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第34页
-
科学食用蔬菜预防癌症
很多人都知道蔬菜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但对蔬菜的抗癌功效却知之甚少。近来,美国、日本等科学研究证实,科学食用蔬菜对预防癌症有着积极作用。 日本排出抗癌蔬菜榜 蔬菜的抗癌功效一直是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早在1995年,美国生物学家就发现,多吃花椰菜的人患肠癌、肺癌的风险会小得多;而英国科学家则证实了西兰花的抗癌功效。 最近,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的科学家,又对蔬菜的抗癌功效进行了更全面详细的研究。他们对26万人的饮食生活习惯进行了跟踪调查,最终发现,蔬菜的确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并从高到低排出了20种对肿瘤细胞有明...
-
四妙勇安汤加减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举隅
四妙勇安汤为治疗热毒脱疽的著名古方, 其最早 见于华佗 《神医秘传》 , “内服药用金银花三两, 元参 三两, 当归二两, 甘草一两, 水煎服” [1] 。 清代鲍相璈 将此方命名为 “四妙勇安汤” , 载入 《验方新编》 , 并 称其治疗脱疽 “一连十剂, 永无后患” [2] 。 四妙勇安汤 传统主要用于治疗热毒型脱疽之证, 屡试不爽。 随 着药理研究不断深入, 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张军 平、 许颖智等 [3-4] 发现四妙勇安汤能预防动脉粥样硬 化形成, 拮抗炎性反应。 实验证实 [5-7] , 方中含抗肿...
-
舌诊在恶性肿瘤辨治中的地位及作用
舌诊属望诊范畴, 应用于临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 史。由于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与舌相连, 其 精气上荣于舌, 故脏腑的病变可反映至舌象上来。它 是观察机体病变的一面镜子, 通过察舌验苔, 能较客观 地判断素体正气盛衰, 分辨病位深浅, 区别病邪性质, 推测病情进退, 是中医学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肿瘤 作为一类具有独特病理、 生理特点的全身性疾病, 舌诊 对其辨证施治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辨舌测知体质, 谨防 “药邪” 伤正 朱莘农老先生说 :“医道之难也, 难于辨证;辨证 之难也, 难于验体。体质验明...
-
王沛应用虫类药治疗肿瘤经验
王沛,男,1933年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专家。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秘书长、主任委员等职。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结合、内治与外治结合的恶性肿瘤治疗原则,强调补先后天之本,用药上善用虫类药、生药及小毒中药,并善于情志调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王沛教授是当代著名的中医外科肿瘤学专家,他从医60余年,著述甚丰,其学术思想一直影响着后学。笔者仅简要介绍他应用虫...
-
治肺癌的临证思路和用药经验
贾英杰疏利三焦法辨治肺癌经验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亦为目前 我国癌症死亡的主要病因。肺癌为患易伤人体气血阴 阳, 导致邪滞胸中, 阻碍气机, 日久三焦失司, 杂证 丛生。 贾英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专家,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其 从事中医肿瘤、 临床、 科研、 教学工作 30 余年, 擅长辨 治多种恶性肿瘤, 提出正气内虚, 毒瘀并存的肿瘤病机 理论, 以虚、 毒、 瘀论治各类恶性肿瘤, 临床疗效显著。 贾师临证善用三焦疏利之法, 以调代补 [1 ] ,...
-
刘丽坤治疗肿瘤经验 强调情志对治疗的作用
刘丽坤系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肿瘤科主任,山西省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勤求古训,博采中西现代肿瘤研究精华,对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治经验丰富,疗效颇佳。笔者有幸待诊,受益匪浅,现将刘丽坤治疗肿瘤的思路与独特经验介绍如下。 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病症结合 中医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多年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治疗肿瘤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病证结合,辨证辨病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刘丽坤认为,应遵循以下几点: 衷中参西中医药与现代医学在肿瘤治疗...
