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 第259页

病 第259页

  • 瑶族民间治病三法

    瑶族民间治病三法

    1.治耳聋、耳鸣、头晕目眩:响铃草(假花生)35克,生品加倍,猪耳朵1对,炖服,可酌加适量精盐调味,每日1次,7日为1疗程。 2.治蛇头疔:雄黄8克,独蒜头1只,共捣成糊,再取鸡蛋1只,先摇散蛋黄,在蛋上开一小洞(比患指稍大),将雄黄末、独蒜、蛋白拌匀装入空蛋壳内,然后将患指从小洞插入鸡蛋中。 3.治跌打肿痛:透骨消100克,生姜70克,与酒糟适量砂锅炒热,先烫后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 胃药引起乳腺病

    胃药引起乳腺病

    裴晓华教授接受采访。 裴晓华,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后,中医外科学乳腺方向临床专业博士生导师,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科教处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国家药品评审专家、“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中医外治特色疗法和外治技术示范研究”管理人: 年近花甲的刘阿姨近来突然发觉自己乳房发胀,更奇怪的是乳房竟然分泌出许多乳汁来。刘阿姨平时也经常学习一些医学科普知识,书上说很可能是乳房出了问题。警觉的她心里直发慌,担心自己患上了乳腺肿瘤。...

  • 温暖如春 当心“暖气病”

    温暖如春 当心“暖气病”

    这几天降温了,68岁的刘奶奶怕感冒便没像往常一样出去锻炼身体,而是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女儿还细心地帮她开好空调。昨天开始,刘奶奶突然感觉身体有点不对劲儿:咽喉不适,头晕眼花,浑身无力,家人赶紧带她来医院。医生告诉她,这是“暖气病”作怪。 入冬以来,不少家庭、办公场所都开了空调或用了暖气,温暖如春,很舒适,殊不知,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诱发“暖气病”,其中老人和儿童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弱,更成为“暖气病”的高发人群。“暖气病”主要...

  • 中医之 症·证·病

    中医之 症·证·病

      “证字的正写应作‘證’,……习惯上多因简化借用,……以证代證。也有写作‘症’字,系證字的俗写”(秦伯未等《临证备要》1973年第二版)。可见,“证”是“證”的简化,“症”是“證”的俗写。《现代汉语词典》证明:症(證),病症,症状;证(證),证明,证据。   “证”如同...

  • 泡足法治老年疾病

    泡足法治老年疾病

    1.治老年人足寒:制附子20克,干姜30克,干红辣椒5个,放入半盆水中煎煮。一定要注意先将水烧开,然后放入药物,煎煮30-40分钟,将煮好的药液放温,到温度适宜时,将双足泡入药液中,水凉后再加温,每次泡浴时间以30分钟为宜。注意:手足皮肤有破损时.不可用此法。 2.治老年足跟痛:五加皮10克,芒硝20克,川椒10克,老葱3根。水煎先熏后泡浴双足,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一般浸泡10-15天,足跟痛即可逐渐减轻。 3.治老年性皮肤瘙痒:苦参、白鲜皮、蛇床子、蝉蜕、红紫草、防风各10克,水煎取汁,放入盆中,待温时足...

  • 手指不适可测疾病

    手指不适可测疾病

    根据手指头的疼痛、麻木与否,可以预测疾病的有无。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于三阴经(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从胸走头,手三阳经(阳明大畅经、少阳三焦经、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并连接相应的脏腑。人们手指头上有很多经穴,分别与相应的经络、脏腑联系。如果某个手指尖有疼痛、麻木等不适的感觉,则表明相关经脉、脏腑可能出了问题。 根据手指的不适感觉预测相关疾病的方法是:用一手的拇、食指捏住另一手的指甲根部位,用力揉压、转动手指。从拇指开始,依次(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一个一个地捍揉,感觉是否有特别的疼痛或麻木感出现、不同...

