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106页

方 第2106页

  • 治小儿原发性遗尿方

    治小儿原发性遗尿方

    方药:桑螵蛸、西洋参、茯神、石菖 蒲、远志、益智仁、龙骨各10克,当归、龟 版各8克。 加减:肺脾气虚加黄芪15克, 白术8克;肾气不足加山药12克,乌药 6克;肝经湿热去当归、龟版,加龙胆草、 黄芩各8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3 周为1疗程。 主治:小儿原发性遗尿。 疗 效:治疗186例,治愈56例,好转103 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85.5%。林敏...

  • 主治幼儿慢惊风证名医验方

    主治幼儿慢惊风证名医验方

    组成及用法:黄芪30克,白术6克, 当归6克, 炒枣仁9克, 党参9克, 炙甘草6克, 白芍6克,山萸肉3克, 破故纸3克,蝉衣6克,天麻9克, 枸杞子6克,核桃1个(连皮打碎)。水煎,每日1剂分3~5服。 主治:幼儿慢惊风证。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王聘贤老先生的经验方。王氏师从近代名医张锡纯、何廉臣、张山雷,为贵州四大名医之一。王氏对幼儿慢惊风研究颇深,曾将诸家方剂一一比较分析,又验之于临床,认为王清任之可保立苏汤最为切中病情,疗效最为显著,因蝉衣主小儿壮热惊痫,天麻主小儿风痫惊气,...

  • 小儿蛔虫治疗偏方6

    小儿蛔虫治疗偏方6

    黄连3克,乌梅10克,黄柏(炒)5克,使君子12克,槟榔、川椒(炒)各10粒,金羚炭9克,细辛2克,土茯苓15克,赤芍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本方为李月方,可安蛔止痛,适用于小儿蛔虫病。...

  • 夜啼方八

    夜啼方八

    葛根5克,蜂蜜适量。葛根研粉,开水冲泡,加入蜂蜜饮服。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有助于小儿安睡。...

    精品偏方 2024-03-08 16 0 夜啼
  • 夜啼方五

    夜啼方五

    淡竹叶30克,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淡竹叶加水煎汤,去渣后人粳米,冰糖,煮粥。早晚各1次,稍温顿服。本方适用于心火炽盛之夜啼。...

    精品偏方 2024-03-08 17 0 夜啼
  • 夜啼方七

    夜啼方七

    蝉蜕9克,鸡内金15克。将2味微火焙脆研成极细末,每次1克,日3次。本方适用于小儿夜惊啼哭。...

    精品偏方 2024-03-08 16 0 夜啼
  • 治小儿厌食症方

    治小儿厌食症方

    处方:炒山药10克,土炒白术3克,炒扁豆、鸡内金各5克。加减:卫外不固易感冒者加生黄芪15克,防风5克;夜寐不宁加灯芯草2克,竹叶3克,钩藤5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便秘腹胀加焦槟榔、炒莱菔子各5克;脾肾不足甚者加山萸肉8克;胃阴不足加石斛、北沙参各6克:胃热嗜异加乌梅、黄芩各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主治:小儿厌食症,症见不思饮食,面色无华,嗳呕酸腐,神疲乏力等。 疗效:治疗1215例患儿,痊愈293例,显效322例,好转58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8.9%。...

  • 一听流水 小便自遗 中药方

    一听流水 小便自遗 中药方

    李某某,男,47岁,2013年4月13日就诊。 患者主诉一听到流水声,则小便自遗2年加重3月。患者2011年以来,无明显诱因,偶尔听到滴水声音就想去排小便,渐渐加重,凡听到水声,即小便不能控制,尿液排出,十分苦恼,影响正常生活。平时喜饮酒,性情急躁,梦多,睡眠深度不够。饮食、大便均可,体重无明显改变。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此乃肝经湿热,治以泻肝经湿热。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生地10克,猪苓10克,山药10克...

