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牛 第23页

牛 第23页

  • 蔬菜可降压“红扒牛肉”

    蔬菜可降压“红扒牛肉”

    所谓“能降血压的蔬菜”,是指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但不会降低正常人血压的蔬菜。它们大多为日常食用的蔬菜,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有选择地食用,常年坚持,就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大蒜大蒜止咳平喘,通窍行水,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食物。大蒜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C及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含有罕见的大蒜素,可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每天吃一定量的大蒜,有较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芹菜芹菜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大,具有降压、降脂和防动脉硬化的多...

  • 重度高血压 予苁蓉牛膝汤加减

    重度高血压 予苁蓉牛膝汤加减

    重度高血压案   朱某,男,39岁,2017年2月26日初诊。患者因头昏、头皮发麻3天,先在内科就诊,检测血压190/110mmHg,诊为高血压三级(重度高血压)。患者拒绝西药降压,转求中医治疗。刻下:头昏头晕,头皮发麻,面红,容易激动,夜寐欠佳,有时小腿肌肉痉挛,舌红苔少,脉弦细数。予苁蓉牛膝汤加减:肉苁蓉10克,怀牛膝10克,熟地10克,当归10克,炒白芍10克,木瓜10克,乌梅10克,炙甘草6克,水蛭10克,7剂。   2017年3月8日,头昏明显好转,头皮发麻消失。血压检查为140/95...

  • 牛兴东基于“肝胃同治”治疗脾胃病经验

    牛兴东基于“肝胃同治”治疗脾胃病经验

    牛兴东,教授,第4、5、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内蒙古自治区名中医,其从医50余年,衷中参西,广求博采,在学术上既继承前人,又不囿于成说,对脾胃病的临床研究造诣颇深,临床经验丰富。 脾胃疾病的病因常杂合致病,且互为因果,相互转化,易形成虚实夹杂之证。牛兴东教授认为,脾胃疾病的根本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标实则以郁、瘀、毒为要。脾胃病发病过程虽为复杂,但其病机总纲不离气机失调与瘀血阻络,且气机失调与瘀血阻络贯穿脾胃病之始终。与气血关系密切的脏腑为肝胆、脾胃,牛兴...

  • 晨起咳嗽为阵发性剧咳 牛广斌处方病案介绍

    晨起咳嗽为阵发性剧咳 牛广斌处方病案介绍

    •消导类药物在食积证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而在临床实践中,疾病往往错综复杂、虚实相兼,再加上中医独特的思维体系,这就拓展了消导类药物的使用范围,使之不仅仅局限于食积证的治疗。消导类药物的调畅气机、透热转气之功,使其在治疗湿热类疾病时犹如一支奇兵。   消导药又称消食药或助消化药。《中药学》教材中对消食药的定义是:“凡以消食化积、增进食欲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消食药。”本类药物使用时常根据不同病情而配伍其他药物同用,如食积兼气滞者,与行气理气药配伍;食积兼湿浊内阻,湿阻中焦者...

  • 苁蓉牛膝汤治咳嗽胸胁痛

    苁蓉牛膝汤治咳嗽胸胁痛

    龙砂医家缪问传注之《三因司天方》“用之得当,如鼓应桴”(《三因司天方·跋》),此言不差也!笔者观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今年活用苁蓉牛膝汤,治疗失眠、皮肤瘙痒、胁痛、咽喉不适及耳鸣、多汗等病屡见奇效。其临证抓运气病机,察运气之变,异病同治,多能应手奏效。   苁蓉牛膝汤(苁蓉、牛膝、木瓜、白芍、熟地、当归、甘草各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乌梅一枚,鹿角一钱),乃《三因司天方》为六丁年“岁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复则病寒热...

