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100页

方 第2100页

  • 治小儿盗汗方

    治小儿盗汗方

    处方与用法:生地12克,川芎、当归各5克,白芍10克,酸枣仁、石斛各8克,煅龙骨12克,胡黄连3克,浮小麦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补血养阴,清热止汗,健脾敛汗,治小儿盗汗,汗出如洗,神疲,纳差,口干,唇舌不华,少津,脉细数等。...

  • 盗汗半年余 病机与治则处方

    盗汗半年余 病机与治则处方

      胡某,女,1岁半, 1990年10月15日初诊。   主诉:盗汗半年余。其母代诉:患儿盗汗显著,每日早上起来头汗很多,枕巾湿透,面黄无华,畏寒畏热,大便干、臭,腹部热胀,晚上睡不稳,经常外感。就诊时咳嗽,流稠涕,苔黄,脉浮较紧。   病机与治则: 肺气失宣,脾胃食积;治当宣肺止咳,清热化积。   处方:生黄芪10克,桂枝4克,紫苏叶4克,金银花10克,瓜蒌4克,桔梗4克,苍术4克,石膏15克,白茅根10克,莪术4克,三棱4克,槟榔10克。2剂,水煎服,日1剂,少量频服。   方解:本方以生黄...

  • 主治各期小儿麻痹症方

    主治各期小儿麻痹症方

    处方:黄芪、淫羊藿各15克,桂枝、钩藤,甘草各6克,白芍、当归、桑寄生各9克,生姜3克,大枣5枚。 加减:患肢浮肿者,加苍术9克,黄柏、宣木瓜各6克。 用法:水煎2次,将2次煎液混合, 2天服1剂,分6次饭后服,每日3 次。另取紫石英适量,水煎温洗患肢,每日洗2次。 功效:补肾益气,祛风柔筋。 主治:各期小儿麻痹症。高孝仁...

  • 小儿流涎外治验方

    小儿流涎外治验方

    取胆南星1克,吴茱萸3克。将以上两味药放微波炉里烘干,待冷,共研极细粉末,贮瓶备用。 使用时,将药粉加少量面粉、少许米醋调成糊状,临睡前敷于小儿两足心(涌泉穴)处,外用纱布包扎,每次敷12小时,次日清晨弃去。连用3-4次可获良效。 山东省平阴县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博恩献方...

  • 健脾消积 郭雄伟治疗小儿磨牙方

    健脾消积 郭雄伟治疗小儿磨牙方

    名医治小儿磨牙(心脾积热)方 处方:黄连3克,生地10克,灯心草6克,生石膏(先煎)15克,山栀子、茯苓、茵陈、防风、连翘各5 克,甘草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心泻脾。用于治疗小儿磨牙,中医辨证属心脾积热型。症见夜间磨牙反复发作,磨牙声音响亮,面赤,唇红,烦躁,或多啼,口干或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指纹青紫。 创方者:郭雄伟 名医治小儿磨牙(脾虚夹积)方 处方:党参12克,白术、茯苓、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白豆蔻各8克,陈皮6克,黄连3克,甘草5 克...

  • 治婴儿脾虚泄泻方

    治婴儿脾虚泄泻方

    方药:苍术、吴茱萸各15克,丁香10克,肉桂5克,胡椒15粒,文火焙干碾组为末装瓶备用。 用时取药粉 1-3克,用食用油调成糊状敷脐处,用胶布固定。 每24小时换药1次。 主治:婴儿脾虚泄泻。 疗效:治疗98例,治愈71例(主症、次症消失,大便每天 1-2次大便成形);显效22例(大便每天2-3次近似成形,症状改善);无效 5例。总有效率为94.9%。 胡权名...

