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准 第2页

标准 第2页

  • 中医标准化包括三方面:理论、疾病、技术

    中医标准化包括三方面:理论、疾病、技术

      “三部六病”学说,是已故伤寒大家刘绍武先生所创立的医学流派。该学说充分吸收自然辩证法和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在继承《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是继中医温病学派之后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刘绍武提出,中医要现代化和国际化,首先必须标准化。实现标准化,就要做到“三化六定”,即理论规范化、诊疗规律化、技术规格化;诊疗流程实行定证、定方、定疗程、定制剂、定疗效、定费用。   中医什么内容需要标准化   中医标准化包括三方...

  • 文化与标准化让中医药走得更远

    文化与标准化让中医药走得更远

    罗马帝国曾经横跨欧亚非,但是在辉煌近千年后消亡了。希腊、希伯来国土面积极小,几度灭国,但是希腊的理性精神、希伯来的宗教精神至今闪烁着光辉,照耀着世界人民。中华文明也一样,几经北方民族入侵,最后化外民族都被同化,不管是希腊、希伯来的西方精神,还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他们之所以能跨越时间、空间成为主导我们思维、生活方式的规范,都有一个强大的向心力,让人们满心向往。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伟大瑰宝,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各学科交叉,形成了一个个的中医大家,他们思想不尽相同,他们的遣方用药也很难一致:伤寒派喜欢偏于辛温,...

  • 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发布

    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发布

    11月26日,中医药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中药协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和中国药膳研究会发布《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等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进一步规范中医药临床诊疗、基本术语及评价方法。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等32项标准。其中,《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是中华中医药学会承担编制完成的国内第一部指导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的技术规范性文件,注重突出中医神志病学学科优势,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 中国中药协会发布...

  • 实现中医药国际标准化

    实现中医药国际标准化

      中医药能冲破各种障碍传入世界140多个国家,不仅因为它符合人类回归自然的潮流,能解决一些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最根本的是中医药无可质疑的临床疗效所表征的科学性。然而,要国际化到全球接受和公认,则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化原则。“标准”既需要称谓的统一,计量的统一,原则的共守,贯例的遵循,更需要学术整体形态的符合。因此,实现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既是解决“桥梁”问题,也向中医药学术提出了全面的适应性整合问题。笔者认为,在“桥梁”构建和对学术进行适应...

  • 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标准化已成为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各国都把标准化作为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能否制定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中医药学作为我国具有原创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领域之一,要走出国门,首要突破的最大障碍就是标准问题。   “中医药标准”由一个概念演变为如今的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形成,这一路上始终有一位“践行者”没有离开我们的视线。   他多年致力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为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呕心沥血,在他组织下世界中医药...

  • 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国际教育标准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国际教育标准体系

      中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对外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医药教育走向世界对我国教育国际化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如何推动中医药教育走向世界,大致有两条技术路径可循:一是积极开展国内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二是努力开拓海外中医药教育市场,具体战略如下。   走出去战略   面对当前全世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我们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这也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中医药教育应对挑战的战略选择。要实现中医药教育全面走向世界,获得良好的快速发展,必须科学地研判形势,明确指导思想与...

  •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行动纲领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行动纲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十二五”时期及长远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本规划纲要,主要阐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战略目标、明确工作重点,是未来十年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行动纲领,是建立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和中医药标准化支撑体系的基本依据。   背景   标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国家综合实力的...

  •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分为三个时期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分为三个时期

    中医药进入国际标准体系的三大渠道(ISO、WHO、WFCMS等国际组织)均已打通,三个渠道根据各自不同的定位与职能,出台了一批国际标准,并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业界对国际标准化工作意识增强,各国中医药从业者对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涌现出了一批懂业务、熟悉游戏规则、语言流利、沟通能力强的工作骨干,专业团队初步形成。特别是2015年6月4日在ISO/TC249第六次年会上,中医药(TCM)被确定为ISO/TC249正式名称之后,标志着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新形势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特点...

