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痛 第112页

痛 第112页

  • 胆石疼痛可温灸

    胆石疼痛可温灸

    胆石症的患者,常常出现右侧胁肋部位的胆区疼痛。利用艾条来温灸相应的穴位,可以达到止痛的目的。 具体方法是,于疼痛发作时,选取阳陵泉 (小腿前方腓骨小头下方凹陷处)、胆囊点(阳陵泉下1寸)两个穴位,用艾条点燃后温灸。每个穴位灸10分钟左右,以腹部胀痛感消失,自我感觉舒适为宜。阳陵泉是胆经上的穴位,此穴是诊断和治疗胆石症的特定穴位。如果此穴出现压痛,则表示人体的胆囊可能出了问题,应该及肘进行诊治。 因此中老年人在日常保健操作中,可以有意识地按压一下相关穴位,以增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林怡兰) 人体穴位图解...

  • 结肠截取术后少腹痛10年 方投中医验方

    结肠截取术后少腹痛10年 方投中医验方

    【病案】   陈某,女,57岁,于2014年6月21日初诊。患者结肠截取术后少腹痛10年。   2004年患者因结肠壅阻而手术截除1.05米,85天后又截除小肠0.4米,其后不久即少腹痛,经检查被确诊为肠粘连。因少腹痛进而诱发胃疼乃至呕吐。每月均腹部皮肤隆起1~2次。每天睡眠时间仅4小时左右,亦长达10年之久。两目瘙痒、干涩,心悸。口中有咸味,大便每日1行,质稀,尿黄而少。脉弦,舌淡红,苔白,根厚,口唇红。部分指甲呈紫色。证属血虚而瘀,脾湿阳虚。治宜养血活血,健脾扶阳。方投桃红四物汤、五苓散...

  • 肛裂,大便带血,肛门间歇性痛苦,蛋黄油

    肛裂,大便带血,肛门间歇性痛苦,蛋黄油

    肛裂是肛管皮肤破裂,久不愈合形成裂口,患者表现以大便带血,肛门间歇性痛苦为主要特点。现介绍用蛋黄油外搽治肛裂有效的办法。 蛋黄油制取:把鸡蛋3~5个煮熟,将蛋黄取出放入锅中捣碎,用微火炒,开端会干,稍后开端出油,再炒至深褐色后将油倒入洁净的小瓶内,候冷备用。 用法:每天大便后用温开水或10%过锰酸钾溶液清洗肛门,然后用小棉签蘸上鸡蛋黄油少许,搽在肛裂部,1日1~2次。一般连用数次,痛苦能显着减轻,使用3~5天,肛裂可痊愈(血止、痛消)。本方适用轻、中度肛裂患者。 肛裂可归为中医的&ld...

  • 土方治肾虚腰痛

    土方治肾虚腰痛

    猪腰子1个,杜仲20克,威灵仙15克。先将杜仲和威灵仙分别研成粉末,然后在混合均匀。猪腰子破开洗去血液,放入药粉,摊匀合紧,放入碗中,加适量水,再放入锅中蒸熟。熟后将猪腰子连汤一起服下,一日一次,次日再重复做一个,第三天也是。连服3天。(胡佑志) 肾虚腰痛是慢性腰痛中的又一病症。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又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导致肾精亏损,无以滋养腰脊而发生疼痛。 中医讲究“以脏养脏”,动物肾脏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正是我们人体肾脏所需的。海鲜类:海鲜类...

  • 指针缓解肾绞痛

    指针缓解肾绞痛

    肾绞痛突然发作时,会剧烈疼痛,疼痛从腰部开始沿输尿管向下腹部和大腿内侧放射,可持续几分钟或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不等。肾绞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尿路结石.一旦痉挛或梗阻解除,症状会很快缓解。当肾绞痛急性发作时,可用手指按压下腹的气海穴来止痛。 气海穴位于下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疼痛时用大拇指点压该穴,以手代针,力度以能够耐受为宜.按压2~3 分钟后会有酸胀感,疼痛减轻,此时稍微减轻按压力度,再持续按压5分钟,疼痛可消失。 气海穴在任脉上,能行气补气,化浊通便。指针按压此穴可疏通瘀滞、活络止痛,对肾绞痛发作有明显止痛...

