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第122页
-
脑梗死畏寒头痛扶阳法治
弓某,女,46岁,2008年5月10日,因冒雨回家后半夜发热,畏寒头痛,右下肢无力,CT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经用解表发汗、泻火、服中药后,热退食增,但右下肢无力,两眉棱骨疼痛不可缓解,昼重夜轻。又作副鼻窦CT,诊断为额窦炎,血管神经性头痛。观其患者心烦意乱、隐屈不得言,食指、中指按压两眉中心疼痛可减。口干、腹胀、舌红、苔薄白、脉弦紧。 此属余热未清,肝阳上扰,热阳相持,扰乱上清,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可投柳枝散。 组成:柳枝40克,薄荷12克,白芷6克,防风12克,羌活12克,苦参10克。...
-
心绞痛的治疗方法
玉竹山楂治心绞痛 取玉竹、山楂各500克,糖粉、白糊精各适量。山楂水煎2次,每次15分钟,玉竹水煎2次,每次30分钟;合并2药,沉淀,取清液,浓缩成清膏,加入3倍量的糖水,1倍量的白糊精;搅匀,制颗粒,干燥,过筛。每次服22克,开水冲服,每日3次。 青柿子治心绞痛 七成熟的青柿子1000克,蜂蜜2000克。将柿子洗净去柿蒂,切碎捣烂,用消毒纱布绞汁,再将汁放入砂锅内,先用大火,后改小火,煎至浓稠时加蜂蜜,再熬至黏糊,停火,冷却,装瓶。开水冲饮,每次1汤匙,1日3次。 姜枣胡桃治心绞痛 取胡桃(核桃)2只,大...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辅助治疗
目前趋向将劳力型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心绞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其特点:原为稳定型,在1个月内疼痛发作的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时限延长、诱因变化,硝酸类药物缓解作用减弱;1月内新发心绞痛;休息时可发作。 一般来说危险程度很低、生活质量没有严重影响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可以选择内科积极治疗,临床上常用药物有两种.一是减少心肌耗氧的药物;二是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要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它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是临床上的常规用药,同时还要服用降脂药.防止脂质的继续沉积。 如果危险程度很高,要立即...
-
景天保元汤治劳累型心绞痛
临床上,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弱者不在少数,尤其是劳累型心绞痛辨证属于心气虚型为数更多。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胸痹篇中的气虚(气阴两虚)型选用人参养荣汤合生脉散治疗,经反复临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受几年前赴高海拔地区旅游时导游嘱先服红景天泡水饮的启发,便以《博爱心鉴》保元汤(由人参、黄芪、肉桂、甘草、生姜组成)加红景天为基础方,用来治疗劳累型心绞痛,每获良效。 刘某某,男,年近花甲。2009年2月10日初诊。诉胸闷不适年余,近几天陪外地来访的老战友白天到周边游玩,晚上打牌至午夜,昨起除胸闷不适外,...
-
冠心病胸痹心痛 高社光治方
申某某,女,56岁。患冠心病两年余,曾用中西药治疗罔效。症见:胸闷气短,胸痛隐隐,时作时止,劳累尤甚,伴见倦怠乏力,心悸眠差,纳呆食少,时有汗出,脘腹胀满,便溏,日二三行。面见萎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水滑,脉沉细。此乃脾胃气虚,生化乏源,心脉失养所致。治拟健脾胃、滋化源、养心脉。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木香3克,砂仁5克,党参12克,太子参15克,茯苓15克,炒白术12克,陈皮克,当归10克,炒枣仁12克,夜交藤15克,炒谷麦芽各12克,甘草10克,大枣30克。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纳食稍增,精神体...
-
偏头痛中医取穴按摩手法
偏头痛是由多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病因病机极为复杂。九宫按摩法治疗偏头痛效果很明显,对于病史较长,反复发作的慢性头痛患者,如能掌握此按摩手法,在家里就可以轻松地自我施治。(急性温热病所引起的头痛,不在此治疗范围。) 中医认为,感受风寒湿邪是偏头痛的一大病因,气血经络受阻导致头痛,经常在阴雨风寒的天气复发,一般痛多在一侧,也有左右交替发作,严重者全身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另一个病因是肝阳上亢所致,由于情志忧郁,肝阳偏亢,少阳风热循经上犯,偏于头角疼痛,多在一侧,且善怒面红。 取穴在头部取相应的...
-
心脏病心痛气短 活心血汤
组成党参15克,黄芪30克,玉竹12克,桂枝10克,丹参30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当归12克,山楂20克,益母草30克。 功能益气通阳,行气活血,通络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心脏病心血瘀证,气虚血瘀,心脉痹阻。心功能III级,心力衰竭Ⅱ度。心痛气短,憋闷咳喘,唇甲紫绀,颧红咯血,脘胁胀满,纳呆食少,不耐劳累,舌紫脉涩。 用法每次煎药,加水适量,小火慢煎,头煎1小时,2煎、3煎各半小时,三次煎液混合。每日服药3次,每次食后半小时服药。儿童药量酌减。经期慎服,孕妇忌服。7...
-
反复头痛 对症选药去病根
头痛是人体在受到伤害性刺激后所发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也是很多疾病的前驱症状。其中的慢性头痛中医又称之为头风,可反复发作,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 ●不同头痛的对症选药 紧张性头痛 这种头痛是最常见的头痛,常反复发作,发作前往往有明显的诱发因素,比如紧张、焦虑等。发作时头痛可扩散至颈、肩、背部,呈轻度及中度疼痛,局部有麻木、发硬、紧绷感。此种头痛可口服维生素B1、谷维素、安定等,睡前还要加服安定片。 偏头痛 这种头痛以反复发生的单侧头痛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大约60%的患者有家族病史,女性一般...