  • 中医“治未病”工作在标准制度和模式

    中医“治未病”工作在标准制度和模式

    •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涉及到现有医疗卫生政策的调整,以及新的政策措施的制定。 •以三级中医医院作为“治未病”服务主要载体,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二级以上中医院发展,并指导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广覆盖的“治未病”服务平台。 •推动中医“治未病”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带动各项中医药技术的研发、推广和运用。 国...

  •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更是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更是取得了显著进展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标准成为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标准化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同样,也深刻影响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从零开始,到如今两大体系建设框架初步形成,一位“领路人”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力与汗水。 他作为中医药行业领军人物,最早提出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组织制定了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行业组织标准“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牵头承担WHO...

  • 缺乏中医药标准化人才

    缺乏中医药标准化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标准化已经成为各国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重要措施。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是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重要反映和具体体现,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人才是中医药标准化事业的根本,但是,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中医药标准化人才。 与其他领域的人才短缺情况不同,中医药标准化人才的短缺,无论从数量,还是专业结构和综合素质上看,都表现为整体性和普遍性的缺乏。懂中医药技术的不懂标准,懂标准的不懂中医药技术,两者兼备者甚少。另外,国际标准化工作经验缺...

  • 中医药标准推广应用的路径

    中医药标准推广应用的路径

    标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工作。然而,由于中医药标准推广重视不足等多种原因,一些标准常常束之高阁,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国已发布中医药国家标准33项、行业及行业组织标准450多项,初步建立了与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标准体系,初步构建了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了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制、...

  • 我国举行世界中医药标准日庆祝活动

    我国举行世界中医药标准日庆祝活动

    10月14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办的2014年第45届世界标准日庆祝活动在京举行,今年我国庆祝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是“标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标准构建统一市场规则”,旨在推动企业、行业和经济体增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活动当天,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遴选了国际标准发展突出的行业进行了展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成果位列其中。 1946年10月14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这一天被定为世界标准日。世界标准日的目的是提高对国际标准化在世...

  • 中药农残超标毁了 中欧美药典中药标准

    中药农残超标毁了 中欧美药典中药标准

    国际上某组织发布的《药中药:中药材农药污染调查报告》所引起的所谓“中药农残”风波过去已一年多了,其后中药农残报道也有不少。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不禁让人担心中药行业就此出现信任危机。 农残超标恐怕与源头不无关系。以前,中药材尤其是传统药材的来源大多靠野外采集,“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让人对其药效产生美好期待。如今,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已是大势所趋。 一些药农为了保产增收减少病虫害,大量使用各种农药,甚至是国家明令禁止应用于药材上的农药,导致...

  • 体重是衡量热量的标准

    体重是衡量热量的标准

    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需要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体重就会减轻,血糖控制好以后体重才能够保持稳定。因此,体重可以作为衡量热量是否合适的标准。 2型糖尿病用二甲双胍治疗,体重逐步减轻说明治疗有效果。糖尿病引起的体重减轻是逐渐的,每月减一斤多,半年以后下降速度就放慢了。这种体重减少是好的现象,因为2型糖尿病体重减轻,尤其是腹部脂肪减少,可使胰岛素抵抗减轻,因而对病情康复有利。 当然糖尿病人消瘦也应该增加营养,如...

  • 判断银屑病治疗的有效标准

    判断银屑病治疗的有效标准

      笔者判断银屑病治疗的有效标准有以下三点:一是以精神好为根本;二是以汗出匀为核心;三是以皮损薄为指征。前两点符合“以人为本”的长效观点,旨在人体整体和局部健康的恢复,当无异议。对于第三点——唯一针对皮损的疗效标准中,以厚薄为指征却很容易引起争议,特别是在变薄的同时皮损变大、变多,就更容易引起争议。   李林在《牛皮癣中医疗法》(以下简称《牛》书)一书中分四个方面观察银屑病皮损的疗效:鳞屑、基底、颜色、范围。笔者认同书中对第二项所做的判断,“银屑病皮损的基...

