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098页
-
水痘的症状和治疗 药膳方
水痘是冬春季儿童的常见多发病之一。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给患儿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饮食疗法,有相得益彰之功。 板蓝根银花糖浆板蓝根100克,金银花50克,甘草15克,冰糖适量。将上3味加水600毫升,煎取400毫升,去渣加冰糖调味。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数次。适用于水痘及一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 红萝卜荸荠竹叶茶红萝卜1只,荸荠10个,鲜竹叶10克。煎汤代茶饮服,不拘次数。适用于有轻度发热,皮肤及头皮出现水痘、结痂及丘疹的轻型水痘。 芦根菊花茶芦根60克,野菊花10克。将芦根切碎,与菊花...
-
治小儿腹泻 小儿发烧经验方
治小儿腹泻方 处方:炒鸡内金6克,黄连3克,维生素B。60 毫克。共研细粉,分为6包,O.5~2岁半的小儿,每次服1包,每日3次,温开水调服。 主治:小儿喂养不当导致的伤食泄泻,症见泻下次数不多,大便粘滞不化,呈黄绿或黄色,气味酸臭,恶心嗳气,呕吐奶块,腹胀而硬,泻后胀痛减轻,食欲不振,打屁恶臭,烦急颊红,手足心热,苔厚腻,脉滑数。 晏华 治小儿发烧经验 方法:取柴胡、荆芥、紫苏、薄荷各适量,4岁以下各用20克,5岁以上各用30克。加水1500毫升浸泡后,煎煮 5分钟,去渣取液,用毛巾蘸药液反复擦洗患儿全...
-
治小儿顽咳 小儿顽固性多汗 小儿紫癜方
治小儿过敏性紫癜方 处方:自茅根、生地各12克,金 银花、小蓟各10克,丹参、紫草、丹 皮、茜草各6克,桃仁5克,防风3 克。瘙痒者,加荆芥穗、蝉蜕各6克。 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疹退后可 用生地12克,芡实、鸡内金、自茅 根、连翘各10克,丹皮、赤芍各6克 水煎常服,以防复发。 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医辨 证为血热型,症见初起疹高于皮面, 色淡红,随后变为深红色,多见于下 肢,出没无常,伴关节疼痛,甚至尿 血。 徐灵 治小儿顽固性多汗方 处方:黄芪、防风、白茅根各lO 克,白术、连翘各6克,麻黄根3...
-
新生儿红臀 民间验方
红臀为新生儿常见病,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娇嫩的皮肤受尿液的刺激而致,肛门附近臀部、会阴部等处皮肤发红,有散在斑丘疹或疱疹,多发生在出生后5~7 日。患儿常因疼痛而烦躁、哭闹。笔者采用民间验方蜜油香膏治疗新生儿红臀150例,全部临床症状消失,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配制方法:蜂蜜50克,用芝麻油适量调制成糊状,加热煮沸约1分钟,待冷却后即可应用。但要注意,选择优质蜂蜜,以免影响疗效。 用法:患儿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用纱布轻轻拭干,如臀部表皮已破,每次以棉签蘸蜜油香膏均匀涂患处;如用于一般红臀,则每6小时涂抹一次,...
-
小儿发热中医治方 寒青退热汤
寒青退热汤组成:青黛3克,藿香10克,寒水石10克,白茅根10克,白薇10克,地骨皮10克。主治四时外感时邪,症见发热憎寒,流涕,咽喉肿痛,干咳或不咳,烦躁,夜寐不宁,倦怠无力,纳食欠佳,时有呕吐,腹胀腹痛,大便不调,偶见皮疹或鼻衄,重者惊厥抽搐。热甚者加生地10克;痰热病欲抽者加钩藤10克,天竺黄10克。 小儿高烧多由外感所致。幼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抗病力弱,加上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则外易为六淫之邪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尤以季节交替之时,邪毒盛而壮热不已。且邪毒入里迅速,故小儿发热表征证候不如成人外感寒...