  • 胆绞痛取阳陵泉穴单刺疗法

    胆绞痛取阳陵泉穴单刺疗法

    杨某,女,56岁。农民,2009年9月15日初诊。 右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6天。6天前,因吃熟玉米棒子引起右上腹剧痛,阵发性加重,向上钻顶感,并向右肩放射痛,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口干口苦,纳减乏力,7、8天未大便,一直低热,37.5℃左右。在某医院住院,按胃炎输液治疗无效,前来就诊。诊见体温37.6℃,痛苦面容,呻吟不止,呈弯腰屈曲位,右上腹板硬,压痛。大便已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西医诊断:胆道蛔虫合并感染。中医辨证:胆道蛔厥夹杂肝胆湿热。治宜疏通胆道,清热利湿。取阳陵泉穴针刺。 取阳陵...

  • 胆石症,两侧胁肋疼痛,治则处方

    胆石症,两侧胁肋疼痛,治则处方

    胆石症属胁痛范畴,痛位虽在肝胆,但发病过程中与脾胃密切相关。肝郁不舒,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土运不节,又可使肝胆失疏,导致胆中精汁变性,通降失调。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B超显示胆囊增大,囊壁增厚欠光滑,胆囊内泥沙样结石,胆总管轻度扩张。 治则:疏肝利胆,健运脾胃。 处方:柴胡、木香、炒枳壳、当归各10g;郁金、茯苓、白术、白芍各12g;威灵仙、黄芪、党参各15g;鸡内金20g。 加减:阴虚津伤加生地12g;瘀滞加三棱12g;食欲不振加炒麦芽、炒谷芽各30g;黄疸加茵...

  • 忍小便则手掌心胀痛案

    忍小便则手掌心胀痛案

      郑某,女,68岁,门诊病例。   2006年5月28日初诊:诉其小便频,有尿必解,若稍忍则立觉双手掌心与手腕相连接的部位疼痛,而且胀痛逐渐加重,只要解完小便,其胀痛则消失。因此,不得不频频入厕小便,昼夜如此,每膈1~2小时必须上1次厕所,病已1月余不愈。曾去医院做过多次检查:膀胱未发现任何病变,尿检无任何异常,手掌经几次x线片检查亦未发现异常。诊断不明,故用抗感染、止痛药治疗亦无效。   刻诊:小便色清不黄,小便时并无灼热涩痛感,察其手掌部无红肿发热之象。舌色淡紫,舌苔薄白,脉细。   辨证:膀...

  • 治淋病 尿频尿急尿痛方

    治淋病 尿频尿急尿痛方

    处方:土茯苓、蒲公英、鱼腥草 (后下)、海金沙(包煎)、车前子(包煎)各20克,金银花12克,连翘、虎杖、知母、黄柏、栀子、大青叶各10 克,丹皮、甘草梢各6克。 加减: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小便涩痛者,加金钱草、石韦、瞿麦各 10克;尿中带血者,加白茅根、小蓟各10克;阴部分泌物多者,加马齿苋、扁蓄各10克;阴部灼热奇痒者,加苦参、白鲜皮、地肤子各10克;妇女白带量多者,加薏苡仁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药渣复煎以坐浴,每次20分钟,早晚各1次。 功效: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主治:淋病,...

  • 肠道蛔虫钻入胆管胆绞痛中医针刺疗法

    肠道蛔虫钻入胆管胆绞痛中医针刺疗法

    胆绞痛可由肠道蛔虫钻入胆管而引起,属于中医“胆胀”“腹痛”“蛔厥”等范畴。 本证多由于饮食不洁,寒温失常导致通降不利,蛔虫上扰,不通则通,或脾失健运,湿郁化热熏蒸,蛔虫钻入胆道所致。 取坐位或仰卧位,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取阳陵泉穴。皮肤常规消毒,用2寸28号不锈钢毫针,快速直刺阳陵泉穴,得气后,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每10分钟左右捻转1次,捻转3~5次。 每日治疗1次或2~3次,轻者7天为...

  • 胁痛,胆囊息肉,柴芩温胆汤合消瘰丸加减

    胁痛,胆囊息肉,柴芩温胆汤合消瘰丸加减

    患者韩某,男,35岁,2019年3月15日初诊。诉体检发现胆囊息肉。现病史:2018年12月19日做彩超检查时发现有胆囊小息肉,2019年3月7日再次做彩超显示数个胆囊息肉,最大的有4mm。2019年3月15日来就诊,刻下症见:右侧胸部疼痛,油腻或饱餐后右上腹及右肩部疼痛。尿酸494.8umol/L。唇干,饮食可,睡眠、二便均正常。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胁痛。胆囊息肉。高尿酸血症。 辨证:痰瘀互结,胆腑郁热。 治则:利胆消郁,软坚散结。 处方:柴芩温胆汤合消瘰丸加减。方...

