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 第11页
-
中药内外合治糖尿病顽固性腹泻
临床用中药配合艾灸治疗糖尿病顽 固性腹泻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26例,均为2住院患者。男14例、 女12例,年龄平均(50±16)岁,糖尿病病 史平均(12±8)年,腹泻3个月~1.2年,空 腹血糖8.1~13.4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 白8-3%~12.4%。 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 织对2型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腹泻 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顽固性腹泻。 排除标准:①急性炎症性腹泻;②合 并心、脑、肝、肾严重并发...
-
咳嗽变异型哮喘 中西内外同治
咳嗽变异型哮喘当归属于中医“咳嗽”范畴。然而既往中医治疗参照治疗咳嗽之止咳化痰系列方,其临床疗效均不明显。根据临床所见,本病应参照哮病之风哮论治。故选用华盖散最为适宜。方中炙麻黄、杏仁宣肺平喘,紫苏子、陈皮、桑白皮、赤茯苓降气祛痰,加蝉衣一味药性轻扬透达,祛风止咳,甘草调和诸药,兼解毒平喘之功。诸药合用,共奏宣肺平喘,化痰止咳之功。风药的作用是多靶位的,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减轻机体对过敏因素的应激反应,拮抗组织胺,抗过敏性炎证,可使肺之小支气管由痉挛变为舒张,气道通顺,从而久咳渐愈。 临床...
-
内外并用中西合治小儿咳嗽(咳喘)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易寒易热,易虚易实。肺居高位,又为娇脏,加之小儿之体,更易受邪,故外邪一来,肺先受之,致使肺气郁闭,宣降失常,发为咳嗽、咳喘等。又,小儿体禀纯阳,外邪入后,转化为热证、实证者多,救治不及,易化火生风,变生危症。 小儿咳嗽(咳喘)之因,有风寒引起者,有风热引起者,有痰湿动肺者,有痰热扰肺者,有阴虚肺热者,有食积生痰者。陈宝贵教授治疗此证,风寒者,以祛风散寒、止咳化痰为主,用杏苏散加减;风热者,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用桑菊饮加减;痰湿者,以燥湿健脾、化痰...
-
内外同治小儿咳喘 推拿按摩辨证施治
小儿咳喘是儿科常见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易反复的特点,西医多采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易使患儿抵抗力低下,反复发作而形成慢性咳喘;而中医采取中药内服、灌肠,以及推拿按摩等综合手段,全面调理患儿体质,疗效肯定、无痛苦、方便价廉。 辨证施治中医将哮喘分成三期,即发作期、缓解期和稳定期,每个阶段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发作期采用疏风通络、止咳平喘法;缓解期予以健脾化痰、止咳平喘法;稳定期予以益气固表、补肾纳气法。 内外同治中药内服多选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二陈汤、健脾益肾理肺汤加减;外治法则包括中药直肠灌注...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应内外治结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卢灿辉 林汉平 廖丽媛 魏绵伟 王某,女,68岁。2009年8月26日诊。患糖尿病10年。一个半月前散步时,左脚磕碰石头,当晚第1、第2趾红肿热痛,1周后2个脚趾溃破流脓,半月前二趾变黑,露出骨头,足背暗紫色,西医外科医师建议住院手术切除二趾,否则可能需全足切除。现面色晦暗,舌尖、边密布瘀点,口干、头晕,失眠多梦,全身乏力,四肢常麻痹,胸闷痛,常心悸,胃纳差,大便干结,1周1次,小便次数多,夜尿12次。脉细、代。血压正常。血糖9.2毫摩尔/升,心脏彩超提示:冠心病。 处...
-
鼻塞 大蒜内外合治
天气变凉时,如果感到鼻子发痒、打喷涕、鼻子不通气时,我就赶紧剥两瓣大蒜,用嘴嚼碎,取两小点放入两个鼻孔里,剩余的用温水冲服下,几分钟后,上述现象就没有了。 如果外出一时来不及,鼻塞、咳嗽加重时,回家赶紧取几瓣大蒜,拍或捣碎放入杯里,把刚开的水倒入半杯,盖上盖闷几分钟。 趁热喝下蒜茶后,身上会感觉暖暖的很舒服。大概过10分钟后,会感觉鼻子的呼吸舒畅了,咳嗽明显减轻了。半个小时后,再照此法冲半碗蒜水趁热喝下,不适感基本全好了。 现在我们全家人除小孩外,都在我的指导下,先后用大蒜对付伤风引起的鼻塞、呼吸不畅。现在正是秋天...
-
过伟峰从“内外合邪”论治慢性紧张型头痛撷菁
紧张型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慢性头痛, 表现为双颞、后枕、头顶或全头部的钝痛、压迫感、麻木或束带样紧箍感, 可伴有疼痛部位肌肉的触痛或压痛、颈肩部僵硬疼痛[1], 常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 每因精神紧张、劳累、吹风受凉诱发或加重。病程较长, 时作时止, 时轻时重, 病程可达10年以上[2], 终身患病率达37%~78%[3]。本病属中医学“头痛”“头风”范畴, 过伟峰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 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 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疾患, 对紧张型头痛的诊治见...
-
清肺排毒汤:内外兼治 珠联璧合
清肺排毒汤是当前公认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疗效肯定的中药方剂,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全国推广的有效方剂。 方药组成及来源 清肺排毒汤组方为:麻黄9克,炙甘草6克,杏仁9克,生石膏15~30克(先煎),桂枝9克,泽泻9克,猪苓9克,白术9克,茯苓15克,柴胡16克,黄芩6克,姜半夏9克,生姜9克,紫菀9克,冬花9克,射干9克,细辛6克,山药12克,枳实6克,陈皮6克,藿香9克。以上21味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两次,饭后40分钟温服。如有条件,服药后可加服米汤半碗至一碗。3剂药一个疗程。石...
-
临床上龙胆泻肝汤应用非常广泛 内外妇儿无所不及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川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柴胡、甘草等组成。方中以龙胆草为君药,泻上炎之肝火,清下焦之湿热,两擅其功,通治上下;黄芩、栀子泻火解毒、燥湿清热为臣药,清上导下;佐药有车前子、泽泻和木通,渗湿泄热、导邪下行,使邪有出路;取地黄养阴,当归补血,起到驱邪不伤正之效;柴胡起到调畅气机并引诸药归肝;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并有护胃之功。本方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下焦湿热之功。本方主治肝火上炎之头痛、耳鸣及胁痛;湿热下注之淋证、黄疸及带下等症。临床上龙胆泻肝汤应用非常广泛,内外妇儿无所不及,笔...
-
中医运动养生 注重机体内外的协调统一
【原文】运动养生:通过练习中医传统保健项目的方式来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常见的养生保健项目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 【解读】运动养生,指的是通过练习中医传统保健项目的方式来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 运动养生以中医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以养精、练气、调神为基本特点,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相配合而进行活动。中医主张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运血;再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的运动,使周身经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