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痛 第116页

痛 第116页

  • 坐骨神经痛 散寒利湿治则处方

    坐骨神经痛 散寒利湿治则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时祥   万某,男,35岁。2008年6月29日初诊。患者自述两年前开始,左侧腰骶部向左腿后外侧,传至小腿及足背部,左下肢屈伸不利,步履艰难,活动后疼痛加重,左下肢殊冷,经医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2年来四处求医,疗效甚微。诊察其脉沉细,舌体胖嫩,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症合参参,证系风寒湿三邪杂至,合而成痹。   治则:散寒利湿,祛风通络。   处方:当归15g,桂枝10g,白芍10g,细辛3g,穿山龙12g,川牛膝12g,独活10g,木瓜10g,地龙10g,防己1...

  • 中药热敷缓解“骨松”腰背痛

    中药热敷缓解“骨松”腰背痛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 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 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 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 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腰 背疼痛是其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影 响病人生活质量。近年来,临床采取 中药热敷配合运动干预有效缓解骨 质疏松病人腰背痛症状,现介绍如 下。 一、治疗方法 1.中彰热敷 处方:桃仁、红花、川芎、生地、 赤芍各50克,丹参30克,细辛、制 草乌、制川乌各10克,艾叶200克。 用法:将上述中药和粗盐150 克混合,置入布袋封口,放于65~C的 蒸柜内蒸30分钟...

  • 痛风中医辨证论治施以针灸

    痛风中医辨证论治施以针灸

    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呈逐年递加的发展趋势,其间发病的原因,除了饮食结构变化外,还与个人体质差异、气候环境、日子条件等要素密切相关,它的致病机理也有风、湿、热、寒、瘀、虚等几种外邪,这显得中医在医治痛风过程中的复杂性。其实痛风的病名在《黄帝内经》已有记载,当时被称为“痛痹”,之后,痛风还有个形象而风趣的名称,由于它发作时,犹如山君撕咬般痛苦,又被人称为“白虎历节风”。 临床中医辨证论治施以针灸为主,按摩为辅的医治办法,防治以...

  • 几招缓解痛疼 维护腰椎的方法

    几招缓解痛疼 维护腰椎的方法

    人到了一定年纪之后,总在为自我保养而尽力尝试着。但是在青年时期却总是在消耗着自己的芳华。地铁上,公交车上,随处可见垂头一族,个个都是“二郎(腿)神”。 教你几招缓解痛疼 维护腰椎的方法 殊不知坚持人体曲线美的脊椎,正在等候爆发一场恶战。。。 曾经总认为腰椎病的高危人群是中老年人,事实上却越来越年轻化。所以垂头一族们和“二郎(腿)神”们请注意了,腰椎病不好惹,要懂得怎么防治才是今后幸福生活的本质。 先来认识一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具体体现...

  • 老中医李耀谦治痛风方

    老中医李耀谦治痛风方

    处方:忍冬藤、薏苡仁、生石膏(先煎)各15克,海藻、山慈菇 (先煎)各10克,炒黄柏5克,宅 术、白术、知母、白芥子、稀莶草 干地龙、防己各8克。 加减:局部掀热痛剧,加1 滑石(布包)10克,寒水石(先煎 30克;红肿退而痛不除者,去年 膏、海藻,加姜黄10克,蜈蚣 条;肾功能不全者,去防己。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 剂。 功效主治:清热消肿止痛 主治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症见多 节红、肿、热、痛,舌质红,苔黄 脉洪数。 创方者:李耀谦...

  • 足跟疼痛多为钝痛或针刺样疼痛 中药方

    足跟疼痛多为钝痛或针刺样疼痛 中药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寒湿型:多因感受风寒外邪,或涉水踏路,或居住湿地,足跟疼痛,则至肿胀,下肢沉重,畏寒肢冷,得温痛减,伴乏力,全身酸痛。舌淡白,脉弦紧。药用黄芪30克,续断20克,薏苡仁30克,羌活10克,独活12克,伸筋草24克,木瓜12克,防己12克,鸡血藤30克,苍术10克,茯苓15克,桂枝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虚损型:年老体弱之人多见足跟疼痛,不敢着地,病程久,行动无力,劳则加重,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无华。舌质淡,脉弦细。药用鸡血藤30克,山药30克,伸筋...