-
阎艳丽临床擅长用黄芩对药治疗肺癌
肺癌是以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恶性肿瘤,是目前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病,属于中医学的肺积、咳嗽、咯血、胸痛等范畴。 河北医科大学教授阎艳丽认为肺癌成因可以为瘀、为痰,痰瘀交滞,则肺积成焉。《杂病源流犀烛》认为:“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行而有块。”痰瘀互结,蕴而生热,热伤肺络,可出现咳血、吐血;痰瘀热交织,沉混难拨,致病情缠绵难愈;积非人体所固有,蕴积日久而成毒。而黄芩具有清肺热、解毒之作用,阎艳丽根据痰、瘀、热...
-
多发性浆细胞骨髓瘤 用养正缓图治法
李某,男,60岁,1987年10月起左胸骨疼痛,伴有咳嗽、气急、呼吸时肋骨疼痛。经某医院X线摄片示:第五肋骨骨折,局部骨质破坏,伴周围胸膜增厚,左肋膈角钝。结论为病理性骨折,考虑为转移灶,但原发病灶不明。此后经过几家医院多科会诊、CT、同位素等多次检查,考虑为多发性浆细胞骨髓瘤。病情发展较快,左第五肋、右第十二肋胸椎交界处,胸骨中段、肩胛下角及腰椎,均已有明显的骨质损害,胸口处有10厘米左右大小的肿块。 1988年6月家属求诊于裘老。患者刻下咳嗽不止,咯痰不多且色白,口干欲饮,胸骨疼痛,气急,呼吸时疼痛...
-
路志正运用益肺化积汤治疗肺癌经验
路志正 ( 1921—) ,男,字子端,号行健,河北藁城 人。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后导师。从 事中医临床、科研、教育工作 70 余载,幼承家学,渊源深 厚,精通中医经典,崇尚脾胃和温病学说,形成了 “持中 央,运四旁,怡情致,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调理脾 胃学术思想。在内科杂病、疑难病症的治疗上均颇有建树。 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首位, 且逐年增高,其中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女性 发病率居第 2 位 ( 仅次于乳腺癌) ,而死亡率居首 位 [1 ] 。肺癌早期采用手术治疗是获得治愈...
-
马纯政运用化痰散瘀法治疗痰瘀互结型食管癌经验总结
近年来, 我国癌症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受到广泛关注[1], 而食管癌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2], 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马纯政教授从事中医综合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20余载, 在治疗痰瘀互结型食管癌有独特的见解, 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现将马纯政教授诊治痰瘀互结型食管癌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食管癌属于中医“噎膈”“反胃”范畴。《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提到:“膈塞闭绝, 上下不通, 则暴忧之病也。”表明噎膈的发生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医碥·反胃噎膈》云:“酒客多噎膈,...
-
周岱翰运用虫类药治癌症
癌症病机属“毒发五脏”“毒根深茂藏”,邪气蕴久化毒,并伴有脏腑阴阳气血亏虚,诸邪互结,深痼难解。而虫类药具有“血肉有情”“虫蚁飞走”之品质,“无微不入,无坚不破”之特性,能入络攻逐走窜,或可破血消癥,或可除痰软坚。又因其多有小毒,常取其可直达病所,攻解癌毒诸邪,松透病根。国医大师周岱翰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擅长运用虫类药治疗肿瘤,经验丰富,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虫类药特性 虫类药物包括鳞翅类、甲虫类、环节类、爬虫类、两栖类乃至哺乳类动物躯体的分泌物、排泄物、生理或病理产...
-
徐振晔运用古方辨治肺癌经验
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1 ] , 严重威胁人类 生命。上海市名中医徐振晔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恶性 肿瘤临床与研究工作近 40 载, 善用古方治疗各种恶性 肿瘤, 尤其对肺癌的辨证施治有独到见解, 并结合自身 丰富的临床经验, 提出了补肾生髓法治疗骨髓抑制、 益 气养精解毒散结法治疗中晚期肺癌等学术观点。笔者 有幸侍诊学习, 略有启悟, 现将徐教授治疗肺癌的经验 介绍如下, 以飨同道。 1 在放化疗中的应用 放化疗作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易引起骨 髓抑制、 胃肠道反应、 免疫功能下降等副反应, 临床表 现...
