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中医药对外感发热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处方与用法:龙胆草,川芎、山栀子、大黄、羌活、防风、膏黛、荆芥、薄荷各5—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瀑晨。体弱者,酌加沙参、麦冬。热退停药。
功效:清解热邪,泻火退热,主治小儿外感引起的发热不退,体温持续难降,39度-40度,头痛,流涕,咳嗽,咽部充血等。
- 上一篇: 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治疗用药经验
- 下一篇: 中医治疗急性湿疹的验方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中医药对外感发热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处方与用法:龙胆草,川芎、山栀子、大黄、羌活、防风、膏黛、荆芥、薄荷各5—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瀑晨。体弱者,酌加沙参、麦冬。热退停药。
功效:清解热邪,泻火退热,主治小儿外感引起的发热不退,体温持续难降,39度-40度,头痛,流涕,咳嗽,咽部充血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