  • 小儿蛔虫治疗偏方7

    小儿蛔虫治疗偏方7

    乌梅15克,细辛6克,川椒3克,党参、当归各9克,黄连、黄柏、干姜各6克,桂枝9克。水煎500毫升,直肠滴注,每分钟40-50滴。 本为何成瑶方,适用于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 口腔溃疡简方14则

    口腔溃疡简方14则

      鸡蛋  鸡蛋打入碗内拌成糊状,绿豆适量放陶罐内冷水浸泡十多分钟,放火上煮沸约1.5分钟(不宜久煮),这时绿豆未熟,取绿豆水冲鸡蛋花饮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治疗口腔溃疡效果好。   六神丸  取六神丸1支(30粒)碾碎成粉,加2毫升凉开水浸透成稀糊液备用。用前先清洁患者口腔,然后用细长棉签蘸上六神丸液涂于溃疡面,以餐前1~15分钟用药为佳,每天3次,睡前加用1次。一般用药5分钟即可起到止痛效果。小溃疡1。2天可痊愈,溃疡面较大者5天痊愈。   云南白药  用云南白药外敷口腔溃疡创面,一日2次,一般2~3天痊...

  • 哪些验方能治疗口疮

    哪些验方能治疗口疮

    口疮,医学上称为“溃疡性口腔炎”。中医将口疮分为两型。 1、实证:口腔内出现大小不等溃疡,四周呈红色,流口水,疼痛明显,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有的出现发热,舌苔黄。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验方。 鲜柏树叶120克。 用法:加水500毫升,煎成200毫升,分2次服,每日一剂。 黄柏10克,黄芩6克,栀子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四环素0.25克,维生素B250毫克。  用法:将两药共研成细粉,和匀,加入甘油5毫升,调匀后涂患处,每日1至2次。 2、虚证:溃疡四周淡红,口...

  • 小儿遗尿各种治疗方法

    小儿遗尿各种治疗方法

    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指3岁以上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小儿智力未健,排尿的正常习惯尚未养成,因而未能自立排尿。一般地说,遗尿多与胃和膀胱虚冷有关。常用的临床治疗小儿遗尿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山药、益智仁(盐炒)、乌药各60克,猪脬1具。前3味共为细末,用纱布包好,与猪脬共炖至熟。日2次,吃肉饮汤。 本方适用于肾阳不足之遗屎。 [方二] 羊肉250克,大蒜15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煮熟切片,大蒜捣,同放大盘内,加适量熟食油(或熟油辣椒)、酱油、精盐等拌匀食。 本方适用于肾虚之...

  • 驱虫验方

    驱虫验方

    1.驱蛔虫方:使君子仁,文火炒黄嚼服,每日每岁2-3粒,早晨空腹服用,连用2-3天。2.驱蛲虫方:食醋适量,除肛门周围,连用2-3天。或蛲虫栓(百部25克、苦楝皮50克、鹤虱25克,共为细面,装入胶囊备用)每晚睡前纳入肛门1个,连续1周。用于驱蛲虫。3.驱绦虫方:空腹口服50-90克南瓜子仁粉,2小时后服摈榔煎剂(干燥细片50-8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150-200毫升的滤液),半小时后服元明粉7克,一般在3小时内即有完整活动的虫体排出。...

    精品偏方 2024-03-08 15 0 验方
  • 正虚无邪盗汗 方中煅牡蛎敛阴潜阳

    正虚无邪盗汗 方中煅牡蛎敛阴潜阳

    盗汗是指晚上入眠后出汗反常,醒来后汗出即止。可取煅牡蛎30g,黄芪、麻黄根各20g。煅牡蛎先煎20分钟,然后放入黄芪、麻黄根同煎,滤取药液,分3次服用,每日1剂,连服3~5剂。 煅牡蛎、黄芪和麻黄根有养阴敛汗的成效。方中煅牡蛎敛阴潜阳、固涩止汗;黄芪益气固表止汗;麻黄根收涩止汗。三药合用,能起到固表敛汗的效果,故医治自汗、盗汗有用。 本方适用于正虚无邪盗汗,若外邪未去,则不宜过早运用,阴虚火旺致使盗汗的患者,不宜运用。(胡佑志)...

  • 儿童“遗尿症”方用温阳汤 双补汤

    儿童“遗尿症”方用温阳汤 双补汤

    正常情况下,儿童在3-4岁开始就可控制排尿,如果随着年龄增长仍经常尿床,医学上称为“遗尿症”。临床发现,对于功能性遗尿,中医治疗效果较好,根据不同临床表现,中医将遗尿分为肾气不足、脾肺气虚、肝经湿热、心肾不交等证型。 肾气不足尿液清长味不大,小便次数较多,伴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四肢发凉、下肢无力,舌淡苔白滑。治宜温补肾阳,方用温阳汤——桑螵蛸、茯苓各15克,附子、姜黄各3克,山茱萸、五倍子各12克,益智仁、补骨脂、龙眼肉、五味子、肉豆蔻各10克,甘草6克,...