-
鹅血用于消化道肿瘤治疗的研究
鹅血营养价值丰富,古代即已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现代更是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疗效确切,服用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鹅血,又名家雁血,来源于鸭科动物鹅的血液,性味咸平,无毒,入心、肝、胃三经;有通膈解毒、化瘤软坚、补益元气、温胃开津等功效。鹅血中富含免疫球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生物活性物质,临床可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辅助治疗。中药学古籍早就有鹅血药用性能的记载,《本草从新》述其“愈噎膈反胃”,《本草求原》言:“苍鹅血,治噎膈反胃;白鹅血,能吐胸腹诸血虫积”。《本草纲目》记载其能“解药毒”。近年来报道,鹅血用于各种疾病的...
-
郁仁存治疗肺癌 根据肿瘤类型用药
郁仁存,男,1934年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中心名誉主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擅长以中医、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郁仁存从事中医临床52年,是我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笔者以肺癌为例,简介其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经验。 内虚为发病之本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文献中并无肺癌的病名...
-
慢性白血病 补肾荣脑补肾生髓法的临证运用
慢性白血病是造血系 统的一种恶性疾病,应视为 血液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 白细胞某一系统的过度增 生,并浸润到体内的各种组 织和脏器。周围血液中经常 出现各种幼稚的自细胞,白 细胞的总数经常增多,常有 严重贫血及明显的出血倾 向,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自血病的肝肾阴虚型 和脾肾阳虚型均可用补肾 生髓法冶疗。 肝肾阴虚型,证见五 心烦热,午后潮热,腰酸 腿软,疲乏无力,纳呆,面 色潮红,口鼻出血,舌质 胖嫩,苔薄,脉细数无力。 治宜滋补肝肾。 方药:熟地30克,山 药30克,桑寄生30克, 山茱萸15克,伏岑15 克,...
-
王彦晖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用药规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占前几位的主要为 肺癌、 胃癌、 结直肠癌、 肝癌、 食道癌等, 上述肿瘤发病率占全部 恶性肿瘤的75%左右, 其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有很大比例 [1] 。 中医药在肿瘤防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抑制肿瘤恶化、 控制 病情进展, 减轻癌症放化疗不良反应, 以及缓解癌性疼痛, 调 节患者情绪、 改善睡眠和促进食欲、 缓解消化道症状等方面均 具有明显作用, 可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患者生存 时间。 中医药治疗注重从躯体、 精神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综合考虑, 以改善患者健...
-
周仲瑛运用抗癌解毒法辨治胆囊癌经验
胆囊癌因恶性程度较高,极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就医时多已处于疾病中晚期,即便采取手术及放、化疗等手段,疗效也往往不尽人意。其转归、预后普遍较差,患者五年生存率低,是临床颇为棘手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国医大师周仲瑛临证70余载,治疗各类肿瘤经验丰富,其学术造诣颇深,所创“癌毒”理论不仅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也极具临床实用价值。周仲瑛立足“正气亏虚,癌毒酿生,肝胆瘀滞,痰瘀毒结”这一病机,以抗癌解毒为纲,“辨证审因,病分阶段,随证治之”为目的,重视药效与归经,活用虫药与通腑药,复法多方综合运用,辨治胆囊癌,极大提高了患者...
-
胃癌 纯粹用中药治疗的案例
广西名中医、广西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三虎教授,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古方今用,权衡中西医之长,衷中参西,对胃癌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从师,简介如下。 寒热胶结 盘踞胃脘 胃癌属中医学“胃反”、“胃翻”范畴,病因病机繁复,真假难辨。王三虎认为,胃癌多因饮食不节,或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日久胃气受伤,由轻到重,逐步演变而成。尤其是嗜食辛辣刺激之物的同时又恣饮冰镇啤酒或冷饮,造成寒热错杂于胃,导致胃脘胀痛频发。当然也有胃之寒热,治...
