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药 第3页

医药 第3页

  • 小儿发热的中医药治疗

    小儿发热的中医药治疗

    并非巧合,中医与西医一样把小儿发热分门别类,随症治疗。早在唐代,孙思邈就把儿科列为专题,提出外感风寒及内热均可至发烧。宋代的医学家钱仲阳更是细述为:“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赤者,热也,随症治之。”这个随症治之就是要求根据不同的病因,而用不同的药物来解决“热”的问题。在新医学临床中,除了可以用西方医学的先进诊疗和影像学手段来确认患儿发热的病因,最紧迫的就是需要有一种广谱的小儿退热中药,因为患儿年幼,发育未成,抵抗力低下,一旦感冒发热,继而就会引发...

  • 治斑秃 壮医药线点灸显奇效

    治斑秃 壮医药线点灸显奇效

      3月,从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传来一个喜讯,由副主任医师邓翠荣主持的壮医药线点灸治斑秃的研究成果,通过了自治区卫生厅组织的专家成果鉴定。   邓翠荣表示,通过对过去两年一百多例斑秃患者的治疗和跟进发现,壮医药线点灸治斑秃有效率达到了92%。      千年疗法运用到皮肤科   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多种壮药浸泡过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于人体相应穴位或病变部位,以达到调节人体气血,驱邪排毒,防病治病的治疗方法。   药线点灸疗法广泛流传于广西壮族地区,可治疗的病种现已达到两百余种,是千百...

  • 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常用中医药对

    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常用中医药对

    红皮病型银屑病,也称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是银屑病中比较严重且容易反复发作的一种亚型,属中医学“火丹疮”“洪烛疮”“红皮”等范畴。本病通常在寻常型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基础上,因治疗不当(如急性进行期应用刺激性较强药物,或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或应用生物制剂,停药及减量方法不当)所致。表现为在原有皮损基础上出现皮肤潮红,迅速扩大成片,出现全身弥漫性潮红浸润,皮损面积超过身体表面积的90%,仅有少量片状正常皮岛,每日大量脱皮屑,伴有畏寒、发热等...

  • 传统医药内服外用治疗斑秃

    传统医药内服外用治疗斑秃

    用干地黄、何首乌、枸杞子、菟丝子(包)、当归、天麻各15克,桑椹子、黑芝麻各12克,怀牛膝、女贞子、补骨脂、墨旱莲、茯苓各10克。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用艾叶、菊花、薄荷、防风、白芷、金银花、地肤子、藁本、藿香、甘松、石菖蒲、蔓荆子、荆芥、蛇床子、黄柏、片参、明矾各10克。水煎取液,外洗患处,同时抓擦患处至充血;继用猪胆汁外擦;每天1—2次。30天为1疗程。用2-4个疗程,共治疗36例,结果:治愈32例,缓解、无效各2例,总有效率94.4%。...

  • 阴囊湿疹(瘀血内阻)中医药方

    阴囊湿疹(瘀血内阻)中医药方

    阴囊湿疹是湿疹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是成年男性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将阴囊湿疹称为“绣球风”“肾囊风”等。 阴囊湿疹病因较为复杂,有内因和外因之别,内因包括过敏体质、精神长期紧张、情绪起伏较大、慢性疾病并发等;外因包括内裤不适、药物过敏、环境潮湿、外界刺激等。中医认为,阴囊湿疹归属于湿疮范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湿疮多以湿热为主;亚急性湿疮多与脾虚湿恋有关;慢性则多为久病好伤阴血,血虚风燥而致。《医宗金鉴·血风疮》指出:&ldqu...

  •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血燥证用药类别分析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血燥证用药类别分析

    银屑病中医学称之为 “白疕” , 是一种常见的红 斑鳞屑性疾病, 本病病程长久, 易于复发, 缠绵难 愈, 严重时泛发全身, 伴有大量脱屑, 肥厚、 干燥、 瘙 痒难忍,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影响。 治疗本病 主要以辨 “血” 为主进行辨证治疗, 分为血热证、 血 燥证、 血瘀证三大基本证型。 其中血燥证临床表现 为: 皮损颜色淡红, 鳞屑减少, 干燥皲裂, 自觉瘙痒, 伴有口咽干燥等症 [1] , 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可以缓解患 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且疗...