  • 治手足口病验方

    治手足口病验方

      石膏菊花汤生石膏30克,菊花20克,连翘10克,竹叶10克,生地黄10克,大青叶10克,蝉衣10克,百部6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各服1次。本方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   清瘟败毒饮板蓝根12克,射干3克,山豆根3克,蝉衣3克,薏苡仁5克,紫草5克,鱼腥草10克,葛根5克,黄芩5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各服1次。本方有清热解毒,化湿活血之功。   清热泻脾散生石膏15克,生地黄10克,山栀子10克,苍耳子6克,射干3克,山豆根3克,桔梗3克,玄参3克,沙参5克,薏苡仁...

  • 中医治疗多汗症 几则方药

    中医治疗多汗症 几则方药

      皮肤出汗过多或稍动就出汗,称为多汗和自汗症。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胃湿热,蕴蒸肌肤,迫津外泄而致,或素体阳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津液外溢而致。同时亦与精神紧张、焦虑、恐怖、愤怒,以及某些疾病如神经官能症、甲亢等密切相关。多为对称性发生于手掌、足底、前额、腋部和外阴等处,尤以手掌、足底为多见。若情绪激动或紧张时,汗珠可呈点滴状滴流。中医治疗多汗症有较好疗效,其治则为清热利湿止汗,益气固表止汗。这里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方药。   1.熟附片30克(先煎),肉苁蓉、生地黄、山萸肉、巴戟天、五味子各12克,党参...

  • 多发性抽动治验 主方银翘散加减

    多发性抽动治验 主方银翘散加减

    杜某,男,11岁,河南杞县人,2013年3月初诊。患儿自3年前不自主喉中“吭吭”发声,并伴见不自主挤眼,努鼻,每遇感冒后加重,西医诊断为“多发性抽动征”,经口服“氟哌啶醇”治疗后,患儿症状未见好转,家长考虑该药副作用较大,拒绝继续服药,随来诊试试中医治疗。刻症见舌红,苔黄,脉浮数。喉中不自主“吭吭”发声,挤眼、努鼻,咽红,大便干结。 中医辨证:风热外感。 治法:辛凉解表。 主方:银翘散加减。 处方:金...

  • 本方治小儿伤食腹泻

    本方治小儿伤食腹泻

    经验方:炒白术、炒神曲、炒麦芽、山药、车前子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小儿伤食腹泻52例,治愈42例,显效 5例,无效5例。...

  • 呕吐方一

    呕吐方一

    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洗净,切成丁,放在沸水内煮沸即捞出,把水控干,晾晒半日,再放入锅内,加入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待冷,装瓶备用。一般饭后食用。本方适用于伤食呕吐。...

    精品偏方 2024-03-08 16 0 呕吐
  • 儿科病验方四则

    儿科病验方四则

      1.小儿口腔溃疡取蛋黄油(用鸡蛋6~7枚煮熟,取黄炒黑压油)加珍珠粉1克,拌匀,清洁口腔后涂口腔溃疡处,每日3~4次。一般涂3~5次明显见效,2~3天可愈。   2.小儿水痘取金银花、石膏各30克,玄参、紫草、泽泻各15克,薄荷9克,荆芥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可治水痘、高热不退,一般服药数剂可愈。   3.小儿包皮水肿取生栀子50克(打碎),黄柏、地肤子、苍术各15克,白酒200克。将以上4味中药浸泡在白酒内,1小时后即可使用。以医用棉签蘸药酒涂抹患处,每日3~5次。一般用药1~3天...

  • 治疗气血亏虚 阴虚盗汗的有效方剂

    治疗气血亏虚 阴虚盗汗的有效方剂

    处方:大红枣10枚,浮小麦200克,地骨皮10克,五味子15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川芎6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600毫升,分3次温服。连服1周为1疗程,服1~3个疗程。 说明:本方为治疗气血亏虚、阴虚盗汗的有效方剂,共治疗过28例,均能连服药1周以后盗汗停止。...

