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 第27页

重 第27页

  • 不孕症临床试验妊娠随访重要性 妊娠随访方式

    不孕症临床试验妊娠随访重要性 妊娠随访方式

    不孕症临床试验妊娠随访质量提升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保障和促进了中医药事业发展, 在“十三五”规划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 中医药事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1]。中医药要真正走出国门, 为国际范围承认, 就要用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去验证其疗效[2]。临床试验报告作为临床试验的第一手材料, 其质量至关重要。而报告中的主要结局数据又是重中之重, 是临床试验报告的关键核心内容。“针刺联合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活产率的影响:国际...

  • 产后重“四通”

    产后重“四通”

      2004年初夏,乡邻李某因其妻产后3日,腹胀腹痛,大便不畅,邀笔者出诊。观其面色萎黄,精神萎顿。问其所苦,言产后3日,少腹疼痛,欲大便而不得,时有恶露排出,伴有紫黑血块,食欲不振,口干多汗,肢体酸软,小便黄短,舌淡苔薄黄,脉沉细无力。笔者思,产后诸症,实为本虚,虚在气血不足也。然新产3日,瘀血尚未去尽,当以生化汤为主治疗。   处方:当归24克,川芎9克,姜炭5克,益母草12克,红花5克,桃仁12克,炙草3克。黄酒半盅为引。2剂,水煎服。   药后,腹痛未减,大便未解。余思,产后病多虚实相交,治之不...

  • 产后汗出不止 重用龙牡

    产后汗出不止 重用龙牡

    2004年仲夏,有产妇邀诊。患者34岁,产后半月余,汗出不止,甚则大汗淋漓,精神不振,面色白光白,气息衰惫,纳食渐减。诊时患者汗出如流,衣被尽湿,口干神疲,舌淡红光剥无苔,脉细而数。 笔者思其病起于产后阴血大伤之际,加之汗出,必致气阴两伤而成危候。“王氏妇科”对产后汗出早有诫语:“产后诸症是本虚,恶露流通是所宜,更有多般发热症,不可轻教汗下流。”即立方以止汗散治之。 组方:当归15克,炒白芍10克,麻黄根6克,太子参12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元参12克,...

  • 孕期 哺乳期重视乳房的护理

    孕期 哺乳期重视乳房的护理

    产前即将做妈妈的年轻孕妇,若不知如何保护自己的乳房,有可能造成产后乳头下陷、皲裂。而婴儿由于吸吮困难,致使不能摄入足够的母乳;产妇也易因怕疼痛中断喂奶,若乳汁瘀积则会导致乳腺炎。所以孕期、哺乳期重视乳房的护理有利于母婴的身体健康。 孕期护理 怀孕5~6个月可经常用温热水擦洗乳房,或用植物油、75%的酒精擦拭乳头;这样能使乳头上的嫩皮脱落,使乳头坚韧,分娩后喂奶时乳头就不会皲裂。如有乳房凹陷,要经常将下陷的乳头向外牵拉、按捻,使乳头凸起,有利于日后婴儿吸吮。 乳期护理 分娩后应特别注意加强营养,保持心情愉...

  • 乳房保健的重要性 如何进行保健

    乳房保健的重要性 如何进行保健

    乳房对于女性来说不仅仅是身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也是女性美丽的象征,乳房疾病的日益增多向我们昭示乳房保健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进行有效保健呢? 1.以乳头垂直地面的直线为足阳明胃经。乳房不饱满、乳房较小、乳房内有结节者皆属足阳明气血虚弱,而脾胃功能较好者乳房则丰满圆润。 2.足阳明胃经内侧靠近人体前正中线旁开2寸为肾经及冲脉的循行线路,而冲脉又称十二经脉之海,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与子宫和女性生殖能力密切有关。所以冲脉不通畅者、肾气不足者易在月经来潮前出现乳房胀痛,随着月经的来潮,症状逐渐好转。 3.乳头外侧...

