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消渴 第17页

消渴 第17页

  • 治消渴 糖尿病 中药研成细粉方

    治消渴 糖尿病 中药研成细粉方

    消渴,西医称之为糖尿病,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症。中医学的消渴病始见于《黄帝内经·奇病论》,名为消渴。中医所论消渴,肺热伤津、口渴多饮为上消;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为中消;肾不摄水、...

  • 口干口渴 中医验方治消渴

    口干口渴 中医验方治消渴

    张锡纯原解   玉液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消渴方中,主治消渴证。方药由山药一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二钱、葛根钱半、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组成。张锡纯解析说:“肺中津液充足,自不能渴。若其肺体有热,热灼津伤,此渴之所由来也,当治以清热润肺之品。若因心火热而灼肺者,更当用清心之药。若因脾胃虚寒、真火衰微者,为肾气丸所以用桂、附之义。若肺体非热,因元气不升,不能使津上承,当用升元气以止渴,导之上升,此拙拟玉液汤之义也。”又说:“方中以黄芪为主,得葛根...

  • 阴阳六经辨治消渴病诊疗方案

    阴阳六经辨治消渴病诊疗方案

    阴阳六经辨治的辨治原则为:首辨阴阳,再辨六经,后分经腑、表里、寒热、虚实、标本。首辨阴阳:结合望、闻、问、切四诊,将患者分为阳证与阴证,再辨六经。 阳证分为3证:1.阳明肺胃热盛,兼气阴两伤证,以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为治法,方拟:白虎加人参汤。2.瘀热互结,兼气阴两伤证,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腑为治法,方拟:加味桃核承气汤。3.少阳失枢、胆火内郁证,以和解少阳为法,方拟小柴胡汤。 阴证分为4证:1.太阴、阳明虚寒证,以温中散寒、健脾燥湿为治法,方拟理中丸合吴茱萸汤加味。2.少阴阳虚寒湿证,以温补元阳、...

  • 消渴病 单味霜桑叶饮

    消渴病 单味霜桑叶饮

    单用霜桑叶50g,放在容器内,用沸水1000ml浸泡后,能够滤出约800ml浸液。依据印刷标准色卡,滤液呈桑茶色,味甘微苦,待温服,每次400ml,每日2次,或代茶饮,28天为1个疗程。单味霜桑叶具有清肺润燥,平肝明目的作用。主治消渴,燥热伤肺证,症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多食易饥,小便量多,大便干结;头痛目眩,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桑叶,别名家桑、黄桑、荆桑、桑椹树、铁扇子。为桑科植物的干燥叶,经霜降节气后,约在十月(阳历)底采集,这时桑树枝上的叶会自然落到地上,叶面厚,色淡黄,叶面不卷曲...

  • 江红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痰瘀阻络型消渴病痹症经验

    江红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痰瘀阻络型消渴病痹症经验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衣永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江红 关键词 江红;补中益气汤;痰瘀阻络型;消渴病痹症 江红教授师承国家名老中医查玉明,深受查老学 术影响,苦研经典,善用经方指导临床。笔者有幸跟 师期间,见江师巧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 消渴病痹症方面效果显著,具体心得兹诉如下。 探析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源自李东垣《脾胃论》,是甘温除热代 表方剂,被后世医家加减广泛应用临床。江师认为适 用补中益气汤症候群有两大特点,一则为“虚”,二则 为“热&rdqu...

  • 糖尿病中医消渴 徐云生治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经验

    糖尿病中医消渴 徐云生治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经验

    糖尿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脂血症是糖尿病最常见合并症之一,调查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为62.9%。脂代谢异常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并发症是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纠正脂代谢紊乱对降低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显著,且具有无明显不良反应、多靶点调节等优势。 岐黄学者徐云生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临床工作多年,擅长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疾病的中医药辨治,现将其辨治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经...

  • 糖尿病消渴病阴虚热盛型 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

    糖尿病消渴病阴虚热盛型 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

    全国名中医林兰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三型辨证理论是林兰结合中医消渴病病机理论与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病理认识总结出的辨治分型理论,涵盖了2型糖尿病发病的早、中、晚期三个阶段的病理病机特点。早期包括糖尿病前期和初发糖尿病,此时患者大多症状较轻,一般无并发症表现,中医辨证以实证为主,伴有肺胃阴虚热盛。中期患者多病程较长,出现并发症,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受损,正虚逐渐加重,气阴亏虚转变为主要矛盾。晚期患者糖尿病病史长,年龄偏大,并发症较重,同时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胰岛β细胞功能接近...