  • 银屑病引发的并发症 银屑病的中医药治疗

    银屑病引发的并发症 银屑病的中医药治疗

    银屑病又被称为牛皮癣,青壮年发病最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北方多于南方,春冬季易发或加重,夏秋季多缓解。本病呈慢性经过,治愈后容易复发。银屑病的诱发原因很多,只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注意环境卫生,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忌酒、辛辣、鱼虾、海味、羊肉及腥发动风之物,慎防感冒、扁桃体发炎,患病要到正规医疗部门治疗,慎用有些控制性药物等等,才能减少复发机会。 银屑病的常见症状 常见症状:丘疹、点状出血、全身弥漫性潮红、皮肤瘙痒、脓包、类风湿关节炎、非对称性关节痛、广泛红斑浸润损害伴有脱屑、大量皮肤脱屑...

  • 中医药治疗异常汗症病案一则

    中医药治疗异常汗症病案一则

    对于疑难杂症的治疗,民间有个说法:“服药不对方,哪怕用船装;服药对了方,只需一羹汤。”笔者曾被一异常汗症困扰3年之久,后得明医指点方得痊愈,记录如下。 18年前的一个艳阳天,笔者为了不让被褥和衣物发霉,将家中的棉絮、棉衣和衣物等从5楼运送到大操场的水泥栏架上暴晒,累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回家后倒在凉席上就睡着了,醒来后感到身体有股寒气,心悸气短,四肢无力,还有些神不守舍的感觉,自此之后每日凌晨3至4时许,笔者便会从颈到脚自上而下缓慢地冒着汗水,醒来时睡衣、盖被和床垫全都会浸湿。...

  • 小儿脑瘫 中医药治疗

    小儿脑瘫 中医药治疗

      前不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有鹏教授完成了临床课题《基于针康法的小儿脑瘫中医康复方案研究》,此项成果显示:中医综合康复手段较之西医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矫形疗法以及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等技术具有独到的特色和优势,为攻克小儿脑瘫等神经系统疑难杂症开辟了新路。   小儿脑瘫是怎么回事?中医学对此有无论述?中医药在脑瘫的治疗上有何先进性?记者就这些话题采访了该院副院长、儿科教授王有鹏。   王有鹏介绍说,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

  • 西医药治疗

    西医药治疗

    .西医药治疗: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科性呕吐应手术治疗。感染引起者予抗感染,颅脑病变者给予相应治疗。消化功能紊乱者,可给予胃肠动力药或胃肠黏膜保护剂,如:吗叮啉0.3mg/kg/次,每日3—4次口服;思密达每次1/3—1袋,每日3次,口服。服药困难者可用吗叮啉栓塞肛。...

  • 中医药文化传播要与时俱进

    中医药文化传播要与时俱进

    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与文化传媒领域的重要传播途径。“讲好中医药故事,树立中医药良好形象”是目前中医药宣传工作的重点。 在网络化大背景下,要充分认识到移动互联时代对中医药文化产业所带来的优势,既要发挥广大中医药院校的教育作用,又要开创新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手段,在普通老百姓中传播、传承、建立起密切的群众基础,适应新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与挑战,才能将中医药文化延续。 如今,形式多样的游戏已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方式,特别对于广大青少年群体具有影响力,运用游戏传播中医药无...

  •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激素及中医药应用概况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激素及中医药应用概况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 变的系统性血管炎,多发生于学龄及学龄前儿童, 男多于女,主要累及皮肤、关节、消化道、肾脏等 部位,其中累及消化道的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腹 型过敏性紫癜的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 便血 [ 1 ] 。笔者以腹型过敏性紫癜、激素、中医药治 疗为关键词,检索万方、CNKI 2011 年 1 月 ~ 2016 年3 月刊载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 激素治疗 传统治疗主要是在控制感染、抗凝、维生素 C 及钙剂等基础上,使用激素、抑酸剂等治疗。目 前研究认为,儿童腹型过敏...