  • 对痛风病因病机认识 痛风治疗5法

    对痛风病因病机认识 痛风治疗5法

    商宪敏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师承教育导师,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本文谨就其辨证治疗痛风的经验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1 对痛风病因病机认识 商教授认为湿邪痰浊是致病的主要病因,气血经脉阻滞是发病的重要病机,湿性粘腻导致本病久治难愈,反复发作,肾元受损是本病转化及加重的内在基础。 具体来说,痛风是由于体质因素(多有先天禀赋不足的家族史)及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痰湿、湿热内生,痰湿、湿热浊邪阻滞经络气血,这是...

  • 痛风石处方

    痛风石处方

    痛风石是由于痛风病日久,血中尿酸反复析出至关节、体表等处而形成。中医认为,痛风发病是由于素体脾虚或阳气亢盛,复劳倦、寒热失调、饮食失节等致三焦气化功能不力,水湿停着,聚而生痰,痰湿滞于血脉。痰浊瘀阻日久,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流窜肢节,则致肿痛,痰结成核,坚如磐石,甚或溃破,渗溢脂膏,久之损及肝、脾、肾。笔者临床常遇病情迁延数年的患者,其病关键在于体内痰湿瘀浊之毒未除,究其毒由,一为肥甘厚味品摄入过度,二为脾运不力,肾排不及。故治以健脾化痰,软坚散结,活血通络,利节排浊,中西药合用以软化结节,再施以针刺微创排石,效果...

  • 痛风不是一种病是一串病 防治痛风根源在养肾

    痛风不是一种病是一串病 防治痛风根源在养肾

    号称“生命第一痛”的病是什么呢?痛过的人都知道,它就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常与高血糖、高血压、肥胖、冠心病、动脉硬化等聚集发生。严重的痛风会出现关节畸形,肾脏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更可怕的是: 痛风 不是一种病,是一串病! 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主要是绝经后女性,痛风发生有年轻化趋势。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临床表现如下: 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多数患者发...

  • 产后腰痛乏力 立方经云

    产后腰痛乏力 立方经云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安某,女,32岁,2013年11月初诊。诉产后月余,腰痛乏力。言其日前屋外如厕,正值气温下降,受寒邪侵袭,回家后腰痛加重,行走受困,下肢发沉。观其面色萎黄,痛苦貌,舌质暗红,有瘀点,苔白腻微黄,脉沉细弦。四诊合参,余思腰为肾腑,肾主藏精。妇人产后精血亏损,忽感寒邪,故腰痛肢沉。《内经》曰:“太阳所致为腰痛”“太阳之脉挟脊抵腰”“凡曰精耗肾衰,膀胱之气亦不能独足,故邪易侵犯”。此案因产后气血不足,肾气...

  • 痛风病人饮食禁忌 简便廉效的小妙方

    痛风病人饮食禁忌 简便廉效的小妙方

    生活条件好了,海吃海喝的人多了,很多中年男性经常会突然出现关节红肿热痛,走路也不方便的情况,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尿酸太高沉积在关节得了痛风,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简便廉效的小妙方 虽然西药对于痛风有较好的效果,但只能暂时缓解急性发作。清代有一个很有名的医家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就有一首治疗痛风的名方四妙散,组成为黄柏、薏苡仁、苍术、怀牛膝,有清热利湿、舒筋补肾的功效。 黄柏清利下焦湿热,薏苡仁渗湿消肿,苍术芳香燥湿、醒脾,中医认为,肾主骨。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热下行...

  • 调理骨质疏松腰膝酸痛 补肾壮骨方

    调理骨质疏松腰膝酸痛 补肾壮骨方

    人们把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形象地 喻为老年人“无形的杀手”。骨质疏松早期 没有症状,是不知不觉地发生和发展的。 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因此,预防调理尤 为重要。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 枯、骨痹”的范畴,认为其发病机理为肾 虚、肝脾两虚及血瘀,故针对病机而采用 补肾壮骨、益肝健脾及活血止痛的基本治 疗法则,可选用以下药膳进行调理。 一、黄豆杜仲猪骨汤黄豆0.1公斤, 杜仲20克,鲜猪骨0.25公斤。黄豆提前用 水泡6~8小时;将鲜猪骨洗净,切断,汆水 去除血污;于...

