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095页
-
中医对痤疮的认识与治疗 方法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某种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提出更高层次和更高级的需求,美是人的天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人的美容需要不仅是一种高级需求,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自我需求满足的过程,它不仅使人的精神快乐,生活充实,而且还使人心态健康,进一步到达美观。但是痤疮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面容。妨碍人们对美的追求,甚至导致自卑、抑郁等心里疾病,从外在及心里两方面影响人们的对美观的追求。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散在发生针尖样或米粒样大小的皮疹,初起如细小粉...
-
民间验方治皮肤病
一、斑秃: 1.茯苓500克,烘干研为细末,每次服6-10克,每日2次。或干睡前服10克,并同时外用酊剂(补骨脂25克,早莲草25克,加75%酒精200毫升,泡1周后即成),每口外涂患处数次。 2.芫花适量。于农历春三月芫花盛开时采回,趁湿装入玻璃瓶内,压实封好瓶口,埋入地下,至9月份取出备用。用时先将头痂洗净,再用纱布蘸药液涂擦患处(在药液内搅点凡士林亦可),每日1次。治疗20-30天即愈。若愈后又复发者,可再擦再治。 二、脱发: 1.代赭石适量,研末,早晚各服3克。要连续服2-3个月才会见效。 2....
-
治黄褐斑 中药方治色素沉着性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损容性皮肤病,多发生于中 青年女性的面部。临床表现为颜面 两颊、前额、鼻背、口周、眼周,呈现 淡褐色或淡黑、大小不等、界眼清 楚的斑块,通常呈蝶形对称分布, 平于皮肤,无炎症表现或鲜屑;多 数患者兼有痛经、月经不调或慢性 盆腔炎。排除肝病、结核病、糖尿 病、甲状腺等其他慢性病所致外,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获良效。 1.肝郁脾虚型:除黄褐斑外, 兼见情志不畅,月经不调,乳房作 胀,胸胁痞满,倦怠乏力,纳差,舌 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渴。治宜疏 肝理气,健脾化痰,活血消斑。方 用逍遥散加黄...
-
当归饮子二妙散合方加减治疗干性湿疹
柴胡桂枝汤、当归饮子、二妙散合方加减治疗干性湿疹 患者女,57岁,2016年11月9日初诊。患者患干性湿疹多年,现以双手为著,干裂、脱屑、痒,腰冷,冒风,大便偏干,舌质淡,脉弦细。辨证:太少不和,血虚风燥。治宜补血和血,太少双解,方选柴胡桂枝汤、当归饮子、二妙散合方加减。 处方:当归20g,白芍20g,川芎15g,熟地20g,柴胡10g,桂枝10g,炒黄芩15g,法半夏15g,黄芪20g,荆芥10g,蝉蜕10g,制首乌30g,刺蒺藜20g,蜈蚣1条,苍术20g,黄柏15g,炒槐花15g,制附片1...
-
痤疮粉刺 辨治经验中药方
全国名中医王辉武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勤求博采,经验宏富,对脾胃病、湿证、郁病、睡眠障碍、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治疗有独到经验。 痤疮又名粉刺、暗疮,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常常反复发作,顽固难愈。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好发于面、背、胸等部位,属于损容性皮肤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王辉武以中医思维探讨痤疮的病因病机,总结出一套相对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王辉武治疗痤疮的经验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
治小儿惊风(感受风邪)方
处方:钩藤6克,茯神、薄荷、天竺黄、苏叶、荆芥穗、枳壳各4.5克,黄芩、瓜蒌、连翘各6克,生甘草1.5克。 加减:若抽搐者,可加石决明、桑叶各9克,白僵蚕5克,以祛风定惊。或服小儿回春丹,1岁以内每次1—3粒,1—3岁每次3-5粒,2小时后可重复使用。若痰蒙清窍者,可加石菖蒲4克,以清心开窍。若高热、乳蛾红肿、便秘者,可加大黄4克,栀子6克,以通腑泄热。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解表镇惊。用于治疗小儿惊风,中医辨证属感受风邪型。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咽红,鼻中流涕,乳蛾红肿,烦...
-
足癣治疗中医有良方
足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疾 病,初起时多为针尖大小的水泡,水 泡不断生出,一阵阵搔痒,抓破后可 有小量透明渗出液,数天后脱皮,脱 皮几天后复再起水泡,夜晚痒较厉 害。在治疗上,可以参考使用以下中 药方剂。 1.蛇床子15克,苦参18克,蜂房 18克,苍耳草40克。趾间水疱或糜烂 加自矾20克,黄柏18克。 2.蒲公英加克,苏木30克,茯苓 20克,白矾20克,钩藤30克,防风 20克,防己20克。 使用方法:将上述药物放人瓦罐 内加水1000毫升,煎至800毫升,滤 出药渣,再加入5~6倍的40℃温水泡 脚,...
-
养血生发 甘肃名医治脱发斑秃方
甘肃名医治脱发斑秃(肝郁血瘀)方 处方:柴胡、川芎、炙甘草、郁金、当归、赤芍、丹参、炙黄芪、枸杞子各12克,何首乌1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行气柔肝,活血生发。用于治疗脱发斑秃,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气血瘀阻型。症见斑秃突然因暴怒头发呈片状、圆形或椭圆形,数目、大小不等脱落,局部无肤色改变,平滑发亮,伴两胁胀满,心情郁闷,善太息,或是急躁易怒,面红耳赤,头胀头痛,舌红或紫绛,苔薄白,脉弦。 创方者:卢君平 甘肃名医治脱发斑秃(肾气阴虚)方 处方:生地20克,丹皮、菟丝子、沙苑...
