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痛 第127页

痛 第127页

  • 正关丸塞鼻治怠三叉神经痛

    正关丸塞鼻治怠三叉神经痛

    采用正天丸研粉布包塞鼻的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收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3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7~7l岁;病程3个月~11 年。全部患者均为单侧(左侧14例,右侧16 例)三叉神经1支或数支分布范围内的发作性剧痛。 二、治疗方法 取正天丸6克,冰片1克(药店均有售)。共研成粉备用。治疗时取药粉1克,以纱布包裹,塞人患侧鼻腔,每日1次,每次 1~2个小时,l周为1个疗程,休息3日后再继续治疗。一般可治疗1~3个疗程。 三、治疗效果 本组30例经治疗后,21例...

  • 通络止痛治三叉神经痛 面部阵发刀割样剧痛

    通络止痛治三叉神经痛 面部阵发刀割样剧痛

    处方:赤芍12克,泽泻10克,生地、当归各8克,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丹皮、白菊花、车前子(包煎)、川芎、香附、炙甘草、白僵蚕各6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肝泻火,通络止痛。 主治: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为肝胆火旺型,症见面部阵发刀割样剧痛,灼热感,伴心烦易怒,头晕目赤,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刘洁莹...

  • 偏头痛分型配合相应的食物治疗

    偏头痛分型配合相应的食物治疗

    冬季是偏头痛的高发季节。头痛发作时,一侧形如针刺,痛不可耐;有的伴有畏光目涩,有的伴有干呕反胃,患者痛苦不堪。偏头痛,中医称之为“头风”,多由于患者本身就肝阳偏亢,或体内有痰,或有瘀血,再加上冬季多风寒,更易诱发偏头痛。中医在辨证治疗的同时,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配合相应的食物治疗。 阳亢型一般表现为头胀痛、眩晕,伴有心烦易怒、胁痛、夜眠不宁、口苦等症状。可服用钩藤菊花粥:钩藤5克,菊花12克,梗米1O0克。钩藤先水煎20分钟,去渣取汁,用药汁煮粳米,熟时加入菊花再煎5分钟即可;每曰1次,...

  • 胃寒疼痛 敷五香粉

    胃寒疼痛 敷五香粉

    当胃部受寒后疼痛,可取五香粉(一种厨房常用烹饪调料)6—9克,用热白酒调成稀糊后敷在肚脐上,纱布覆盖,脱敏胶布固定。 注意:敷药前,应先将患者脐部用热毛巾擦干净。我使用该偏方多年,通常 5—10分钟迅速暖胃止痛,2—3小时后除去五香粉糊即可。 韩少波...

  • 治头痛 痰浊头痛 神经性头痛方

    治头痛 痰浊头痛 神经性头痛方

    处方:熟地15克,怀牛膝12克,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版各8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滋养肾阴,填精补髓。 主治:头痛,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型,症见头痛且空,兼有眩晕,视物模糊,腰痛酸软,神疲乏力,手足心烦热,口干,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耳鸣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无力,或脉弦细。 张新梅 白果治神经性头痛 取带壳生白果 (即银杏)60克,捣碎入砂锅内.加水 500毫升.文火煎至 300毫升.分早晚2 次服用。本方可连煎3次.服用3日。用此方治疗神经性头痛.一般1~3剂可见效...

  • 多年临床治疗偏头痛的经验方

    多年临床治疗偏头痛的经验方

    血神汤系笔者多年临床治疗偏头痛的经验方,本方对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各型头痛,均可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组方:川芎30克, 羌活15克,白芷15克,防风15克,天麻15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白芥子10克,僵蚕15克,蔓荆子30克,白芍15克,郁李仁10克,葛根30克。 功用:祛风除邪,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解:方中川芎为主药,川芎为血中气药,性善疏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羌活,白芷,蔓荆子辛温芳香,温通上达,能祛风通络止痛,三...

  • 五个妙法解头痛

    五个妙法解头痛

      耸肩法站立或坐下,放松你的身体,然后吸气并伸展你的双肩。尽量使双肩向耳部靠拢,保持两秒钟,呼气放松,重复3次。   节奏呼吸法当我们感觉有压力时,身体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会上升。这时用浅呼吸就能扩张头部的血管,从而缓解疼痛。做法是:用鼻子吸气时数到5,用嘴呼气时再数到5,重复做10次。   冷热刺激法将热水袋或冰袋放在前额或者任何疼痛的部位就可以缓解疼痛。如果你选择冷敷,那么,应该先用毛巾包裹冰袋,然后再放在痛处。   手指按摩法将你的食指和中指放在你眉毛的外侧及太阳穴处,稍微用力旋转按压10秒,然后休息2秒,放松...