  • 消渴病阴虚燥热 中药方加减运用

    消渴病阴虚燥热 中药方加减运用

    南征,男,1942年出生,朝鲜族,吉林龙井人,中共党员,国医大师,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提出“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三法合一治疗消渴,提出“毒损肾络”病机学说并创立“解毒通络益肾导邪法”治疗消渴肾衰。 组成:生地15g,知母15g,黄连10g,葛根20g,地骨皮20g,玉竹20g,枸杞子30g,黄芪50g,黄精50g,佩兰10g,厚朴10g,丹参10g,人参10...

  • 张恩树用沙参麦冬汤治消渴

    张恩树用沙参麦冬汤治消渴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糖尿病。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其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与肺、胃、肾三脏有关,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沙参麦冬汤源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原方由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冬桑叶、生扁豆、生甘草组成,具有清养肺胃、润燥生津之效,主治燥伤肺胃或肺胃阴津不足,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临床上用于气管炎、肺结核、胸膜炎、慢性咽炎等...

  • 糖尿病 中医太平糖克浓缩丸治消渴病

    糖尿病 中医太平糖克浓缩丸治消渴病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剧增,除了黄种人具有糖尿病遗传易感性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客观原因外,现代人饮食失衡、过食肥甘、工作节奏快、心理压力大、运动量减少等也是导致糖尿病高发的重要外部因素。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在《黄帝内经》中,消渴病已被视作为一类疾病进行详细阐述。秦汉时期张仲景论述了本病的症状、脉象及治疗方药,将消渴作为正式病名确立下来。隋唐医家明确消渴分型证治。宋金元时期提出了三消分证,并强调了火热在消渴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明清时期提出了阳虚致消说和三消皆本乎于肾...

  • 糖尿病消渴日久阴损及阳 阴阳双补调糖饮

    糖尿病消渴日久阴损及阳 阴阳双补调糖饮

    庞国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院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年,专长内科,尤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神经性并发症、中风、头痛、失眠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 组成:淡附片10克(先煎60分钟),上肉桂6克(后下),川桂枝6克,熟地黄30克,山萸肉30克,枸杞子30...

  • 糖尿病心肌病之中医病名以“消渴心瘅”为佳

    糖尿病心肌病之中医病名以“消渴心瘅”为佳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地丰富和加深,《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中含有约5.5万个与损伤、疾病和死因有关的独特代码。现代医学疾病类别的丰富和疾病谱的变迁,为中医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指出:“要根据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做出研究策略调整,为诊疗现代疾病作出更大贡献。这是中医药现代化中最核心的任务。”病名是临床实践中最基本的概念,准确的中医疾病名称是推进中医临床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基础,是衔接理论与临床的关键路径,是沟...

  • 《黄帝内经》消渴病相关概念

    《黄帝内经》消渴病相关概念

    •《内经》对消渴病证发生机理的认识,主要见之于相关篇论,一是消渴病的发生,与其特定体质有关;二是因为饮食不节。 •《内经》不仅有针刺治疗消渴病证的方法,而且在其全书列举治病13方的情形下,还有一首专治本病的兰草汤方。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中有14篇涉及消渴病,有9个相关病证名称及相关概念,经过对相关原文整合,可窥其明确的发病机理,以及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中唐时期的王焘,在《外台秘要方》中有专章传载,首次提出消渴病的三焦分证以及辅助饮食论治的思路,为后世临床研究该病提供...

  • 糖尿病肾病为消渴 方选桃仁红花煎化裁

    糖尿病肾病为消渴 方选桃仁红花煎化裁

    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目前周知的病机为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病损及本,致阴阳两虚,并兼瘀血、湿浊等实邪,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脾肾脏。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更迭,肝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日趋明显。 全国名中医李延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尤其长于从肝论治糖尿病肾病,且临床疗效显著。现就李延从肝论治糖尿病肾病思想及经验简述如下,以飨同道。 临证经验 中医称糖尿病肾病为消渴,从肝论治消渴古代书籍早有记载。如《...