  • 鸡屎藤治疼痛验例

    鸡屎藤治疼痛验例

    疼痛,泛指一切慢性疼痛如风湿痹痛、陈伤作痛、跌扑伤痛及肢体内外手术后疼痛等症。安全显效,药物易得。 鸡矢藤,又名鸡屎藤、牛皮冻。性味甘酸平,无毒,功能活血止痛。生于山野林间及空旷处,极易采得。 其藤初长出时圆形,多为红色,藤长粗至直径5mm以上时变为扁状,犹如正负两根电线并列般,灰白色,最粗可长至直径2cm,柔软有韧性,全株有较浓鸡屎气味,故名鸡屎藤。 此药气虽臭而味却甘,有很好止痛之功效,吾除用于治疗肢体痛外,亦常用于肝气犯胃气滞疼痛,胃痛、肝区痛、痛经等症,效果同样显著。而且无毒无...

  • 朱良春创“浊瘀痹”治痛风

    朱良春创“浊瘀痹”治痛风

    朱良春 ( 1917—2015) ,男,著名中医内科学家,教 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医大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治学严谨,学术精湛,锐意 创新,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用虫类药 治疗疑难杂症,尤擅治疗各类风湿顽疾,经验独特,效果 显著,出版学术著作 10 余部,发表学术论文 180 余篇。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产生 过多或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增高,尿酸盐结晶在 关节腔内沉积,反复发作的一种炎性代谢性疾 病 [1 ] 。朱良春根据本病的特征提出 &l...

  • 自制腰痛灵洗剂热敷治腰肌劳损疗效好

    自制腰痛灵洗剂热敷治腰肌劳损疗效好

    近年来,临床对骨伤科门诊收 治的久治无效的腰肌劳损病人采用 腰痛灵洗剂热敷治疗,效果满意,现 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共403例,年龄14. 69岁,病程5个月~13年;全部患者 均经B超及腰椎cT成像扫描确诊, 并排除腰椎问盘突出症和其他腰椎 疾病。 临床表现:腰部单(双)侧疼痛, 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体征:双 侧腰肌紧张甚或痉挛,局部有多个 压痛点,多在骶棘肌肌腹或肌止点 处;腰部活动稍受限,前屈受限明 显,双下肢肌张力正常;双腿直腿抬 高试验阴性。 二、治疗方法 处方:三棱、莪术、细...

  • 腰痛腿痛手足痛 傅青主的方

    腰痛腿痛手足痛 傅青主的方

    傅青主的方,据多位同仁所言皆云非常好用,不亚经方。本文可谓囊括了全身各处肌肉筋骨疼痛,同仁可收藏备用。 腰、腿、肩、臂、手、足疼痛门 作者/傅青主 满身皆痛 手足、心腹一身皆痛,将治手乎?治足乎?治肝为主。盖肝气一舒诸痛自愈,不可头痛救头,足痛救足也。 方用:柴胡、甘草、陈皮、栀子各一钱,白芍、薏仁、茯苓各五钱,当归、苍术各二钱。水煎服。 此逍遥散之变化也,舒肝而又去湿去火,治一经而诸经无不愈也。 腰痛不能俯 痛而不能俯者湿气也。...

  • 慢性腰痛莫忽视椎间盘变性

    慢性腰痛莫忽视椎间盘变性

    34岁的张萍是一名白领,作业繁忙严峻,近半年多来难以想象地出现缓慢腰痛,她以为是受风湿或劳累了,吃了些祛风湿止痛药,恰当休憩几天,仍不见好转。她先后到2家医院骨科检查,拍X线片骨质正常,CT也未查出腰椎间盘出色,都说腰部没有大缺点。最近症状有点加剧,所以,医生又为她做了核磁检查陈说闪现椎间盘变性,没有出色。确诊为腰椎间盘变性,需求住院进一步治疗。 与腰椎间盘出色是两码事 腰椎间盘变性作为引起缓慢腰痛的病因之一,现在尚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它与“大名鼎鼎”的腰椎间盘出色,虽然...

