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血 第4页

心血 第4页

  • 阮士怡教授治疗心血管病理论

    阮士怡教授治疗心血管病理论

      阮士怡教授1917年出生于河北省丰南县,叔祖父即为当地名中医,故幼年即得家庭熏陶。他1940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获研究生学位;且在西医内科临床一线工作近1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天津市中医医院建立后,他先后拜天津名中医赵寄凡、陆观虎两位老先生为师,继承了两位老师用药轻灵,遵守经方的临证用药特点,对经方治验心得良多。在中医药延缓衰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领域建树颇丰。笔者在此简要介绍其治疗心血管病理论如下。   中西结合创新心血管病治疗理论   阮士怡认为心主血脉,心受肾、脾两脏共同生化之血...

  • 初冬心血管病防治方

    初冬心血管病防治方

    寒潮作为一种大范围的较强冷空气的活动过程,一般出现在每年初冬(11月)至次年的初春(4月)期间。寒潮的特征和气象指标是:气温一天将下降10~12以上,当地最低气温在592以下,一般还伴有降水(雨或雪)和偏北大风。 寒潮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心血管病患者对寒潮最为敏感。美国海洋和大气局发布的《天气和健康》就曾指出,每当寒潮来临,在气温由高变低、风力由小变大的转换期内,心脏疾病发作频繁,危重病人常常在凄风苦雨中与世长辞。我国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也发现,约77%的心肌梗塞患者和54%的冠心病患者在寒潮天气下病情加...

  • 治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方

    治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方

    治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气阴两虚)方: 处方:百合、夜交藤各25克,党参15克,五味子、麦冬、丹参、白芍各12克,知母、莲子肉各10克,酸枣仁、玄参各1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气阴耗伤,余热尚存引起的口干、心烦加黄连5克,生地15克,远志10克。心前区闷痛加延胡索、枳壳、佛手各10克,合欢皮20克。心神不安,易汗出加浮小麦30克,白芍15克。 功效主治:补益心阴,养心安神。用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辨证属气阴两虚,心神不宁型。症见心悸,失眠,气短,胸闷痛,尤以劳累或情绪变化时加重,神倦乏力,五...

  • 夏季及时补水可防心血管病

    夏季及时补水可防心血管病

    “随着夏季的来临,天气愈发炎热, 酷热天气最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病。”郝明 光老人提醒说,中医上讲“汗为心之液”, 所以,出汗过多容易导致心脏疾病,特别 是老年朋友。 “温度升高,出汗过多,容易造成血 液黏稠度增高,也容易诱发中风。”老人 说,因此,进入夏天后,及时补水是保平 安、防心病的一大诀窍。每天要多喝凉开 水,如果水中加一些菊花、草决明、竹叶、 荷叶等效果更好,因为它们都具有清热 解暑的作用。 除此之外郝明先老人还强调,夏季 仅仅注意补...

  • 关注女性心血管健康 综合调理

    关注女性心血管健康 综合调理

    春节过后,很多地区本已春意融融的气候突然变冷。随着寒流的来袭,医院心血管病人也随之增多。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脏科主任夏云峰提醒说,每到季节变换的时候,特别是初春季节,老年人中心血管病复发的比较多。 夏主任表示,究其原因,一是春早时节,气温还很低,且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容易引起血管痉挛,引起心肌供血减少,严重的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二是春天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有的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的人,心脏对由冬天静止期到活动期的负荷量耐受性一时不适应,加上有的活动量过大,易诱发心绞痛或心梗;三是人到...

  • 吉林名医治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方

    吉林名医治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方

    吉林名医治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胸阳不振)方: 处方:党参、丹参各15克,黄芪20克,细辛3克,麦冬、五味子各12克,桂枝、制附片各6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房颤者加珍珠母30克,百合、琥珀各15克,去附子,减细辛量。心痛者加延胡索、生蒲黄、檀香各10克。胸痹者加瓜蒌25克,薤白20克,或用石菖蒲15克,郁金10克。头晕者加石菖蒲10克,磁石15克。气虚作喘者加大党参用量。 功效主治:温阳,益气,散寒。用于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中医辨证属胸阳不振,寒凝脉络型。瘟见心悸,心前区隐...

  • 老中医药唐蜀华 钻研心血管病的理论

    老中医药唐蜀华 钻研心血管病的理论

    原江苏省中医院院长、主任中医师唐蜀华,是全国第四、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传承博士后流动站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习古文、诵汤头,又师从于国医大师周仲瑛,苦学三载,益见精进。 唐蜀华中西互参,悉心钻研心血管病的理论与实践,努力发扬中医的优势特色,是业内有鲜明个性的专家之一。笔者现将其主要学术观点概述如下。 中西合璧互补短长 传统中医望闻问切,仅凭医者感官直觉辨证易于受限,唐蜀华认为:超声、心电、同位素,皆应纳入中医范...