  • 陈士铎关于消渴学术思想探究

    陈士铎关于消渴学术思想探究

    陈士铎,字敬之,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阴人。陈氏平素好学,广泛访求名医,博采众家之长,治病多奇中,一生著作较多,但大部分失传。陈氏在继承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重视辨证,治法方药均有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广为后世推崇。本文基于《辨证录》[1]、《石室秘录》[1]、《辨症玉函》[1]、《外经微言》[1]中有关消渴的认识,参考《本草新编》[1]中关于药物的详细阐述,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用药特色3个方面,全面分析陈氏关于消渴的认识,以期为消渴病的临床诊治有所帮助。 1 病因病机 1.1 《辨证录》...

  • 刘怀珍治疗消渴合肝癖经验

    刘怀珍治疗消渴合肝癖经验

    消渴、肝癖为中医学病名,分别属现代医学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范畴。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全身代谢障碍的慢性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病毒、药物等明确的损肝因素所引起的以脂肪在肝脏内过度堆积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肝脏疾病,根据病理特征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因二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胰岛素抵抗,故临床上二者常相兼为病。虽然极少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好转,但如不及早干预,即使是轻微的肝脂肪变性和炎症也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下消渴胸痹患者的防治初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下消渴胸痹患者的防治初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通过飞沫和接触等形式传播[1]。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省武汉市暴发,并蔓延至全国。截至2020年2月26日,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8 191例,疑似病例2 491例,死亡病例2 718例,治愈病例29 921例。在疫情暴发且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了重大作用。研究表明,有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

  • 消渴2型糖尿病 治则治法处方方解

    消渴2型糖尿病 治则治法处方方解

    消渴为病的常法为滋阴清热,本案基于“脾主散精,为胃行其津液“的理论依据,立足于中土斡旋失司、津液转输障碍的本质病机,总以运中土、养阴液为法,使得土困得解,枢机斡旋复常,水谷精微得以化生,则血糖回降。 患者女,58岁,2019年6月20日初诊,主诉“发现血糖升高半月”。患者半月前测得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升高,未服降糖药,体重减轻10斤,遂寻求中医治疗。刻诊:无口干苦,无纳多、饮多,时有头晕,无天旋地转感,无头痛,近日下腹部隐痛,下肢无力感,汗出可,二便可,...

  • 刘亚娴自拟方治疗消渴病

    刘亚娴自拟方治疗消渴病

    全国名中医刘亚娴是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刘亚娴教授参考历代中医文献并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消渴病的治疗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兹简述如下。 病因病机 2型糖尿病属“消渴”范畴,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素问·奇病论篇》记载:“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这是中医文献中关于消渴病的最早记载,并提出消渴病与脾虚有密切关系。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

  • 朱文元治疗消渴验案四则

    朱文元治疗消渴验案四则

    朱文元先后就读于原山东医学院中医系、原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为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主任医师,是峄城区十大名中医、峄城区十佳医生、枣庄市十大名中医、枣庄市十大名医、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善于诊治肝胆病、糖尿病等疾病。从事中医近50年,对中医消渴病的诊治亦是造诣精深,有独到之处。现将朱文元主任医师治疗消渴病案例4则,作简要整理,供同仁参考。 肺胃燥热,阴津亏损案 王某,男,43岁。初诊时间2017年10月12日。主诉为烦渴、多饮、多尿3月...

  • 消渴利尿 冬瓜鱼饺

    消渴利尿 冬瓜鱼饺

      主料:冬瓜500克。   配料:黑鱼肉200克。   调料:葱,姜,盐,料酒,淀粉,高汤。   【制作】冬瓜去皮切长3,宽6公分的片,开水氽过,鱼肉剁茸加盐,料酒调味成馅,2片冬瓜中间包夹馅芯,放盘中,入笼蒸熟,锅放底油,入葱出香,放高汤烧开,匀淀粉芡,淋在冬瓜上。   【养生功效】清热解暑,消渴利尿   【小贴士】中医药评价冬瓜有利水,消痰,清热,解毒。治水肿,胀满、脚气、淋病、痰吼、咳嗽、暑热烦闷、消渴、泻痢、痈肿、痔漏、并解鱼毒、酒毒功用。...

  • 炒米面粉 治热病烦躁消渴

    炒米面粉 治热病烦躁消渴

    大米粉、面粉各250克,白糖少许。先将米粉、面粉放入盆内拌匀;烧热锅,把拌匀的米粉、面粉放入锅内,用文火翻炒熟即成。 每日随量,用开水冲调,再加少许白糖食用。具有止烦热、消渴、泄泻作用,用治热病烦躁、消渴、泄泻等症。...