  • 评价疗效不能止于“以证为标准”

    评价疗效不能止于“以证为标准”

      中医疗效当以什么标准来判断?有人明确提出“应以证为标准”。这一观点从逻辑上看没有问题,但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就有可商榷之处了。   “疗效”应是一个整体判断   辨证论治,辨的是证,治的是证,疗效判断当然也是以证为标准。在西医传入之前,也只能“以证为标准”,这是时代条件使然。   西医传入之后,特别是中医临床在现代先进检测仪器的帮助下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之后,中医对疗效的认识则发生了深刻变化,那就是以证作为疗效判断的唯一标准是不全面...

  • 中医清真药膳技术标准

    中医清真药膳技术标准

      艾窝窝、驴打滚、糖卷果、豆面糕……来自中国的清真小吃出现在第28届沙特阿拉伯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中国主宾国活动开幕式的展台上,这让本届遗产文化节主席、沙特国民卫队司令米特阿卜亲王赞不绝口。   作为厨子舍清真菜民间宴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舍增泰参加2013年举办的第28届沙特阿拉伯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中国主宾国活动之后,更加积极投入发展清真药膳事业,呼吁清真药膳走出去。   清真药膳应有两个标准   说来真巧,舍增泰与民族、食品、医药界的朋友共话“清真药...

  • 浅谈中医舌象客观化、定量化、标准化研究

    浅谈中医舌象客观化、定量化、标准化研究

    舌诊是望诊的重要内容, 是中医特色的诊法之 一。 《黄帝内经》 就有望舌诊病的记载, 如《灵枢 ·经 脉》云: “唇青舌卷卵缩, 则筋先死” 等, 临床实践证 明,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 舌象的变化迅速而灵敏。 中医学整体观念认为,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每 一个脏腑都与舌存在密切关系, 它犹如内脏的一面 镜子, “有诸内必形诸外” , 故脏腑的虚实、 气血的盛 衰、 津液的盈亏、 病位的浅深、 预后的好坏, 都能客 观地从舌象反映出来。 因此, 通过...

  • 中药大品种质量标准提升研究的思路与实践

    中药大品种质量标准提升研究的思路与实践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世界传统医药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中医药的有效性受到各种质疑,“古方虽效,今用无功”、“品质退化”、“中医将毁于中药”等说法频繁见于各种报道;同时,随着化药的一致性评价、中药的工艺核查以及中药制药工业的技术升级等制药工业技术要求和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使中药质量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对中药的标准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近些年来,中药科技工作者为中...

  • 确诊肿瘤的金标准——病理活检

    确诊肿瘤的金标准——病理活检

    通过手术或器械的方法,如针吸、穿刺、印片、刷片等,从病变处取一小块组织(或手术后标本全部)做细致检查,包括病理专家的肉眼观察,标本切片的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检查以及多种特殊染色,综合起来由病理医生确诊病变的性质,全称是活组织临床病理学检查,是医学诊断的“金标准”。 活检解决什么问题 1.“铁板钉钉子”,确诊病变(包括肿瘤)的性质(良恶性)、程度、类型及来源。 2.确认病变有无转移及转移范围。 以上两项是决定采取何种治疗方法(药物、手术及手术方式…...

  • 现发布中医药标准500多项

    现发布中医药标准500多项

    “请问为什么在中医药书店找不到已发布的中医药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与中医临床教科书有什么不一样,如何选择使用?如果一个疾病有多个临床指南,如何选择……”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常常被问及此类问题。中医药标准制定的目的在于推广应用,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出中医药标准的价值。对于中医药行业人员而言,相对于教科书,中医药标准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为了方便大家正确使用中医药标准,笔者结合多年标准化工作经验,为您解析中医药标准使用中的几个疑惑。 如何找到中医药标准...

