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 第4页
-
治月经病的常用中医药对 马大正精粹
马大正治疗月经病常用药对举隅 马大正( 1949- ) , 男, 主任医师, 第三、 五批全国老 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享受国务院 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博士生导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兼 职教授, 浙江省名中医, 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委,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妇 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温州市中医妇科主任委员, 中华中 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 一五 ” “十二五” 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
-
产后癃闭乃气虚不能升举之故 中医药方
刘某,女,29岁,2004年5月6日来诊。诉1周前产一男婴,因产程较长,产后小便难出,已7昼夜。观患者面色不华,脉细,舌淡苔白,身无寒热,周身未见肿胀,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中气虚弱明显。医生诊后云:“此乃中气不足,气化无权之故也。” 处方:黄芪30g,红参10g,麦冬12g,白术15g,当归15g,陈皮5g,云苓12g,升麻3g,当归3g,车前子(包)12g,通草5g,甘草3g。3剂。水煎服,日1剂。患者服药2剂后即有小便自行排出,服3剂后,小便畅通,已无所苦。 产后癃闭...
-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常见中成药
乳腺增生病是指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发生异常,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种常见乳腺良性病变,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主要表现为乳腺疼痛和乳房结节,与月经周期和情志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等原因,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主要包括内治和外治两方面。 内治:分为辨证治疗和周期治疗。 辨证治疗: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首要原则。若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乳房疼痛随情绪波动而变化,考虑为肝...
-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围放疗期诸症
放射治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在放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系列的放疗反应及后遗症。中医药在乳腺癌放射性治疗中能改善和缓解相关并发症,通过扶正祛邪来增强免疫功能,降低治疗的毒副作用,同时与放疗产生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主要表现是早期为中度或重度干性脱皮、放射区域皮疹,中晚期出现湿性 皮炎、色素沉着、皮肤纤维化改变。中医内治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常用药物有穿山甲、皂角刺、当归、金银花、天花粉、贝母、防风、乳香、没药等,后期...
-
中医药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一系列程度不等的相关症候群。临床以月经紊乱,头晕耳鸣,腰酸膝软,面目浮肿,烘热,多汗,五心烦热,心悸,烦躁失眠,心情抑郁,焦虑等为主要表现。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女性承受各方压力的不断增多,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在增加,并有不断提前的趋势。每年有超过1.2亿女性深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困扰,至2030年将超过2.1亿。西医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上多以使用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及镇静、抗焦虑、抗抑郁药等对症处理,如长期应用可能引起...
-
下肢痛的中医药防治
下肢痛伴局部急性肿胀:一般多见于急性蜂窝组织炎,是疏松结缔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可向周围组织扩散。若出现界限清楚的片状红疹,则可能是丹毒。治宜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药用消毒饮: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大青叶20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菊花15克,黄柏15克,生地黄2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虎杖20克,夏枯草20克,黄芩15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黄柏丸、鱼腥草丸口服。 下肢痛伴动脉搏动消失:可能为急性动脉栓塞,严重的会引起下肢缺血性坏死,应及时到医院血管外科...
-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的病因是由于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 多发于中年以上人群。辩证分型为风湿热邪,风寒湿痹,痰浊瘀血痼,脾肾阳虚。 1.风湿热痹症状:足趾关节红肿热痛,或游走痛,或有发热、汗出、烦热、咽痛;舌红苔薄,脉弦数。治则:祛风清热,化湿通痹。 可用方药:四妙散加味,苍术9 克,黄柏12克,牛膝12 克,薏苡仁30克,海桐皮12克,桑枝30克,威灵仙12克,金银花藤15 克,茜草20克,秦艽10 克,随症加减。痛风见关节红肿热痛甚者,加生地15克,赤芍15克,地...
-
民族医药 治腰椎间盘突出有特效
腿麻、腰痛,甚至连路都走不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许多中老年人的恶梦。若是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地压迫到了椎管,西医极有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广西许多畏惧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到处寻觅自己所能承受的治疗方法。 中医中药秘方网曾报道过中医推拿、壮医筋经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奇。除了推拿按摩,吃中草药是否也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呢?广西的民族医药治这病能痊愈吗? 病例一 壮医药:十五天缓解十多年的腰椎顽疾 杨女士今年60多岁,本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但却被十几年前就患...