  • 胃胀满发作性头痛1年 选经穴治之

    胃胀满发作性头痛1年 选经穴治之

    程某,男,23岁,2011年8月11日初诊。 主诉:胃胀满、发作性头痛1年。 症候:胃胀满,吞酸,噫气,大便黏腻不爽。发作性眉棱骨疼痛,放射至颞部。 经络诊察:手太阴经、手厥阴经、手少阴经异常。 辨经:病在太阴经。 选经:太阴经、阴维脉。 选穴:针刺尺泽、列缺、公孙。 二诊:症无变化。取内关、公孙、中脘、足三里。 三诊:胃胀好转,已不泛酸,大便黏腻,打嗝见好。吃饭后已不恶心、不头痛。取内关、公孙、中脘、足三里。 8月23日追访,诸症未复发。共3诊,属临床痊愈。 医案解读...

  • 高血压头痛饮夏枯草茶

    高血压头痛饮夏枯草茶

    高血压患者头痛头晕,不妨.常饮夏枯草 保健茶。夏枯草性苦辛而寒,人肝、胆经,能清 肝明目,消肿散结。现代药理学表明,夏枯草 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提取物具有降压活 性及抗心律失常作用。 取夏枯草10克,车前草12克。将夏枯 草、车前草洗净,放人茶壶中,用沸水冲泡后 代茶饮,具有清热平肝,利尿降压的作用,适 用于高血压头痛、头晕目眩等症。需要注意的 是,在饮用过程中应经常测量血压,以免血压 相对过低而引起头晕。 李军利...

  • 冬季加剧头痛 小妙招

    冬季加剧头痛 小妙招

      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冷空气会使血管突然收缩、扩张而致头痛,冷空气也可能使颈部肌肉紧绷、影响头部血液循环而头痛,所以天气转冷更须注意保暖。      第1招:减少温差缓刺激   天冷外出戴围巾、帽子保暖;从室外到有暖气的室内时,先开窗降温,以免温度太高、身体来不及适应而诱发头痛。   第2招:依情况用冷敷或热敷   过冷时头痛,可用热毛巾(温度不超过42℃)敷颈部10~15分钟,放松肌肉、带动头部血液循环;从室外到温暖室内、血管扩张过快而头痛时,则将冷毛巾敷额头(不建议敷脖子),以免肌肉变...

  • 治风寒头痛验方

    治风寒头痛验方

    冬季,很多人外出被风吹后会头痛,主要症状为头痛起病较急,痛连颈背,恶风怕冷。中医理论认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若感受风寒,经络不通就引起头痛,外敷法止头痛效果好,不妨一试。 1.将川芎3克、花椒2克研成细末,用葱汁调匀,做成药饼2个.贴敷于太阳穴上,外用胶布固定.4 小时后取下药饼,可疏风散寒。治疗风寒头痛。 2.将吴茱萸6克研为细末.生姜30克捣烂,一同放入锅内炒热.平摊在纸上,再加适量白酒调成稀糊状,趁热将调好的药糊敷在两脚心涌泉穴,临睡前贴敷,治疗风寒头痛。...

  • 痛泻要方四味药

    痛泻要方四味药

    肠易激综合征特点是肠道本身无器质性病变,但肠道功能失调,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黏液便,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肝郁脾虚”导致的,肝郁则气机郁滞,脾虚则不能运化食物,造成腹泻。因此,治疗应以疏肝健脾为主,痛泻要方就是代表方剂。 痛泻要方载于明代医学专著《景岳全书》,由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4味中药组成,因张景岳称之为“治痛泻要方”,故有今名。方中白术燥湿健脾,白芍养血泻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散肝舒脾。四药相配,可以补脾土而泻肝木,调气机以止...

