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第20页
-
多喝牛奶养阴防秋燥
俗话说,“人夏无病三分虚”。经过漫长的夏季,人体的损耗较大,故秋季容易出现体重减轻、倦怠乏力、纳呆等气阴两虚的症状,所以秋季进补很有必要。 中医认为,秋季阳气逐渐收敛,阴气慢慢滋长,而肺气和燥气过度交换循环会造成体内津液大量消耗,此时人体能及时顺应秋冬收藏的规律而养阴,可使体内保证气血运行的阳气有所收敛而不外散,积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气和营养。所以,秋季进补,养阴为上,这就是《黄帝内经》中。 “秋冬养阴”的真谛所在。 中医认为,阴虚证是指人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所表现出的虚热证候,其表现为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
-
牛奶黑米粥助女性补血生津
中医认为,牛奶味甘平,具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肤的作用。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创制的治疗嗳气、吐酸、呃逆的著名食疗方——韭汁牛乳饮中,就使用了牛奶,将韭菜汁、生姜汁与牛奶一起饮用,即可发挥食疗功效。 目前,牛奶仍然在食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介绍一种以牛奶为主要原料的食疗方法,大家不妨根据需要选择食用。 原料:牛奶250毫升、黑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黑米洗净,加入适量水,放入锅中浸泡2小时—3小时,然后中火煮至快熟时,加入牛奶、白糖煮熟,每日2次,早晚空腹温热服食。 功效:此粥具有益气...
-
中华名肴:牛尾汤 有补中益气之功
牛尾汤是传统的中华名肴。 牛尾既有牛肉补中益气之功,又有牛骨牛髓填精补髓之效。 李时珍说:牛髓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做牛尾汤时配合一些补肾益精中药效果更佳,如黄芪、熟地、当归、枸杞子等。用高压锅煮更绵软些对牙口不好的老人也是营养丰富的药膳。同时牛尾营养丰富,补充体能和蛋白质,对补充体力非常好。 牛尾汤源于中国,但在韩国很流行,在很多韩剧里出现,在韩国卖的比较贵,但牛尾在北京卖得并不贵。牛尾常甩来甩去,充满活力,与脑相通,补养脑髓效果最好,比如用脑过度脑疲劳、记忆力衰退、睡眠不好等,最适...
-
结节性红斑方用瓜蒌牛蒡子汤加山慈姑、川芎
结节性红斑 患者,石某,女,20岁,2010年9月20日初诊。 主诉:半月前因患感冒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经用抗生素、抗病毒治疗3天,感冒渐愈。但继而出现双下肢小腿伸侧出现皮下结节,灼热剧痛,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疹色鲜红,压痛,无破溃,平素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经皮肤科诊断为:结节性红斑,中医诊断为:瓜藤缠、湿毒流注。治以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清瘟败毒饮,先后服用3周,自觉症状略有改善,发热消除,唯觉双下肢小腿伸侧皮下结节、关节痛时轻时重。遂建议转中医内科治疗。...
-
带状疱疹用瓜蒌牛蒡子汤原方
瓜蒌牛蒡子汤原方出自《医宗金鉴》,方由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生栀子、连翘、皂角刺、金银花、陈皮、青皮、柴胡各15克,甘草5克组成。笔者近年应用该方异病同治收到良好疗效,现将临床思辨、诊疗心悟整理如下。 带状疱疹 王某,男,40岁,2009年4月3日初诊。 主诉:右腰周围起水疱伴灼热疼痛5天。患者5天前因吃辛辣海鲜,突发簇集性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部分疱壁破溃,糜烂,渗出,刺痛。舌质暗,苔腻,脉弦数,已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外涂阿昔洛韦软膏。治疗5天未效,要求服中药治疗。...
-
神经性皮炎 中医论治牛皮癣 摄领疮
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牛皮癣”、“摄领疮”,与精神因素有关。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障碍、生活环境变化、衣领摩擦以及局部刺激,均可诱发本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风、湿、热三邪蕴阻肌肤或血虚风燥,皮肤失养所致。 本病多发于颈部、上眼睑、肘窝、腘窝、会阴、大腿内侧、小腿伸侧等部位,称局限型;也有头、四肢、肩、腰等多处发病者,称播散型。常有对称性分布。皮损初起为扁平丘疹,干燥结实,久之丘疹融合斑块,逐渐扩大,皮肤增厚,干燥,发展成苔藓样皮损。自觉剧痒,夜间更甚。病程缠绵,常迁延数年。笔者几年来共收治神经性皮炎患者...