-
女童性早熟 辨证处方 中医传统理论
王某,女,7岁,2013年3月18 日初诊。 主诉:双侧乳房胀痛,不可触按21天。患者于2013年3月13日在某省儿童医院检查:睾酮小于0.025ng/ml;左卵巢内见4个直径大于4毫米的卵泡,右侧可见3个大于4毫米的卵泡,双侧乳腺回声减低区。 刻诊:患者月经尚未行,平素易生气发怒,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略数。 辨证:肝郁化热,气滞痰凝。治宜清热疏肝,化痰散结。 处方:柴胡6克,白芍4克,夏枯草6克,川楝子6克,天花粉4克,生牡蛎6克(先煎),王不留行4克,荔枝核6...
-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又称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 中医方
甘肃省名中医张士卿,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批全国名中医,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士卿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四十余年,对小儿外感发热、呼吸、消化、精神、神经系统等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有独到的见解和确切的疗效。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又称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是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的快速抽动,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该病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强迫行为,发病后较难迅速控制,病程持续时...
-
治疗水痘的最好办法 验方民间偏方
水痘 【病因与症状】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发的急性疱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6个月 至6岁小儿,常发于冬春季节。由风热、湿毒经口鼻进入肺脾,蕴郁肌体, 外发肌肉皮肤之上所致。本病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从症 状出现的前一天起,直到皮疹完全干枯结痂,都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初起为斑疹,后转变为疱疹、丘疹、大小不一成圆形或椭圆形,颜色澄清或微混浊, 此时疱顶高凸,不化脓,邪在表浅,而见发热、咳嗽、头痛、四肢酸软疼痛 等症状。水痘潜伏期为14~17日。发病开始像感冒,有轻度发烧、头痛、全 身不适、食欲下降、...
-
小儿反复低热 方用柴胡达原饮加减
反复低热 某女,9/12岁,持续低热3月余。患儿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院内查血象、心肌酶谱、风湿四项、结核实验等均无异常,给予抗生素、清热解毒、补液及对症处理,不效;热势始终不减,后求治于我处。详细询问得知患儿每到下午4时许开始发热,体温波动在37.3℃~38℃之间,期间患儿精神疲惫,哭闹,水乳不进,到晚6时后不用药体温可降至正常,随后精神、纳乳均恢复正常。小便黄,大便糊状黏腻,肛门处不易擦净(家长描述)。舌质红,苔黄根稍厚腻,指纹紫滞风关。因思该症基本定时发作,均在午后日晡...
-
治小儿流涎 小儿盗汗 小儿疝气方
治小儿流涎方 处方:鲜丝瓜根(切片)50 克,瘦猪肉0.2公斤。加水共煮至肉熟烂,分3—4次服,每日1剂,连服3.剂。 主治:小儿流涎,中医辨证为脾胃积热型,症见患儿时时流涎,口涎粘浊,下巴赤烂,烦躁不宁,小便黄,大便干结,唇舌红赤,苔黄,脉数。 张菁 治小儿盗汗方 小儿夜间睡着时出汗,醒后即止,称为盗汗。取赤小豆60克,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熟后加红糖10克,混匀后一天内一次或分次吃完,连服半个月,治疗小儿盗汗有较好疗效。 治小儿疝气经验 方法:取香附、宣木瓜、苏叶、橘 红各10克。上...
-
中药复方治疗盗汗效果好
盗汗是临床常见病,以夜间出汗,醒 后汗止或睡而汗出为特征,常见于西医 中女性或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功 能亢进、结缔组织疾病等,易造成一系列 体内平衡失调,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精神心理障碍,西医无特殊药物治疗。中 医认为盗汗多为阴虚所致,汗液为人体 津液的一种,与血液密切相关。血汗同 源,血液耗伤者,不可再发其汗。盗汗之 病机总属气血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运用 中药治疗阴虚内热型盗汗108例,取得 较好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108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男56 例,女5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0 岁;疗程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