  • 治胃脘疼痛30余年

    治胃脘疼痛30余年

      王某某,女,40岁,农民。1990年1月3日初诊。患者自幼即感胃脘疼痛,30余年来曾多方治疗,时轻时重,终未根治。近一年来胃脘痛突然加剧,发作时如刀割锥刺,痛不欲生。即住西安某附属医院,经B超、胰胆造影、X线等检查,诊为“先天性肝总管左肝管扩张”。行“胆囊切除术及胆肠吻合术”后其痛更甚,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发作时翻滚呼号,如历酷刑。迭经更医,竟无寸效,患者遂有弃生之念。刻诊:胃脘胀闷疼痛,波及右胁,掣于肩背,痛如刀绞,令人窒息,伴有口苦、食后呃逆阵作,大便干燥...

  • 熄风通络 白芍治三叉神经痛

    熄风通络 白芍治三叉神经痛

    处方:白芍15克,钩藤、石决明、桑寄生各12克,怀牛膝lO克,天麻9 克,黄芩、栀子、黄柏、知母、丹皮、当归、炙甘草、全蝎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主治: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型,多见于老年患者,面部阵发性灼热,剧痛,抽搐,伴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烦失眠,胁痛口苦,舌红少苔,脉细数。 林劲松...

  • 胃痛怎么缓解 辨证治疗

    胃痛怎么缓解 辨证治疗

      临床上,胃痛证往往虚实夹杂,用药必须对症下药。治疗胃痛,中医通常分为胃寒、胃虚、胃气三种证候。   就常见的胃痛证候来说,胃寒痛指的是爱吃生冷食物、直接受寒气所诱发的胃痛;胃气痛指的是气机郁滞所诱发的胃痛;胃虚痛基本上属于虚寒证,病机着重在脾。   胃寒痛患者通常会出现骤然胃部作痛、痛势无休止,喜温喜按,伴随呕吐清水、怕冷、手足不温、舌苔白腻等症状。这种胃痛是由于中焦受寒所致,属实证,治宜温中散寒,宜使用豆蔻、厚朴、茯苓、干姜、陈皮、木香、甘草等药材治疗。   若兼饮食不节,寒食交阻,疼痛剧烈者,可酌加神曲、山...

  • 临床阳溪穴常用于头痛

    临床阳溪穴常用于头痛

      【穴性简述】   阳溪,乃手阳明大肠经穴,别名中魁。《医经理解》说:“阳溪,在手腕上侧,两筋间陷中,溪为水所行,此则阳脉所经上侧,两筋间陷中,溪为水所行,此则阳脉所经之溪也。   该穴可清热安神,明目利咽。   《甲乙经》认为可治“狂言笑见鬼,取之阳溪,及手足阳明太阴。”   现代临床阳溪穴常用于头痛、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目翳、热病心烦、癫、狂、瘾风、疮痂、臂腕痛等的治疗。   【操作技法】   取直径约1.5cm大小的生姜l块或大蒜1瓣...

  • 偏头痛20余年 医案解读治方

    偏头痛20余年 医案解读治方

    田某,女,29岁,2011年12月8日初诊。 主诉:右侧偏头痛20余年。 症候:20余年来,偏头痛每半个月发作1次。屡次治疗未愈,遇暑热易发。曾服活血中药2个月,头痛1年未发(2009年~2010年);2010年因过累又发作。3日前因寒冷过累诱发头痛,发作较重,以右侧太阳穴沿太阳至颌下跳动性疼痛,未吃药。饮食二便正常。早年有月经不调史,3个月1行,量少。苔白,舌尖嫩红。脉沉细。 经络诊察:厥阴经、手太阳经、手阳明经异常。 辨经:病在厥阴经,属厥阴寒凝失畅。 选经:厥阴经、少阳经。 选穴:针刺...

  • 立春晴冷交替 防治头痛

    立春晴冷交替 防治头痛

    立春后的天气,晴冷交替。一会儿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让人恨不能赶紧脱掉羽绒服。一会儿又天降大雪,使人宅在家里不想出门。这种乍暖还寒的天气,也使不少人头痛发作。 乍暖还寒 头痛易发作 记者从各大医院了解到,春季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因头痛而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韩祖成主任医师指出,中医认为头痛一般是外感内伤而引起,外感如感冒、发烧等引起的头痛,内伤指的是如高血压、血管痉挛、脑血管瘤等疾病引发的头痛。 西医则分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原发性头痛病因不明确,患者做脑电图等检查都提示正常,...