  • 牛奶蜂蜜改善贫血

    牛奶蜂蜜改善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缺铁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致,多见于中老年人.与胃黏膜腺体萎缩影响铁的吸收利用有关。 临床发现,牛奶中添加蜂蜜可有效改善贫血症状。蜂蜜本身含有花粉、生物活性物质等能治疗贫血,而且在与牛奶共同作用下.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明显增加,从而提高身体对铁的吸收率和利用率,达到改善贫血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蜂蜜应选择颜色较深的(颜色越深含锰、铜等微量元素越多,更有利于铁的吸收。 最佳服用时间为晚饭后1小时.每次一袋牛奶(约220毫升)加两茶匙蜂蜜。每天1次,连续20天。 (硕士 张艳)...

  • 牛筋草治常见病验方

    牛筋草治常见病验方

    高热,抽筋神昏:鲜牛筋草四两(120g),水三碗,炖一碗,食盐少许,十二小时内服尽。 湿热黄疸:鲜牛筋草二两(60g),山芝麻一两(30g),水煎服。 下痢:牛筋草一至二两(30~60g),煎汤调乌糖服,日2次。 伤暑发热:鲜牛筋草二两(60g),水煎服。 小儿热结,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鲜牛筋草根二两(60g),酌加水煎成1碗,分3次,饭前服。 淋浊:鲜牛筋草二两(60g)。水煎服。 腰部挫闪疼痛:牛筋草、丝瓜络各一两(30g),炖酒服。 疝气:...

  • 牛兴东运用扶正化积法治疗胃息肉

    牛兴东运用扶正化积法治疗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上皮隆起性病变,属于胃癌前疾病,经内镜下切除息肉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目前治疗胃息肉多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活检钳钳除、激光、微波灼切等方法,但并发症多、复发率较高。目前尚没有有效的预防息肉复发的方法。全国名中医牛兴东是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善于治疗脾胃病,对胃息肉治疗有独到见解,创制了治疗胃息肉的胃息化积汤,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息肉”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水胀》谓:“寒气客于肠外,...

  • 秋季咽喉痛食牛蒡子粥

    秋季咽喉痛食牛蒡子粥

    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容易上 火,通常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眼 睛红赤干涩、鼻腔烘热、嘴唇干 裂、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 黄等。牛蒡子粥可调治上火所致 咽喉肿痛及上述不适症状,但大 便稀溏者慎用。 方法:牛蒡子20克(布包), 大米0.1公斤。把两者放人锅中, 加清水适量,浸泡30分钟后,煎 煮2小时熬成粥,去牛蒡子,调入 适量白糖,分早晚2次空腹食,连 服5天。 周 洁...

  • 安宫牛黄丸 避免以下误区

    安宫牛黄丸 避免以下误区

    虽然安宫牛黄丸有时可以救人于危难之时,但也不是“包治百病”,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以下误区。 误区一:包治中风 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的功效,属于中药里的凉开之剂,适用于中风闭证中的阳闭(面色红、喉中有痰、大便不通、舌红、苔黄腻等),而不适于阴闭证,更不能用于中风脱证,对风中经络、中风后遗症的病人亦毫无疗效,误用甚至可导致病情加重或危及生命,因此,安宫牛黄丸并不是包治一切中风昏迷病人的“神药”。 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一般没有神志...

  • 牛黄上清丸新用

    牛黄上清丸新用

    牛黄上清丸 (包括片剂)是一种价格便宜的常用中成药(一般药店均有售)。传统应用于风热上扰、头晕耳鸣、头痛目赤、口舌生疮、牙龈肿痛、鼻干眼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病症。近年来发现,本品经中医辨证后灵活使用,对下列疾病也有较好疗效。胃热嘈杂泛酸 方法是病发时,口服牛黄上清丸 1丸(每丸重6克)。有医务工作者用本药治疗71例胃热嘈杂泛酸患者,收效灵验,服药20分钟左右,均收到疗效。急性结膜炎 口服牛黄上清片,每次4片,1日2 次,5天为1个疗程。本品能祛风解表,疏风清热,故能用于急性结膜炎的治疗。 口腔溃疡 内服牛黄上清...