-
老中医治疗牛皮癣验方 治疗灰指甲偏方
* 老中医治疗牛皮癣验方: 生百部、皂刺各25克,苦参、紫槿皮、大枫子、白鲜皮、蛇床子、刺蒺藜、生巴豆、丹皮、川椒、雄黄、硫磺、枯矾、樟脑、轻粉、冰片、斑蝥各5克,共打粉加60度白酒1市斤浸泡15天外搽,病灶涂擦一天按个人的病情及适应情况可用棉签蘸药液涂抹患处3-5次(以不起泡为限度),全身发病者可分批分片治疗。内服药方:佩兰、独活、瓜蒌各6克,公英、菖蒲、苍术各10克、甘草、黄柏、车前草、苦参各15克,土茯苓、滑石、水红花子、薏仁、茵陈、白鲜皮、萆薢、皂刺、金银花各30克,泽泻、灵芝各50克为一剂,1天一剂,...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方
【简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儿童发病为多,多发生于冬春两季。潜伏期为2~10天。发病后首先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期,可见咽痛、咳嗽等症 【治法】 方一 [药物组成] 生石膏12克,生地12克,玄参12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金银花12克,连翘9克,赤芍6克,丹皮4.5克,生栀子6克,淡豆鼓9克,生甘草6克。 *昏迷,剧烈头痛,呕吐,先服至宝丹1/2粒(不能口服,用鼻饲); *体温下降后,去石膏。 [适应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用法 ] 上药加水45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次服60毫升,每日3次。...
-
糜烂型脚气 水疱型脚气 治疗方法
脚气,是致病性皮肤 癣菌在足部感染引起的真 菌感染性皮肤病,在人群 中发病率很高。研究认为, 脚气的发病与密切接触传 染源有关,如公用木盆、拖 鞋等为脚气的重要传染途 径。 脚气不但害己也易害 人。脚气真菌在温暖潮湿 的环境中存活力很强,极 易通过浴室用品、家中的 地板、拖鞋等传染给家人 和朋友,或在公众场合如 泳池、澡堂、酒店等地方传 染给其他人。 许多人以为,脚气只 是个人卫生问题,治不治 都行,更有人因为脚气易 反复,就索性置之不理、听 之任之。殊不知,脚气对人 体健康危害其实相当大, 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
主治痤疮处方 症见头面躯干等部位有暗红色丘疹
治痤疮方 处方:白茅根30克,夏枯草、 丹参各15克,枇杷叶12克,黄芩、 浙贝母、川芎、赤芍、生地各10克, 甘草6克。 加减:化脓者,_JJll蒲公英30克, 土茯苓15克,连翘10克;形成瘢痕 疙瘩者,加皂角刺、山慈姑、穿山甲 各10克;便秘者,加牛蒡子10克, 大黄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宣肺清热,、活血开郁。 主治:痤疮,中医辨证为风热闭 肺型,症见头面、躯干等部位有暗红 色丘疹,局部皮肤可形成红斑、脓 疮,或形成瘢痕,平素喜食辛辣肥 甘,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洪数。 廖淑...
-
江苏名医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方
处方:生地、白芍、枸杞子、钩藤、麦冬、女贞子、白蒺藜各10克,蜈蚣1条,地龙、甘草各5克。 用法:每剂水煎2次,合并2次煎液300—400毫升,冰箱冷藏,服时温热,分4—6次,2天服完。 加减:患儿若久病搐搦,舌红少津,真阴耗伤,加用龟板、鳖甲。若面黄、气短易汗,善太息,乃气阴两虚,加用黄芪、党参。心烦不宁,好动易怒,加柏子仁、生牡蛎。大便干结加大黄。口渴欲饮者重用芦根。若单为清喉样干咳,入睡则如常人,常误诊为咳嗽、喉炎等,清肝饮加玉蝴蝶、玉竹即可。 功效主治:清肝养阴,平肝熄风。主治儿童多...
-
肝郁气滞型妊娠面斑 方药柴胡
妊娠面斑常见于妊娠、口服避孕药、月经失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也见于慢性胃肠疾病、肝病、结核、癌瘤、恶性淋巴瘤、甲亢和慢性酒精中毒等,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冬眠灵、避孕药均可发生妊娠面斑。此外,光、化妆品、遗传、种族、营养和代谢、劳累均可诱发黄褐斑,日光照射可加重本病。妊娠面斑也见于未婚、未孕的正常女性或男性,其原因不明。 妊娠面斑的皮疹对称性分布于颜面、额、两颊、鼻背两侧、唇周围、颏部皮肤,呈指盖至钱币大小或呈手掌大小、形状不规则的淡褐色或暗褐色沉斑,境界明显或模糊不清,可融合成大片。妊...
-
中医治疗急性湿疹的验方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 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 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发 病时,皮肤往往先出现红 色丘疹、粟粒样皮疹或疮 疹,继而伴有渗出液,干 燥后形成灰色或黄色痂 皮,痂皮脱落后露出红色 潮湿表面,剧烈刺痒。以 下方法均为中医治疗此 病的验方,能够有效帮你 缓解症状。 1.湿疹初期,仅有皮 疹潮红、丘疱疹而无渗液 者,可用以下方法:取滑 石粉30克,寒水石粉10 克,冰片2克。将诸药混 匀,每日多次频频撒于患 处。如果渗液不多,可用三黄冼剂 外搽,每日5~6次。 2.若患处有糜烂、水疱、渗液 较多者,可用以下方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