  • 重用牡蛎治乳腺增生疗效好

    重用牡蛎治乳腺增生疗效好

    牡蛎,咸、涩,微寒。人肝、胆、肾经,有软坚散结之效。有临床报道重用牡蛎治疗乳腺增生多例,收效颇佳,举验案介绍如下: 病案:丁某,女,32岁。患者自述1年前顺产一女婴,在哺乳期间因家庭琐事与人争吵,遂觉胸闷气短,乳房胀痛。因在哺乳期间怕服药对孩子有影响未予理会。2月前停止哺乳,近因遇烦心之事,症状加重,特来求诊。刻下症见:双侧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善太息。触诊发现双侧乳腺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明显、2~3厘米的肿块。乳透提示:双侧乳腺良性增生。证属肝气郁滞,痰瘀内阻。治疗应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处方:牡蛎...

  • 母乳喂养的妈妈 注重“催奶汤”

    母乳喂养的妈妈 注重“催奶汤”

    刚生完宝宝的王小姐想给孩子喂奶,但却发现自己居然挤不出一滴奶水,两只乳房却胀痛到难以忍受。看着嗷嗷待哺的宝宝和疼痛厉害的双乳,全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陕西省友谊医院儿科王楠主任称,乳胀常常是新妈妈遭遇的第一件痛苦的事。对于生理性的乳胀,要做到“三早”,即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新妈妈产乳之后,要坚持让宝宝充分有效的吸吮。 第一口母乳非常宝贵 刘女士是剖宫产,一直顾着伤口了,没主意第二天乳房胀得像个球一样,一碰疼得要命。王主任告诉刘女士,要避免和消除开奶之前的乳房肿痛,最好的办法...

  • 产后风 防与治并重

    产后风 防与治并重

    “产后风”就是指女性分娩后或做人工流产术后,因遭受风湿寒邪入侵而引起肌肉、关节酸痛的一种病症。它看上去很像风湿病,但风湿病化验指标多为正常,使用常规抗风湿药物也无效果,因而称之为“产后风湿病”。 病因大解密 首先,孕妇分娩过程中,消耗大量体力,产道出血,肌表、筋骨开放,造成体内血脉、经络虚弱,分娩后如果保健不到位,外邪则乘虚侵入肌肉、关节等处,随着产后的恢复,肌表、筋骨关闭,将风湿寒邪包裹于体内,产后风湿病遂告形成。 其次,产后过早活动导致肌肉、关节劳累也...

  • 乳腺增生宜重用牡蛎

    乳腺增生宜重用牡蛎

      牡蛎,咸、涩,微寒。入肝、胆、肾经,有软坚散结之效。笔者近年来重用本品治疗乳腺增生多例,收效颇佳。   患者丁某,女,32岁。患者自述1年前顺产一女婴,在哺乳期间因家庭琐事与人争吵,遂觉胸闷气短,乳房胀痛。因在哺乳期间怕服药对孩子有影响未予理会。2月前停止哺乳,近因遇烦心之事,症状加重,特来求诊。刻下症见:双侧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善太息。触诊发现双侧乳腺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明显、2~3厘米的肿块。乳透提示:双侧乳腺良性增生。证属肝气郁滞,痰瘀内阻。治疗应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处方:牡蛎40克,柴...

  • 《中医妇科学》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妇科学》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主干课程之一。课程紧密围绕女性经、孕、胎、产的整个生理病理过程展开,融合了健康、疾病、心理、婚姻、家庭、社会、伦理等多因素,是临床医学中一门最富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的学科。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教研室抓住课程特点,积极推进《中医妇科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打造课堂教育、实训操作、临床实习全程融入思政教育的中医妇科学教学体系。项目建设于2017年被立项为天津中医药大学校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2018年立项为天津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

  • 月经病调治四法 月经病调治重养心

    月经病调治四法 月经病调治重养心

    月经病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沈氏女科历经650年,在治疗月经病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月经病调治四法 理气为先 “百病生于气”。妇人多郁善怒,情志变化最显,气结则血亦结,故倡导“调经而不理气,非其治也”。理气有行气、破气、补气三法。行气多选用柴胡、香附、木香、乌药、佛手、陈皮、炒橘核;破气多选用青皮、枳壳、大腹皮、厚朴、沉香;补气多选用生黄芪、党参、白术、黄精、仙鹤草、太子参、山药、扁豆衣。 调养脾胃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妇人以阴血为主,月...

