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痛 第119页

痛 第119页

  • 让你快速止住头痛

    让你快速止住头痛

    春节后,从悠闲的假期回归到工作岗位,让很多人绷紧了头疼的神经。近日,《印度时报》最新载文,刊出印度神经外科专家维克拉姆·辛格博士总结出的10个小妙招,可帮助你快速恢复,止住头痛。 1.多喝水。脱水是头痛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建议多喝白开水或新鲜果汁,避免茶和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饮料。 2.头部按摩。用食指和(或)大拇指在头痛区域轻轻地旋转按摩,可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按压7—15秒后松开手。必要时,动作可反复进行。 3.定时进餐,平衡膳食。就餐不及时以及偏食等,都可能导致低血糖,进而引发...

  • 治中焦的小儿胃脘痛

    治中焦的小儿胃脘痛

      组成党参5g,法半夏10g,生姜3片,蒲公英10g,甘草6g,黄连3g,红枣2枚。   功能益气健脾,降逆和胃,调理气机。   主治脾胃虚弱,升降失常,寒热互结于中焦的小儿胃脘痛。   用法每日1剂,饭前服用。   方解方中法半夏、生姜性温味辛,辛可立散,温可祛寒,故能散寒开结,降逆和胃,助脾胃健运。蒲公英、黄连,性寒味苦,寒可清热,苦则降逆,故能清热燥湿降逆消痞,并能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杆菌。党参、红枣、甘草,甘温补脾,益气运脾。诸药共奏辛开苦降,寒温互补,降逆消痞,调畅气机,康复脾胃功能之功...

  • 春寒胃冷痛猪肚可食疗

    春寒胃冷痛猪肚可食疗

    立春至雨水期间,正是春寒料峭、春雨潇潇时节,此时脾胃十分脆弱,食用猪肚,可达到以形补形之功效。 猪肚,即猪的胃部,最常见的是与胡椒搭配,融于一煲,腥味全无,汤煲成以后呈乳白色,有暖胃防寒等不一般的食疗效果,常用于小儿消瘦,脾胃虚泻,尿频遗尿,是乍暖还寒之际的一道家常菜。此外,猪肚还常配以其他的食疗药物,如白术、薏苡仁、莲子、陈皮等,把材料装入猪肚后扎紧煮熟或蒸熟,是补中益气的良方。适用于脾胃气虚者,症见腹部隐痛,食欲不佳或消化不良,易感疲倦,舌质淡,脉细弱。 材料:胡椒3克,猪肚半个,猪碎骨150克,生姜3片,...

  • 治顽固性头痛经验方

    治顽固性头痛经验方

    经验方:川芎15克,防风、羌活、黄芩各10克,黄连、柴胡各6克,炙甘草8克。 加减:病程长者,加蜈蚣1—2条,太子参20克,白蒺藜12克;头痛连面或牵引牙龈痛者,加细辛3 克.生石膏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暇,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顽固性头痛(包括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高血压头痛)患者15例,治愈6例,显效 4例.好转1例,无效4例。...

  • 胃脘痛临床陈宝贵组方原则

    胃脘痛临床陈宝贵组方原则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以上腹部近剑突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常兼有纳差、嗳气、呃逆、腹胀、呕恶,甚至呕血、黑便等症状。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等疾患,也有的是继发于脑血管疾病后。陈宝贵结合临床实践、重视现代研究,对继发于脑血管疾病后所致胃脘痛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心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吴医汇讲》提出:“胃之权在心。”说明胃的功能活动由心来支配。《素问·脉解篇》所说“阳明络属心...

  • 六型辨治腹痛

    六型辨治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肠病症。腹痛临床可分以下六型辨治。   寒邪内阻症见腹痛急起,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尤甚,恶寒身蜷,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自可,苔薄白,脉沉紧。治宜温里散寒,理气止痛。方用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药用高良姜、干姜、紫苏、乌药、香附、陈皮等。   湿热积滞症见腹部胀痛,痞满拒按,得热痛增,遇冷则减,胸闷不舒,烦渴喜冷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身热自汗,小便短赤,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治宜通腑泄热,行气导滞。方用大承气汤加减。药...