  • 牛筋草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牛筋草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牛筋草,为禾本科植物,在清代赵学敏撰的《本草纲目拾遗》上有记载,又称之为“干金草”,其“牛筋草”条云:“一名干金草。夏初发苗,多生阶砌道左,叶似韭而柔,六七月起茎,高尺许,开花三叉,其茎弱韧,拔之不易断,最难芟除,故有牛筋之名。根入药,治脱力黄、劳力伤、治瘵。取此草连根净去泥,乌骨雌鸡腹内蒸熟,去草食鸡。” 牛筋草分布全国各地,是一种习见于旷野荒芜地方及道路旁的杂草。民间又称其为千千踏、干人拔、野鸡爪、鸭脚草、千斤草、稷子草、水枯草、扁草,又...

  • 牛黄解毒片外用治病新用途

    牛黄解毒片外用治病新用途

      牛黄解毒片是常用中成药,由牛黄、雄黄、石膏、冰片、大黄、黄芩、桔梗、甘草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常用于火热内盛之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近年来,临床发现它外用治病的新用途:   带状疱疹:将牛黄解毒片压碎,加入生理盐水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日3~4次。一般用药3~6天即获显效,且愈后不留后遗症。   乳腺炎:将牛黄解毒片研末,同酒糟和匀外敷患处,每日两次。一般用药3天既可肿块变软,肿消痛除,乳汁畅通。   毛囊炎:将牛黄解毒片研为细末,用蜂蜜将药末调成糊状,外涂局部,每日1~2次。   疖肿...

  • 牛黄解毒片外用新招

    牛黄解毒片外用新招

    牛黄解毒片为传统中成药,过去有丸剂,现在又有片剂。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牙龈炎、目赤肿痛、口舌糜烂等病症的治疗。近年,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了它的外用新功效。【处方】人工牛黄 5g 雄黄 50g 石膏 200g 大黄 200g 黄芩 150g 桔梗 100g 冰片 25g 甘草 50g 1.治皮肤病 可治热疖、疗疮、无名肿毒、丹毒、痤疮、带状疱疹等。取牛黄解毒片2—3片,压碎,加入生理盐水调成糊状,用消毒棉球蘸涂患部,每日早晚各1次;重症者,将浸有牛黄解毒药液的棉球敷于患部并包扎。 2.治带状疱疹将牛黄解毒片压...

  • 安宫牛黄丸在中医方剂中被列为“开窍剂”

    安宫牛黄丸在中医方剂中被列为“开窍剂”

    “安宫牛黄丸”是清代温病学家吴瑭所创,载于其所著《温病条辨》卷一,亦名牛黄丸、新订牛黄清心丸、安宫丸。其原方药物组成有牛黄、郁金、犀角、黄连、朱砂、梅片、麝香、珍珠、山栀、雄黄、黄芩等11味药,传统剂型为蜜丸,即以蜂蜜炼成老蜜,和入上述药粉为丸,并以金箔盖衣,用蜡壳封固成蜡壳丸。 安宫牛黄丸在中医方剂中被列为“开窍剂”,功能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所致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痰热内闭者。此处所称之“宫”,...

  •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

    组成及用法: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方。每服1丸,大人、病重体实者,1日服2次,小儿半丸,不知再服半丸。脉实者银花、生地各30克,煎汤送服;脉虚者白人参9克,山药30克,煎汤送服;痰多者用竹沥水下;若面色青白,口鼻气冷,手足不温者,人参山药汤中加姜炭数克,或更加熟附子数克。 主治:重症肝炎,乙肝,流脑,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肺炎之属痰热昏厥者。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石玉书常用方。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豁痰开窍,其所适用病证为人所共知,然据脉症虚实或以清热,或以益气,或以除痰,或以温阳之汤药送服...

  • “温病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温病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安宫牛黄丸与紫雪丹、至宝丹合称“温病三宝”,适用于温邪热毒内闭心包所致的热闭证,症见高热、神昏谵语、甚或痉厥等,其他如中风、痰厥及感触秽浊之气,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证有热象者,亦可选用,是凉开法中的代表方剂。“三宝”从功用分析,各有所长,安宫牛黄丸长于清热解毒,紫雪丹长于镇痉,至宝丹长于芳香开窍。吴瑭说:“大抵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至宝又次之。”时人形象地喻之曰:“乒乒乓乓紫雪丹,不声不响至宝丹,糊里糊涂牛黄丸。”...