  • 经验方治婴幼儿泄泻

    经验方治婴幼儿泄泻

    婴幼儿泄泻临床分型:①伤食型:腹胀腹痛,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腐臭;②风寒型:便稀多沫、色淡,肠鸣腹痛,伴发热流涕;③湿热型:大便如水样,伴不消化食物,色绿或黄带粘液,肛门灼热发红;④脾虚型:大便时泻时止,久泻不愈,完谷不化,每于食后作泻,面色苍白;⑤脾肾阳虚型:久泻不止,食入即泻,完谷不化,四肢冷等。 经验方:风尾草、仙鹤草、车前草、茯苓、炒山药各15克,泽泻10克,甘草3克,木香1克。随症加减:呕吐加半夏、苏叶、神曲;热重加黄连、白头翁;湿重加苍术、炒薏苡仁;脾虚加太子参、炒扁豆;阳虚加补骨脂、吴茱萸;伤食...

  • 婴幼儿腹泻(婴幼儿消化不良)方

    婴幼儿腹泻(婴幼儿消化不良)方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婴幼儿由于脏腑娇嫩,抗病力弱,一旦不慎遭受风寒侵袭,或乳食过度,引起消化不良,均可导致腹泻。本人历经数十年临床经验,考虑到汤药味苦,婴儿往往难以接受服药,因此自拟外治法治疗,疗效肯定。 组方:山柰5克,细辛5克,甘松5克,白芷5克,共研极细粉末,加少许面粉、白酒,调湿调匀,做成药饼,先将患儿脐部用热水毛巾擦净,然后将药饼贴在神阙穴(脐孔)上,外用无毒塑料纸遮好,再用纱布包扎。一般1-2天弃去,腹泻即愈。 偏方:茶叶10~15...

  • 治疗阳气亏虚卫外不固 动则自汗方

    治疗阳气亏虚卫外不固 动则自汗方

    处方:肉桂6克,制附片2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黄芪30克,防风10克,麻黄根10克,大红枣10枚,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600毫升,分3次温服,连服1周为1疗程,服1~3个疗程。如阴虚寒甚者制附片用至30~60克,伴血虚者斟加补血之品。 说明:本方为治疗阳气亏虚卫外不固,动则自汗者,一般用药一个疗程即显效,有记载的共治疗过18例阳虚自汗患者,均用药1周以后自汗渐止。...

  • 治小儿腹泻 小儿口腔溃疡方

    治小儿腹泻 小儿口腔溃疡方

    治小儿腹泻经验 经验方:干姜、吴茱萸各10克,苍术、小茴香各5克。 用法:上药混匀,共研成粉,每次取1~2克放入患儿脐中,并以伤湿止痛膏封贴,每日换药1 次。 疗效:本方治小儿腹泻86例,治愈65例,好转17例,无效4例。 治小儿口腔溃疡经验 经验方:吴茱萸24克,制胆星6克,大黄12 克。 用法:将上药混匀,共研成粉,将药粉与陈醋适量调成糊状,待患儿晚上熟睡后涂敷于两足心的涌泉穴上,外加纱布包扎,12小时后去除,连用 2次。 疗效:本方治小儿口腔溃疡(口疮)患者260 例,治愈202例,好转58例...

  • 小儿伤食腹泻我有妙方治疗

    小儿伤食腹泻我有妙方治疗

    前段时间我孙子由于饮食不节导致 的伤食型腹泻,症见大便酸臭如臭鸡蛋 气味、夹有食物残渣,不想吃饭,矢气臭 秽,肚子胀满疼痛等症状。于是我便向一 位中医师朋友求助。这位朋友给我孙子 开了个食疗方,孙子服过之后,腹泻治好 了。 具体方法如下:取山楂45克,鸡 内金15克,红糖60克。先把红糖放到 锅内加热,溶化后即放人洗净去核的 山楂、研细的鸡内金均匀搅拌,继续加 热至全部互溶后取出,稍冷却切成条 状或块状,用时每日取30克,于饭前 服用。 山楂性微温,味甘、酸,可以消除食 积,口服山楂能增加胃酸分泌,对胃肠功...