  • 老年常见病试试体位疗法(下)

    老年常见病试试体位疗法(下)

      老慢支——半卧深呼吸   半卧位能使胸腔容积增大,而深呼吸可达到增加肺通气、改善缺氧的目的。老年人练习时既要尽量做到呼吸深长、缓慢,又要注意不可有胸闷、憋气等不适。   动作要领:半卧位,两腿前伸,膝盖下垫一软枕,使腹肌放松,双手交握置于脑后,用鼻子缓慢吸气,尽量鼓起腹部;用嘴慢慢呼气时,尽量收回腹部。每天练习2次,每次15分钟。   脉管炎——平卧动腿   平卧抬腿有利于血液回流,腿下垂又能使下肢血液充盈,两者结合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防止坏疽。   动作要领:平...

  • 几种疾病的泥沙治疗

    几种疾病的泥沙治疗

    肥胖症:常用温热的沙或泥浆浸泡。 骨关节病变及各种神经性疼痛:采用泥沙浴法,其具体方式依病变部位而定,对坐骨神经痛、神经根炎、神经末梢炎、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滑囊炎、腱鞘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症状或恢复功能的效果。 瘫痪 1.截瘫:选用温泉附近的热沙、夏季晒热的河沙以及人工炒热至38—45度的沙泥敷盖患部,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沙泥浴后用温热水或泉水将身体洗净。10~20次为一疗程,后期宜配合泳疗,协助肢体运动训练。 2.偏瘫:用治疗泥(比如《本草纲日》所载的“鼠壤土...

  • 冬天护好足 少生病

    冬天护好足 少生病

    冬季,由于脚部组织缺少脂肪,自身保暖性能较差,毛细血管极易发生痉挛,出现紫斑、水肿、疼痛等症状。此外,脚冷还会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容易引起感冒。因此,冬天护好足十分重要。 鞋别太紧 冬季,有的人怕脚冷,喜欢穿比较紧的鞋,觉得这样更保暖。其实,冬天穿鞋恰恰不能紧。因为,脚被裹紧了,并不会使人感到更暖和,只有脚部血液循环通畅了,脚部保暖才有效。 勤按摩 足部按摩可消除足部疲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按摩脚就是先用右手掌搓左脚掌,再交替进行。搓脚时用手掌紧贴脚跟经脚心搓至脚趾,直至手心脚心发热。 多泡脚 用热水泡脚,可使脚部...

  • 向水獭学治病

    向水獭学治病

    □湖南刘光泉 一天,华佗带着徒弟在一条河边采药,忽然看见河里一只水獭逮住了一条大鱼,嚼吃了好一阵,肚皮撑得像鼓一样。但是过了一会,水獭撑得难受极了,一会儿在水边躺,一会儿往岸上窜,后来,水獭爬到岸边一块紫草地边,吃了些紫草叶后便舒坦自如了。 过了几天,华佗和徒弟们在镇上一个酒铺里饮酒,只见几个少年正在比赛吃螃蟹。华佗想,这螃蟹性寒,吃多了肯定会生病。果然,其中一个少年突然都喊肚子疼,大伙忙问:“是不是这螃蟹有毒?” 华佗见状,回答道:“别着急,我是大夫,我来看看。...

  • 冬季养生防冬病

    冬季养生防冬病

    人们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气候的变化能诱发或加剧某些疾病,尤其是在晚秋至冬末。人们所熟悉的《红楼梦》中很多人物就是在这段时间亡去的:林黛玉之父林如海死于九月初三,此时称为“暮秋”;秦可卿死于“灯下拥炉”的冬季;林黛玉“香魂一缕随风去”,死于隆冬腊月;正当家家贴门神准备过年时,贾府却“把门神都糊了”,原来是王熙凤沉疴不起,咽气归册了。 这并不是曹雪芹在故弄玄虚,作为文学家的他知道,气候变化可影响健康。其实,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

  • 防治电子产品带来的疾病

    防治电子产品带来的疾病

    生活在当下信息时代,一部智能手机、一台平板电脑几乎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地铁里、公交车上、商场中,甚至大马路上,随处可见这么一群人——低着头,一只手拿手机或平板电脑,另一只手在屏幕上快速挥舞着。这些现象折射出了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然而,长时间低头和用眼的生活习惯却可能给健康带来危害。专家提醒,过度沉溺于这些电子产品会带来一系列潜在的健康问题,特别是颈椎、眼睛和关节都有可能被牵连患病。梦蝶 眼睛 干眼症和视疲劳接踵而至 年前,李女士为奖励儿子,就买了一台iPa...