  • 药中之宝 安宫牛黄丸

    药中之宝 安宫牛黄丸

    近两年,安宫牛黄丸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人都知道它是急救药,对中药不能治急病的误会也开始慢慢解除了。可是同时,又有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误导了。比如前段时间就有朋友向我打听安宫牛黄丸,说是想要买来在惊蛰时服用。我感到很奇怪,好端端地,怎么要吃这救命药了?他说是看到有文章介绍,说是在惊蛰、夏至、霜降、冬至四个节气的时候吃安宫牛黄丸,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我查了一下,还真有这样的文章,文中说,安宫牛黄丸,惊蛰吃,有助于阳气振奋,维持天人相应;夏至吃,为阴气萌生扫清障碍,重整阴阳秩序;霜降吃荡涤痰浊阴邪,为冬令...

  • 牛黄丸

    牛黄丸

    组成及用法:胆南星30克,天竺黄12克,川黄连10克,郁金10克,五倍子10克,大贝母6克, 牛黄3克,乌芋粉10克,透明雄黄7克。共为细末、酒为丸,辰砂为衣,如黄豆大小。每用三、五、七丸细嚼缓咽下。 主治:风热痰壅,痄腮发颐,时毒痰核,瘰疬,咽喉肿痛,肺痈胃痛,咳吐脓血等。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赵韵芬的经验方。 本方有雄黄辛温燥湿,祛风杀虫解痈毒,而所治外科实痰实火,热毒壅滞病证,因大队清火化痰,凉血解毒类药为主体也。 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可服本方。又有小儿喉风者,相当现...

  • 安宫牛黄丸 开窍醒神佳品

    安宫牛黄丸 开窍醒神佳品

    在中医药养生保健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热点的今天,人们接触信息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广泛,而如何在纷繁芜杂的各类养生信息中挑选到真正适合于自己的养生方法、方药也变得尤为重要。 近日,关于吃安宫牛黄丸可预防中风的说法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人将其当作养生保健的药品,以期通过长期服用达到强身健体之效,但真的可以这么用吗?专家解释说,作为“中医急救之品”的安宫牛黄丸并不是日常养生保健药品,需要谨慎服用。 开窍醒神佳品 安宫牛黄丸又称牛黄丸,出自清代医家吴菊通的《温病条辨》一书...

  • 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与牛黄清火丸

    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与牛黄清火丸

    说到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与牛黄清火丸这三种中成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其功效相似,常用于人们的实热(实火)证候。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来选用这三种不同的中成药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这三种中成药的区别。 牛黄上清丸 为非处方药,带有OTC标识,其安全性比较高,组方成分中不含有特殊中药(如雄黄)成分,适用人群比较广泛,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服用。牛黄上清丸药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常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口干口苦、牙龈肿痛、大便燥结等症。...

  • 常备安宫牛黄丸实在没必要

    常备安宫牛黄丸实在没必要

    安宫牛黄丸出自清代吴瑭所著的《温病条辨》,它由牛黄、犀角、黄连、朱砂、珍珠、雄黄、郁金等12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等功效,对急性期间痰湿中风、痰热中风有救助作用。故被列入温病“急救三宝”之一。也是过去很多百姓家中常备的救急药,但为此家中常备却完全没必要。 首先,安宫牛黄丸作为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凭处方购买和服用。安宫牛黄丸并不是所有的昏迷、高烧都能治的,它适合的是昏迷但有明显热像的,比如昏迷的同时呼噜声很大,面色发红,舌质也红,才是它的适应症。如果昏迷的同时...