  • 癥瘕腹痛验案

    癥瘕腹痛验案

      1983年9月28日诊治一男性,年愈五旬,双手捧腹,屈身曲体,痛苦异常,呻吟不止。据云病已数日,腹痛不能食,时时嗳气欲呕,腹痛时,腹部有一包块突起,如覆碗,痛剧包块增大,嗳气频作,大便三日未行,矢气未转,屡医不验,西医诊之,皆谓曰:“非刀术难愈其疾”。   患者畏刀术,求吾诊,脉沉紧有力,舌苔白,X线腹平片及血、尿化验均无异常。触其腹,柔而软,脐右侧一包块,大如拳,能活动,质柔软,触之疼痛,嗳气更甚,徐徐揉之,包块缓缓散之,但疼痛仍不减,稍停片刻,包块复起,疼痛如故。属寒、食、气...

  • 按穴位治胃痛

    按穴位治胃痛

      胃痛的时候,尽量把皮带松开,这样可以让腹部舒服一点。平常尽量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压。还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疼痛。   一、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二、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揉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三、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

  • 胃痛防治药粥

    胃痛防治药粥

      枳壳白及粥   材料枳壳、白及各15克,糯米100克,大枣5枚,蜂蜜25克。   做法先煎枳壳、白及,取汁去渣,再加入糯米、大枣、蜂蜜同煮至粥熟。   用法每日3次,温热空腹食,连续食用30日。   本品益胃生肌、止血、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腹胀,或上消化道出血,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咯血。   土豆粥   材料新鲜土豆250克(不去皮),蜂蜜适量。   做法将土豆切碎,用水煮至土豆成粥状即可,放入蜂蜜调匀。   用法每日清晨空腹食用,连服半个月。   本品缓...

  • 刘渡舟验案精选 痛泻经验方

    刘渡舟验案精选 痛泻经验方

      一日,刘渡舟老师接诊一痛泻患者,缠绵月余,治之不愈。示前医用方乃痛泻要方加薏苡仁、砂仁、莲肉三味。老师问诊、望舌、诊脉后,提笔仍开痛泻要方,亦加三味,即炒白芍20克,炒白术15克,陈皮10克,防风6克,柴胡12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7剂,日一剂,水煎服,药尽病愈。病人复诊离去。   老师对侍诊诸生曰:医者辨证当有真知灼见,用药要有胆有识。痛泻要方用治痛泻确是一张好方子,前医用之不效,何也?缘何稍事化裁而能取效?因望其舌色偏红,问其兼胸胁胀满,切其脉沉弦,乃知症结为肝气乘脾所致腹痛即泻、痛泻不止之证。...

  • 胃痛怎么缓解 温和灸治

    胃痛怎么缓解 温和灸治

      胃脘痛又称“胃痛”、“心痛”;“心下痛”等,是以左侧偏中上腹部,胸骨下方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区域的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消化道症状。西医学认为其发病多与化学、物理性刺激及细菌、病毒等因素引起胃壁的炎性反应有关。中医学认为胃之胃脘痛多由过食生冷,寒邪犯胃,寒积于中,阳气被遏;或饮食不节,中焦失运,内蕴湿热,气机阻滞;或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滞日久,血行瘀阻,瘀血内结,不通则痛,久痛伤胃络等因致气机不畅从而胃脘疼痛。气机运化失常...

  • 治胃痛 吃对食物同样会有效

    治胃痛 吃对食物同样会有效

    冬天天气寒冷,一不小心胃就容易受凉,很多人又犯了胃痛的老毛病。日本的饮食习惯告诉我们,胃痛了不能光靠吃药,吃对了食物同样会有效。 卷心菜汤:预防胃炎 自古以来,日本人就很了解卷心菜的药效,知道它具有一定的健胃效果,因此常被作为肠胃药的成分。经研究证实,是其中的维生素U在起作用。这种维生素能促进胃黏膜分泌出胃液,保护胃壁免受刺激。 生吃卷心菜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全营养,但对那些胃不好的人,可以试着用卷心菜做汤。卷心菜煮过后,80%的有效成分会溶入汤汁中,连同汤汁一起吃下,能摄取大量维生素U。 需要提醒的是,煮卷心...