-
腰椎间盘突出症偏方 中医药浴疗法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苏女士提供:我妈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朋友给找了个偏方。把250克黄芪放进大锅里,加清水浸泡20分钟,煮沸后小心沥掉药渣,再把药液倒进浴盆内,待温度适宜时趁热泡澡,腰腿部都要浸到药液里。水凉了可再续热水,每次泡1小时左右。用过的药液放到阴凉的地方,只要不变质就能反复用3-10次。洗了几次后,妈妈感觉紧张的肌肉松弛了,腰部不凉了,疼痛也减轻了。 天津药物研究院副研究员李红珠点评:这个偏方属于历史悠久的中医药浴疗法,是外治法之一,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作用。药浴用药与内服汤...
-
足跟痛中医药饼治方
足跟痛病源肾虚,肾虚则骨失所养,骨髓空虚,骨质疏松,为风湿瘀血所侵,风湿瘀血阻滞,逐渐形成骨刺。方中川芎、鸡血藤、桃仁、红花、乳香、没药活血祛瘀行滞;炮穿山甲、地龙善走窜,通达经络;川芎、威灵仙祛风湿,止痹痛;食醋软坚散结化瘀;白酒辛温发散,引药直达病所,热敷能促进药物吸收。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散瘀,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效。本品刺激性较大,局部皮肤有破损者禁用。此法简便,药效明显,不影响工作,便于家庭操作,且有良效。 取川芎、桃仁、红花、威灵仙、地龙、炮穿山甲、乳香、没药各10克,川乌6克,鸡血藤15克。将上药共研为...
-
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治疗详解
骨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或肥大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主要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僵硬、肿大伴活动受限。本病与中医学的“痹证”相似,可归属于“痹证”范畴。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以肾精亏虚为本,还与外邪侵袭、劳损过度、外伤等有关。本病基本病因病机为虚、瘀、湿、热,而精血亏虚、肝肾阴虚是发病的关键。病位在筋骨,与肝、肾密切相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
-
外科手术创面不合 选择中医药
如今外科手术日益增多,很多人遇到创面不合的情况,长时间换药和抗炎也没有效果,加重了病患的痛苦。这时候选择中医药可能事半功倍。 若是单纯气血亏虚导致创面持久不能长合,可以用生黄芪30~60克,炖农家养老母鸡,有益气养血,生肌敛疮的效果。若是合并感染,则需加用清热解毒、化湿敛疮的中药。 一位朋友的妈妈,因为胆结石、胆囊炎手术,刀口感染,渗液流水,多日不能愈合。故来电咨询。笔者嘱其购买干净药材生大黄10克,白术20克,熟附子20克,生黄芪20克,打粉后外敷,西医仅以消毒换药。后电话询问,两天后伤口...
-
风湿病的传统医药治疗
风湿治疗主要是凉血清热,其中怎样区分血热、血虚、湿热还是肝肾两虚?风湿有风寒湿热之分,而平时风寒讲的多,湿热讲的少,能否增加湿热方面的相关内容?中医和民族医在治疗风湿病方面有什么特点和优势吗?针对读者关心的问题,笔者经查阅相关资料并采访风湿病方面的专家,整理出以下内容,供读者参考。 中医学对风湿病的认识 风湿病是西医病名,属中医痹症范畴,它的发生主要与正虚、邪侵及痰浊瘀血有关。中医治疗风湿病遵循辨证论治原则,首当辨明虚实寒热。病属实者,以肢体关节肿胀、疼痛、麻木为主证,无正气虚弱的表现。病属虚者,伴气血损伤、脏腑...
-
喉关节炎 详加辨别运用中医药治疗
喉关节炎系指环杓关节和环甲关节炎症。风湿病、类风湿病、病毒感染性关节炎、喉内及喉外伤皆可引起一侧或双侧喉关节炎。临床中,该病急性发作期常有咽喉异物感和喉痛,吞咽和说话时咽痛加重,可放射至耳部。因环杓关节司声门开闭,环甲关节调节声门紧张度,此两关节炎症,常发生声嘶。患者就诊时,易与慢性咽炎、急性喉炎、慢性喉炎相混淆,迁延不愈。笔者详加辨别,运用中医药治疗获效,将个人的经验简介如下。 临床表现 急性期 常见声嘶和喉痛,早期在吞咽和发声时喉部异物感,以后喉痛可逐渐加重,并常向耳部放射。声嘶及呼吸困难视炎症红肿...