-
重用大黄治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属交界性肿瘤,临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胰腺炎,少数有恶变倾向者须进行外科切除,主胰管扩张者需进行内镜治疗,如胰管内支架植入术,但易于被胰管内黏稠分泌液堵管,疗效不佳。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原主任医师焦东海以大黄复方及单味大黄治疗IPMN,临床中呈现较好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重用大黄治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经验整理总结如下。 因机证治 IPMN是相对少见的胰腺肿瘤,部分为恶性或者有恶变可能,多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
-
地榆凉血止血药 治疗肿瘤发挥作用
地榆作为传统的凉血止血药,在治疗肿瘤领域发挥了更大、更新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妇人乳产痉痛,七伤带下五漏,止痛,止汗,除恶肉,疗金疮”;《名医别录》谓其“止脓血,诸瘘,恶疮”《日华子本草》谓其可治“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本草纲目》引用杨士瀛“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之说;王孟英《潜斋医话》用地榆煮酒服,治疗妇女“房后阴痛”。以上均提示地榆的止痛作用及其在治疗妇科、肠道肿瘤方面的作用。 尤其是《神农本草经三家合注》中张隐庵对地榆治疗“带下五漏、止痛”方面的发挥,可谓是对妇...
-
肺癌的病机分析及方剂应用探索
肺癌患病人数日益增加, 死亡率在全球高居首 位 [1 ] 。手术、 放射和化学疗法是西医治疗肺癌的三大 手段, 目前已经取得较大研究进展 [2 ] 。中医治疗肺癌 多局限于医家个人临床经验, 病因病机众说纷纭, 尚未 有明确定论 [3 ] 。本文尝试从肺癌的临床症状、 病因病 机、 放化疗后病变特点等角度入手, 对肺癌病机进行分 析, 针对病机进行相应方剂的配伍探讨, 以期为肺癌的 治疗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1 肺癌的临床症状特点 肺癌以干咳、 少痰, 痰中带血, 甚则咯血、 口干舌 燥, 皮肤干燥、 胸痛、 呼吸...
-
胡素颖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用药经验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引起细胞凋亡调节机制异常、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甲状腺组织中出现肿块的一种病证。该病常见于女性患者,好发年龄为20~45岁[1],可单发或多发。甲状腺结节人群检出率为19%~68%,其中7%~15%为恶性[2]。目前,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逐年上升,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主要问题。胡素颖主任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近30年,治疗内分泌疾病经验丰富,现将其诊治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甲状腺结节属于中医“瘿病”“瘿瘤”等范畴。《说文解字》曰:“瘿,颈瘤也。”说明...
-
倪育淳运用石见穿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
肺癌又称“支气管肺癌”,是原发于支气管与肺的恶性肿瘤,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普遍认为与环境因素有关,如吸烟、职业性致癌因子(如石棉、煤焦、煤油等)、大气污染、电离辐射等,其中吸烟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此外,基因、营养状况也对肺癌的发生有影响。现代医学对肺癌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临床上虽效果较好,但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和不良反应。 倪育淳,博士,主任医师,山西省中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现任山西省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山西省第1批中青年...
-
灸药并用治肺癌术后反复气道梗阻
某72岁男性患者,2019年年底因肺癌行右侧部分肺叶切除术,术后又经一段住院治疗,最终回家康复。但是回家不到半月开始出现呼吸困难,每隔十天半月就会出现气短喘憋,逐渐加重,必须行纤维支气管镜下消融术来解决气道梗阻,方能缓一时之急。所谓的“消融术”,通俗理解就是把生在右主支气管切口处的增生组织给“烧死”,烧掉之后右主支气管就通畅了,患者的呼吸喘促症状也就很快改善。每次消融术后,患者继续回家调养,但是没过多久,又出现了上述病症,反复七八次后,患者的身体和经济状况都已经吃不消了,遂于2020年5月初求诊于笔者。 ...
-
用药顾护脾胃 免戕生化之源
中医认为,脾胃属土,居于中央,一年四季,运化 不息,以精微之物,润泽四旁。故其为全身升降之枢, 气血生化之源。自东垣以降,历代医家莫不重视。脾 胃为后天之本,健则元气充沛而正气旺,伤则气血 乏源而脏腑秧 [3] 。故临证之时,小心顾护脾胃,免戕 生化之源。据其脾恶湿喜升,胃恶燥喜降之性,用药 则顺其自然。周师治理脾胃之特点,体现在于未病先 防,寒热不拘,补泻兼用,顺应四时,远离峻药,辨识 体质。周师认为,仲景有言“见肝治病,知肝传脾,当 先实脾”,“先安未受邪之地”,虽为举肝之例,然先 安未受邪之地莫不以脾胃为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