  • 未花一分钱就治好了头痛病

    未花一分钱就治好了头痛病

    30多年前,我初当医生,下乡检查预防接种工作时,遇一男性病人,50余岁。因时值冬日,在外劳作,汗出身热,减衣再干,后感风寒。次日清晨欲起床时,觉头身疼痛,头项强痛为主,如锥如刺,剧痛难忍,恶寒怕冷,发热,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向火取暖。时遇余请求诊治,因我下乡未带出诊箱,未备针药。   我不能因此而不给患者治病,限于条件,于是向病家索要经济牌香烟4支,病家疑惑不解,要给我较好的香烟,我解释道不是我要抽烟,而是用香烟当作艾条用。病家认为艾条中含有麝香,所以能温补阳气,提神醒脑,香烟能有这些作用吗?...

  • 颈项强痛伴头晕 通过针药并施

    颈项强痛伴头晕 通过针药并施

      该患颈项强痛伴头晕1年余,半月前因工作劳累而突发眩晕,做脑部CT及脑血流图检查未见异常,结合颈椎MRI检查及临床体征,以及舌象脉象,四诊合参,辨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之眩晕,治以滋阴清热、宁心安神,通过针药并施而获良效。   何某某,女,55岁,自由职业,重庆市南岸区人。2010年9月15日初诊。   患者因“颈项强痛伴头晕1年,突发眩晕半月”前来就诊。患者于1年前出现颈项强痛伴头晕,由于症状较轻未予以重视。半月前因工作劳累而突发眩晕,并伴见恶心欲吐...

  • 熊继柏治暴烈头痛、呕吐案

    熊继柏治暴烈头痛、呕吐案

      熊继柏(1942-),男,湖南常德人,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第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术顾问;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   熊继柏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通晓中医经典,谙熟方药,临证善于辨证施治,因证选方,因方用药,善治各种内科、妇科、儿科疑难杂症。他临证从不开无汤头之处方,其临证医案简明扼要,章法清晰,可为临证范本。今特开设此专栏,以飧读者。   杨某,男,70岁,长沙市某工厂退休工人。   初诊:2005...

  • 蒲辅周外用头痛验方

    蒲辅周外用头痛验方

      现代著名中医药学家蒲辅周先生传下来一个外用头痛验方,治疗偏正头痛、三叉神经痛之痛不可忍者,非常有效。方用全蝎二十一个,地龙六条,土狗三个,五倍子15克,生南星30克,生半夏30克,白附子30克,木香9克。为细末,加二分之一面粉,用酒调成饼,摊贴在太阳穴,用纱布包固定。   蒲辅周先生还拟有一个三生祛痛方,治疗偏风头痛,屡用获效。用生乌头、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次30克,以连须葱白7茎,生姜15克,切碎共捣烂如泥,入药未和匀,用软布包好蒸热,包敷在痛处,每1~2日换药1次。(孙成力)...

  • 穴位按摩治胃痛

    穴位按摩治胃痛

    日常生活中,因饮食、药物、疾病或感受风寒等原因,都可能引发胃部不适,症见胃痛、恶心、呕吐等,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如果能结合穴位按摩,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部不适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因此,将其归纳总结为以下“治胃组合”。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不同的靶位,又将此组合分为四组。 第一组 穴位内关、劳宫、足三里、胃反射区(双脚脚掌第一跖趾关节后方)。 适应症凡外感、内伤、药物不良反应,醉酒、饮食、炎症刺激引起胃脘痛、恶心呕吐者。本组合可同时作用于心胃神经元,故又称“心胃组合&...

  • 健康来了陈宝田治偏头痛偏方

    健康来了陈宝田治偏头痛偏方

    陈宝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军委保健局专家,学校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师带徒名中医,全国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诊治慢性头痛、眩晕、癫痫、颈椎病、 陈旧性面瘫、风湿类疾病等各种疑难杂症。在中医脑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2013年1月29日“正天丸”发明者、南方医科大学将军级教授陈宝田做客广东卫视健康服务类节目《健康来了》,为...