  • 治带下须重“脾”与“湿”

    治带下须重“脾”与“湿”

      带下一症,有书考云:妇人多忧思,损伤心脾,多患带下,白带多是脾虚,脾伤则湿土之气下陷,脾精不守而下为白滑之物,盖带下多属脾虚。而“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脾虚内湿多与外湿相合,而成带下之患。《傅青主女科》有“带下者俱是湿证”之论,湿邪为有形之邪,必使胞脉瘀阻,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致带下绵绵不止,经久难愈,少腹疼痛,久之化热,或累及他脏,则带有青、黄、赤、白、黑之变,但总不外乎脾虚为本,湿邪为标,治疗之法,当首以健脾益气,使清阳上升,浊气下降,湿有归路则带下可愈。...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带下
  • 痛经临床表现 除了治疗预防及护理很重要

    痛经临床表现 除了治疗预防及护理很重要

    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是妇科疾病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认为,痛经的发病主要与冲任、胞宫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有关。根据痛经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气滞血瘀型 经前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血色紫暗,有血块,块下痛暂减,乳胀,胸闷不舒,舌紫黯或瘀点,脉弦。治宜理气行滞、化瘀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赤...

  • 治妇科疾病重视哲学思辨 传承要守住初心

    治妇科疾病重视哲学思辨 传承要守住初心

    姚氏妇科的创始人姚寓晨(1920—2014年)1942 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后师从上海内科、妇科名家方公溥。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60 余年,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姚寓晨擅长女科,针对社会环境、地理气侯等特点,结合自己的临证实践,逐步形成“源《内经》、宗仲景、法景岳、效傅山”的学术思想和“论治先后天不忘肝脾肾,探求内外因不忘痰瘀滞”诊治妇科疾病的“时...

  • 着重在“盛”“通”上下功夫 李敬孝诊治妇科疾病学术思想

    着重在“盛”“通”上下功夫 李敬孝诊治妇科疾病学术思想

    •李敬孝在中医妇科学术上,强调“留得一分阴血,尚存一分生机”“祛除一分郁滞,调和一分气血”,提出妇科疾病发生的根本是阴血不足、血气不畅,在治疗上以补养肝肾、顾护阴血、梳理气机、调畅血气为其要法。 •李敬孝认为妇科出血病症,从病因而言均可因寒热湿邪与血相搏、生活所伤、内伤七情及体质因素等致病,从病机来说均可因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血气失调、损伤冲任而发病,不同之处是每类出血证病因有所偏颇。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 重度子宫脱垂应用大补元煎加减

    重度子宫脱垂应用大补元煎加减

    徐某,女,65岁,2006年12月16日前来就诊。患者子宫脱出阴道口外,行走困难。诊其两脉,脉浮而虚,笔者认为其年迈体虚,中气不足,治以补气升陷,应用大补元煎加减。 处方:山茱萸15g,熟地黄15g,枸杞子15g,怀山药15g,杜仲15g,当归15g,人参10g,升麻10g,炒山药10g,鹿角胶10g。水煎3次,兼并药液,分3次服用,隔日1剂。 服药42剂,加之合作针灸医治后,发现其宫体已收回。后嘱其服用大补元煎丸剂,共医治近10个月左右,病情得以稳定,20多年的病痛得以消除。随访5年,未见复发...

  • 崩漏属妇科疑难急重病症 治以补肾活血为法

    崩漏属妇科疑难急重病症 治以补肾活血为法

    李坤寅治疗崩漏经验撷菁 崩漏[1 ] 属于妇科疑难急重病症, 是 “肾 - 天癸 - 冲 任 - 胞宮生殖轴” 的紊乱, 引起月经周期、 经期、 经量 的严重失调,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李坤寅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师从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欧阳 惠卿教授, 从事妇科医、 教、 研 30 余年。李教授认为崩 漏基本病机为冲任损伤、 不能制约经血, 其本又在于 肾, 肾失封藏, 冲任气血不固, 故发为“崩漏” , 气随血 去...

  • 阴道炎临床有轻重应对症治疗

    阴道炎临床有轻重应对症治疗

    在诸多恼人的妇科疾病中,阴道炎总排在前几名。瘙痒、疼痛、分泌物多,让人坐立不安,特别是反复发作这点,更让很多女性痛苦不已。其实,阴道炎在临床上有轻重缓急,应该对症治疗。 轻 【案例一】 最近天气潮湿,小王总觉得下面有点痒。到医院检查,又未发现什么异常。医生解释道,天气潮湿,内裤晒不到阳光,穿着容易发痒产生炎症,平时注意卫生、勤换内裤,很快就会好。 【对策】如果没有明显的白带异常,且经过会阴局部护理,自觉症状好转,可暂不就医,但如果经常规护理症状不能缓解或伴白带异常及合并其他症状时,一定要到医院就...

