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痛 第124页

痛 第124页

  • 瘀血头痛经验方

    瘀血头痛经验方

    治瘀血头痛(帽状腱膜下静脉炎) 病案:梁某,女,54岁,职工。主诉左侧头痛反复发作5年,痛如锥刺,固定不移,天气转冷时易发作或加剧。病因5 年前常在晚间洗头,头发未及时吹干,5 年来曾在本市及沪杭多家医院中西医治疗,诊断为帽状腱膜下静脉炎,耗资数万元,未见好转。刻诊:头皮下有多个小结节,质中等,触之稍疼痛。舌左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涩。诊断为瘀血头痛,治拟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止痛,方拟血府逐瘀汤加减:醋柴胡、三七粉(冲服)、红花、制乳香、制没药、甘草各6克,当归、生地各12克,川芎15克,丹参20 克,桂枝、白芷...

  • 河南名医治顽固性实证头痛方

    河南名医治顽固性实证头痛方

    处方:白附子、炙甘草各10克,僵蚕6克,全蝎 4.5克,川芎18克,白芍30克,大枣8枚。 用法:僵蚕、全蝎焙干研粉,用药液冲服。白附子用文火先煎35分钟,再纳入余药煎25分钟,水煎2 次,共取药液400毫升,分3次服。热酒5-10毫升为引。每天1剂,7—10天为一疗程。 功效主治:祛风解痉,化瘀通络,缓急止痛。主治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顽固难愈者。症见发则疼痛难忍,多为重痛、胀痛、掣痛、跳痛、灼痛、刺痛等,甚则伴恶心呕吐,舌质暗或紫暗,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象弦。 专家点评:本方...

  • 轻度头痛自疗有方

    轻度头痛自疗有方

    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头痛为临床常见病,用涂药法和指叩法治疗本病,效果尚佳,现介绍如下。 药物:鲜姜、葱白各100克,洗净,放瓷钵内,加凉开水少许,捣烂取汁。 方法:用棉球蘸上药汁涂于太阳穴或前额,或头痛部位,涂后可用手指轻叩涂药部位,每天数次。主治:轻度头痛或感冒头痛。 周新华...

  • 头痛如细筋牵引用乌梅

    头痛如细筋牵引用乌梅

      刘某某,女,63岁。2011年4月2日初诊。头痛10年余,加重10日,缘于10日前劳累而发,头痛如细筋牵引,唇面苍白,心悸易慌,目眩,怔忡,舌淡,脉虚涩。食纳不健,大便微涩,听力不聪,数年间间断服过多医之药,或有小效,断药又作痛。辨为血虚不荣,筋脉失养头痛,治宜养血柔肝,营养清窍,和络止痛。处方:熟地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川芎8克,防风8克,羌活10克,葛根12克,乌梅15克,杭菊10克,蔓荆子9克,延胡索8克,乳香、没药各8克。5剂,水煎服,每日1剂。   2月8日来诊,药后头痛减轻,觉目清神...

  • 治偏头痛自拟方

    治偏头痛自拟方

      组成及用法:鸡血藤15克,川芎18克,丹参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   加减:外感风寒型加荆芥10克,细辛3克,防风15克;外感风热型加石膏50克,菊花12克,白芷10克;感伤风湿型加羌活12克,独活10克,苍术12克;肝阳上亢型加天麻10克,钩藤15克,黄芩10克;肾阴亏虚型加熟地18克,山茱萸10克,枸杞子15克;气血亏虚型加当归15克,黄芪15克,白芍12克;痰浊内阻型加茯苓20克,白术15克,半夏10克;瘀血阻络型加郁金12克,赤芍15克,红花10克;雷头风型加升麻15克,荷叶10...

  • 治风热头痛巧用玄参

    治风热头痛巧用玄参

    风热中于阳络,上扰清空,致血气逆乱之头痛,可用单味玄参治疗,每取30 克,煎浓汁300毫升温饮,1次服完,屡用皆效。临床治疗200余例,一般服药 3-5天即愈。 病案:如治王某,男,28岁。外感风热,头痛如裂,面赤,舌红苔黄,脉浮数。诊为风热头痛,方用玄参50克,水煎顿服,1剂后头痛缓解,3剂而愈。 按:一味玄参治风热头痛乃彭静山老中医验方,临床验证确实“屡用皆效”。玄参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味甘、苦、咸,性寒凉,人肺、胃、肾经,既可祛外感之风,又可去内脏之热,寒而能补,有凉...

