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101页

方 第2101页

  • 自汗盗汗老出虚汗 中医有方

    自汗盗汗老出虚汗 中医有方

    人们在炎热的夏季、运动和吃饭时,适当出点汗是正常现象,而且可以通过出汗,达到调节体温、排除代谢废物和体内垃圾的目的。 但是,若在安静状态下和睡眠中经常出汗很多,甚至大汗淋漓,有的还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就属于病态。 对老出虚汗者,应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以自汗(在清醒时出汗)为主,出汗部位以头部,躯干为主,并伴有精神疲惫、食欲下降、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周身无力、少气懒言、面黄肌瘦等症者,是为气虚,治宜益气固表止汗,选用生黄芪、太子参、炒白术、炒防风、浮小麦、煅牡蛎各15~20克,水煎服。轻者可单...

  • 盗汗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盗汗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盗汗为临床常见病症,病因较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核病、糖尿病、垂体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等皆可引起盗汗的发生,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审因论治。中医常见盗汗有阴虚盗汗、血虚盗汗、气虚盗汗等。临床中,阴虚盗汗最为多见,此类患者常伴有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咽干口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治疗选用滋阴降火的方药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如知柏地黄丸、当归六黄汤等。 此外,临床还有一类胆热脾寒兼有水湿内停的患者,亦会出现盗汗症状,治疗可选用医圣张仲景的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147条云:&ldqu...

  • 佝偻病方二

    佝偻病方二

    鲜鸡肉500克,青辣椒、葱、火腿、蒜各50克,猪油250克,酱油20克。将鲜鸡肉削去皮,揩干净,切为滚刀,炒锅内放人猪油,待油温上升到50℃时,将鸡肉入锅炸一下捞起,锅中留油25克,将余油倒出,先下大蒜片,下青椒、火腿、葱炒一下,把鸡倒入锅内,加入酱油,加一匙肉汤,用淀粉勾芡,加入味精及少许芝麻油。本方能防治儿童佝偻病。...

  • 口疮方五

    口疮方五

    淡竹叶6克,灯心1.5克,人乳汁(或牛乳)100毫升。先煎竹叶、灯心,取汁10毫升,点入乳汁中和匀。每日数次,不拘多少。本方适用于小儿鹅口疮、口舌生疮、小便赤湿、小儿夜啼等症。...

    精品偏方 2024-03-08 15 0 口疮
  • 遗尿方剂6

    遗尿方剂6

    [方剂6]银杏10枚。[制用法]将银杏炒黄,临睡前服,连用5~7天。[适应证]遗尿。...

  • 治小儿厌食方

    治小儿厌食方

    炒麦芽、焦山楂、炒神曲各10克,炒内金5克,炒莱服于6克。 制用法:共为细面,加白面和水调成糊状,睡前敷患儿脐上,外用纱布固定,次晨取下,每日1次,5 天为1个疗程。 疗效:1个疗程即愈。 (刘强)...

  • 遗尿方剂5

    遗尿方剂5

    [方剂5]黄芪、桑螵蛸各25克,党参、白术、当归各20克,陈皮、柴胡、益智仁、五味子、补骨脂各15克,升麻、甘草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肺脾气虚遗尿。...

  • 幼儿腹泻预防方法

    幼儿腹泻预防方法

      幼儿腹泻的内因是因为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较高,肠道负担重。同时,婴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所以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相对不够成熟,所以,婴幼儿更容易患肠炎。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会有细菌感染的可能,病毒就会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腹泻症状:多数患儿最初是发热,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微咳、咽部不适等,有严重水样腹泻和呕吐。腹泻持续时间最长可达28天。腹泻初期1至2日内即排出水样便...

  • 治疗夜啼的偏方11

    治疗夜啼的偏方11

    治少小中客忤,強項欲死方o取衣中白魚十枚,為末以傅母乳頭上,令兒飲之,入咽立愈,一方二枚著兒母手,掩兒臍中,兒吐下愈,亦以摩兒項及脊強處o...

  • 治疗小儿口疮的偏方1

    治疗小儿口疮的偏方1

    黄柏30g,薄荷9g,青黛3g。 制用法:共研细末,每次用2g涂患处,日3次。 疗效:2—3天痊愈。...

  • 夜啼方六

    夜啼方六

    钩藤6克,乳汁100毫升。将钩藤水煎15分钟取汁30毫升,入乳汁中,食药乳,每次20-30毫升。本方适用于小儿惊骇啼哭。...

  • 治疗遗尿的偏方2

    治疗遗尿的偏方2

    白果适量,益智仁6g,鸡蛋1个。 制用法:药研细面,把鸡蛋开一小孔将药面防入,煮熟,每日2个,2次吃完。 疗效:3—5日痊愈。...