  • 小便短少、涩痛有热感

    小便短少、涩痛有热感

    用葡萄250克,西瓜200克,藕250克。 西瓜连皮绞汁,葡萄、鲜藕亦绞汁,三汁混合饮用。 主治小便短少、涩痛有热感。...

  • 酒毒肝疼痛 自拟解瘀化湿消积复肝汤

    酒毒肝疼痛 自拟解瘀化湿消积复肝汤

      吴某,男,45岁,3月15日初诊。   患者平时嗜酒如水,食辛辣为常。约5个月之前,自觉右上腹不适,在某医院检查诊为“慢性无黄疸型肝炎”,多次治疗无明显效果,但也未有明显发展,经常自觉右上腹饱满,饮食不香,右季肋部不定时隐疼。3天前因过量饮酒、倍食辣椒后,引起肝区疼痛逐渐加重,上腹胀满,不能进食,肝区疼痛日益加剧,并向背部放射。且因疼不能向右侧侧卧,侧卧则疼痛难忍。因患者是乡村中医,遂要求中医治疗。   刻诊:症状同前。检查:表情痛苦,体温38.8℃。右上腹隆起,肝浊音上界在...

  • 治尿血伴尿痛尿急

    治尿血伴尿痛尿急

    【简介】尿血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挟杂血块。《素问》称“溺血”、“溲血”。 【组成】干黄花菜60克,黑木耳15克 【制法】水泡1小时,洗净,加水共煮半小时,加白糖适时分3次服。 【用法】每天 1剂,连服7-10天。 【疾病】尿血之症,多因热扰血分,热蓄肾与膀胱,损伤脉络,致营血妄行,血从尿出而致尿血,发病部位在肾和膀胱...

  • 肾绞痛用中药小承气汤加减

    肾绞痛用中药小承气汤加减

    肾绞痛大多由结石梗阻于肾或尿道所致.湿热气血交阻.在加上西药解痉药过量不当.如:阿托品或杜冷丁、654—2等,容易引起肠蠕动减弱,出现腹胀大便不通,致使肠道燥粪排泄障碍.以及疼痛引起的脏腑功能紊乱.二者兼夹使脏腑气化功能失职,使粪便浊气积淤肠道。邪热内蕴,侵于肾及尿道、膀胱而出现肾绞痛,腑气不通,邪无出路.不通侧痛,故屡用西药解痉止痛疗效甚微。 用中药小承气汤加减.治疗内热蕴结.大便不通的腑实证而引起的肾绞痛,效果很好,一般2~3天,便通痛止. 方药:大黄5克(后下),枳实15克,青皮15克,元胡1...

  • 两胁胀痛肝炎胆囊炎 达郁汤

    两胁胀痛肝炎胆囊炎 达郁汤

    张磊,男,1929年生,主任医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内经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等职,首届全国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他长期致力于教学与临床,治学严谨,博采众长,深谙《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之奥旨,临床治病多以经典理论为指导,善治各种内科疑难杂病。 组成:柴胡10克,白芍15克,炒枳实10克,炒苍术10克,制香附10克,草果6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蒲公英15克,防风3克,羌活3克,生甘...

  • 急性肾绞痛 针灸立竿见影的止痛

    急性肾绞痛 针灸立竿见影的止痛

      【穴性特点】   委中穴正当腘横纹中央,“委”有“曲”之意,取穴时须屈曲膝关节,故名委中。   《灵枢·本输》曰:“委中者,腘中也,为合,委而取之”。委中穴又名郄中,是针灸四大要穴之一,又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足太阳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是刺血较为理想的穴位,故《针灸大成》称其为“血郄”。古有“腰背委中求”之语,出自《四总穴歌》,初录于明代针灸学家徐风编著的《针灸大全》。...