  • 宫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

    宫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

    宫颈癌是发生于宫颈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全球女性中第2位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35~39岁和60~64岁是宫颈癌发病的两个高峰,但近年来,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宫颈癌已对中青年女性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中医药治疗可改善宫颈癌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逐渐成为宫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 中医认为,宫颈癌可归属于“带下”等范畴,其发病与多种原因有关。肝疏泄失职,则可见带下淋沥;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虚火妄动,崩漏而生,下血未止;湿郁化热,久遏成毒,湿毒下注,逐成带下;感受热...

  • 王绵之调经止痛尤重疏肝 诊治不孕重在调经

    王绵之调经止痛尤重疏肝 诊治不孕重在调经

    国医大师王绵之是当代著名中医药专家,从医60余载,学验俱丰,在内、妇、儿等科均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随师临诊数年,受益匪浅,今就王绵之教授诊治妇科疾病的经验,略述一二,以飨同道。 辨证审因 首重阴血 王绵之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将经旨与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融会贯通,在妇科疾病的诊治方面独辟蹊径、技高一筹。他认为妇人在生理上有经、带、胎、产的特点,在病理上则有相应的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病,除此而外尚有因其生理特点而产生的独特致病因素。因为经带胎产无一不以阴血为物质基础,阴血充盈,冲任气盛,经带胎产自然正...

  • 治闭经重视舌脉气血同调 治则方药

    治闭经重视舌脉气血同调 治则方药

    国医大师柴嵩岩善治妇科疑难杂症。柴嵩岩于18岁时拜时伤寒大师陈慎吾为师,研习中医典籍及临证,后又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的一批中医学习西医学员。其推崇朱丹溪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积数十年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治疗特点和学术思想。笔者拜柴嵩岩为师,在临证学习10余年中,对柴嵩岩治疗闭经的独特经验和学术思想颇有体会,现介绍如下。 重视舌脉 柴嵩岩遵循古训,辨证论治,坚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因实者,发于暂,...

  • 乳腺癌中医辨证与辨病并重

    乳腺癌中医辨证与辨病并重

    卢雯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名老中医传承博士后、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联名医传承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科委评审专家、《中国医药》编委、《Cancer Letter》及《中医杂志》审稿人。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工作20余年,2010年10月~2011年10月赴美国高访研修一年。曾参与国家“八五”“九五”&ld...

  • 女性保养子宫的重要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案

    女性保养子宫的重要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案

    传说女人都是一个个美丽的天使,带着爱的翅膀生活在天堂,当她遇到心爱的人之后,便不惜折断翅膀来到人间…… 然而我身边的这个美丽天使看上去十分憔悴,她生病住院刚做完子宫肌瘤手术,在看护的这几天里,和病房的伙伴聊天,发现她们共性都是平日里爱熬夜、月经期洗头洗澡吃冷饮、关键时期都不注意?选择手术实属无奈,谁不知子宫是女人美丽的引擎,爱美人皆有知……这样太残忍了。 她是女人的“后花园”,藏于体内,并相伴一生,见证女人每一个阶段...

  • 中药湿热敷治疗中重度周期性乳痛症的临床观察

    中药湿热敷治疗中重度周期性乳痛症的临床观察

    乳痛症泛指以单侧或双侧乳腺组织疼痛为表 现,发病机理不相同,疗效各异的一组疾病 [1 ] 。 目前中、重度乳痛症因超出正常不适的范围,严 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关于乳痛症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西医主要 应用达那唑、三苯氧胺、溴隐亭、月见草油、碘 制剂等治疗,但是不良反应明显。笔者以中药湿 热敷疗法治疗中、重度周期性乳痛症,观察临床 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1 月—2016 年2 月就诊于首都医 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乳...