  • 治病良药 土家族三生汤

    治病良药 土家族三生汤

    在湘、鄂、川、黔的土家族,流传着一种叫三生汤的治病良药,干百年来,世代相传,保留至今。 三生汤是用生叶(从茶树采下的新鲜茶叶)、生姜、生米适量,倒入山楂木制成的擂钵中,用力来回研捣,直至三种生料混合研成糊状时,再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成,每日 1剂。 分2~3次服饮。茶叶能提神祛邪、清火明目。生姜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生米能健脾润肺、和胃,三者合用具有通经理肺、清热解毒,适合脾胃虚弱、感冒咳嗽者饮用。(余巍)...

  • 什么是耳穴压豆法 小毛病 压豆有方

    什么是耳穴压豆法 小毛病 压豆有方

      我们在医院或者中医馆的时候多少都会接触过针灸、按摩、艾灸等刺激穴位的方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庄礼兴表示,其实,还有一种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用来养穴保健的方法--耳穴压豆法。   指导专家   庄礼兴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速读:什么是耳穴压豆法   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与针灸按摩有相似之处。耳穴压豆能镇静止...

  • “冬病夏治”别入误区

    “冬病夏治”别入误区

    冬病夏治是—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是我们祖先几千年来防病、治病的经验,它指的是某些冬天容易发生的疾病在盛夏伏天气象条件下进行治疗,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甚至祛除病根的目的。近年来冬病夏治渐渐风行。不过,专家也提醒读者,冬病夏冶是传统中医理论中一项科学严谨的疗法,患者如果自己擅自买药敷贴,则可能进入“乱赶时髦”的误区。 何为冬病夏治: 冬病是指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容易加重的一类疾病,这些疾病发生的根本,在于寒邪强盛和阳气受损。夏治,说的是趁疾病的发作缓解期进行辨证施治,采用...

  • 自己按摩耳朵缓解病痛

    自己按摩耳朵缓解病痛

    耳朵上的穴位比较复杂,但若有打嗝、牙痛的小病以及紧急情况下,可以自己按摩耳朵缓解病痛和辅助治疗。 牙龈肿痛按耳垂 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导致牙龈肿痛,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能美容养颜。 心绞痛按下耳窝 经常刺激耳甲腔部位,俗称下耳窝,对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下耳窝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心绞痛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然后可对下耳窝进行按压。 打嗝按上耳窝 上耳窝,即耳甲腔上...

  • 养生祛病 四时皆宜

    养生祛病 四时皆宜

      “伏九穴位贴敷疗法”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夏病冬防”、“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理论,在中国旧历节气的夏至、初伏、中伏、末伏;一九、二九、三九的第一天,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疾病的传统中医外治疗法。穴位贴敷是冬病夏治的经典手段,除了穴位贴敷外还可以根据病情配合针刺、艾灸、拔罐、理疗、推拿等方法,达到冬病夏治更加理想的效果。由于穴位贴敷疗法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因此,每年夏天,它都倍受追捧。   “穴位贴敷&rd...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养生
  • 中药足浴可治病方法有讲究 足浴有宜忌

    中药足浴可治病方法有讲究 足浴有宜忌

    古人云:“ 人之足,犹如树之根,人老足先衰,树老根先枯。”可见足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近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宋立群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人体是个统一的整体,其脏腑、器官、四肢、百骸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关联。脚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全身的疾病均可以影响到脚。同样,脚的病变也会波及到全身,并引发相应疾病。 关于足部的养生研究有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早在两千年前已有记载: “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足踝以下分布着66个穴位...

  • 瑶医治糖尿病验方

    瑶医治糖尿病验方

    处方与用法:熟地200克,茯苓50 克,天花粉5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用,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滋阴补肾,健脾止渴,治糖尿病,口渴饮多,小便反多,饮一斗而小便一斗.全身无力,肌肉消瘦等。 (来月明)...

