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221页
-
文化与标准化让中医药走得更远
罗马帝国曾经横跨欧亚非,但是在辉煌近千年后消亡了。希腊、希伯来国土面积极小,几度灭国,但是希腊的理性精神、希伯来的宗教精神至今闪烁着光辉,照耀着世界人民。中华文明也一样,几经北方民族入侵,最后化外民族都被同化,不管是希腊、希伯来的西方精神,还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他们之所以能跨越时间、空间成为主导我们思维、生活方式的规范,都有一个强大的向心力,让人们满心向往。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伟大瑰宝,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各学科交叉,形成了一个个的中医大家,他们思想不尽相同,他们的遣方用药也很难一致:伤寒派喜欢偏于辛温,...
-
38种急重症中药不得用人工牛黄
为严格处方投料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含牛黄等药材中成药品种监督管理。38种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不得使用人工牛黄投料。 38种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包括,安宫牛黄丸、八宝玉枢丸、保赤一粒金散、保赤一粒金丸、保婴夺命散、大活络丸、癫狂龙虎丸、瓜子锭、广羚散、猴枣牛黄散、回春丹、回天再造丸、金黄抱龙丸、局方至宝散、六应丸、梅花点舌丸、牛黄抱龙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清热散、牛黄清心丸(局方)、牛黄醒脑丸、牛黄镇惊丸、片仔癀、人参再造丸、十香返生丸、天黄猴枣散、万氏牛黄...
-
如何利用“中医热”发展中医药事业
连日来,我国中医药领域喜事连连,备受关注,在社会上可以说掀起了一场中医热。回首刚过去的2015年,首先是国务院发布《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27号)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两个重要文件,然后屠呦呦发现治疟青蒿获诺奖,紧接着中医药法提请人大审议,中国中医科学院举行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习近平等中央领导人批示发展中医药;2016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中药谷,再次寄语中医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李克强总理就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促进中医...
-
构建中医药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如何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以加强研究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积极推进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我国中医药院校面临的严峻挑战。打造具有特色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力争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化下来,建立和完善保障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呢?笔者略谈以下几点: 我国中医药院校研究生人才培养面临机遇和挑战 进入新世纪,全国许多中医药院校都提出了着力提升研究生教育品质的主张,并积极建设和改进与本院(校)定位相符合的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坚持教育目的多...
-
什么是“药物相互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应用时,药物之间所产生的效应叫做药物相互作用,其结果既可能出现药效增强或不良反应减轻,也可能使药效减弱或出现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反应。作用增强者称为药效的协同或相加作用,作用减弱者称为药效的拮抗作用。 非处方药中的复方制剂,都是以选择作用彼此增强、相互抵消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原则配伍组成。现代治疗很少使用单一药物,都是少则2-3种,多则6~7种同时应用,这情况就难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近几年来已经发现,许多抗过敏药如特非那定、阿司咪唑等,与咪唑类抗真菌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并用后可产生严重心...
-
完善中医药政策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
中医药政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政策体系是实现中医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围绕影响和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机制保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医药政策体系还未全面形成,政策框架尚未建立,相关政策还不完善,政策研究缺乏统筹规划,投入力度不够,研究力量匮乏,研究水平不高,还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要求。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处于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