  • 瘀血头痛 辨治方药

    瘀血头痛 辨治方药

      头部外伤所致瘀血阻滞经络,络脉瘀阻而致头痛经久不愈,或因头颅血管病变而致血行不畅、血脉痉挛等等,皆可致瘀血头痛,是头痛中较为常见的证型。   辨治方药   临床表现:头痛经久不愈,一般痛处固定,如锥如刺,疼痛多于夜间或阴雨天加重,或有头部外伤史,或有脑血管硬化及血脂、血黏稠度偏高等病变,舌质常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沉细。此为瘀阻脑络。   治法:祛瘀通络,疏风止痛。可选用血府逐瘀汤或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   方药:柴胡、炒枳壳、当归、白僵蚕、桃仁各10克,川芎、赤芍各12克,生地15克,红花...

  • 神经头痛葱蛋妙治

    神经头痛葱蛋妙治

    神经性头痛,表现为间歇性、阵发 性头部剧痛,但脑电图、脑血流图、头 颅cT、眼底检查均无异常。用验方大 葱、鸭蛋治疗效果明显。 方法:取大葱头50克,青皮鸭蛋 1个,鸭蛋煮熟去皮,再与大葱同煮, 加油盐调味,吃蛋喝汤。 宗学言...

  • 中医止胃痛效果并不慢

    中医止胃痛效果并不慢

    胃痛,中医病名是胃脘痛,又称胃气痛、心窝痛等,是指上腹或心窝处发生疼痛的一种病症,痛时可以牵连肋背或兼见呕吐、吐酸、嗜杂、形寒、便黑及大便不正常等现象。 导致胃脘疼痛的原因通常有两类,一是由于忧思恼怒,肝气失调、横逆犯胃所引起;另一是由于脾不健运、胃气不降而导致。因此,胃脘痛常发生在情绪失和,脾胃虚弱、饮食不节的时候。 一些患者认为中医止胃痛效果慢,不如服西药见效快。其实,仅就止痛而言,中医、西医的效果一般都不能速效。不过,中医多根据体质,从根本上纠治、排除引起胃痛的原因,其远期效果多优于西药。 中医诊治胃脘...

  • 治湿热腹泻腰痛经验方

    治湿热腹泻腰痛经验方

    治湿热腰痛经验 方法:取鲜丝瓜子60克,捣烂,敷命门穴(脊柱上,与脐部相对处),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换。 主治:湿热腰痛,症见腰痛重着,胀痛,痛处伴有灼热感,遇热天或阴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心烦口渴,尿赤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雍雁姬 治湿热腹泻经验 方法:取葛根50克,白扁豆100克,车前草150克。水煎20分钟,取药液入盆,兑入温水,以超过足踝为度,令水温保持30℃左右,浸泡脚部30~6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 主治:湿热腹泻,症见腹痛肠鸣,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

  • 甘松治疗胃虚作痛

    甘松治疗胃虚作痛

    甘松,健胃止痛之良药。治疗胃虚作痛,症见饥则痛发,得食痛缓,痛时喜按,泛酸,脉右濡左弦,余常用《严氏新定方》中的抑木建中汤。 方用:甘松、党参、白术、白芍、陈皮各6克,黄精9克,煅瓦楞子12克,九香虫5克,砂仁6克,甘草5克,大枣3枚,陈饴糖30克(冲服)。 方中用甘松芳香理气而开脾郁,黄精、党参、白术、甘草、大枣、饴糖补中益气而健脾胃,白芍缓中止痛,九香虫理气宽胸而止痛,砂仁、陈皮调中理气,和胃醒脾。脾胃和,则脘痛自止。...

  • 滴鼻孔可根除头痛

    滴鼻孔可根除头痛

      验方1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根除。忌吃花椒、胡椒。   验方2白芷4克,冰片2克,细辛2克,研磨粉卷入纸筒放药粉燃着,用鼻吸入烟气,该方适用于神经头痛。   验方3用白萝卜皮贴在两面的太阳穴上,每晚贴20分钟,可治疗头痛。   验方4鲜丝瓜根3个,白芷10克,与瘦猪肉适量共煮,吃肉喝汤。   验方5钩藤30克,红枣60克,黑豆60克,生姜3片,鸡蛋2个,共煮服。   验方6川芎6克,绿茶6克,红糖适量。清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渣饮用。...