  • 小孩驱蛔虫 婴幼儿腹泻腹胀偏方

    小孩驱蛔虫 婴幼儿腹泻腹胀偏方

    治疗小孩驱蛔虫偏方 生南瓜籽20粒,去壳饭前空服,一次吃下,第二天虫子即可随大便排出。 治疗婴幼儿腹泻腹胀偏方 大蒜一头,连皮烧焦,再与半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服汤,一日一次,一般两三天即可消食止泻。...

  • 小儿泄泻有良方

    小儿泄泻有良方

    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常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轻者如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泻下过度,易致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中医儿科穴位贴敷、中药直肠滴入、推拿等综合疗法,对小儿泄泻有良效。 穴位敷贴小儿泄泻病主要病变在脾胃,将中药饼贴敷于脐部,脐部皮肤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易于穿透、弥散而被吸收。中医认为,脐又名神阙穴,属任脉,又为冲脉循行之地,任、督二脉互为表里。故任、督、冲三脉经气相通,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药物敷脐后可通过经脉之循行,...

  • 蛔虫方二

    蛔虫方二

    使君子适量。将使君子略炒至香,按年龄每岁每日2粒,(最多每天不得超过20粒),分3次嚼服,连服3日为1疗程。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及蛲虫病。...

    精品偏方 2024-03-08 14 0 蛔虫
  • 口疮方六

    口疮方六

    鲜荷叶1块,鲜冬瓜500克,食盐少许。将荷叶、冬瓜加水煲汤,食盐调味,饮汤食冬瓜。本方除治小儿口疮外,亦适用于暑天口渴心烦,肺热咳嗽,痰黄稠,小便短赤。...

  • 主治小儿脑性瘫痪 补肾健脑方

    主治小儿脑性瘫痪 补肾健脑方

    鲍超,1967年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科研、教学30年,擅长运用针灸综合疗法结合中药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创用“补肾健脑针法”综合治疗小儿脑瘫。 组成:印堂、身柱、筋缩、命门、腰阳关、足三里、三阴交、肾俞、太溪、合谷、太冲、四神针(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旁开1.5寸各1穴,共4穴)、智三针(神庭穴及左右本神穴,共3穴)、脑三针(脑户穴及左右旁开1.5寸各一穴,共3穴)、颞三针(耳尖直上入发际2寸为1穴,左右旁开1寸各1穴,左右...

  • 口疮的治疗方法 含漱方

    口疮的治疗方法 含漱方

    春季多风干燥,是口腔溃疡(中医称口疮)的高发季节,尽管口疮具有自限性(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自愈),但是不治疗的话,患处烧灼痛影响每日的进食,有的疼痛难忍。现有一治口疮的验方,供参考使用。 金银花15克,薄荷10克,甘草、荆芥各6克。入沙锅煎水,去渣取汁,待不烫后每日含漱5—7次,每次5—10分钟,漱后吐出。使用该方期间,还应注意饮食宜有节,清淡,不食或少食甘肥、辛辣、煎炸之物,勿暴饮暴食。...

  • 盗汗治法方药 方予补益气阴

    盗汗治法方药 方予补益气阴

    全国名中医王行宽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期采用中医药治疗盗汗,其学术特色为“杂病治肝、微观辨证、多脏调燮、疏通督脉”,师古而不泥古,理论创新而验之于临床。笔者有幸侍诊左右,聆听教诲,受益良多,现将其运用柴芪生脉散治疗盗汗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汗的形成过程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津液、腠理及阳气。《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即谓汗由阳气蒸化人体津液,津液从玄府达于体表而形成。汗液生于水谷,源于津液,...

  • 佝偻病方七

    佝偻病方七

    田螺、酱油、醋各适量。将田螺漂洗干净,放于沸水锅中煮沸,挑取螺肉蘸调料吃,可以常煮食。本方可治因钙代谢失调而引起的小儿佝偻病。...