  • 交叉抱胸解手痛 三招辨别中风

    交叉抱胸解手痛 三招辨别中风

    交叉抱胸缓解手痛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手受伤后,把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就可使痛感减弱。这可能是因为,大脑本习惯了用特定区域支配左手感知左边的世界,右手感知右边的世界。当双臂交叉时,左右手都越过中线,去感知对方的领域,使大脑产生混淆感,于是削弱了痛觉刺激。杨爱群 辨别中风试试三招 家人忽然倒地,如何辨别是否中风?不妨试试以下三招: 1.查看患者是否清醒。若不清醒,则中风可能性较大,此外倘若其舌头歪向一侧则中风可能性仍较大; 2.查看患者能否说话。如果不能说话,则很可能是中风,尤其是患者心里明白,但说不出话来...

  • 闻香止头痛

    闻香止头痛

    风寒头痛附子6克.研为细末.与少量艾绒混合均匀.装在瓶中.带在身上时时闻嗅.或取陈艾1团如鸡蛋大,用布包好装在衣服口袋里.时时嗅闻。适用于因感受风寒引起的头痛,症状为头痛起病较急.痛连项背.恶风怕冷. 偏头痛白胡椒15克.黑豆7粒.同研为细末,加鲜姜30克,大枣(去核) 3枚,葱白1根,一起捣烂.用纱布包好后进行嗅闻。此法可治疗反复发作的偏头痛。 鼻炎头痛秋牡丹、鹅不食草、茨姑草各12克。研末装袋.做成香囊携带身上,时时闻嗅。可治疗鼻炎引起的头晕、头痛、嗅觉减退等。 (王传生)...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头痛
  • 木瓜善治头痛

    木瓜善治头痛

      木瓜,性温味酸,入肝、脾经,具有舒经活络,平肝和胃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其对高血压、高血脂、消化系统癌变等均有防治作用。近年来,笔者用其为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满意。   基本方:木瓜10~15克,川芎10~15克,丹参10克,甘草6克,大枣5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   加减:肝阳上亢型加钩藤15克,黄芩10克;肾虚型加山茱萸10克,杜仲15克;血虚型加熟地黄15克,当归15克;痰浊型加茯苓20克,半夏10克;瘀血型加赤芍15克,红花10克;气郁型加柴胡15克,郁金15克;气虚型加黄芪20克,白术1...

  • 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血瘀型)方

    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血瘀型)方

    处方:川芎15克,地龙、僵蚕、炙水蛭各10克,蜈蚣3条,全蝎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若一支疼痛偏热者加蔓荆子15克,偏寒者加荜茇25克;二支疼痛偏热者加薄荷15克,偏寒者加高良姜15克;三支疼痛偏热者加黄连5克,偏寒者加藁本15克;联合疼痛偏热者加柴胡15克,偏寒者加白芷18克。舌有瘀斑加穿山甲15克;舌苔薄黄加胆南星10丸;兼气郁加姜黄18克;兼气虚加黄芪30克。 功效主治: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血瘀型。症见疼痛部位固定,疼痛的性质呈刀割样或针刺样,疼痛的时...

  • 如何快速治疗偏头痛

    如何快速治疗偏头痛

    35岁的李女士,在一家大型公司担任市场部经理。去年7月份,李女士开始感觉右侧头痛,发作时就像被针扎了一样,但睡一觉醒来后就不痛了。今年以来,公司给李女士加大了工作任务,此后李女士感到头痛的毛病加重了,痛起来就像有个小锤子在里面砸,而且会从右侧转到左侧,发作时右侧的眼睛也感到发胀、跳痛,尤以白天为甚,晚上睡眠变差,自服止痛药也没有效果,有时还有恶心、呕吐的感觉。李女士非常焦急,急于求治。据所述症状来看,李女士的病基本可诊断为“偏头痛”。 患者李女士作为单位重要部门的负责人,工作压力过大、精神紧...