  • 你属于哪型头痛 中医如何区分

    你属于哪型头痛 中医如何区分

    由于头痛的病因比较复杂,所以人们更喜欢选择起效迅速、疗效全面的中药汤剂来治疗。头痛有不同的类型, 中医是如何区分的呢? 虚证头痛 虚证头痛,通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头痛的性质一般为隐痛、昏痛、空痛,劳累后会加重,伴精神困倦、心慌心悸、耳鸣耳聋等症状,多见于素体虚弱者。此证又因气血阴阳虚损程度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气虚型 症状为阵发性,时而发作,时而停止,过度劳累就会头痛加重,伴有乏力、气短、易出汗、胃口欠佳等。 血虚型症状为时痛时止,多伴有头晕、心慌、面色发白或黄等。 阴虚型头痛时呈空痛感,伴眩晕耳...

  • 受凉胃疼痛 肉桂粉可治

    受凉胃疼痛 肉桂粉可治

    我今年65岁,天冷受凉后,我会出现胃痉挛疼痛。一位中医师告诉我,由寒气导致的胃痛可用肉桂粉治疗。具体方法为: 取肉桂粉4克,加开水200毫升冲泡,温热饮用,一次喝完。之后注意保暖,一般十来分钟即可见效。肉桂粉具有散寒止痛,温经通络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肉桂中含有一种叫桂皮油的芳香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乙酸苯丙酯等,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有助于排出胃及肠道内的寒气、积气,缓解胃痉挛性疼痛。 湖南郴州赵振国...

  • 胃脘痛 必当辨证审因投以方药

    胃脘痛 必当辨证审因投以方药

      胃脘痛之病情,虽有虚、实、寒、热或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之殊,就其病因、病机推之,则可辨为气滞、血瘀、寒凝、火郁、食伤、停饮、中虚、津伤以及虫积等不同。故治疗时,必当辨证审因,相机立法,投以方药,可得而治焉。   气滞胃痛   胃脘部膨满作痛,其痛串走无定处,频发噫气,或呃逆不休,心烦易怒,屡欲太息,逢恚怒则胀痛增剧,食少口干,舌赤苔白,脉象沉弦而滑。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药:香陈理气汤(自拟方)。处方:香附15克,陈皮20克,柴胡15克,紫苏15克,枳壳10克,麦芽20克,木香4克,薄荷8克。加减...

  • 活血通络利窍醒脑 治头痛眩晕

    活血通络利窍醒脑 治头痛眩晕

      王明杰,男,1943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教授,第三、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担任泸州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兼附属中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泸州市中医药学会会长等职。获泸州市劳动模范、四川省中医药发展先进个人、四川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对中医经典及历代各家学说有精深造诣,提出“玄府郁闭为百病之根”、“开通玄府为治病之纲”等独特学术见解,临证主张“百病治风为先、顽症从风论治”,认为风药、虫类药等治风之品走...

  • 肠易激综合征 治腹痛腹泻验案

    肠易激综合征 治腹痛腹泻验案

      李某某,男,45岁。患者自2010年2月出现左下腹疼痛,疼痛时作时止,痛则泄泻,泻后痛减,伴倦怠乏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大便无脓血。行结肠镜检查见全结肠黏膜光滑,未见明显异常。4年来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口服多种中西药物治疗,均未见效,近来渐增腰膝酸软、畏寒喜暖等症。遂于2009年4月前来就诊。刻下症见腹痛纳差、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我院专家认为患者脾虚肝郁,病久损及肾阳,治疗应予健脾温肾柔肝止痛为主。处方:党参20克,茯苓20克,补骨脂15克,肉豆蔻15克,白术20克,陈...

  • 治各种头痛验方

    治各种头痛验方

    治风寒头痛 白芷9克,菊花9克,川芎6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每日1剂。   治风热头痛 生石膏18克,蔓荆子、川芎各10克,生甘草4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每日1剂。   治气血两虚头痛 牡蛎(先煎)、龙骨(先煎)各30克,党参、熟地各18克,当归15克,白芍、川芎各12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每日1剂。   治外伤血瘀头痛 红糖、地肤子各30克,川芎、赤芍、红花、荆芥穗各10克,茶叶3克。将川芎、赤芍、红花、荆芥穗先煎20分钟,再放入茶叶煎10分钟,然...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