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第89页
-
颈椎病中医疗法:针刺推拿内服外敷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软伤疾病之一,主要是因颈椎间盘退变引起颈椎骨关节、软骨及其周围韧带、肌肉、筋膜等损伤及其继发性改变如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等,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及其周围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综合征。病理分型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 颈椎病中医病名为“项痹病”。临床证候分以下4型:寒湿痹阻型,症见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
-
肩周炎属虚寒疾病 夏天治疗疗效更好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 中医有冬病夏治的理论,像肩周炎这样属于虚寒性质的疾病,在夏天治疗,其疗效更好,患者可食用以下三款药膳。 一、芪归炖鸡童子鸡1只,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将黄芪lO克、当归6 克、生姜3片与鸡肉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点沸,再改用小火炖,快熟时放入黄酒10毫升、食盐少许,熟后分2~3次吃鸡肉、喝汤,每周1只。 二、葛桂苡仁粥葛根10 丸,桂枝5克,纱布包裹,与薏以仁50克一同煮粥,每3日吃1次。 三、归参羊肉汤 当归党参各10克...
-
膝关节肿痛典型病例中药体会
用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肿痛7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7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肿痛及肢体关节活动障碍。其中男性32例,女性46例;年龄13—75岁,平均59.5岁;病程21天~28年;双膝关节均肿痛者58 例,单膝关节肿痛者20例;有劳损、受凉、扭伤史者63例;检查示膝关节胫骨内外踝及髌骨周围明显压痛者67例,伴有膝关节积液者20例,伴有发热者53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取川乌、独活、姜黄、大黄、栀子、当归、赤芍、红花、桃仁、桂枝、川牛膝各10 克,草乌6克。...
-
贴敷疗法治疗脊椎病 效果较满意
采用中药外敷法治疗脊椎病5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56例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 40~70岁;腰痛者39例,颈痛者17例。经x 光片或CT证实有腰颈椎病变者4l例,仅有疼痛症状而无明显病变者15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白僵蚕、白芷各6克,全蝎3克,蜈蚣2条。 用法:共研成粉,治疗时用麝香祛风膏将药粉贴敷在疼痛部位,每3日换药1次, 2周为1个疗程。 三、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2 年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 疗...
-
肝气犯胃胁痛 3剂中药病愈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肝胆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故胁痛之病,主要与肝胆有关。又,两胁位于胸之两侧,心肺居于胸中,故心肺有病,也可导致胁痛发作,再有脾胃反克肝胆,肾虚牵及肝虚,所以,胁痛之病与五脏皆有关联,只是肝胆居其首。胁痛之因,或因肝气郁滞,或因气滞血瘀,或因肝胆湿热,或因肝阴不足,或因他脏所致等。病机为两胁经络或因血瘀,或失其养,或因气滞,终发为胁痛。一般而言,胁痛之证,有虚有实,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虚证以阴血亏虚多见,有时可虚实并有,也不可不知。治疗之法,实证者以...
-
风湿病民间治疗偏方
治疗风湿病民间有很多偏方,有时候治起来还真见效。以下几种方法不妨试一试: 1、常饮蜂王浆。每天服用5~10毫升蜂王浆,连服2~3个月,可使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得到改善。 2、常饮鲜牛奶。每天服用鲜牛奶500毫升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因为类风湿病在整个病程中,均缺钙,牛奶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富含钙离子。 3、生姜加葱敷。取鲜生姜、鲜葱白,按1∶3比例配用,混合捣烂如泥,乘热敷于患处,每48小时更换1次。 4、生姜外敷。鲜生姜切片炒热敷于膝上,两个晚上后再将陈小麦打碎,炒热包之。 5、...
-
枕颈部僵硬抽掣痛 病机与治则
韩某,女,32岁,1985年11月19日初诊。 主诉:后枕部、颈部、背部僵硬抽掣痛2个多月,加重半月。患者曾在几个医院用过中西药及外敷药等治疗,但都无效。转求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精神紧张,处于焦虑状态,上半身如木僵样,头不能前后左右运动,转头必须身子同时转动,否则引起后枕部、颈部、背部抽掣痛,伴面红,失眠,烦躁,苔白,脉沉弦。有精神抑郁史。 病机与治则: 肝郁阳亢,经络壅滞;治宜平肝潜阳,补卫温经,活血通络。 处方:(1)针列缺穴。 (2)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元参30克,龙骨30克,牡蛎...
-
颈椎病可自行掌握的治疗方法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主要病变是颈椎间盘变性、椎间盘变窄和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挤压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丛或脊髓,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有些患者因没有时间,无法在医院治疗,以下介绍一些在家庭和工作场所可自行掌握的治疗方法: 改善与调整睡眠状态:关于枕头的选择,若引起颈椎病的病因是椎间盘突出或椎体后缘有骨刺者,枕头可稍低。如果病因是椎管后方黄韧带肥厚内陷,对脊髓后方形成压迫者,可将枕头垫高,枕头的形状最好是元宝形;睡眠体位可取侧卧位,或仰卧位,不宜俯卧,要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呈...
-
颈椎病中医自我疗法 按摩药枕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经常自我锻炼能够有效地解除颈部痹痛,下面介绍一些省时、方便的中医自我疗法。 一、自我锻炼 (1)先将头颈向左侧弯,同时左手经头顶上方去触碰右耳朵,停留片刻,还原到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反复5-10次。(2)低头含胸,两臂在胸前交叉,尽量伸向对侧,左臂在上;然后挺胸,两臂展开,同时头颈向左旋转,眼睛看着左手,停留片刻后还原到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反复5-...
