘀型 腰腿痛如刺,酸痛的地方固定、日轻夜重,坐卧休息容易烦躁,疼痛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 三七丹参粥三七10-15克,丹参15-20克。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取浓汁,再把米30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药汁,共煮片刻即成。每日食用1剂。 三七地黄炖肉汤三七10-15克、地黄30克、大枣4枚、瘦肉300克。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1小时,加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温热型 腰部刺痛、有热感,热天或雨天会加重,但活动后...

  • 大黄巧治腰痛症

    大黄巧治腰痛症

    伤科腰痛临床症状错综复杂,有的是单纯腰痛,有的伴有下肢麻木和行走困难,总由腰部疾患引起,故统称为“腰痛症”。伤科腰痛症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临床上绝大多数均采取非手术综合疗法,而中医辨证论治在伤科腰痛症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进一步认识伤科腰痛症的发病机制,熟练掌握中医辨证论治,对保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处方与用法:大黄适量,研末,姜汁调糊。痛处先用炒热的葱白,拭擦患处至发热,再敷上大黄糊。纱布固定,每日换1 次。治疗期间,最好饮用适量米酒。 大黄味苦,寒。入手太阳小...

  • 中药葛根茶缓解颈椎疼痛

    中药葛根茶缓解颈椎疼痛

      颈部不适时,往往反映的是全身的气血经络不通,所以缓解颈部疼痛时,应当有一个整体观念,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曹大明,推荐一道养护颈椎的茶,名为“葛根五加茶”,可以疏通气血,对缓解风寒湿邪引起的颈椎疼痛效果不错,经常埋头工作或者盯着电脑的人,不妨经常做着喝。  具体方法是,选葛根、薏米仁各50克,五加皮15克,煎水代茶饮,或者把五加皮煎水后取汁、葛根切碎,与薏米仁、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待沸腾后改成文火熬粥即可。   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冰糖适量服用。除了要重视全身调理外,...

  • 中医古方治愈坐骨神经痛

    中医古方治愈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病人临床较常见,采用 中医古方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取得明 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治疗病人:108例,其中男68例,女 40例;年龄19~69岁;发病时间3天~ 18个月。症状多为腰及下肢疼痛麻木, 活动后加重。病因为受凉或劳累,多有腰 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情况。 处方:独活9克,桑寄生、杜仲、牛 膝、秦艽、茯苓、桂枝、防风、川芎、党参、 甘草、当归、白芍、熟地各6克,细辛3 吨。 用法:以水l升,煮取300毫升,分 2次服,15天为1个疗程。 结果:治愈(症状、体征消失)74例, 好转(症状、体征改善...

  • 腰痛多为湿邪重浊 痹着腰部 辨证施治

    腰痛多为湿邪重浊 痹着腰部 辨证施治

    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与外伤,都可出现腰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邪重浊、痹着腰部,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或肾精亏虚、髓海不充所为,可按以下几型辨证施治。 1、寒湿型: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不得减,或反加重,阴雨天更甚。治宜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方用渗湿汤加减——干姜、丁香、苍术、白术、橘红、茯苓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湿热型:腰髋弛痛,牵掣拘急,痛处伴有热感,遇冷痛减,口渴不欲饮,尿色黄赤,或午后身热,微汗出。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方用加味二妙散加减...

  • 颈椎病 肩部疼痛 锻炼妙招

    颈椎病 肩部疼痛 锻炼妙招

    与项争力两肘屈曲,双手十指交叉抱头于后枕部,两腿分开与肩宽。头用力后仰,双手同时给头一定的阻力。坚持10秒放松2秒,重复12-16次。 回头望月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腿微曲,左手上举,手掌置头后,右手背置腰背后,上体前倾45度,左右旋转,头随旋转向后上方做望月状,重复6-8次。 托天按地两腿并立,两臂自然下垂,右肘屈曲,掌心向上,伸直肘,掌向上托起;左肘微曲,左手用力下按,头同时后仰,向上看天,左右交替,重复6-8次。 前伸探海两腿分立与肩宽,双手叉腰,头颈前伸并转向右下方,双目向前下视...

  • 自制中药鞋垫治足跟痛

    自制中药鞋垫治足跟痛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由足跟脂肪垫炎、足跟劳损、跟骨骨刺等引起,体重增加、过度劳累时疼痛加剧。用中药自制鞋垫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取花椒10克、吴茱萸6克、肉桂10克,烘干碾面混匀。在棉布鞋垫上铺少许棉花,撒上药末,上面再覆盖一层棉布,然后用线纵横缝纫鞋垫,使得药物固定即可。做好后将其垫于鞋内,一般7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换药。 鞋垫中的吴茱萸、花椒、肉桂可温中散寒、除湿止痛,并含有芳香挥发油,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抑菌杀菌消除炎症的作用,坚持使用能有效祛除足跟痛症状。 (中医硕士 刘云丽)...

  • 黄归膏去足跟痛(跟痛症)

    黄归膏去足跟痛(跟痛症)

    所谓跟痛症就是脚后跟疼痛,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多与劳累过度、肾气亏虚有关,一旦外感风寒湿邪,闭阻经脉,便诱发疼痛。 黄归膏中有大毒温经的藤黄,配以温经散寒的丁香,佐以活血化瘀的当归、血竭;冰片,故能消骨刺、通经络、散郁结、止痹痛。取藤黄、当归各 100克,丁香20克,血竭10克,冰片30克。 将上药粉碎后用麻油调成膏状待用。患者俯卧在床上,屈膝90度,家属一手握住患足固定,用另一手小鱼际处揉跟腱周围滑囊7-8次,然后把适量的药膏涂于患处并用胶布固定在跟腱周围,3-4天更换1次。如果是以跟下痛为主的,采用牛角按压足跟...

  • 腰背疼痛的康复治疗

    腰背疼痛的康复治疗

    腰背疼痛的治疗有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由于其病因多,故治疗方法也随诱发疾病的原因不同而不同,但同属于腰背疼痛,其康复护理当然也有其共同之处,并且是保证腰背疼痛尽快康复,减少复发的关键。 中药治方:川芎15克,玄胡15克,独活15克,桑寄生20克,秦艽15克,鸡血藤30克,狗脊15克。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1.休息。卧床休息是传统的治疗腰背疼痛的方法。卧床休息固然能够使疼痛有所减轻,但其副作用可能更大。卧床休息可以使腰痛减轻、腰背部肌肉得到休息,但是休息后的活动则能再次诱发疼痛。长期卧床还会出现...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