  • 四剂外用药方治头痛

    四剂外用药方治头痛

      中药方一:   薄荷6克,防风4.5克,白芷6克,葛根4.5克,炒蔓荆6克,川芎6克,桑叶3克。   外用方法及功效:以上7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头痛偏于前额部。   中药方二:   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天麻3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10克,川椒3克,乳香(研细)3克。   外用方法及功效:以上8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祛风除湿、清热定痛之功效,适用于前额头痛。   中药方三:   防风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

  • 中医头痛 也分寒热

    中医头痛 也分寒热

      据了解,今年“世界疼痛日暨中国疼痛周”的主题是“消除头痛,身心健康”。   说起头痛的话题,27岁的南宁市民郭芳艳就“头痛”。她无论冬夏,只要稍微受寒,头就感到隐隐的疼痛。她回忆,自己夏天时喜好背对着空调直吹冷气,秋东季节时又喜欢穿单薄的衣服。时间一长,郭艳芳的头痛就不时发作了。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针灸科博士吴建文指出,她这就属于典型的寒湿型的头痛。通常是因背部、颈部直接受到寒邪入侵所引发的。   中医应付此类头疼的最有效方法是...

  • 葛根茶减头痛

    葛根茶减头痛

    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经常饮用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疗效。 其制作方法为:将葛根洗净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后当茶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泡葛根茶时,第一浇最好用滚开的水,以利于葛根茶里的水溶性葛根素和葛根黄酮充分释放出来。...

  • 中医如何治疗偏头痛

    中医如何治疗偏头痛

    每到春季,偏头痛的患者就明显增多。中医认为,春天,为肝气生发的季节,肝气易动、易伤,容易引起肝经淤滞,致使肝郁化火,肝阳偏亢而发生偏头痛。此外,春天早晚温差大,冷空气刺激使人易感风寒,导致气滞血淤而发生偏头痛。 偏头痛患者平时可以用天麻20克来煨鸡或者鸭汤,这则药膳对防治偏头痛有帮助。此外,可以做做点穴保健三步操:第一步,以手指头代替梳子,插入头发中向后梳头;第二步,用手指头在头皮上点按后移;第三步,点按太阳穴。整个步骤可持续5分钟,每天3次,可有效缓解头痛症状。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到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

  • 中医辨治三叉神经痛

    中医辨治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头痛”、“头风”、“偏头痛”等范畴。临床对症治疗,效果显著。   风寒阻经型:症见阵发性面颊乃额头抽掣疼痛,遇风寒加重,常牵及牙痛,苔薄白,脉浮弦。治宜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方药:川芎10克,荆芥12克,白芷8克,香附10克,羌活10克,蔓荆子10克,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风热伤络型:症见阵发性面颊及额头抽掣疼痛,遇湿热加重,流涎,目赤,苔薄黄,脉数。治宜疏风清热,通络止痛。方药:川芎10克,白芷8克,生石膏20...

  • 治感冒引起的头痛简便方

    治感冒引起的头痛简便方

    1、葱白(切碎)、老姜(切片)各5克,茶叶9克,加入约300毫升水,煮沸后沥去残渣,将汤汁倒入杯中,趁热服用。 2、生姜6-7片,淡豆豉20克,煮汤1碗,趁热饮之,饮后覆被小睡。生姜能散寒邪,淡豆豉能解感冒,故对感冒引起的头痛,有很好的效果。 3、大蒜3个,葱白10根(切碎),加入煮熟的粥中,再熬1次,趁热吃完。多穿衣服或盖上棉被,使身体微发汗,对感冒引起的头痛特别有效。...

  • 治高血压头痛眩晕方

    治高血压头痛眩晕方

    高血压患者,临床上常症见头痛眩晕,面赤目红,心悸,气粗,烦躁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边红,脉弦数有力,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型。用下方治疗,有良好疗效。 方法:取钩藤20克(剪碎,布包),冰片l克,共同放人盆内,加热水 2000毫升,10分钟后泡脚,每次30~ 45分钟(水冷后可以加热水保持水温)。每日1剂,晨起和晚睡前各1次, 10日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据报道,用本方治疗高血压病50例,其中显效27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显效者最长随访2 年,血压持续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 治疗间断性头痛20年余方

    治疗间断性头痛20年余方

      尹某,女,53岁。间断性头痛20年余,外院诊为血管性头痛,经多方诊治,未见明显效果。头痛尤以受凉时明显,喜温喜按,平时尤怕冷,舌淡苔薄,脉细微弦。处方:九制附片30克,麻黄15克,细辛15克,白芷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炙甘草10克。7剂,水煎服。   二诊时,患者头已不痛,偶感心慌,颈部转动时头昏,舌淡苔薄,脉细。触摸其项背则拘紧强痛。以郑钦安补坎益离丹温肾养心,定风丹祛风透邪善后:葛根90克,当归20克,白蒺藜30克,制首乌30克,九制附片30克,肉桂20克,生姜20克,海蛤粉20克,桃仁10克,红...