  • 按此内关穴对多种疾病均有效

    按此内关穴对多种疾病均有效

    人体的穴位中,有很多穴位可同时治疗多种疾病,内关穴便是其中一个。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有理气活血、宁心安神、缓急止痛等功效,按此穴位对多种疾病均有效。 哮喘 哮喘急性发作时,按揉内关可稳定病情,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控制哮喘症状。 心绞痛 心绞痛发作时,若身边无急救药可用,可用力按揉内关穴,有助于缓解心绞痛症状。 高血压 若高血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头胀、胸闷等症状时,用力按揉内关穴可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可使血压下降,缓解头晕、头痛等不适。 心动过速 情绪激动、饮酒、吸烟、饮茶...

  • 壮医治病用简方

    壮医治病用简方

    壮医治病的原则主要是调气、解毒、补虚。在防治疾病时,注意从调整人体功能失调人手,用药比较简便,贵在精专,组方一般不超过五味。 如针对瘴毒,选用青蒿、槟棉、薏苡仁等。痧病选用救必应、金银花、板蓝根、黄皮果等。瘀病选用田七、桃仁、赤芍、苏木等。疮肿选用大青叶、蒲公英、地丁、两面针等。咽痛者用毛冬青、鱼腥草、穿心莲、玉叶金花之类。咳嗽用瓜蒌根、十大功劳、百部、穿破石之类。胃病用一枝箭、过江龙、金不换等。痨病用不出林、铁包金、石油茶、穿破石、黑吹风等。红白痢用凤尾草、地桃花、金银花藤。骨折用小叶榕、七叶莲、泽兰、接骨草、铁...

  • 化脓灸是中医既古老又独特的治病方法

    化脓灸是中医既古老又独特的治病方法

    编者按:化脓灸是既古老又独特的治病方法,它以中医辨证理论和经络学说为依据,用艾炷直接或间接放在穴位及适灸部位上施灸,人为造成局部组织烫伤,并出现无菌化脓、灸疮结痂,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方法。为传承和发扬光大化脓灸的独特技术,本版将分期刊登安徽省阜阳东方针灸医院医师王廷峰的文章,他总结长期用化脓灸施灸治疗十余万人次的各种疑难杂症屡见奇效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化脓灸疗法的基本理论、操作技术要领及典型病例。 作者简介 王廷峰,1962年生,男,安徽省阜阳东方针灸医院医师,安徽省师带徒指导老师,安徽省灸...

  • 壮医食疗治病方六则

    壮医食疗治病方六则

    桃金娘瘦肉汤:桃金娘60 克,瘦猪肉100克,加水炖服。主治遗精;加鸡肉炖服,主治血虚月经不调。 芭蕉根瘦肉汤:芭蕉根30 克,瘦猪肉100克,加水炖服。主治血崩、白带过多。 千里光鸡肝汤:鲜千里光 30克,鸡肝1付,加水炖服。主治夜盲症。 鸡骨草瘦肉汤:鸡骨草、赤小豆各30克,半枝莲15克,瘦猪肉loo克,加水炖服。主治黄疸肝炎。 葫芦茶猪脚汤:葫芦茶60 克,猪脚O.25公斤,加水炖服。主治风湿关节痛。 蔷薇根瘦肉汤:鲜蔷薇根 30克,瘦猪肉100克,加水炖服。主治尿频,妇女月经过多。 韦 源...

  • 剥眼疗法:苗医治眼科疾病

    剥眼疗法:苗医治眼科疾病

    剥眼法是苗医用于治疗眼科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剥眼法是用缝衣针、银针作为治疗器械,对病人眼睛的结膜、眼睑等部位进行剥治的一种传统眼科治疗方法,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该疗法对部分眼科疾病,有其独到的治疗效果,如胬肉病、梅花病、沙眼病、泪囊炎、白内障、青光眼等效果最佳。 苗医认为,眼胬肉病的形成,是由于眼睛中的红筋过度增长,不断地延伸扩大发展所致,严重者则延伸至瞳孔,影响视力造成失明。又如洲艮病,是红筋分布在眼睑中的出口处水肿、充血扩大所致,泪道阻塞不通也是因红筋水肿。再如白内障、青光眼等部分眼科疾病都与红筋有因果关...