  • 秋躁消渴吃荸荠

    秋躁消渴吃荸荠

    荸荠,又名乌芋、马蹄、地粟,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产于我国南方,秋季、冬初采收,洗净鲜用或风干备用。以个大、新鲜、皮薄、肉细、味甜、汁多、脆嫩、无渣者为佳。 中医认为,荸荠性味甘、寒,入肺、胃经,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消积化痰,止血止痢之功。适用于热病伤阴、津伤口渴、阴虚肺热、肺燥咳嗽、食积不消、血痢及崩漏下血等症。(本草纲目》言其“土血痢,下血,血崩”。(本草再新》言其·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脓血”。(名医别录》言其“主消渴,痹...

  • 仲景论消渴

    仲景论消渴

      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论什么情况,它不外乎有五种原因:厥阴之消渴;气血津液不足之消渴;小便不利之消渴;小便利之消渴;阳明内热之消渴。   《伤寒论》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它以阴虚,津液不足为主,津液亏虚内无津液上承于口...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仲景消渴
  • 消渴分三类 药膳巧治疗

    消渴分三类 药膳巧治疗

    消渴即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烦渴多饮、易饥多食、多尿,以及疲乏、消瘦为主要特征。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若控制不好,将产生种种并发症而致残、致死。中医一般将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采用药膳辨证治疗,有助于降低血糖及尿糖,减轻症状。 中消型:常以多食易饥为主,伴有口渴多饮、口苦、口臭、口干、小便频多、大便干结、头晕目眩、形体消瘦、舌红等症状。治宜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可用山药粳米粥:山药 50克、黄精20克、沙参15克、粳米100克;将山药研为细粉,黄精、沙参水煎煮,过滤取汁,以药汁加粳米、山药粉...

  • 玉竹药膳治疗消渴病

    玉竹药膳治疗消渴病

    玉竹是一味清热而不伤阴的中药,中医常用其来治疗消渴病(糖尿病)。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除了日常的药物治疗外,可选用玉竹与一些食材配制成药膳,进行辅助治疗,对于血糖的稳定有一定的意义。玉竹性味甘、平、柔润,属滋阴之品,稍有清热的效果,药力缓和,不滋腻。古人认为玉竹平补而润,兼有除风热之功,能驻颜润肤,祛病延年,非常适用于糖尿病阴虚燥热所致的口干、喝水多、吃饭多、小便多等病症。山药玉竹黄瓜汤:山药15 克,玉竹巧克,黄瓜100克。把黄瓜洗净,切成块,山药洗净,切片。然后把黄瓜、山药、玉竹放在炖锅内,加适量水,用武火(...

  • 常食三仁粥活血又养心 常服猪脊羹滋肾止消渴

    常食三仁粥活血又养心 常服猪脊羹滋肾止消渴

    常食三仁粥活血又养心 三仁粥能活血化瘀,养心安神, 润肠通便,主治瘀血内阻之胸部憋 闷、时有刺痛,心失所养之心悸气 短、失眠,阴津亏损之大便干燥。但 大便溏稀者慎服。 具体方法:桃仁、酸枣仁、柏子 仁各10克,粳米60克,白糖15克。 桃仁、酸枣仁、柏子仁打碎,加水适 量大火煮沸40分钟,滤渣取汁。粳 米淘净放人锅中,倒入药汁,煮沸后 改用小火熬至粥稠。放人白糖,搅匀 即成。每、日1剂。 蒋德衡 常服猪脊羹滋肾止消渴 猪脊羹出自古籍《三因极一 方》,具有滋肾健脾,止消渴的功效, 可用于糖尿病消渴、善饥、...

  • 中医消渴 渴之理渴之类渴之征渴之治

    中医消渴 渴之理渴之类渴之征渴之治

    •除消渴外,渴大都以症状的形式出现。其形成大抵可分为水津匮乏、濡润不及和水津不化、未得济用两类。 •渴之辨证具有重要意义,可藉以判别病变的表里、寒热、虚实,推测疾病是否传变,判断疾病预后等。 渴,是口干欲饮水的一种感觉。作为症状,可见于多种病变过程中,表现则有程度之分、形式之别等。中医临床对口渴的辨证非常重视,也颇为细致,但分类似嫌繁杂,不利于把握与应用。兹对此加以梳理分析。 渴之理 一般而言,渴缘于体内缺水。临证中却非尽如此,有许多病变并不缺水,而因水液...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