  • 彭万年化裁经方治疗难治性小儿高热经验

    彭万年化裁经方治疗难治性小儿高热经验

    彭万年教授是岭南著名经方实践家, 专注于经 方治疗疑难病的科研与临床研究。 临证善用经方, 并 强调经方应用要从临床实际出发, 灵活变通加减化 裁。 常采用寒温并用、 合方施治、 顾护中气的方法治 疗难治性小儿高热, 临床收效显著。 今将彭教授治疗 难治性小儿高热经验做如下介绍。 寒温并用 寒温并用是经方中常用的配伍方式。 虽然难治 性小儿高热以表里同热或里热证为主, 理当解表清 里, 治以寒凉。 但《伤寒论》治疗外感发热, 却寒温 并用, 尤重辛温通阳之法。 究其用温药之理, 不外乎 3条: ①从病理上看,...

  • 江苏名医治儿童打鼾方

    江苏名医治儿童打鼾方

    江苏名医治儿童打鼾(肺脾气虚)方 处方:黄芪、太子参、玄参、白芍、防风、茯苓各 10克,炒白术、陈皮、柴胡、桔梗各6克,甘草3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健脾,化痰散结。用于治疗儿童打鼾,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型。症见鼻塞,涕色白,咯痰白黏,扁桃体、腺样体触之较软,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腹胀纳呆,易感冒,夜间打鼾,舌淡胖,有齿痕,脉细无力。 专家点评:儿童打鼾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绝大多数是鼻咽部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所致。因炎症反复刺激,腺体淋巴组织与结缔组织增生,腺体...

  • 治自汗症方

    治自汗症方

    处方:桑叶30克,以米汤1000毫升,武火煮15分钟,分3次服,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中健脾,益气生津,固表止汗,治自汗症,汗出浸衣,舌淡,脉细无力等。...

  • 汗多自汗 食疗汤方 敷脐疗法

    汗多自汗 食疗汤方 敷脐疗法

      白天稍一活动就出汗过多称自汗;夜间睡眠时汗出较多,醒来即止称盗汗。中医认为,出汗多是由于人体阴阳偏盛、偏衰,腠理不固,使汗液外泄所致。自汗多属阳气虚弱,卫气失职;盗汗多为阴虚内热所致。以下为常用的内服外治方。   一、内服食疗汤方   1.乌梅糯麦方 乌梅6枚,糯稻根30克,浮小麦30克。 水煎20分钟,喝汤,早晚分两次服,每日1剂。本方具有敛液,止汗之功效。   2.当归六黄汤 当归9克,黄芪20克,黄芩9克,黄柏9克,黄连5克,生地9克,熟地9克。水煎20分钟,早、晚分两次服,每日1剂。具有养血清热,...

  • 小儿腹泻_中药方集

    小儿腹泻_中药方集

    婴幼儿腹泻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综合症。根据病因不同可分 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2岁以下婴儿,消化功能尚不成熟, 抵抗疾病的能力差,尤其容易发生腹泻。夏秋季节是病菌多发期, 多种细菌、病毒、真菌或原虫可随食物或通过污染的手、玩具、用 品等进入消化道,很容易引起肠道感染性腹泻。表现为每日排便 5-10次不等,大便稀薄,呈黄色或黄绿色稀水样,似蛋花汤,或夹 杂未消化食物,或含少量粘液,有酸臭味,偶有呕吐或溢乳、食欲 减退。患儿体温正常偶或有低热。重者血压下降,心音低钝,可发 生休克或昏迷。 1.胡椒粉饼治疗小儿腹泻...

  • 小儿夏季热 中医养生食疗方

    小儿夏季热 中医养生食疗方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林晓洁 小儿夏季热为婴幼儿一种特有的疾病,又称“暑热症”,由于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尽完善所致。夏季热主要症状有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怎样预防和治疗小儿夏季热就成为家长们关注的问题。 勤洗澡   由于皮肤稚嫩、皮下脂肪少,容易受损。夏天气温高,加上溢奶及大小便的污染,夏天因根据皮肤清洁情况每天清洗两次,保持皮肤毛孔通畅,洗完后   用清洁柔软的干毛巾轻轻吸干皮肤上的水分,换上清洁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 多喂...