  • 中医汗证方药 治反复汗出一年余

    中医汗证方药 治反复汗出一年余

    患者陈某,女,49岁。2021年6月19日初诊。诉反复汗出一年余。患者1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术后出现头面汗出、不分昼夜,伴见面红烘热,头晕失眠,恶风,全身肌肉酸痛不适,言语喋喋不休,时欲悲伤落泪,舌红、苔白腻,脉细。 诊断:(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型)汗证(西医称为多汗症)。 方药:桂枝10g,白芍15g,大枣15g,甘草6g,生姜2片,酸枣仁30g。4剂。每日1剂,水煎(或用煎药机按规范煎煮,或按要求煎煮2次后混合),早、晚饭后15~30分钟各温服1次,每次约200mL。 6月2...

  • 患儿腹泻水样便 健脾止泻 立方车术汤

    患儿腹泻水样便 健脾止泻 立方车术汤

      李某,男,1岁,2009年3月3日初诊。   其母诉患儿腹泻1周,水样便,日10余次,服中西药多种,效不佳。3天前曾入某综合医院治疗,诊为“单纯性消化不良”。经输液治疗并服助消化药物,仍腹泻不止。来诊时:患儿面色萎黄,精神不振,不欲饮食,双目无神,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此乃脾气虚,津液不足之象,治当以健脾止泻,立方车术汤。   组方:土炒白术30克,车前子15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后频饮,并嘱暂禁食10小时,给口服补液。   3日后复诊,患儿药后大便次数...

  • 夜啼良方

    夜啼良方

    方1   组成:白茯苓50克,白菊花80克,勾藤80克,淡竹叶50克、灯芯草50克,琥珀20克,五味子10克。   主治:夜啼。   用法:打碎后装入一布袋中,夜间枕用,早晨将药袋装入塑料袋内密封;次夜继用。一般2~5天即愈。   方2   组成:朱砂3克,黄连6克,钩藤3克。   主治:夜啼。   用法:上药共研细粉,和匀。每次取0.5克,撒于乳头上,使小儿吸吮,或用开水冲服。   方3   组成:蝉蜕3个,薄荷1.5克,槟榔3克,枳壳3克,灯芯草10根。   主治:夜啼。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以上...

  • 治疗夜啼的偏方9

    治疗夜啼的偏方9

    五物甘草生摩膏方o甘草﹑防風(各一兩)﹑白朮(二十銖)﹑雷丸(二兩半)﹑桔梗(二十銖)o右〔口父〕咀,以不中水豬肪一斤煎為膏,以煎藥,微火上煎之,消息視稠濁,去滓,取如彈丸大一枚,灸手以摩兒百過,寒者更熱,熱者更寒,小兒雖無病,早起常以膏摩頗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風o...

  • 小儿秋泻足浴有方

    小儿秋泻足浴有方

    中医认为,小儿秋泻多因 脾虚,感受外邪所为,当以健 脾利湿,清热止泻为治,临床 观察发现,足浴可有效治疗小 儿秋泻,可减轻家长的心理负 担,减少小儿对打针、吃药的 恐惧心理。介绍几则,供选用。 1.蕲艾叶50克,白胡椒 25克,透骨草25克。将上药 加水500~1000毫升,煎 10~15分钟后去渣取汁,将 药汁倒入盆中,待水温适宜 时,将患儿双足置人浸洗 10~15分钟,每日3次,每剂 可煎3次、,连续3~5日即可。 可健脾温中。 2.银杏叶100克。将银杏 叶加水约2000毫升,煎煮20 分钟,待水温适宜时...

  • 治疗小儿厌食方

    治疗小儿厌食方

    方药:藿香、苍术、佩兰各5克,蒲公英、茵陈各6克,茯苓、薏苡仁各10克,白豆蔻2克。加减:热盛者加黄连2克,蒲公英药量加至10克;湿盛者加厚朴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5天为1疗程。主治:小儿厌食脾胃湿热型。 疗效:治疗65例,显效29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3%。注:方中药量为2岁小儿用量,临床可根据年龄大小增减。...

  • 治疗夜啼的偏方12

    治疗夜啼的偏方12

    龍角丸主小兒五驚夜啼方o龍角(三銖)﹑牡蠣(九銖一作牡丹)﹑黃苓(半兩)﹑蚱蟬(二枚)牛黃(如小豆右六味末之,蜜丸如麻子,蓐裡,兒服二丸,隨兒大小,以意增減之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五上...

  • 夜啼方三

    夜啼方三

    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日数次。奉方适用于心火炽盛所致小儿夜啼。...