  • 肾阳虚致腰腿痛 搓腰倒走做好保健

    肾阳虚致腰腿痛 搓腰倒走做好保健

    53岁的王阿姨膝关节疼痛多年,“我的腿又疼得厉害,要下雨了。”王阿姨多年的经验总结表明其腿痛的天气预报准确率高着呢!这种疼痛折磨着王阿姨,怕冷,平时隐隐痛,天气变化时疼痛就加剧。风湿药、止痛药用了不少,用时能缓解,天气一变化时疼痛就发作。 病因 肾阳虚致腰腿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林国华教授称,“天气预报腿的病人多是阳虚湿重体质”。因为阳虚易生内寒,湿邪缠绵难愈,加之阳虚卫外不固,所以,当天气变化时,与正常人相比更容易感风寒外邪,...

  • 肾结石肾绞痛 引发尿毒症

    肾结石肾绞痛 引发尿毒症

    肾结石可能堵塞尿路阻碍尿液的排出,造成疼痛、肾积水,严重的可能影响肾功能。具体来说,肾结石对患者的身体可以造成以下几种伤害: 泌尿系梗阻肾结石致泌尿系管腔内堵塞可造成梗阻部位以上的积水。 局部损伤小而活动度大的结石,对局部组织的损伤很轻;大而固定的鹿角状结石可使肾盏、肾盂上皮细胞脱落,出现溃疡、纤维组织增生、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以致纤维化。移行上皮细胞长期受结石刺激后,可发生鳞状上皮细胞化生、甚至引起鳞状上皮细胞癌。 感染有无感染对肾结石的治疗和防治有重要意义。尿路感染病人临床表现为发热、...

  • 治淋证(膀胱湿热)尿频尿急尿痛

    治淋证(膀胱湿热)尿频尿急尿痛

    王某,男,41岁,2009年4月5日就诊。患者主诉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2年余,复发2天,伴腰酸痛。体检,双肾区叩击痛阳性,双下肢未见水肿,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等;化验检查,尿常规白细胞(++),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大于105个/毫升。 诊断:淋证(膀胱湿热)。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处方:金银花15克,土茯苓100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泽泻10克,黄柏10克,生地黄15克,蒲公英30克,白头翁10克,车前子15克(包煎),生地榆、鲜白茅根各60克,地骨皮、白花蛇舌草各1...

  • 坐骨神经痛 颈椎痛 2偏方

    坐骨神经痛 颈椎痛 2偏方

    腰椎盘突出 食用粗盐1斤,炒热后加艾叶*半两,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 一日一次,连用5~10天。(盐可每天反复使用) 颈椎痛 羊骨头二两,砸碎,放锅内炒黄,浸白酒1斤,三日后可用生姜蘸酒擦颈部, 一日三次,一般不过15天,可以根治。 ·治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中医名方:15) ·谢兆丰祛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的诊断治疗 ·治疗坐骨神经痛-穴道指压法 ·坐骨神经止痛汤...

  • 肾绞痛频发 穴位快速止痛法

    肾绞痛频发 穴位快速止痛法

    肾绞痛多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移动所致,尤以后者为多见。本病好发于深夜凌晨,发作时一侧腰腹绞痛,难以忍受。患者常大汗淋漓或手足厥冷,可伴有频繁呕吐,或有小便色深及小便不畅。西医多临时用杜冷丁、吗啡等强效止痛剂配合解痉的阿托品、6-542等治疗。如果肾绞痛频发,或者经检查确诊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者,可用指压承山穴止肾绞痛,或针刺肾结石点以救急。 1.指压承山穴 《人民军医》报道,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用一手或双手拇指重压肾绞痛发作一侧的承山穴,重压15秒左右,有明显酸痛感后,肾绞痛可立刻消失或明显缓解。笔者近...

  • 腰腿时常疼痛 来套拍手操

    腰腿时常疼痛 来套拍手操

    很多人,如患者和一些亚健康状态的人,除了有医药治疗外,还应该有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对于腰腿时常疼痛的中老年人,非常适合这套拍手操。坚持下去,日久便能见成果! 第1节 拍指尖 方法: 双手手臂向上拍打50下,手指放松 功效: 调节末梢血运,加强动能,激发全身活力 第2节 拍肩(肩井) 方法: 双手交叉拍两侧肩井穴50下 拍的时候手掌往下压 功效: 治疗肩颈背疼痛,头晕头疼耳鸣等 第3节 拍肘(尺泽)...