  • 心血管病专家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经验

    心血管病专家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经验

    刺激耳穴调血压 耳朵与脏腑经络有 着密切的关系,各脏腑组 织在耳廓上均有桐应的 反应点(耳穴),刺激耳穴 对相应的脏腑有调节作 用。有时,按揉一下耳朵 上不同的反应点,会起到 截然不同的疗效。 降血压高血压是 老年人最常见的病症, 容易导致脑中风和心肌 梗死等严重疾病。按揉 耳朵的降压点,可以降 低血压,降压点位于耳 屏前下方部位,用食指 的指腹揉按此穴,力度 要适中,以能够承受为 佳,两耳交替进行,每次 3分钟,每天2~3次。降 压点具有滋养肝肾、清 泻肝热的功效,经常按 揉,可以预防高血压,或 治疗轻度高血...

  • 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降血压滋补食方

    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降血压滋补食方

    据悉,全世界每年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疾病总死亡人数的50%,但许多人仍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以及日常护理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为此,9月29日下午老人报“健康大讲堂”特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多位专家举办“因为爱,谈谈心”科普讲座。讲座现场,观众不仅得到了多名专家现场指导,更获得吴伟教授心血管病防治手册,以及邓老八段锦CD,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也非常满意。   指导专家 吴 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

  • 辛开苦降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运用

    辛开苦降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运用

    •辛开苦降法将辛温之药和苦寒之品搭配使用,具有一阴一阳、一寒一温、一升一降、一开一泄、对立统一的特点,是单用一类药物无可比拟的,其功用主要体现在和调五脏、调节气机、调和寒热、分消湿热。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寒热错杂、气机失调者并不少见,但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依辛开苦降法立方者较少。若能深入研究其机制,确立有效方药,并进一步开发出中成药,将会造福于广大患者。 辛开苦降法系指根据中药的四气五味理论,将辛温药与苦寒药配伍使用的方法,具有调达气机、调和寒热、协调升降、清热利湿...

  • 松子预防心血管疾病 食物防中风

    松子预防心血管疾病 食物防中风

      松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维生素E,它可以说是所有坚果中的冠军。维生素E的具有软化血管的功效。在松子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起到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鸡油炒松仁   材料:松仁300克,鸡油、甜酱、豆粉各适量。   做法:锅置旺火上,倒入鸡油,待油烧沸加入松仁,快速翻炒,将熟时加入甜酱、豆粉少许,炒匀后起锅。   苏游凤髓汤   材料:松子仁100克,胡桃仁200克,蜂蜜50毫升。   做法:将松子仁、胡桃仁去皮壳,研碎末待用;蜂蜜倾入锅中熬熟,加入松子仁末和胡桃仁末...

  • 心血管疾病在膏滋药的辨证要点

    心血管疾病在膏滋药的辨证要点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常归属“眩晕”、“头痛”、“心悸”、“胸痹”、“中风”等范畴,病因病机复杂。传统认为与禀赋不足、年老体衰以及饮食、情志、劳逸失调等有关,为脏腑气机失调、气血阴阳失衡。由于病程较长,又有久病多虚、久病及肾、久病入络、久病致郁、久郁生痰等学说。 膏滋药的辨证要点可在总的指导原则下从“风”、“火”、“痰”、&l...

  • 心血管病患者冬季该咋补

    心血管病患者冬季该咋补

    合理营养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冬季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要保持膳食营养均衡, 五谷杂粮都要摄入。中医认为,冬季是精气匿藏的时节,此时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适当进补不仅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最为适宜。但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进补与普通人不同,普通人的进补主要是“缺啥补啥”,而患者的进补就要注意所患疾病对机体的影响,要考虑进补是否与治疗冲突,患者对进补的接受能...

  • 长夏之湿与心血管疾病

    长夏之湿与心血管疾病

    长夏之湿与心血管疾病 长夏季节的温度较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大,含氧量却降低,人们常易出现胸闷、心悸、精神萎靡、乏力等症状,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其实,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了湿邪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曾指出胸痹、心痛的共同病机是阳微阴弦,阳微是指胸阳不足,为病之本虚,阴弦是指阴寒痰湿偏盛,为病之标实。 由于湿邪较甚,胸阳失展,痰湿阻滞心脉而血行不畅,加之心脑血管疾病好发群体多为中老年人,他们的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更易受湿邪影响...