  • 小儿蛔虫治疗偏方5

    小儿蛔虫治疗偏方5

    南瓜子若干洗净,晾干,去壳取仁,研极细末,备用;5岁以上小儿每次10---15克,5岁以下小儿每次6--9克,均用蜂蜜调服,日2次,连服2--3天。 本方对小儿蛔虫有效。...

  • 治小儿蛔虫病 肠炎肠梗阻方

    治小儿蛔虫病 肠炎肠梗阻方

    治小儿蛔虫病方 处方:花椒5克,大米30克。将花椒研成粉,取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花椒粉,再煮一二沸即可服用。每日1剂,分3次服,至打出蛔虫时止。 主治:小儿蛔虫病。 王瑾婷 小儿急性肠梗阻方 焦麦芽10克.焦 山楂6克,陈皮3克。 厚朴3克,藿香2克. 茯苓3克.炒白术3 克.炙甘草6克.生姜 2片。水煎,少量频服, 1剂。 (吴明) 治慢性肠炎方 处方:车前子适量。将车前子打粉,每次5克,加红糖适量,温水送服,每口3次。 主治:慢性肠炎。 赵宇...

  • 小儿疳积验方的由来与验证

    小儿疳积验方的由来与验证

    一、方剂的来源、组成、剂量与服法: 回忆年幼时,笔者常患蛔虫病,长期反复的脐周绞痛,真是令人难忘。那些年,笔者是年年服驱蛔药,年年都驱出蛔虫,少则数条,多则数十条。看到这些长短大小不一的蛔虫,心里总是有些恐怖。之后,蛔虫没有了,但人消瘦了,加上食少无味,大便稀溏,日2-3次,成天有气无力的,所以母亲又带我去看了不少医生,他们都说我患了小儿疳积病,但服药却不见效果。听说城里的医生好,也去看了很多次,病仍没有起色。据母亲说,在无望之际,有一天,突然家里来了一位客人,他不懂医,但亲眼见过一位中医治愈过这种病。几天之后,...

  • 小儿腹泻 固涩止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

    小儿腹泻 固涩止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

    陈某,女,8个月,2015年8月15日初诊。半月前因饮食失节,受凉后出现腹泻,起初为蛋花样稀便夹有泡沫,日行数次,曾在当地医院进行输液,口服抗生素等治疗一周仍腹泻不止,遂来门诊求治。刻诊:精神欠佳,面色萎黄,纳差,腹胀,肠鸣音亢进,大便为水样便,色黄,日行5~6次,排气或咳嗽时就有大便排出,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淡。 辨证:脾虚失运,湿自内生,清气下陷。 治法:健脾益气,补中升清,固涩止泻。 处方:黄芪10克,太子参15克,茯苓6克,薏苡仁12克,焦白术15克,山药12克,砂...

  • 遗尿方剂4

    遗尿方剂4

    [方剂4]生黄芪120克,生甘草24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小便失禁。...

  • 厌食方六

    厌食方六

    鲜麦冬500克,白蜜适量。将鲜麦冬捣汁,人白蜜,隔水加热至饴糖状。每眼2--3七匙,用温酒或白开水化服。本方适用于小儿固体虚所致之厌食。...

  • 治小儿蛲虫偏方4

    治小儿蛲虫偏方4

    大蒜数瓣,楂物油少许。将大蒜捣烂,加入植物油,每晚睡前涂肛门周围,连用5天。 本方对小儿蛲虫病有效。...

  • 小儿夜啼三偏方

    小儿夜啼三偏方

    方一蝉蜕6只(去足),钩藤6节,甘草、薄荷各0.5克,生龙牡2克。水煎代茶饮,每日5-6次,1剂分2天服完。 方二小麦45克,红枣60克,甘草5克。每剂分3日,煎汤代茶饮。 方三桂枝、甘草各3克,白芍、钩藤各6克,陈皮4.5克,姜半夏、朱茯苓各9克,龙齿15克,生姜2片,红枣3枚。水煎服。 赵昕献方...

  • 佝偻病方八

    佝偻病方八

    猪脊骨或腿骨150克,红萝卜200克。将二者洗净共煲汤服食。本方适用于因肾脾虚弱所致的小儿佝偻病。...

  • 小儿汗证(多汗)敛肺止汗方

    小儿汗证(多汗)敛肺止汗方

    孙浩,男,1928年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国医名师”,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征市“臣”字门中医儿科第五代继承人。早年跟随其父孙谨臣学医,后又跟随当代中医儿科泰斗江育仁教授左右,临证擅治儿科内科杂症。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60余年,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150余篇。   组成及用法:五味子、五倍子各等...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