  • 治疗腰痛吕美农诊疗方案

    治疗腰痛吕美农诊疗方案

    吕美农主任中医师, 是第 5 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安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 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安徽省名中医, 从事中医临床工 作 50 余年, 学验俱丰, 对多种疾病形成自己独特的临 证思路和治疗方法。笔者有幸侍诊左右, 获益良多, 现将其治疗腰痛的经验总结整理如后, 以飨同道。 历代医家 腰痛又称 “腰脊痛” , 是指因外感, 内伤或挫闪导 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 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 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中医对于腰痛具 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治...

  • 腰痛,肾着,处方,肾着汤加味

    腰痛,肾着,处方,肾着汤加味

    黄某,男,74岁,湖南湘潭人,因腰痛5年入院。 首诊:2013.12.28 主诉:腰痛5年。 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开端出现腰痛,以尾骶部显着,受凉及天气变化时显着,保暖后可缓解。近期上证加剧,需用厚棉被围腰背部仍觉腰部及臀部冷,如坐水中,食纳呆,二便调。 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沉细滑。 确诊:肾着 治法:墺土胜水,并温下焦。 处方:肾着汤加味。 炙甘草10g 干姜10g 茯苓15g 白术20g 桂枝10g 鹿角霜10g 晚蚕沙10g 小茴香2g 当归...

  • 痛风,中医称为浊瘀痹 辨证用药经验

    痛风,中医称为浊瘀痹 辨证用药经验

    痛风性关节炎(简称痛风)中医称为浊瘀痹,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痛风最早是在欧洲一些国家的富贵阶层的人群中流行,因此有“帝王病、富贵病”之称。中医“痛风”一词最早见于梁代《名医别...

  • 肩背腰腿疼痛 鸡屎藤泡酒方

    肩背腰腿疼痛 鸡屎藤泡酒方

    陈某,男,67岁。1991年7月3日来诊。 自述:近20年以来,肩背腰腿等处时常疼痛,凡遇天变化或劳累过度便痛,严重时不能劳作,经过针灸按摩、吃药打针治疗亦可减轻,勉强劳作及逢下连阴雨又痛。 “钱花了不少,可是疼痛随年龄增长而频作,家庭负担义重,多的钱我也花不起,先生能否给说个单方,只要治的可以于活就行。” 此人吾较熟,家庭经济负担是不轻,又住在山里,没啥收入。经过四诊及详细询问,内脏功能基本正常,也就是劳累过度伤痛一身,骨刺、肌肉劳损是主要毛病。 遂...

  • 李东垣尊古法立新方治腰痛

    李东垣尊古法立新方治腰痛

    李东垣《兰室秘藏·腰痛门》中载有如下一案: 川芎肉桂汤 丁未冬曹通甫自河南来,有役人小翟,露宿寒湿之地,腰痛不能转侧,两胁搐急作痛,已经月余不愈矣。《腰痛论》中说:皆为足太阳、足少阴血络中有凝血作痛,间有一二证属少阳胆经外络脉病,皆去血络之凝乃愈。其《内经》有云:冬三月,禁不得用针,只宜服药,通其经络,破其血络中败血,以此药主之。 酒汉防己、防风(以上各三分),炒神曲、独活(以上各五分),川芎、柴胡、肉桂、当归梢、炙甘草、苍术(以上各一钱),羌活一钱五分,桃仁(五个,去皮...

  • 治疗膝关节疼痛的单方

    治疗膝关节疼痛的单方

    10年前,我的膝盖骨痛得很严重,上几级台阶都要扶墙而行,医生诊断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质增生。涂了不少止痛药和药酒,疼痛症状也不能缓解。开始时硬撑着还勉强能爬完2层楼梯,后来疼痛加剧,连走平路也十分困难。直到有位朋友告诉我一个治疗膝关节疼痛的单方,外用熏洗一段时间后,疼痛大大减轻。 取伸筋草、透骨草、牛膝、威灵仙、木瓜、五加皮、海桐皮、刘寄奴各15克,加水将药淹没,煎开后慢火煮5~10分钟取下,趁温热熏洗患膝。每副药可使用2~3次,配合按摩、热敷,效果会更好。 专家点评:广州中医药大...