  • 中医药治疗儿童生长发育疾病

    中医药治疗儿童生长发育疾病

    笔者师承于全国名中医汪受传教授,从事儿科临床实践33年,具有丰富经验,自2004年创立中医小儿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后,一直致力于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疾病诊疗。在传承中西互参之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基础上,基于“脾肾互赞”“肝肾同源”理论提出:儿童性早熟系“虚在肾阴不足,实在痰热内蕴”,认为“痰火互结”为主要病机,“化痰泻火法”是重要治疗方法;矮身材儿童乃“真元衰劣,脾土亏乏,脾肾不足&rdq...

  • 汗证,自汗阳虚,盗汗阴虚,中医药方

    汗证,自汗阳虚,盗汗阴虚,中医药方

    汗证是指因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反常的病证。其间,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不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早在《内经》即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谓血汗同源。故患血液耗伤的患者,不可再发其汗。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凹凸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可,水下留于膀胱,则为尿与气。&r...

  • 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形性红斑 强调虚热瘀的病机特点

    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形性红斑 强调虚热瘀的病机特点

    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是浙江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从事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多年,治学严谨,擅长辨证,精于遣药,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形性红斑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强调“虚、热、瘀”的病机特点,注重分阶段辨治,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多形性红斑是一种以高出皮肤呈靶形的红斑为主,兼有丘疹、水疱、紫癜,甚至糜烂、出血等多形性损害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皮肤黏膜综合征。本病多累及儿童和青年女性,具有发病急、易反复等临床特点。其发病机制尚不确定,多认为与病毒或细菌感染、药物过敏、遗传因素、肿瘤...

  • 弘扬中医药文化 为少儿心理健康护航

    弘扬中医药文化 为少儿心理健康护航

    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提出应关注重视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笔者认为,在少儿心理健康方面,中医也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9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该行动方案提出,到2022年年底,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中医健康养生文化所倡导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观点,对于构建有利于儿童...

  • 手足口病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

    手足口病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

    手足口综合征,简称“手足口病”,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疱疹为主要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以5~9月份多见。本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以5岁以下发病率最高。传染性强,患儿及带病毒者为主要传染源,可经呼吸道及接触传染。中医古籍对本病无专门记载,根据其发生具有暴发性、季节性及传染性的特点,中医认为是感受手足口病时邪引起的急性时行疾病,应属于中医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近年来,笔者诊治手足口病患儿众多,根据患儿症状、体征情况,运用中医中医药辨证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手足口病之...

  • 小儿厌食症 壮医药治疗方法

    小儿厌食症 壮医药治疗方法

    国医大师黄瑾明系广西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黄瑾明享誉一方,被人们熟知的是领军壮医药发展,熟练运用壮药、壮医针灸,以及壮医药线点灸等各种壮医特色疗法治疗疑难杂病。黄瑾明临床经验丰富。现将黄瑾明用中医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几点临床经验加以总结,以飨读者。 治疗原则 八字治则:调气、解毒、补虚、祛瘀。调气:主要通过针刺、药线点灸、刺血放血、拔罐等方法调节、激发和通畅人体之气。解毒:主要通过药物外用,如熏洗、敷贴,或药物内服等,使毒邪在体内化解,或从三道二路清除。补虚:擅用外治法,如壮医针刺补法和壮医...

  • 小儿厌食症 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

    小儿厌食症 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期 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主要特征的 疾病。本病发病率较高,病程迁延, 日久可致精神疲惫,胃肠功能紊乱, 营养缺乏,免疫功能低下,影响儿童 的生长发育。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 主要以运脾开胃为主,以“脾胃主一 身之营卫,营卫主一身之气血”为 据,分析此病是由于脾胃不和而导 致营卫失调,通过调和营卫的方法 振奋胃气,治疗小儿厌食症109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09例观察病例均为门诊患儿, 均符合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其 中男48例,女61例;年龄l~10岁; 病...

  • 治疗肾虚阳痿 补肾壮阳法结合壮医药线点灸

    治疗肾虚阳痿 补肾壮阳法结合壮医药线点灸

    患者,男,35岁,干部,因“阳事不单,举而不坚.不能过正常性生活二月余”就诊,自述新婚过后一个月出现阳事不单,举而不坚,伴有腰膝瘦软,自以为得了“痨病”,闷闷不乐。查见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四诊合参,中医诊断:“阳痿”,证属精气虚寒,命门火衰,治以补肾壮阳.引火归元。处方:熟地黄24克,山茱萸24克,巴戟天10克,附子5克,肉桂5克,淫羊藿18克,肉苁蓉18克,鹿角胶10克,仙茅10克,当归10克,白术12克,韭菜子10克,蛇...