  • 邓铁涛运用“少火生气”理论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

    邓铁涛运用“少火生气”理论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

    邓铁涛 ( 1916—) ,男,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 士研究生导师,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精 心研究中医理论,主张 “伤寒 ” “温病”统一辨证论治, 强调辨证方法在诊断学中的重要地位,擅长诊治内科杂病, 并擅于运用中医脾胃学说论治疑难杂症。主编专著 8 部, 发表论文 100 余篇。 国医大师邓铁涛提出心血管疾病多为本虚标实 之证,且多与五脏气机失调、虚损相关,故认为扶 正固本顾护五脏之气尤为重要。针对现代火神派偏 用大剂量辛温燥烈之...

  • 芳香温通中药气雾剂与心血管疾病防治

    芳香温通中药气雾剂与心血管疾病防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 李立志 研究表明,芳香温通中药气雾剂在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的速效缓解方面具有与硝酸甘油相类似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有值得进一步扩展应用的临床价值。 芳香药物是指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芳香温通疗法即以芳香辛散、温经通脉之方药治疗“寒邪内闭”所致的一系列证候的最常用治法,也是传统中医治疗胸痹心痛的重要法则之一。目前国内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多选用硝酸甘油片,而芳香温通中药气雾剂具有起效快、携带使用方便、毒副反应小的特点,是治疗心血管疾病急症...

  • 心血管健康指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

    心血管健康指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

    近年来,心血管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 题,防治刻不容缓 [1 ] 。美国心脏协会 ( AHA) 2010 年提出心血管健康指标 [2 ] ,包括 3 项健康因 素和 4 项健康行为。研究表明,理想心血管健康因 素和行为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3 ] 。中医 “治未 病”思想强调预防的重要性,而中医体质学是 “治未病”的有力抓手 [4 ]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 与疾病具有相关性,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 “共同的土壤”— &mda...

  • 精准医学、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病证结合研究

    精准医学、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病证结合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薛梅 大数据分析时代,将病证实质研究与精准医学有机结合,建立基于中医学基础理论,并符合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际和中药多靶点干预特点的方法学新体系,是中医药研究取得历史性进展的难点和突破点,对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精准医学是生物和信息技术在医学临床实践的交汇融合应用,个体化医学的更精确定位与升华,是医学科技发展的热点内容。以陈可冀院士为首的课题组以在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Ⅱb-Ⅲa(GPⅠb、GPⅡ...

  • 预防心血管病茶饮推荐

    预防心血管病茶饮推荐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1月20日前后,在气象记录中虽然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谚语 “小寒大寒,冷成一团”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较为寒冷的时期,所以人们不可忽视,应继续做好保暖工作,同时明确寒冷可诱发得很多疾病。 当过度寒冷刺激时,对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及其他循环系统疾病都有诱发作用;寒冷使上腹部受凉或吞进冷空气引起胃肠痉挛;寒冬容易发生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寒冷可使人体裸露部位的...

  • 自制降压茶秘方 治心血管病的神奇方

    自制降压茶秘方 治心血管病的神奇方

    治疗高血压:吴茱萸、牛膝、川芎各20克,研细末用蜂蜜调膏状敷肚脐。特效! * 自制降压茶秘方; 丹参7克、山药、葛根各5克、决明子10克、山楂6克,每天泡饮一剂,效果很好。一般连喝30天就可以正常,降压药就慢慢停掉了。我是新疆开养生馆多年。献方人:祁老师 *董建华治疗高血压方: 制黄精20克,夏枯草15克,豨莶草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每天一副水煎服。可以根据临床病情加减,提高治疗效果,本人经常使用治疗高血压病人,均取得不错的效果。验方有时候无法对应病人实际情况,就要加减来...

  • 朱翠玲治疗心血管疾病验案2则

    朱翠玲治疗心血管疾病验案2则

    朱翠玲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学验俱丰,医术精湛,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心血管疾病,并结合现代医学形成其独特的诊疗风格。现将朱师两则验案分享于此。 (1)患者,女,60岁,2018年9月5日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及双下肢水肿,就诊于某三级甲等西医院,行相关检查(具体不详),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症状好转后出院。出院3d后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再发并加重,且双下肢发沉,伴浑身乏力、纳差、口干苦,时有心烦怕冷,眠差,舌胖大,苔黄腻,脉弦,二便正常。中医诊断:水肿;证...

  • 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辨治思路和临床诊疗经验

    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辨治思路和临床诊疗经验

    笔者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现将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辨治思路和临床诊疗经验阐述如下。 辨治思路 整体调节,重视脾胃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各个脏腑五官互机关联,互相制约;同时,人与自然、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五脏六腑病变均可影响到心,其中脾胃与心关系最为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同时,脾胃又是水液代谢的重要脏腑。脾胃失调则是则易产生瘀浊,瘀血病理产物,导致心脉痹阻。因此,治疗心病重在调理脾胃。心病的发...