  • 老百姓关于安宫牛黄丸的误解

    老百姓关于安宫牛黄丸的误解

    “如果家里忽然有人中风了,安宫牛黄丸可是救命的药”,这种说法在不少老年人当中口口相传,因而它被奉为家中常备的中风急救“神药”。不过,老百姓关于安宫牛黄丸的误解也真不少。 误区一:长期吃能护心脑。不知从何时起,坊间有人开始将安宫牛黄丸宣传成养生保健的“补品”,老人吃了能强身健体、保护心脑;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吃了能预防中风和心梗;小孩吃可助调养并改善体质。 安宫牛黄丸出自清代吴瑭所著的《温病条辨》,它由牛黄、犀角、黄连...

  • 安宫牛黄丸不可滥用

    安宫牛黄丸不可滥用

    数年前开始出现一股错误的养生风潮——安宫牛黄丸按节气服用预防中风。有的地区宣扬每月服用一丸,有的地区宣扬每季服用一丸,还有的地区宣扬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都要服用一丸。这些宣传大错特错,误人不浅。高危人群中风的预防是每日必做功课,节气养生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代替日常预防。一次暴饮暴食、一次怒发冲冠、一次忘记吃药都可能诱发中风。日常调摄不可忽视。 性至寒凉,重症急救 安宫牛黄丸源自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吴鞠通悲愤于广大百姓“不死于病而死于医”...

  • 豆腐牛奶豆浆

    豆腐牛奶豆浆

    到了陌生地方,第一道菜应先吃水磨制的豆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和克服水土不服。豆腐对胃肠的刺激小、易吸收,能够使肠胃慢慢适应当地的饮食,老少皆宜,是克服水土不服的理想饮食。 牛奶、豆浆作为健康饮品之一,为大家所喜爱。如果您准备去看中医,那么建议您当天早上千万别喝牛奶豆浆。这是因为,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望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舌象直接关系到寒、热、虚、实辨证,而牛奶、豆浆容易使舌苔变白腻,使医生误认为有痰证。 看中医前可以喝白开水,或者淡盐水,喜好饮茶的人也尽量只喝淡...

  • 服“牛黄解毒"观察排便量

    服“牛黄解毒"观察排便量

    牛黄解毒片是人们所熟知的“清火” 药。它虽然名字里有“解毒”,但如果长期用也可能出现问题。患者使用时可根据排便次数等情况,考虑减量或停服。 牛黄解毒片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等药物组成,有清热、散风、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火热内盛引起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疼痛、便秘等病症。由于其作用为清热解毒,药性较为寒凉,一般适用于内火较旺、体质壮实的患者。体质虚寒、脾胃虚弱者,即平时表现为四肢发凉、怕冷、大便稀、消化不良等的患者,服用后可能病...

  • 《养生主》庖丁解牛

    《养生主》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这个典故来自庄子的名篇《养生主》,庄子写这个故事的目的不是讲如何杀牛,而是以此来表达他的养生观念。 庖丁了解牛体的自然结构,顺着牛体自然的肌理,从筋肉骨节的缝隙处下刀,用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运转刀刃时自然游刃有余。庖丁从不切割筋骨,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所以他的刀虽已用了十九年,仍锋利如新。梁惠王听完庖丁解牛之后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即“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庖丁...

  • 窦伯清 牛孝威

    窦伯清 牛孝威

    甘肃现代已故十大名中医——牛孝威...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 倒拽九牛尾势导引法:养胃健脾
  • 蜗牛菜肴 药食兼优

    蜗牛菜肴 药食兼优

      在动物世界里,蜗牛的家族可谓庞大,据统计全世界约有三万五千多个品种,我国仅有五百多种,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广东等省。   自古以来,人类就已经认识和发现蜗牛不仅可作为美食菜肴,还可药用。据史料记载:公元前八世纪法国人就开始吃蜗牛,如今吃蜗牛已成了法国人的一种特殊嗜好。每年圣诞节前,仅巴黎市蜗牛的消费量即达二百一十多吨。   经过烹调加工的蜗牛,肉肥味美,爽口耐嚼,它的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等。其营养价值超过牛羊肉、鸡蛋,难怪在法国、英国、美国以及加拿大等国家...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