  • 偏头痛少阳头痛按率谷穴

    偏头痛少阳头痛按率谷穴

    偏头痛即少阳头痛,从中医学角度讲,手足少阳经的经脉,在头面部的循行分布区域都是在侧面部,所以中医将侧头部头痛称为少阳头痛。 减轻少阳头痛需按摩率谷穴。此穴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 寸,角孙穴(将耳廓折向前,耳尖直上进入发际的地方)直上方。找到穴位后,分别以两手中指指腹按压在穴位上,按10~15 分钟,以患者头痛有明显减轻为度。 (萧柳)...

  • 雷昌林辨胸痛胸闷误诊案

    雷昌林辨胸痛胸闷误诊案

    杨某,男,34岁, 1993年11月27日初诊。 主诉:胸痛,胸闷,心慌,气短6月余。患者发病后在某医院门诊就诊,以心脏病治疗疗效不著,后住院进一步检查,行心电图、B超、CT、脊椎拍片、椎管造影及各种化验等,但都未查出阳性体征。医院又让其到西安、石家庄等地的大型综合医院进一步检查,仍未查出阳性体征。 总之,该患者初以隐匿性冠心病治疗,无效;后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治疗,其症状仍不减轻,住院长达5个多月。患者十分烦恼,转求中医诊治。 刻诊:患者精神差,面青黄无华,仍胸痛,自感有约7厘米宽之疼痛带环绕胸背一周,...

  • 防治心绞痛心律失常 自疗按摩

    防治心绞痛心律失常 自疗按摩

      压内关以一手拇指指腹紧按另一前臂内侧的内关穴,先向下按,再作向心性按压,两手交替进行。对心动过速者,手法由轻渐重,同时可配合震颤及轻揉;对心动过缓者,用强刺激手法。平时则可按住穴位,左右旋转各10次,然后紧压1分钟。心绞痛甚者,可加按心俞、膻中穴,以宽胸理气止痛;气急,胸闷者,可加按肺俞、定喘穴,以宣肺降气;脉微沉细者或慢性心衰浮肿者,可加按复溜、阴陵泉穴,以利水消肿;阳亢者可加按合谷、太冲穴,以平肝潜阳。   抹胸以一手掌紧贴胸部由上向下按抹,两用手交替进行,按抹4×8次,按摩时不宜隔衣。...

  • 治偏头痛经验

    治偏头痛经验

    经验方:代赭石30克(先煎半小时),川芎、白芷、白芍各15克,赤芍12 克,全蝎、甘草各8克,羌活6克,细辛3 克,蜈蚣1条。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偏头痛患者62例,基本治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2例。...

  • 中医塞鼻止头痛

    中医塞鼻止头痛

    中医塞鼻法是将中药纳入鼻中治病的一种外治疗法。多用于头痛、牙痛及诸多鼻疾。 药物及用法:川芎、白芷、炙远志各30~50’ 克,冰片7~ 10克,共研为极细未。以绸布包药末少许,塞入鼻孔,右侧头痛塞左鼻孔,左侧头痛塞右鼻孔。一般塞鼻3~5分钟后,头痛即逐渐消失。复发时再用仍有效。如果同时取药末适量,醋调,睡前敷患侧太阳穴,疗效更佳。 方中川芎辛温升散、祛风止痛,既能活血,又可行气,为血中气药,是治疗各类头痛之要药;白芷辛温,能发散风寒,芳香通窍,善治头面诸痛;冰片芳香辛凉,有开 窍、散瘀、 清热止痛之...