  • 治高血压头痛晕 三草降压汤

    治高血压头痛晕 三草降压汤

      刘渡舟(1917年~2001年),生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辽宁营口人。刘老行医、执教半个多世纪,力倡仲景之学,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博采众长,学验宏富,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刘老诊治疾病,胆大心细,高屋建瓴,圆机活法,知守善变。推重经方,不薄时方,倡言“古今接轨”,主张方证相对,有是证用是方,在治疗许多疑难重症时,每能出奇制胜,化险为夷。   组成 益母草30克,夏枯草15克,龙胆草10克,白芍20克...

  • 酒炒白芍治三叉神经痛

    酒炒白芍治三叉神经痛

    处方:白芍(酒炒)30克,甘草(蜜炙)12 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三叉神经痛,症见面颊阵发性剧痛,多为单侧,每因吞咽或说话而引起剧痛,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头晕目眩,食少,舌红少苔,脉弦缓。李雪君...

  • 痹证中医验案 行痹案痛痹案

    痹证中医验案 行痹案痛痹案

    国医大师李济仁是新安医学世家“张一帖”第十四代传人,在继承新安医家前贤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临床屡起沉疴,尤其在痹证、痿证等疑难杂病的诊治上独具特色。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并且在李济仁工作室进行一些病案收集整理工作,受益匪浅。现撷李济仁治疗痹证验案2则,以飨同道。 行痹案 黄某,女,62岁,2009年7月15日初诊。诉周身关节疼痛4年,加重10天。患者现周身关节呈游走性疼痛4年余,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布洛芬、强的松等治疗后缓解,自行停药后症...

  • 治手麻木伴疼痛案

    治手麻木伴疼痛案

      僠某,男,51岁。2009年4月10日初诊。   主诉:左手发麻2个月。患者二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左手麻木,伴左肘关节疼痛,右手臂胀痛,不红肿,颈不强,头不昏,平素精神不好,夜寐欠佳,难以入睡,冬季较甚,舌苔薄白,脉弦滑。   邱明义辨为风寒袭表,营卫失和,经输不利,血不荣筋之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养血荣筋,方以桂枝加葛根汤加减。   处方:桂枝10克,白芍24克,葛根30克,伸筋草30克,鸡血藤30克,忍冬藤30克,桑枝30克,丹参15克,炙甘草10克,当归15克,羌活15克。7剂,水煎服。...

  • 自然疗法巧止头痛

    自然疗法巧止头痛

    按摩疗法止头痛。双手食指弯曲成钩状,同时顺时针旋转按揉太阳穴。另外,按摩脖颈、后背、头部或肩膀同样也有效果。 冷热敷疗法止头痛。用热毛巾敷脖颈后部,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但偏头痛患者最好用冰袋冷敷太阳穴。 舒展疗法止头痛。 1.颈部舒展:下巴依次向前、向上、向左和向右伸展。 2.耸肩:耸起肩膀,双肩向前运动,再向后运动。每个拉伸动作持续5秒,放松5秒,重复 3~5次。 3.练习鸟戏:压力导致的头痛,可试练习五禽戏之鸟戏(鹤戏)。模仿鸟伸动作,右腿伸直落地,左腿伸直向后抬起,两掌分开,掌成鸟翅状,向体侧后方摆...

  •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邓运明,1953年生,江西省樟树市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西省国医名师。精研骨伤疾病,擅长运用正骨手法治疗各类骨折,及运用经方辨证治疗骨伤疾病,对内、外、妇、儿亦有涉猎。独创“四步九法”和“米字操”结合中药周期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 组成:苍术15g,白术15g,薏苡仁30g,黄柏15g,川牛膝10g,白豆蔻15g,金钱草15g,土茯苓15g,车前草15g,萆薢15g,徐长卿15...

  • 痛风良药威灵仙

    痛风良药威灵仙

    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和根茎,味辛、咸,性温,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逐饮、行气化滞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其:“风湿痰饮之病,气壮者服之有捷效。”《本草经疏》记载其:“主诸风,为风药之宜导善走者也。”《本草便读》言其:“性急且温,味辛而散,疏风邪走络通经,可导可宣,治痹疾行痰祛湿。”《本草正义》言其:“唯风寒湿三气之留凝隧络,关节不利诸病,尚为合宜。”本品辛散善走,性温通利,能通十二...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