  • “奇异中药”风湿痹痛有奇效

    “奇异中药”风湿痹痛有奇效

    风湿 此前有读者看了我们关于风湿痹症的推送(点击传送)后,在后台提问,表达对夏天无这味药不甚了解,希望可以详细说说。 我猜想,这其中主要当是长居北方的读者。“夏天无”这个听起来有些萧索的名字在北方人耳中的确不甚常见,但其实以夏天无为主料的成药夏天无片,却是许多南方家庭的常备药品。 那么我们先来说说夏天无到底是个什么: 夏天无,基源植物是罂粟科紫堇属的植物伏生紫堇,药用部分为其干燥块茎,以江西龙虎山一带所产最为道地。主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偏瘫;坐骨神经痛;小儿...

  • 治痛风经验病案举例 用药体会

    治痛风经验病案举例 用药体会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是全国著名中 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 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现将 其治痛风经验介绍如下。 一、病案举例 病案一:患者,男,70岁,退休。 患者左足踝关节、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 痛4天,活动受限,服痛风舒、苯溴马 隆、季德胜蛇药不效。有高血压病、高 尿酸血症史,近半年痛风反复发作,平 时服用苯溴马隆以促进尿酸排泄。刻 下:血压160/80毫米汞柱,左足第一 趾跖关节、踝关节红肿压痛明显,活动 受限。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此乃湿 热蕴结,浊瘀痹阻。治宜清热泄浊、蠲 痹通络。处方:...

  •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饮食方式的改变,另一种与大家非常熟悉的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三高”密切相关的代谢异常疾病———高尿酸血症也越来越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杀手”。高尿酸血症也是引起痛风的最重要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血尿酸高的人都会发生痛风。 一、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 高尿酸血症等于痛风吗?不等于。好多人在体检发现血尿酸升高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不是得了痛风,在很多朋友的印象里高尿酸血症就等于...

  • 劳淋病 尿频尿急尿痛 导赤通淋汤

    劳淋病 尿频尿急尿痛 导赤通淋汤

    张炳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首批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学术带头人。师从于秦伯未、王文鼎、宋向元、刘渡舟、王绵之、祝谌予等中医名家,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50余年,学术特色为“肾龟地、气黄芪、虫蚁类方更新奇”,临床以脏腑辨证为核心,善用活血化瘀、涤痰滚痰法治疗疑难怪证,善用虫蚁之品、毒麻之剂,疗效卓著,被誉为“医林怪杰”“治痛名...

  • 天冷膝盖痛 病例方药一则

    天冷膝盖痛 病例方药一则

    天冷膝盖痛主要是由于关节受到风湿、风邪入侵膝盖部位引起的,是由于生活中长期不注意膝盖的保暖造成的,在天冷,风大,或者潮湿的时候都会引发膝盖的疼痛。 艾草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 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 清·吴亦鼎《神灸经论》记载,“夫灸取于火,以性热而至远,体柔而用刚,能清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艾灸——治疗膝盖冷痛 艾灸部位:...

  • 用塑料棒治好了臀尖痛 用醋治好骨质增生

    用塑料棒治好了臀尖痛 用醋治好骨质增生

    用醋治好骨质增生 骨刺在医学称为骨质增生, 一般认为与人体的自然衰老有 关,无需特别处理。可如果压迫血 管、神经就可麻烦了,可以引起一 系列的病症,如颈椎病、腰椎管狭 窄症等,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 今年我年过82岁了,十三年 前,我的右腿感到酸痛,后逐渐麻 木到脚头,医生确诊为骨质增生, 并压迫到神经所致。我按照老友 介绍,用老陈醋治疗方法,摸索着 试验。我到超市买回来一瓶老陈 醋,用小毛巾折成四方四层,用醋 浸透(不要外流)敷在痛处,再用 热水袋外敷,连换两次,早晚各敷 1次,两天就好了。后来我的颈椎 骨又...

  • 胁痛(肝经气滞血瘀证)活血止痛之法

    胁痛(肝经气滞血瘀证)活血止痛之法

    导读:本文重点介绍知名中医专家张洪义教授运用活血化瘀药的经验。张教授将活血化瘀药按其效力归纳为几组药对,临证时根据患者气滞血瘀的程度、部位、性质等不同进行辨证加减,在治疗中获得良好效果。张教授对活血化瘀药物的灵活运用充分体现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色,在临床实践中可资借鉴和参考。 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非常广泛,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活血化瘀的作用在现代医学中体现为抗血小板凝集、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等,可见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在该方面均非常重视。全国名老...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