-
治头痛验案 益气升阳
华某某,女,42岁。两太阳穴痛7日,痛甚则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嗳气,伴有眩晕,食少纳差,周身乏力,劳甚则觉头痛加重,大便不爽,舌质红苔白,脉弱缓。治宜益气健脾,升阳止痛。处方: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陈皮9克,法半夏9克,干姜6克,黄连4.5克,桑叶9克,菊花9克,川芎9克,蔓荆子9克,甘草9克。二诊:服上10剂,头痛消失,其他症状亦显者好转,脉沉缓舌尖红。上方去蔓荆子加当归12克、白芍12克善后。 此例患者乃脾气不升,精气不充于脑,脑海空虚致而头昏头痛,故以六君子汤加味而治之。且脾气不升之头痛...
-
四剂中药方 外用治头痛
中药方一: 薄荷6克,防风4.5克,白芷6克,葛根4.5克,炒蔓荆6克,川芎6克,桑叶3克。 外用方法及功效:以上7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头痛偏于前额部。 中药方二: 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天麻3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10克,川椒3克,乳香(研细)3克。 外用方法及功效:以上8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祛风除湿、清热定痛之功效,适用于前额头痛。 中药方三: 防风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
-
活血化瘀通痹止痛治冠心病经验
活血化瘀通痹止痛 娄某,男,58岁,2008年1月7日初诊。患冠心病、高脂血症10余年、出现房颤3年余。现时心前刺痛、胸闷、偶有夜间憋醒、惊悸胆怯,睡眠不实,眩晕,盗汗。动态心电图(DCG)示:房颤,频发室早伴成对。心脏超声示双心房扩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舌紫、苔薄白,脉结时促。 此为心脉痹阻,心神失养。治以活血化瘀通痹,养心安神定志。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生地15克,当归15克,桃仁15克,红花10克,枳壳15克,川芎15克,柴胡15克,赤芍15克,桔梗10克,川牛膝15克,党...
-
治失眠偏头痛食方
治偏头痛验方 和解汤组方:柴胡、黄芩、半夏、荆芥、防风、香附、夏枯草各20克,甘草5克,水煎服。此方具有清肝解郁和散风解表降压镇痛的作用。 调治失眠四粥方 1.小米粥:取小米适量,加水煮粥,晚餐食用或睡前食用。小米性微寒,有健脾、和胃、安眠之功效。 2.牛奶粥:先以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新鲜牛奶半磅再煮,晚间食用,有催眠作用。 3.龙眼粥:取龙眼肉30克,大枣5枚,粳米60克共煮粥食用。主治心脾血虚引起的失眠,晚睡前煮粥服,催眠效果好,对老年人尤宜。 4.大枣粥:取大枣10~15枚,粳米60克煮粥,晚餐食...
-
头痛中药外治八法
一、熏蒸止痛法。 取川芎、白芷各15 克,晚蚕沙、僵蚕各30克,将药物共放人 砂锅内,加水5碗,煎至3碗,用厚纸将 砂锅口封住。用法:视疼痛部位大小,于 盖纸中心开一孔,令患者痛位对准纸孔; 满头痛者,头部对准砂锅口(两目紧闭或 用手巾包之),上面覆盖一大方巾罩在头 部,以药液散发的热气熏蒸,每天1剂, 每剂用2次,每次熏10-15分钟。适用于 各种头痛。 二、局部热熨法。 方一:川芎、荆芥、薄荷、葱白(切碎) 各15克,白芷30克,上药共研粗末,炒 热后布包。熨患处,每天1次,每次15分钟。凡风寒头痛用之效...
-
中药外洗治头痛
1.薄荷6克,防风4.5克,白芷6克,葛根4.5克,炒蔓荆6克,川芎6克,桑叶3克。以上7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头痛偏于前额部。 2.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天麻3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10克,川椒3克,乳香(研细)3克。以上8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祛风除湿、清热定痛之功效,适用于前额头痛。 3.防风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天麻3克。以上7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祛风清上之功...
-
名医时国臣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名医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风火型) 处方:川芎18克,生石膏30克,菊花15克,水牛角20克,胆南星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风清热,活络止痛。用于治疗原发性三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风火型。症见疼痛畏惧风热刺激,疼痛呈现火烧或电激样,多有明显板击点。可伴有面红目赤,心胸烦热,手足心热,口燥唇裂,心烦易怒,人便秘结,小便黄,舌红少津,苔黄腻,脉弦滑或略数。 专家点评:此型临床多见,其临床特点为三叉神经痛加火的症状。无论外感火热之邪或内伤七情所致,均属实火。本方寒热并...
-
治血管神经性头痛 乌头活血汤
石恩骏,男,1953年生,汉族,贵州贵阳人,出生于中医世家,现为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近40载,对内、妇、儿科疾病有较深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发表论文数十篇,主审《石恩骏临证方药经验集》一书,编著《石恩权教授学术思想总结》。 组成制川乌24克,当归30克,细辛9克,甘草12克,延胡索9克,生石膏30克,川芎30克,羌活12克,白僵蚕12克,蜈蚣2条。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