  • 蛔虫方六

    蛔虫方六

    黄连3克,乌梅10克,黄柏(炒)5克,使君子12克,槟榔、川椒(炒)各10粒,金羚炭9克,细辛2克,土茯苓15克,赤芍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本方为李月方,可安蛔止痛,适用于小儿蛔虫病。...

  • 治小儿夜啼验方三则

    治小儿夜啼验方三则

      1.蝉蜕5克,钩藤6克,柏子仁6克,夜交藤3克,茯神5克,黄连3克,甘草5克,酸枣仁1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服完。连用7天。   2.木通3克,生地5克,龙齿、石菖蒲、灯心草各3克。将上药研末混匀,加蜂蜜调成饼状,敷贴于双足涌泉穴上,每24小时换药1次,连用7天。   3.朱砂1克,五倍子2克,琥珀3克,五味子3克。将上药研末混匀,用黄酒调成小饼状,敷于脐中,胶布固定,每晚1次,连用5天。(张可堂)...

  • 小儿伤食泄泻中医治方 儿童虚寒泄泻偏方

    小儿伤食泄泻中医治方 儿童虚寒泄泻偏方

    伤食泄泻 案1:吴某,男,2岁。体质素壮,食量较大,近因恣食厚味,重伤脾胃,以致食积不化,腹痛拒按,哭闹即泻,日数行,质稀,味如败卵。嗳噫食臭,温温发热,舌苔黄厚,脉滑实,治以消食导滞,运脾和胃。 处方:整枳壳1枚(开水磨汁冲服,入头煎),焦山楂6g,炒麦芽6g,连翘4.5g,莱菔子3g,茯苓6g,炒薏苡仁6g,炙鸡内金2.4g(研末和服),通草2.4g,干荷叶6g。1剂。 二诊:药后矢气频频,泻虽减而腹部胀甚,舌苔黄腐,脉仍滑实,示宿食业已下行,应因势利导,化滞通腑,勿谓泻不宜通也。...

  • 妙方敷脐治疗小儿腹泻

    妙方敷脐治疗小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婴幼儿腹泻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症、轮状病毒感染及其他细菌感染,均可导致婴幼儿肠蠕动增强,大便次数增加,腹部不适等。夏秋季是婴幼儿腹泻发生的高峰期。眼下,又有不少的宝宝患儿腹泻,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纳差、乏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脱水休克,让家长们十分担心。 祖国医学认为,婴幼儿腹泻多由饮食不节,食滞胃肠或感受暑湿,致使湿热阻于中焦,脾胃功能失调,因而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中药治疗婴幼儿腹泻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不少的宝宝可能...

  • 小儿佝偻病 中药治方

    小儿佝偻病 中药治方

    治小儿佝偻病方:黄芪、菟丝子各20克,牡蛎、苍术、麦芽、甘草各10克。以上为1剂量。水煎取药液200毫升,3个月内者每次服5毫升,3—18个月者每次服10毫升,18个月以上者每次服15毫升,1日3次,连服4周为1疗程,一般服1—2疗程。功效:健脾益气,补肾壮骨。主治: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疗效:治小儿佝偻病38例,疗程4—12周,显效31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1.6%。 点评:本方以黄芪健脾益气,菟丝子补肾壮骨;苍术燥湿健脾以助运;牡蛎既安神,且敛汗;麦芽和胃;甘草既助黄芪益气,...

  • 口疮方七

    口疮方七

    生地、大青叶各6克,生石膏、花粉各9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将前4味煎汤,去渣后入粳米、白糖煮粥,日1剂,连续服食3--4剂。本方适用于虚火上炎所致的小儿疮疹性口腔炎...

    精品偏方 2024-03-08 16 0 口疮
  • 小儿抽动症 治则健脾舒肝处方

    小儿抽动症 治则健脾舒肝处方

    【基本资料】 曾某某,男性,11岁,2019年08月12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儿近半年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不自主甩头,嘴⻆抽动,注意力不集中,胃纳可,烦躁,二便调,睡眠可。为求进一步诊疗,遂至我院就诊。 【首诊证候】 主诉:不自主甩头,嘴⻆抽动半年余。 刻诊: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舌淡苔白,脉弦滑。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抽动症。 证属:脾虚肝旺。 治则:健脾舒肝,熄风安神。 处方: 太子参10g、茯神10g、葛根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