-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脓、血、黏液和阵发性腹痛。 脾胃虚弱型:大便溏稀,肠鸣浮肿,饮食不佳,食后腹胀,身倦乏力,面色无华等。治疗宜消食和中,健脾止泻。方:炒淮山20克,赤小豆12克,芡实12克,白扁豆30克,茯苓15克,乌梅20克,人参8克,炒白术15克,半夏10克,炙甘草6克,陈皮10克,大枣10枚,干姜6.克,炙黄芪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脾肾阳虚型:腹痛肠鸣,五更泄泻,腹冷喜暖,喜食温热,体倦神疲,四肢逆冷。治疗宜温补脾肾,固涩...
-
用中医药为中老年人加“骨”劲
老百姓都知道,人上了岁数就怕跌倒,因为年纪大了骨头“脆”了,跌倒很容易骨折。人到中年,随着年龄增长开始出现腰酸背痛、膝关节发软等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发生也最严重的骨代谢疾病,一旦有了上述症状,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该补钙了。只有少数人会想:是不是应该补肾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教授王拥军继承了上海石氏伤科传承人、中医伤骨科专家施杞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谢雁鸣教授合作,在经典中医&ldqu...
-
我用中医药枕治颈椎病
我患颈椎骨质增生,头昏脑胀,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后来我觅到一个药枕处方,制作简单,成本极低,但效果明显。 其方是:到中药店买回当归、羌活、赤芍、红花、广地龙、菖蒲、灯芯草、细辛、桂枝、丹参、防风、莱菔子、威灵仙、乳香、没药、冰片各等份,共研为粗末,作枕芯,每天枕用时间不少于6小时,连用3—6个月以上。每枕半月后晒太阳一次,以保持卫生,发挥药效。本药枕不仅可治颈椎病,而且对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脑动脉硬化、腰椎病也有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 用药枕时,我还配合做颈椎运动,方法是:端坐上身,先头由左向...
-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药治疗的变法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病的病因和发病与人体的体质因素有明显的关系,即与先天稟赋不足直接相关,因虚致脏腑功能失调,使有形之邪内生,或因虚而感受外邪,发病之后,因正气无力驱邪外出而致邪滞留,明·张介宾在《类经》中说“骨痹”者,病在阴分也,真阴不足则邪气得留于其间,至虚之处,乃是留邪之所。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说,脊背骨痛者以肾阴亏竭,不能上润于脑,河车之路干涩而难行,故而作痛,肾精不足,气血必虚,不荣则痛,这就是强直性脊柱炎,...
-
中医药诊治 急性阑尾炎拒绝手术案
李某,男,28岁,1968年4月16日初诊。患者右下腹疼痛,高热不退4天。4天前,在工地劳累,饮食不周,加受凉,引起右下腹疼痛,伴有发冷,发热,恶心呕吐,纳减,口苦。当地医院诊为急性阑尾炎,输液抗感染治疗,未见效。患者拒绝手术治疗。邀笔者诊治。 症见;发热微寒,痛苦面容,恶心欲吐,纳谷不振,腹胀,右下腹痛,拒按,局部发板发硬,有包块形成,伴右侧腰腿痛,4天未大便,小便黄少,口渴思饮。体温38.9℃,舌质淡红,苔黄躁,脉弦滑数。 西医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中医诊断为肠痈,证为邪入少阳...
-
中医整脊科医师:运用中医药和脊柱运动力学理论
中医整脊科医师:运用中医药和脊柱运动力学理论,以调曲复位为主要技术,对人体脊柱伤病及脊源性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专业人员。主要工作任务为运用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法,进行脊柱伤病及脊源性疾病诊断;依据脊柱和脊神经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辅助诊断;开具药物辨证论治处方,制定调曲复位治疗方案;运用中医外治法,以理筋、正脊骨法、四维调曲复位为主,并配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运用强身健脊十八式方法,指导患者治疗后护理和预防保健;书写病历,记录病案。 “一个完整的整脊过程需要多个中医整脊师的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