  • 血管神经性头痛方

    血管神经性头痛方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病程缠绵,用下方治疗效果良好。   桂枝24克,白芍18克,半夏9克,瓜蒌30克,黄连15克,川芎9克,白芷9克,菖蒲15克,远志15克,茯苓15克,赤芍9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斑秃验方 侧伯叶20克,川椒、辣椒各10克,生姜15克,川芎20克,补骨脂12克,将上药加入米醋250毫升,浸泡7天后,用棉签蘸取该液搓擦患处10~15分钟,每日2~3次,7~10天即可见效。(张可堂)...

  • 头颈强痛 取羌活防风治之

    头颈强痛 取羌活防风治之

    方法:取羌活15克,防风 10克,红豆2个。共研成粉,鼻 内搐之。 主治:太阳经脉循行部位 头痛,症见头颈强痛,头痛自脑 上至巅顶,腰脊疼痛,遇寒加 重。 李灿亮 神经皮炎烟熏治疗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 是以瘙痒和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皮肤 病,常反复发作。 处方:大枫子75克,胡桃50克,白 鲜皮、明矾、蝉蜕、槟榔、雄黄、松香、白 芷、地肤子、花椒、生南星、蛇床子、大黄、 土槿皮、硫黄各25克,巴豆、樟脑、白花 蛇、斑蝥、阿魏、蜈蚣各2.5克,碾为细 粉,每次用15克,每日1次,病灶局部熏 烟,有较...

  • 性生活头痛选服中成药

    性生活头痛选服中成药

    性交头痛多发生住中老年人群中,其中男性多于女性。据统计,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其中25%有性交头痛的患者曾患有偏头痛,而 23%的患者有其他类型的头痛病史。 目前,临床上按类型将性交头痛分为3类:1.房事前头痛。该类型头痛是搏动性突发性头痛,常发生在性交前,病痛部位以额部、枕部或头顶为主,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2.房事时头痛。该类型头痛是位于枕部区域的钝痛感,常随着性交活动而加剧,通常发生于高潮前,此类型约占24%。3.房事后头痛。该类型头痛发生于性高潮后,可时痛时止持续数周,常凶姿势改变 ’而加...

  • 功能头痛服芎蛋汤

    功能头痛服芎蛋汤

    功能性头痛是由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临床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主症,部分患者伴有呕吐、头晕等症,舌淡,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认为,本病是风瘀阻络,不通则痛。中药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是治头痛的要药;路路通、防风能祛风活络,解痉止痛;鸡蛋性味甘平,功能补气活血,滋阴熄风,和三药同煮,既可增加祛风活血之药力,又可监制三药辛温之性,以防伤阴、发散太过。诸药合用,治疗功能性头痛,简单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方法:取川芎、路路通各15克,防风 6克,鸡蛋2个。上药和鸡蛋同煎,待鸡蛋熟后去蛋壳再同煎l小时,分3次...

  • 坐骨神经痛针灸处方

    坐骨神经痛针灸处方

      【穴性特点】   大肠俞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腰部腧穴,“俞”同“输”,与大肠有内外相应的联系,为大肠经经气转输之处,故名大肠俞。   本穴主治大肠腑的病变,古代文献记载颇多。《备急干金方》载:“大肠俞,主腹中雷鸣,肠澼,泄利,食不消化,暴泄。”《十四经要穴主治歌》:“大肠俞治腰脊痛,大小便难此可通,兼治泄泻痢疾病,先补后泻要分明。”说明古代医家已把大肠俞作为治疗大肠腑病变及腰痛的经验穴了。   《素问&m...

  • 头部外伤 头痛眩晕治方

    头部外伤 头痛眩晕治方

      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配对五行;将人体的各种情志和表象,归结为以“五志”为特征的五种情志变化,配对五行。“五行”与“五脏”、“五志”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当五行不能维持正常的相生相克生理平衡状态时,生克关系即转为乘(乘虚侵袭,克制太过)侮(被克强势,反欺侮主)关系,产生相应的关联性病变。...