  • 程莘农病逝 我国针灸界和科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

    程莘农病逝 我国针灸界和科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

    5月9日,95岁的国医大师程莘农离开了我们。 程莘农是首届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名誉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名誉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原经络临床研究室主任、针灸教学研究室主任。 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传承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和...

  • 孩子防病可观舌苔

    孩子防病可观舌苔

    观察舌苔,可对预防孩子患病起到提示的作用。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多为寒症,一般见于感冒早期,可给孩子选择性质偏温的饮食,如红枣糯米粥等,以软食、羹食为宜;水果可吃苹果、蜜橘等。少吃性偏寒凉的食物,忌吃冷饮。 若舌苔白腻或白厚腻多为寒湿,应选用温胃健脾、散寒化湿的食物。舌苔微黄或黄腻为脾胃湿热或肠胃积滞所致,见于感染、发热或消化功能紊乱,应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白萝卜、西红柿、丝瓜、藕粉、绿豆或薏苡仁煮粥,水果可选梨、甘蔗等。 舌苔薄少、光滑无苔或舌苔部分剥落,多因阴虚火旺所致,多见于寄生虫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可选用百...

  • 读李定明教授的《特效“险穴”治脑病》

    读李定明教授的《特效“险穴”治脑病》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医学竞争是国家软实力竞争的一部分。对中医的传承和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古代医籍《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针灸大成》等书中明确指出了针刺风府、哑门治疗脑系科重症的功效,但此技术现今鲜有传承。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定明教授通过针刺风府、哑门两穴,治好了许多脑系科的疑难重症、危症、急症,探索出了两穴安全的针刺方法,可谓在当今又重新发掘出了这颗深藏的明珠。   改革开放前,缺医少药的农村正是针灸等中医技术发挥简、便、廉、验效用的土壤。李定明在下放到农村大队劳动时,曾...

  • 按摩暖身 防病治病腹摩

    按摩暖身 防病治病腹摩

    凉已至按摩暖身 气温在逐渐降低,为防止冬季出现手脚凉、关节疼、怕冷畏寒等不适,建议大家有空不妨多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御寒保暖的目的。 暖身壮阳搓涌泉。涌泉穴位于脚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起和晚上临睡前,揉搓涌泉穴90 下,接着揉搓各脚趾90下。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坚持揉搓此穴会改善手脚冰凉症状。 温暖关节按合谷。合谷穴即老百姓常说的虎口,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

  • 脐疗治病二则

    脐疗治病二则

    尿潴留 将30克食盐填满脐部及其周围,取一块小毛巾放在热水中浸湿、拧干,折叠届用手测试毛巾温度.以不烫为度,敷于脐部,上盖棉垫保温,3分钟更换毛巾1次,既要注意保持毛巾的温度,又要避免烫伤。一般15分钟即可解除尿潴留。中医认为,食盐味咸.走肾经,有通利小便之效。脐疗刺激脐部的神阙穴。通过经络作用于脏腑.从而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松弛则可自主排尿。 痔疮术后疼痛将萝卜子300克(中药店有售)装入布袋中,在微波炉中加热至约50℃。痔疮术后1小时开始敷脐治疗,每隔2小时将萝卜子袋加热后敷脐.连续治疗4次可有效...

  • 点灸 “点”到病除 针灸推拿科

    点灸 “点”到病除 针灸推拿科

    日前,陕西省蒲城县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推出夜间门诊,专为上班族、经商族等提供就诊便利,广受市民称赞。 该院以中医特色非药物疗法为主的针灸推拿科在当地享有盛誉,但传统的就诊时间与上班族、经商族白天工作无暇就诊形成矛盾。开设夜诊是该院践行群众路线、方便患者的重要举措,一些颈肩、腰腿痛等慢病患者可以利用下班后的夜间时间来医院,用针灸、推拿、理疗、刮痧、中药外敷等传统疗法解除病痛,即方便了患者也增加了医院收入,是一举两得的便民之举。 一根细小麻线,在人体表面穴位轻点几下,就能治疗疾病?土生土长...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