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第121页
-
头痛10余年 栀子豉汤治效
刘某,女,35岁。患者头痛10余年,每于情绪变化时发作,发作常迁延10余日不能减轻,服西药止痛仅显效一时,伴头眩、心烦、眠差。 刻诊:神情急躁,面容怫郁、自言心中似有万虑纠缠,意难摒弃,有时闷乱不堪,神若无主,辗转床褥,不得安眠,心烦,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 笔者据患者症状,辨为肝阳上亢,邪郁化火,扰及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毗,上达额。本经有病则头痛,额痛,目眩,目外毗痛);手少阳三焦经(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上行至项,沿耳后翳风穴,直上耳上角,再屈...
-
治眉心及左眉棱骨剧痛验案
病例:李某,男,62岁。自觉眉心及左眉棱骨剧痛3个月,每日2~3次,每次约持续20~30分钟,影响工作及睡眠,食少,口苦口干,有时伴眩晕、胸闷。医院诊断为左眼眶上神经痛,双侧眼底动脉硬化。中医诊查见舌黯红,苔白滑,脉弦细略滑。诊断为眉棱骨痛。用选奇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以祛风与除痰通络论治。处方:生地12克,羌活、防风、竹茹、法半夏、茯苓各9克,甘草、通草各6克,枳壳、橘红各4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服上方药后自觉眉棱骨处疼痛逐渐减轻,眩晕、胸闷等症状亦见改善,精神、胃纳转佳。以后照此方加减,后症状好转出院。嘱患...
-
治疗头痛用川芎茶调散加减
川芎茶调散出自宋代编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药由川芎、羌活、细辛、白芷、荆芥、防风、薄荷、甘草、茶叶组成。其功效为疏散风寒,通络止痛。常用于外感风寒之邪所致的风寒头痛,日久不去或恶寒发热,头重头痛,鼻塞等症。陈宝贵教授治疗头痛也常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收到不错的疗效,今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川芎10克,羌活10克,细辛3克,白芷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薄荷10克,甘草6克。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服,每日1剂。 方解:川芎为头痛要药,其辛温香窜,可上行头目,善于祛风活血而止头痛,故...
-
用吴茱萸汤治疗头痛头晕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陈宝贵老师在临证中不仅应用吴茱萸汤治疗头痛、呕吐、胃痛等,还治疗眩晕、寒疝诸症。具体临证需灵活加减。如恶寒甚者加制附子,呕吐甚者加丁香、半夏,腹胀者加白豆蔻,吞酸者加海螵蛸,气虚甚者改党参为人参,血虚者加当归。举案如下: 病案1 张某,男,65岁,2008年6月初诊。患者诉头痛10余年,每遇天气变化或受凉后头痛加重,以右侧头痛为著,疼时有跳动感,头部怕凉。现时值夏季,患者仍头戴厚帽子,患者口淡,食纳差,小便清长,大便溏硬不调。曾多次查CT均无异常表现,西医诊断为神经性...
-
下面介绍外感头痛的治疗
头为诸阳之会,元神之府,又称髓海,脏腑之精血阳气皆上注于头。在病理情况下,或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诸经痹阻;或少阳枢机不利,阳气内郁;或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或脾肺气虚,清阳不升;或血瘀阻塞脑络;或痰饮蒙闭清窍;或血虚脑神失养;或肾亏精髓不足;或肝阳化风上扰,等等,皆可引发头痛及脑鸣、昏眩等病证。我临床辨治头痛,多按外感头痛、少阳头痛、肝火(阳)头痛、血瘀头痛、痰饮头痛、气(血)虚头痛、肾亏头痛等分类进行。下面介绍外感头痛的治疗。 外感头痛皆与风邪相关,多属实证,治疗应以祛风散邪为主。临床可分风寒...
-
治头痛 活血通络消瘀定痛
崔某,男,45岁,教师。于2006年4月初诊。患头痛二十年,屡经中西药医治不效。疼痛以巅顶为甚,乍轻乍重,病情缠绵,深感痛苦。近一周来,因家庭琐事,郁闷饮酒,致头痛加剧,头痛如裂,呻吟不止。经某医院CT检查未发现异常。入院后首投天麻钩藤饮以平肝潜阳,服药3剂不解,亦加服颅痛定等西药仍罔效。患者病程日久,可谓顽疾,久病入络,气滞血瘀,遂改用通窍活血汤加味以活血通络,消瘀定痛。 处方:赤芍、川芎、红花、柴胡、僵蚕各9克,桃仁、当归各12克,丹参15克,全蝎5克,老葱2根,生姜3片,大枣3枚。另用麝香0....
-
治胃脘痛 王今觉和胃汤
组成高良姜12克,姜半夏9克,草豆蔻9克,当归6克,制香附6克,公丁香3克。 功能和胃止呕,降逆止痛。 主治胃脘痛(胃、十二指肠炎或溃疡)属虚寒证、寒凝证、气滞证、瘀血证、食积证者。 服法日1剂,水煎服。 方解高良姜辛热,归脾、胃经,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直达病所,为君药。姜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能燥湿、降气、止呕;草豆蔻辛、温,归脾、胃经,温中祛寒、行气燥湿,二药共为臣药。当归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温中,和血,止痛,为佐药。制香附辛甘、微苦,平,归肝、三焦经,理气行血,解郁止痛...
-
治冠心病室性早搏 心绞痛方
治冠心病室性早搏经验 经验方:生地、黄芪各30克,炙甘草12 克,党参20克,丹参、赤芍、瓜蒌壳、川芎、麦冬、桂枝、生姜各10克,阿胶6克(烊化),大枣10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 102例,显效8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 治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经验方:黄芪20克,淮山、生地、瓜蒌壳、丹参各15克,当归、枸杞子各12克,西洋参、半夏、陈皮、薤白、郁金、川芎、全蝎各10克, 三七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4周为1 疗程。 疗效:本方治疗冠心病心绞...
-
心绞痛最佳治疗方法 温补心肾
患者刘某,男,70岁。2011年12月3日初诊。患者12月1日晚上无明显原因发生胸部憋闷,伴头昏。发作时不敢活动,持续几分钟自行缓解。一晚共发作3次,未予治疗。2日晚上又发作3次。诉入冬以来畏寒,膝盖以下冰冷。既往无高血压病史,一贯心动过缓。脉沉弦,手指冰凉;舌体稍大,质较暗。心率52次/分,律齐。血压130/60mmHg,心电图示心动过缓,未见供血障碍。西医诊断:心绞痛。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肾阳虚,胸阳痹阻。治以温阳通脉,活血通痹。方用四逆汤加味:制附子30克(先煎),干姜10克,炙甘草18克,人参12克(...
-
头痛失眠高血压 山菊汤
春季,很多人出现头痛、目眩、心烦易怒、失眠等症状,可喝山菊汤来治疗。春季阳气升发,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导致肝阳旺盛。特别是忧郁、恼怒会使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肝阳失敛而上亢,清阳受扰则出现头痛。该汤主要原料为山楂和白菊花。 山楂有活血止痛、行气化淤、消食化积的功效,其中含有三萜类及黄酮类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白菊花可疏散风热、清肝明目,还可降血压。 取山楂10克、白菊花6克,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沸后,取汤饮用。每日1次,连服4~5天,适合头痛、心烦、失眠的高血压患者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