  • 扶持中医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 中医膏方

    扶持中医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 中医膏方

    河北省内丘县落实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中医药“五种资源”战略定位,在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打造中医药强县。 近日,该县组成以县委书记张辉、副书记张利成、政府副县长钱丽霞和卫生局、县中医院负责人的考察团,赴“南粤杏林第一家”的广东省中医院、“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中医药养生示范基地罗浮山及其制药厂进行学习考察。 考察团学到经验,理清思路,最终明...

  • 中医药创新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

    中医药创新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

    推动中医药科技原始创新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科协和科技界联组讨论在北京会议中心展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参加。全国政协委员陈凯先院士作为科技界别代表在联组会上发言,主题是“把发展中医药摆到国家科技战略高度,推动我国科技原始创新”。 陈凯先指出,当前,把发展中医药摆到国家科技战略高度,推动我国科技原始创新,发挥好中医药科技资源的原创优势,意义重大。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治未病”“辨证论治&...

  • 首批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

    首批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推广基地建设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立中医药标准研究制定、应用推广和评价反馈机制的重要举措,也为每家建设试点基地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获批成为首批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建设单位。以后,明确指导思想,确立建设目标,积极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基地建设,切实发挥中医药标准化知识对临床工作的助推作用,取得了显著建设成效。 良好的管理机制是推进基地建设的根本保障 中医药标准起草、制定和修订的过程是对中医药学术进行整理、研究和提升的过程,对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具有...

  • 治肾囊肿『金标准』

    治肾囊肿『金标准』

    近年来随着体检的普及,不少老年人被检查出患有肾囊肿。由于这个病带有一个肾字,导致老人们心理压力很大。比如,担心肾囊肿进一步发展,会不会恶变;会不会造成性功能障碍;一旦需要手术,手术有何不良反应等。其实,肾囊肿和脂肪肝、老花眼一样,都是老年人很常见的疾病。临床研究显示,40岁的中年人有20%的人有单纯性肾囊肿,而60岁以后33%的人会有肾囊肿。 对于肾囊肿的处理,泌尿外科已有“金标准”:每年复查一次B超,直径超过4厘米才需治疗。肾囊肿患者要注意的就是,首先明确诊断,必要时做CT检查。确诊后要定...

  • 中医药国际标准 扁鹊医学论坛

    中医药国际标准 扁鹊医学论坛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ISO/TS 18790-1:2015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分类》国际标准,该标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李海燕研究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完成,是ISO/TC215(健康信息技术委员会)与ISO/TC249(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的首个联合工作项目。该标准实现了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有助于中医药行业内部共识及其与大健康信息标准之间的衔接,对于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建设、信息标准制修订、规划计划制定等,具有深远意义。 该项标准对中医药信息标准的范围进行了清...

  • 中年健康十标准

    中年健康十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中年健康的十个标准是: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负担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劳动,而且不感到过分的疲倦和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情无论大小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 中药标准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药标准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经过近3 000年的渐进积累和衍生分化, 现代 中医药科学已经演化成为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科 学知识分支体系。 在全面梳理中医药科学分支学科 的基础上建构有层次的学科结构, 辨识中医药科学 的科学定位和知识特征, 对于确认中医药科学的科 学属性、 持续推进中医药科学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中医药科学分支学科名称的由来 中医药知识是为满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 求而总结出来的医疗领域认识成果。 一般意义的中 医学包含着中药学的内容, 因此可以称之为中医药科 学。 据医史学者考证, 中国在南朝刘宋时期就出现了 &...

  • 中医燥热体质分型标准和应用建议

    中医燥热体质分型标准和应用建议

    2008年起, 在本地区使用《中医9种基本体质量 表》 和《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1] , 分别是平和质、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气郁质、 血瘀质、 痰湿质、 湿热质、 特禀质, 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调养存在 局限性, 于是加入血虚质和燥热质, 对20 000多例体 检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调养, 普遍满意。 根 据中医体质分型的依据 [2] 和量表构成的格式 [1] , 结合 临床实践、 16 292例体检者中医体质调查统计结果 [3] 和中医异法方宜理论, 阐述中医燥热质分型标准和 量表的运用。...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