  • 中西医结合使重症骨折避免截肢

    中西医结合使重症骨折避免截肢

      2010年8月7日22时,一场世所罕见的灾难悄然降临,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许多人还在梦中,就被从江水冲出的泥石流卷走,而小苏是其中的一位幸存者,年仅17岁的她,在沉睡中被突然而来的泥石流冲出去很远,双下肢被泥石流中的杂物砸伤,又被冲出来的石板夹在泥石流中浸泡了8个小时,省内、外专家,中西医专家进行多轮的会诊,截肢保命成了专家们讨论的焦点,一直在甘南舟曲救灾现场的省卫生厅刘维忠厅长专程从舟曲赶来主持小苏的病情会诊,刘厅长连夜亲自登门请甘肃省最知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会诊指导治疗,成立专门攻关小组:中西...

  • 重症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对策

    重症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对策

    一些中老年人由于长期劳累以及肥胖等原因,使膝关节负荷过重,局部发生变性、碎裂、增生等病变,罹患重症膝骨性关节炎,本报特约骨科专家提示—— 特约专家、世界华人医学会联合总会副会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教授高家骏 病案举例:河北省永清县农民王某之妻左膝肿痛,久治无效,北京积水潭医院确诊为左膝重度骨关节炎,嘱其做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因无力承受巨额费用,拒绝手术后经采用中药内外兼治疗法,经治2个月,仅花费千余元即获疗效,迄今4年步履如常,照样持家、务农。 点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退行...

  • 春季风湿病 保暖防潮最重要

    春季风湿病 保暖防潮最重要

    春天是阳气初生之时,天渐温、寒渐退、昼渐长、夜渐短,气候逐渐由寒转温,大地由闭藏逐渐开始生发,人体也逐渐由冬藏转入春生,随之而来的是风湿之邪趁虚而入,到医院就诊的风湿病人明显增加。 春季是风湿病的高发期 有关研究表明,风湿病发病有明显的年节律,也就是说,各类风湿病均以春季3-5月、初夏6月为起病高峰,其起病、发作的低谷为夏秋7-9月,由秋至冬病情逐渐加剧。西安市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主任范秀风主任医师介绍说,风湿病中医又叫痹证,在风湿病的病因中,首先,风、寒、湿三种外邪是痹证发病的外因。其次,气血亏虚,脏腑虚...

  • 颈腰病诊疗应重视椎曲改变

    颈腰病诊疗应重视椎曲改变

      因椎骨移位、椎曲改变,椎间盘才突出   自1934年椎间盘在美国被发现后,腰颈椎治疗便进入了“椎间盘朝代”。即认为腰腿痛的唯一原因是椎间盘突出,以这种理论为指导的治疗方式长期统治医学界,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弊端也日益显现:手术后遗症多,且手术致残率高。   对此,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主任委员韦以宗提出了独特的见解:颈腰椎病治疗困难的根本还是在于椎曲没有恢复。他指出:椎曲,是诊断的依据、治疗的目标、疗效的标准。目前医疗市场上的最普遍的治疗方法就是对症治疗,单纯止痛,以“不痛&rd...

  • 要重视防治骨关节炎

    要重视防治骨关节炎

    人们往往谈癌色变,提到心脏病和糖尿病也会胆战心惊,却往往对骨关节病不甚留意。其实,骨关节病在我国目前被严重忽视,有近一亿人都有骨关节问题,但就医率仅为15%,其中有5%还是疼得受不了才去就医。而不重视骨关节病的后果很可能是慢性致残。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世界卫生组织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50%,5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80%。我国骨关节炎的发病情况约占总人口的10%,为l亿人左右。1990 年,我国只有4000多万骨关节炎患者,而2000年已达到8000万,患病人数达到了1亿多...

  • 腰困难忍理气则后重自除

    腰困难忍理气则后重自除

      2001年3月18日上午门诊,城内刘姓妇人第四次复诊,言其仍腰困难忍,余祥问其情,知其四次服药,均未建功。祥查门诊病历,处方用药均以补肾壮腰立法,似无大错。记得一月前,患者以腰困求治,其时年37岁,腰痠日久,困重不利,月经期、量、色、质均正常,时有少量带下,大便二日一次,干结欠畅,饮食尚可。舌红苔白,脉滑有力。医者皆知“腰为肾之腑”、“肾主骨”之理。今患者腰困,当补肾治疗无疑。前后立法用药,多以四物汤加杜仲、金毛狗、木瓜、骨碎补、怀牛膝等品,补肾壮腰,可谓力雄...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