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 第2页
-
文化与标准化让中医药走得更远
罗马帝国曾经横跨欧亚非,但是在辉煌近千年后消亡了。希腊、希伯来国土面积极小,几度灭国,但是希腊的理性精神、希伯来的宗教精神至今闪烁着光辉,照耀着世界人民。中华文明也一样,几经北方民族入侵,最后化外民族都被同化,不管是希腊、希伯来的西方精神,还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他们之所以能跨越时间、空间成为主导我们思维、生活方式的规范,都有一个强大的向心力,让人们满心向往。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伟大瑰宝,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各学科交叉,形成了一个个的中医大家,他们思想不尽相同,他们的遣方用药也很难一致:伤寒派喜欢偏于辛温,...
-
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发布
11月26日,中医药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中药协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和中国药膳研究会发布《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等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进一步规范中医药临床诊疗、基本术语及评价方法。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等32项标准。其中,《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是中华中医药学会承担编制完成的国内第一部指导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的技术规范性文件,注重突出中医神志病学学科优势,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 中国中药协会发布...
-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分为三个时期
中医药进入国际标准体系的三大渠道(ISO、WHO、WFCMS等国际组织)均已打通,三个渠道根据各自不同的定位与职能,出台了一批国际标准,并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业界对国际标准化工作意识增强,各国中医药从业者对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涌现出了一批懂业务、熟悉游戏规则、语言流利、沟通能力强的工作骨干,专业团队初步形成。特别是2015年6月4日在ISO/TC249第六次年会上,中医药(TCM)被确定为ISO/TC249正式名称之后,标志着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新形势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特点...
-
缺乏中医药标准化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标准化已经成为各国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重要措施。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是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重要反映和具体体现,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人才是中医药标准化事业的根本,但是,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中医药标准化人才。 与其他领域的人才短缺情况不同,中医药标准化人才的短缺,无论从数量,还是专业结构和综合素质上看,都表现为整体性和普遍性的缺乏。懂中医药技术的不懂标准,懂标准的不懂中医药技术,两者兼备者甚少。另外,国际标准化工作经验缺...
-
中医药标准推广应用的路径
标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工作。然而,由于中医药标准推广重视不足等多种原因,一些标准常常束之高阁,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国已发布中医药国家标准33项、行业及行业组织标准450多项,初步建立了与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标准体系,初步构建了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了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制、...
-
我国举行世界中医药标准日庆祝活动
10月14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办的2014年第45届世界标准日庆祝活动在京举行,今年我国庆祝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是“标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标准构建统一市场规则”,旨在推动企业、行业和经济体增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活动当天,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遴选了国际标准发展突出的行业进行了展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成果位列其中。 1946年10月14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这一天被定为世界标准日。世界标准日的目的是提高对国际标准化在世...
-
体重是衡量热量的标准
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需要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体重就会减轻,血糖控制好以后体重才能够保持稳定。因此,体重可以作为衡量热量是否合适的标准。 2型糖尿病用二甲双胍治疗,体重逐步减轻说明治疗有效果。糖尿病引起的体重减轻是逐渐的,每月减一斤多,半年以后下降速度就放慢了。这种体重减少是好的现象,因为2型糖尿病体重减轻,尤其是腹部脂肪减少,可使胰岛素抵抗减轻,因而对病情康复有利。 当然糖尿病人消瘦也应该增加营养,如...
-
首批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推广基地建设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立中医药标准研究制定、应用推广和评价反馈机制的重要举措,也为每家建设试点基地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获批成为首批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建设单位。以后,明确指导思想,确立建设目标,积极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基地建设,切实发挥中医药标准化知识对临床工作的助推作用,取得了显著建设成效。 良好的管理机制是推进基地建设的根本保障 中医药标准起草、制定和修订的过程是对中医药学术进行整理、研究和提升的过程,对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具有...
-
中医药国际标准 扁鹊医学论坛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ISO/TS 18790-1:2015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分类》国际标准,该标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李海燕研究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完成,是ISO/TC215(健康信息技术委员会)与ISO/TC249(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的首个联合工作项目。该标准实现了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有助于中医药行业内部共识及其与大健康信息标准之间的衔接,对于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建设、信息标准制修订、规划计划制定等,具有深远意义。 该项标准对中医药信息标准的范围进行了清...
-
中药标准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经过近3 000年的渐进积累和衍生分化, 现代 中医药科学已经演化成为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科 学知识分支体系。 在全面梳理中医药科学分支学科 的基础上建构有层次的学科结构, 辨识中医药科学 的科学定位和知识特征, 对于确认中医药科学的科 学属性、 持续推进中医药科学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中医药科学分支学科名称的由来 中医药知识是为满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 求而总结出来的医疗领域认识成果。 一般意义的中 医学包含着中药学的内容, 因此可以称之为中医药科 学。 据医史学者考证, 中国在南朝刘宋时期就出现了 &...
-
中医燥热体质分型标准和应用建议
2008年起, 在本地区使用《中医9种基本体质量 表》 和《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1] , 分别是平和质、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气郁质、 血瘀质、 痰湿质、 湿热质、 特禀质, 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调养存在 局限性, 于是加入血虚质和燥热质, 对20 000多例体 检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调养, 普遍满意。 根 据中医体质分型的依据 [2] 和量表构成的格式 [1] , 结合 临床实践、 16 292例体检者中医体质调查统计结果 [3] 和中医异法方宜理论, 阐述中医燥热质分型标准和 量表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