-
腰突症主要症状 引发腰椎病变
“从来没想过,这么年轻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痛起来走路都难受!”近日,在一家医院脊柱骨科,说起自己的腰伤,25岁的兰兰一脸懊恼。医生了解到,这与她长期工作姿势不当有关。 原来,已从事文案工作6年多的兰兰,经常面对电脑,一旦进入状态,常常几个小时都不动一动,就连厕所也是能忍就忍。近段时间经常加班的她开始觉得,自己后背酸痛难忍,经常压着的右腿开始有麻麻的感觉。最近两天右腿感觉特别痛,整个腿都不能上抬走路了,到医院检查后发现,第四、五腰椎间盘突出。 长期伏案的年轻人,有了臀部或腰部突然的...
-
外伤后斜颈近2月 病机与治则
李某,男,16岁,1986年4月23日初诊。 主诉:外伤后斜颈近2月。患者头部左侧外伤,昏迷2天2夜,醒来后感颈部活动受限,头朝右侧歪斜,并呈低头状,不敢抬头,否则头晕头痛(头顶),左颈部也经常疼痛,在当地县医院治疗效不著,又到某陆军医院检查。拍片:颈部无明显骨折改变,胸2-3椎畸形,排列不齐。检查左侧淋巴结肿大。最后诊断为:1.胸椎外伤;2.胸椎结核(待查)。但治疗无效。 刻诊:患者头一直向右侧歪斜,并呈低头状,非常痛苦,精神压抑,烦躁不安,经常对家人发无名火,伴失眠,纳呆,消瘦,面色白光白,小便黄少,大...
-
下肢静脉曲张 运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松弛,收缩力度减弱,加上老年人静脉壁及瓣膜退行性改变,容易导致静脉血液回流不畅,瓣膜闭介功能失效,血液倒流,而发生下肢静脉曲张。适当做一些运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伸屈运动。取仰卧位,头部垫一小枕,双腿绷直,双手掌心朝上枕于头下。双腿膝关节依次微微抬起、放下,做屈张练习,左右腿分别各做6~8次。抬腿运动,姿势同上。双腿并拢,两腿依次抬起呈45度角,各进行4~5次。 分腿运动。姿势同上。双腿绷直,在缓缓吸气的同时,尽可能地向两侧分腿,再呼气,并拢双腿,反复4~6次;弯曲双腿,膝盖尽可能...
-
两次火罐治疗消除颈椎病症状
俗话说“针灸加拔罐,有病去一半”。 火罐疗法作为中医学的传统疗法,在临床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与针灸、理疗等疗法组合使用时,不但对一些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等具有显著疗效,更以其方法简便、价格低廉、易于掌握、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的优点,深受患者和基层医生的喜爱。以下是一典型病例: 患者孙女士,以颈椎病入院治疗,开始几天行针灸配合理疗治疗,患者症状有所减轻。考虑患者还有颈肩、后背、腿部发凉,经科室研究决定给患者配合使用火罐治疗。 拔火罐第一天,在患者背部行闪火...
-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活血化瘀治疗
腰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多因外伤或韧带、肌纤维劳损导致纤维环破裂, 髓核自破裂口凸出, 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脊髓硬膜而引起的一种骨性疾病。中医认为此病多由寒湿瘀阻,肝肾亏虚,瘀血阻络所致,以疏风散寒,滋补肝肾,活血化瘀治疗可取的满意疗效。 处方:麻黄10克,川牛膝10克,木瓜30克,马钱子(油炸)1个,土鳖虫10克,白花蛇6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威灵仙10克,鸡血藤30克,狗脊10克,桑寄生10克,骨碎补15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每剂,10剂为1疗程,疗效服用3个 疗程可以好转。...
-
风湿病及手脚麻木 怕冷 治疗方
症状:手足、肩膀、脚底、腰等或出现酸胀、麻木、怕冷,或一吹风手脚就疼,即使在夏天都不敢吹风,仿佛是从骨头里钻出来的冷。 病因:一般因寒气侵入肌体骨髓引发,特别是妇女坐月子期间没有注意保养,易落下病根。 [方一] 在恭城瑶乡,瑶民栽培有中草药“冷骨风” 。它生长在水中,根茎形状如麻花,质量较轻。据该县平安乡塘边村60 多岁老人龙裕生说,用冷骨风切成块与猪骨头同煮熟,每天吃一餐,连吃一周可医治风湿病及脚手麻木伯冷症。他在自家鱼塘里种了该药十多年,远近村民乃至外县的患者都慕名前来寻药求医,药...
-
如何有效防御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见,它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与影响。前不久,记者采访了北京朝阳医院医学专家李登极主任,向他请教中老年人如何防治颈椎病的学问。 颈椎病是如何引起的? 李主任说,人的颈椎共有七节,主要起支持头颅的作用,具有很大的活动范围,可以进行前屈、后仰,左、右侧屈等活动。进人中老年后,颈椎及其棘间韧带肌腱、关节囊、椎间盘等可发生退行性变化或损伤,并压迫和刺激颈部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和脊髓等,进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其症状可因累及部位的不同而表现不同,绝...
-
祛风寒舒筋络 许卫国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名医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浊中阻)方 处方:法半夏、陈皮、竹茹、天麻、僵蚕、川芎各 10克,白术、茯苓各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涤痰化浊。可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属痰浊中阻型。临床症见患者眩晕,心烦,恶心,呕吐,心悸,舌质淡,舌苔厚腻,脉弦。 创方者:许卫国 名医治椎动脉型颈椎病(中气虚陷)方 处方:黄芪25克,党参15克,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天麻、川芎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升阳。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