  • 滋肾平肝潜阳 施晓云治疗经行头痛方

    滋肾平肝潜阳 施晓云治疗经行头痛方

    名医治经行头痛(肾虚肝旺)方 处方:夜交藤25克,生地、首乌、枸杞子、天麻、 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茯苓各12克,山栀子、黄 芩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滋肾平肝潜阳。用于治疗经行头痛, 中医辨证属肾虚肝旺型。症见其痛在经前,头痛而 眩,腰痛酸软,心烦易怒,两乳胀痛,耳呜少寐,舌苔 薄黄,脉弦有力。 创方者:施晓云 名医治经行头痛(血瘀)方 处方:桃仁、红花各10克,当归、川芎、赤芍、生 地、丹参各12克,全蝎、蜈蚣各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

  • 产后头痛治验一则

    产后头痛治验一则

    李某,女,26岁。患者产后三周前来就诊,主诉产后第二周时感冒,发热头痛,两天即愈,尔后经常头痛.夜间尤甚,但不发热,无泛恶呕吐,口干不欲饮,自汗甚,恶露量少。苔薄黄,脉沉细。治宜补气养阴、以制阳亢。方用生黄芪15克,当归9克,白芍9克,生龙齿 15克.生牡蛎15克,沙苑子9克,枸杞子9 克,浮小麦12克,荆芥炭6克,大枣4枚;5 剂,每曰1剂,水煎服。5剂药后头痛消失,唯感精神恍惚,汗出减少,畏热口干,续以育阴潜阳、健脾和胃之剂调理,以巩固疗效。 注:患者产后气阴两虚,气虚则卫疏,故自汗甚,阴虚则阳亢,故头痛;头...

  • 中医治痛泻要方

    中医治痛泻要方

      肠易激综合征是慢性腹泻常见病因之一,本病特点是肠道本身无器质性病变,但肠道功能失调,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黏液便,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西医治疗往往难以奏效。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肝郁脾虚”,肝郁则气机郁滞,不通则痛,而肝郁又与情绪紧张不舒畅很有关系;脾虚则不能运化食物,造成腹泻。因此采用疏肝健脾法为治则,痛泻要方即为代表方剂。   痛泻要方载于明代医学专著《景岳全书》,由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4味中药组成,也叫白术芍药散,因张景岳称之为...

  • 菠萝水洗头治偏头痛

    菠萝水洗头治偏头痛

    偏头痛是老人常见病.长期反复发作还会导致脑血栓、脑出血,可用菠萝煎水洗头来治疗。偏头痛是由于脑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异常,脑组织微循环缺血缺氧.刺激脑神经末梢引起的。 菠萝中含有一种水溶性化学成分尼克酸.能调节脑血管收缩与舒张平衡.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缺血状态.对治疗头痛、偏头痛效果较好。 但菠萝中含有刺激作用的甙类物质和菠萝蛋白酶,食用后易导致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菠萝煎水洗头可避免此副作用.使尼克酸溶于水中直接作用于头部。 取菠萝300克切碎,加水煎5分钟后,取汁洗头.每周3次。一般2个月后可减轻偏...

  • 复方丹参片治胃肠痉挛性腹痛

    复方丹参片治胃肠痉挛性腹痛

    胃肠痉挛性腹痛主要由受寒、饮食不当、精神刺激等因素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平滑肌痉挛所致。胃肠痉挛性腹痛确诊后,一般首选抗胆碱药,如阿托品、东莨菪碱、普鲁本辛、胃复康等。临床应用发现,中药“复方丹参片”是治疗胃肠痉挛性腹痛的良药,该药治疗不仅疗效好,而且没有服用抗胆碱类药易引起的口干、皮肤潮红等不良反应。 治法:当患者出现痉挛性腹痛时(应排除器质性病变),马上给予复方丹参片,1次服4片。经对56例患者用药证明:显效22 例(服药20分钟内疼痛完全消失);有效30例(用药20分钟内疼痛明显减轻,但...

  • 治湿晕头痛 顽固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方

    治湿晕头痛 顽固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方

    治湿晕头痛经验 方法:取甜瓜蒂适量,研 成粉,用0.1克搐鼻,然后让鼻 中流出黄水,头痛可愈。 主治:湿晕头痛,症见头 痛而重,头上有重物压顶的感 觉,缠绵难愈,舌淡,苔腻,脉 濡。 李兵 治顽固性头痛方   病症:数年甚至数十年反复发作的头痛,遇风加剧,口不渴,舌苔薄白,脉弦。   材料:川芎10克,全蝎3克(冲服),秦艽20克,白芷、丹参、木瓜、白芍各15克,大枣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6剂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治血管性头痛方...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