  • 呕吐方二

    呕吐方二

    神曲15克,丁香1.5克。同人药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本方适用于伤食之呕吐。...

    精品偏方 2024-03-08 15 0 呕吐
  • 治小儿腹泻方

    治小儿腹泻方

    处方:山楂、猪苓各10克,车前子、乌梅各6克,苍术3克,炒白术、诃子各2克。 加减:呕吐者,加藿香、半夏各 5克,砂仁2克;腹胀者,加木香6 克;舌淡苔白,气虚乏力者,加党参、黄芪各10克;舌红苔黄腻,湿热重者,加马齿苋6克,黄连2克。 用法: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健脾化湿,敛津涩肠。 主治:小儿新、久泄泻。杨毅...

  • 婴幼儿夏季发热性疾病 简便治方

    婴幼儿夏季发热性疾病 简便治方

      夏季热是婴幼儿夏季特有的发热性疾病。本病可于夏季缓慢起病,最突出的症状是长期迁延且无固定型的发热,体温可达38~40℃。发热可随气温而变化,伴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无汗。笔者介绍一款麦冬甘草蛋治之,简便易行,不妨一试。   取麦冬9克,生甘草9克,鸡蛋两个,白糖少许。先将鸡蛋去黄留清,再将麦冬、甘草加水两碗,文火煎至一碗,冷后将药汁倒入蛋清内,加入白糖搅匀。每日一剂,将一碗药汁分两次服完。一般患儿连服3~4剂即可见效。   治疗期间,宜食有清热解暑作用的蔬菜水果,以及蛋白质含量丰富又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肥甘...

  • 张岫云治小脑性共济失调 处方牛黄千金散

    张岫云治小脑性共济失调 处方牛黄千金散

    张岫云治疗小儿神经系统医案三则 张岫云( 1894 - 1974) , 生于辽宁省铁岭县汛河乡 老河湾村。幼读私塾, 18 岁拜师学医, 23 岁在家乡悬 壶, 因医德高尚, 疗效显著, 远近驰名。1956 年辽宁省 卫生厅调其参与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因成绩显著, 留 辽宁省中医院工作, 时任儿科主任。张岫云医技精湛, 对疑难杂症有独到建树, 每多出奇制胜, 深受病家赞 赏, 因其善治小儿疾患, 被誉为“小儿王” 。张岫云治 学严谨, 熟读诸家古典著作, 尤其崇尚 《伤寒论》 与 《金...

  • 治自汗 汗出不止方

    治自汗 汗出不止方

    处方:淮小麦20克,百合、丹皮各10克,甘草6克,大枣7枚。每日 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自汗。动则加剧,体虚乏力,舌淡,脉弱。 陈锦山 汗出不止芪枣汤治 天气炎热,人体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假如稍微一动就出汗不止,甚至坐着不动就大汗淋漓,则是病态,中医称这种现象为“自汗”,认为是气虚不固所致,可服食芪枣汤来治疗。 具体方法是:取黄芪10克(中药店有售),大枣(去核)6枚,加1000毫升水,小火煎煮半小时,食枣喝汤,每日2次,每日l 剂,连续7日为1疗程。 陈怡凡...

  • 小儿呕吐各种治疗方法

    小儿呕吐各种治疗方法

    小儿呕吐 小儿呕吐是以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而去为主要特征。本病常因伤食、胃热、胃寒、肝气犯胃、惊恐气逆所致。常用的临床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洗净,切成丁,放在沸水内煮沸即捞出,把水控干,晾晒半日,再放入锅内,加入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待冷,装瓶备用。一般饭后食用。 本方适用于伤食呕吐。 [方二] 神曲15克,丁香1.5克。同人药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伤食之呕吐。 [方三] 生姜、醋、红糖各适量。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腌24小时,同时取3片姜,加红糖适量以沸水冲...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