  •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

    贾振华,男,1975年生,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河北以岭医院院长,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院长。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4项国家级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作为副主编编写络病理论专著3部、创新教材1部;发表文章70余篇,SCI收录9篇。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我国心血管患病率持续上升,死亡率高居首位,占居民死...

  • 自制降压茶秘方 高血压的好验方 专治心血管病的神奇方

    自制降压茶秘方 高血压的好验方 专治心血管病的神奇方

    * 治疗高血压: 吴茱萸、牛膝、川芎各20克,研细末用蜂蜜调膏状敷肚脐。特效! * 自制降压茶秘方; 丹参7克、山药、葛根各5克、决明子10克、山楂6克,每天泡饮一剂,效果很好。一般连喝30天就可以正常,降压药就慢慢停掉了。我是新疆开养生馆多年。献方人:祁老师 *董建华治疗高血压方: 制黄精20克,夏枯草15克,豨莶草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每天一副水煎服。可以根据临床病情加减,提高治疗效果,本人经常使用治疗高血压病人,均取得不错的效果。验方有时候无法对应病人实际...

  •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夏季养生之道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夏季养生之道

      夏季日渐临近,气温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快,增加心血管堵塞几率。因此,中老年人和病患也会被高温高湿拷问心血管健康。   “冬补三九,夏养三伏”,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夏季养生之道至关重要。   防暑降温:外出活动最好安排在较凉爽的下午或晚上。早上6~9点尽量不锻炼,该时段为冠心病的高发期。因为经过一夜睡眠,既没喝水又没活动,血液在血管里变黏稠,血流速度变缓,易诱发血栓形成,勉强运动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发生。如果气温持续在35度以上,湿度在90%以上,则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 骨伤科专家宋贵杰教授 毕生心血从事中医事业

    骨伤科专家宋贵杰教授 毕生心血从事中医事业

    宋贵杰,汉族,1938年2月生,甘肃省清水县人。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中医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省首届名中医。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中医骨伤学会主任委员,《中医正骨》、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甘肃中医杂志》《甘肃中医学院学报》编委,甘肃省高等院校、甘肃省中医药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 满腔热诚 传承创新 宋贵杰教授早年就读于河南...

  • 膏滋药内服治心血管疾病

    膏滋药内服治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常归属眩晕、头痛、心悸、胸痹、中风等范畴,病因病机复杂。传统认为与禀赋不足、年老体衰以及饮食、情志、劳逸失调等有关,为脏腑气机失调、气血阴阳失衡。由于其病程较长,因此又有久病多虚、久病及肾、久病入络、久病致郁、久郁生痰等学说。膏滋药的辨证要点可在总的指导原则下从“风”、“火”、“痰”、“气”、“血”、“瘀”、“虚”中立法找寻...

  • 宋贵杰倾注毕生心血从事中医事业

    宋贵杰倾注毕生心血从事中医事业

    1月22日,全国著名中医学专家、甘肃中医骨伤学科奠基人、甘肃陇中正骨学术流派杰出代表人之一,宋贵杰教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7岁。宋贵杰倾注毕生心血从事中医事业,享誉陇原。 宋贵杰教授一生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为中医骨伤科学之发展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可敬可佩!他不愧为“中医骨伤界的一面旗帜”。“案上长短书两卷,袖中冷热风几丝”是他工作生涯的真实写照。 宋贵杰教授生前是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中医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中...

  • 中药治疗心血管病 让外国人也侧目

    中药治疗心血管病 让外国人也侧目

      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发病率最高的一大类疾病,号称中老年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很多人对这类疾病还存在着不少疑惑,如用中医好还是西医好?是吃药还是做介入治疗?通过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我发现,中医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同样也有独到之处,西医的介入治疗对症也能起到很好效果。而中西医结合起来,也会让我们的疾病得到更多的解决方法。      留学生涯   “诺贝尔奖获得者成了我的导师”   在美国、日本的留学生涯,让我获益匪浅。2007年我得到广西政府财政的支助前往美国佛洛里达...

  • 熊胆粉治疗心血管疾病 鹿血温肾补虚防治肿瘤

    熊胆粉治疗心血管疾病 鹿血温肾补虚防治肿瘤

    熊胆粉可治疗多种代谢性疾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 彭玉清 熊胆系传统中医药中的一大名贵药材,被誉为“药中黄金”。《本草经疏》言:“凡胆皆极苦寒,而能走肝、胆二经,泻有余之热。”《脾胃论》载:“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生则万化安。故胆气春生,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泻、肠澼不一而起矣。”《本草纲目》中记载,熊胆味苦、性寒,无毒,归肝胆心经,有退热、清心、平肝、利胆、溶石、明目、杀虫之功效。在临床中,熊胆粉用于治疗多...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