-
痤疮 方用瓜蒌牛蒡子汤加猫爪草、生山楂
痤疮 患者,云某,女,25岁,2010年4月20日初诊。 主诉:面部白头粉刺3年余。患者每年春季发作,时轻时重,曾用仙方活命饮、银翘散加减治疗,不规律外涂软膏。诊见面部白头粉刺,面颊较重,有结节囊肿(尤以颈部、背部为多),结节发暗且触痛,囊肿有波动感。胸闷烦躁,善太息,便秘,舌质暗,苔薄黄腻、脉弦滑。 辨证为肺胃积热,毒瘀痰聚,肌肤失养。方用瓜蒌牛蒡子汤加猫爪草、生山楂。 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黄芩30克,瓜蒌30克,生栀子10克,牛蒡子10克,猫爪草15克,天花粉...
-
熏洗治牛皮癣效果满意
近几年来利用蚕茧水熏洗治疗牛皮癣,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8~74岁;其中8例患者病程6 个月~2年,6例患者病程2年以上且面积较大,16例患者病程长达数年,久治不愈,且面积较大。 治疗方法 蚕茧1000~1500克,每晚取50 克放入约2000~3000毫升水中,煮沸10分钟后将蚕茧水一并倒入盆中。先用其蒸汽熏蒸患处,待水温降至适宜温度时,再烫洗。注意防止勿烫伤皮肤。每晚1次,熏洗至药液温度下降至凉为止20~30天为1个疗程。 治疗效果 30例中,8例熏洗...
-
牛皮癣外治五方
牛皮癣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因其状如牛领之皮,厚而坚得名。此症发病原因未明了,初起为红色丘疹,呈散发状或相互融合成各种形状之斑块,边缘清楚,表面覆以银白色厚鳞屑,刮去鳞屑后出现点状渗血,自觉瘙痒,阵发性加剧,夜间尤甚,情绪波动时瘙痒更剧,瘙抓后可出现血痂,经常瘙抓可形成皮肤苔癣化。青壮年患病为多,一颈部、四肢、大腿内侧等处多发。 许多牛皮癣患者很是郁闷,病情常反反复复。中医认为,牛皮癣多因感受风邪,凝集皮肤,郁而化热,久则耗伤血液,血虚风燥,皮肤失养而成。中药外治牛皮癣,可使患处受到药物和物理的双重刺激,具有简便...
-
牛角败毒散治疗寻常性银屑病
刘某,女,42岁,工人。2009年6月5日初诊。 主诉患皮癣已5年余,近日加重,瘙痒难忍。查其颈部、胸腹部、上下肢均有大小不等的皮损,基底潮红,上覆白色鳞屑,搔后则有出血点。伴有面色萎黄,口苦咽干,心烦失眠,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脉象细数,舌质红苔少。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证属热入营血,生风化燥。治宜清营凉血,解毒消风,内外兼治。内服方:水牛角、生地黄、丹皮、赤芍各12克,地肤子、蛇床子、板蓝根、金银花、地丁草各15克,浮萍、白芷、苦参、蝉蜕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外洗方:荆芥、防风、黄柏、白鲜皮...
-
牛皮癣银屑病的中医外治法
牛皮癣又称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中医称牛皮癣为 “白疤”,多因感受风邪,凝集皮肤,郁而化热,久则耗伤血液,血虚风燥,皮肤失养而成。中医外治是通过药物和物理的直接刺激,使药力直达患处,具有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的特点。 外搽法 1.鲜臭椿根白皮捣烂挤汁,佐以适量明矾末涂搽患处,每日3~5次,30日为 1疗程。 2.香芹草、红藤根、红花、田七各等份,研极细末,加香醋适量,调成糊状涂敷患处,1天后涂药处起细小疱疹,有轻度疼痛,不可抓擦,7日为1疗程。...
-
牛皮癣粥疗方
中医认为,牛皮癣的病因病机多为素体肌肤燥热,久则血热、血燥、阴耗而发病,且血热之病机贯穿银屑病发病过程的始终,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滋阴润燥。根据中医理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患者适当选用一些清热凉血、解毒利湿、药食两用的中药熬成药粥,坚持服用,不仅能促进皮疹的消退,而且对延长牛皮癣的复发时间也有帮助。 马齿苋薏仁银花粥:马齿苋、薏苡仁各30克,金银花15克。用3碗水煎金银花至2碗时去渣,与马齿苋、薏苡仁混合煮粥,每日食用1次,连续食用有良好疗效。此方适用于牛皮癣进行期。 银花粳米粥:金银花9克,知母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