  • 治低血压方治冠心病心绞痛方

    治低血压方治冠心病心绞痛方

    治高血压方 将生黄豆、生花生米各100克放在一起研成细面,将其放入玻璃瓶内,加入1000毫升山西陈醋,盖紧瓶盖,密封10天即可饮用。每日3次,每次30毫升(约3汤匙),一瓶喝完为1个疗程。若疗效不显,可用同样的方法再配制一瓶,一般能见效。 治低血压方 取肉桂、桂枝各40克,甘草20克,加入1000毫升水,煎煮至500毫升,分2次餐后服,每日1次,每剂可服2天。重者连用3-5剂药,可获愈。 治冠心病心绞痛方 丹参、葛根、山楂各100克,三七、木香各20克,上药研成细末,每日3次,每次取...

  • 头痛食疗方

    头痛食疗方

    偏头痛、顽固性头痛用萝卜(辣者佳)捣汁,加冰片少许,令患者仰卧,慢慢注入鼻孔,左边痛注左孔,右边痛注入右孔。若左右两边都痛,则两孔都吹,马上见效。 慢性头痛用冷水1杯,加柠檬汁少许,苏打半匙,1次饮完,颇有神效。 充血性头痛将烧开的粗茶倒入碗内,加一撮盐,等到温度适中,用来洗鼻孔。洗时把鼻孔凑到茶碗边或用吸管慢慢吸入茶水,一直吸到底再由嘴里吐出来。或者将另一鼻孔捏住轮流左右吸入,以免呛咳窒息。由于粗茶的咖啡因成分少,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和钾,可促进体内废物排出。...

  • 郎宜男治三叉神经痛方

    郎宜男治三叉神经痛方

    处方:川芎、菊花各15克,生石膏30克,水牛角 25克,胆南星10克。 加减:若一支疼痛加蔓荆子15克;二支疼痛加薄荷15克;三支疼痛加黄连10克;支联合疼痛加柴胡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风清热,活络止痛。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风火型。辨证要点为疼痛畏惧风热刺激,疼痛呈现火烧或电激样,多有明显板击点。可伴有面红目赤,五心烦热,口燥唇裂,心烦易怒,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少津,苔黄腻,脉弦滑或略数。 创方者:郎宜男...

  • 三叉神经痛中医对症治疗

    三叉神经痛中医对症治疗

    三叉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属中医 “头痛”、“头风”、“偏头痛”等范畴。临床可分为风寒阻经、风热伤络、肝阳上亢、脉络瘀阻、气虚血瘀等证型,对症治疗,效果显著。 1.风寒阻经型:症见阵发性面颊乃额头抽掣疼痛,遇风寒加重,常牵及牙痛,苔薄白,脉浮弦。治宜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方药:川芎10 克,荆芥12克,白芷8克,香附10克,羌活10克,蔓荆子 10克,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1剂。 2.风热伤络型:症见阵发性面颊及额头抽掣疼痛,遇湿热...

  • 应对头痛的几个方法

    应对头痛的几个方法

    服用中药、采用针灸理疗的基础上,结合饮食调理、心理疏导.多数慢性头痛患者都能得到缓解。但想要真正痊愈,平时的养生调理极为重要。 冰袋冷敷将冰块放在冰袋里外敷头部;或者在光线较暗且四周安静的房间里躺下小睡一会儿,头痛会有所缓解。 头缠毛巾疼痛时,用毛巾或柔软的布条松紧适宜地缠在太阳穴周围,可达到抑制血管扩张。缓解疼痛的目的。 按摩头部太阳穴是偏头痛按摩的重要穴道;可以用食指来按压,也可以用拳头在太阳穴到发际处轻轻来回转动按摩。 饮用绿茶绿茶中的某些物质对缓解偏头疼有一定效果,因此偏头疼患者平时可适...

  • 头痛治疗 戴天木验案两则

    头痛治疗 戴天木验案两则

      戴天木,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致力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的研究,临证三十余载,善于经方时方并用,集群方药力于一体,攻克病邪之所在。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耳濡目染,受益颇多。现撷取其头痛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外感头痛案   刘某,女,32岁。2011年2月15日初诊。主诉:头痛10余年,加重3天。患者10年来反复头痛,常于经后或受凉后发作,近3年来失眠易醒,醒后难以入睡。诊见:头痛,颈项强,恶风寒无汗,鼻塞,肢冷,心慌乏力,舌苔薄白,脉浮紧。辨为素体气血虚弱,感受风寒,经脉凝滞,治宜疏散...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