  • 治疗前列腺炎 中医药有优势

    治疗前列腺炎 中医药有优势

    男性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直以来肩负着沉重的工作负荷和生活压力。据国内外大量社会调研和医学统计显示:多方面的压力面前,越来越多的疾病正快步向男性走来,并不断地严重威胁到男士们的身心健康。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一科主任安立文教授介绍,关注男性健康,就不得不关注男性身体最为“脆弱”的器官——前列腺。说它“脆弱”是因为男性发生前列腺疾病的比例非常之高,临床中的患者量也相对较大。同时个别医疗机构对前列腺疾病危害的夸大宣传,也让很多男士对其...

  • 勃起功能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勃起功能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男子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称“阴痿”,《素问·痿论》称“宗筋弛纵”“筋痿”,明代周之干《慎斋遗书》始见“阳痿”病名。中医药治疗此病有一定效果。 分型论治 肝郁气滞型 临房不举,睡中自举。兼见抑郁烦闷,情怀不悦,胸胁胀满或窜痛,或嗳气太息。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或弦细。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起痿。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香附、...

  • 浅析中医药治疗卵巢囊肿

    浅析中医药治疗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是女性生殖器官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中医称“石瘕”、“肠覃”。分粘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良性畸胎瘤、纤维瘤、含睾丸母细胞瘤等类型,多有恶变的可能。中医中药治疗此病是从整体观入手,硫肝理气,扶正因本,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全面调节内分泌使气面血活,活跃脏腑,经络为本,气血为用,气血是肌体的物质基础,脏腑是气血生化之源,起着分管血的生成,统摄与运行,调节血和气的平衡作用,气是血液的原动力,就女性而言,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如果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流通就会受...

  • 子宫脱垂的中医药物治疗 通便消胀

    子宫脱垂的中医药物治疗 通便消胀

      宋某,女,48岁,2010年2月5日初诊。少腹坠痛,腰酸乏力半年有余,经医院妇科检查诊为子宫Ⅱ度脱垂,先后服用补中益气丸10余盒,效不佳。近几日腰痛加重,少腹胀满,大便不爽,食欲不振,时有呕恶,观其神疲消瘦,按之腹部胀满,虑其必有肠胃积滞,湿浊聚于下焦,重浊之气必累及子宫,岂能复旧,即投以消胀散加减:大黄9克,枳实9克,厚朴10克,佛手9克,青皮6克,木香9克,乌药6克,炒莱菔子12克,陈香橼10克,炒苡仁15克,甘草5克。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药后,大便2次,量多,腹部顿感舒适,有饥饿感,舌淡苔白...

  • 阳痿中医药酒方

    阳痿中医药酒方

    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生殖管道、附属腺及外生殖器组成。睾丸能 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碌道是运输精子的生 殖管道,附睾还有暂时贮存精子和促进精子成熟的作用。附属腺包括 前列腺、精囊和尿道球腺,它们的分泌物称精浆,连同精子构成精液。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多是指男性的外生殖器、内生殖器、尿道 及附属腺体受到不同病原体的侵犯,导致这些器官功能损害,出 现阳痿不举、举而不坚、滑精、早泄、梦遗等症状。男性生殖系 统疾病危害严重,不仅损害人的身体健康,还会殃及家庭,使患 者饱受煎熬。为解除人们的痛苦,下面提供了...

  • 继发性不孕中医药用方

    继发性不孕中医药用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侯红霞   王某,女,36岁,2017年5月7日初诊。继发性不孕2年,顺产1次,人流2次,欲怀孕2年未果,遂来就诊。自诉月经25~27天1行,量少,3~4天干净,曾行输卵管通水,监测排卵,激素系列检查均未见异常,口服中药调理1年余未受孕。素大便偏稀,近2年体重增加10斤,末次月经2017年4月29日。舌红苔薄白腻,脉弦滑,考虑精神紧张,肝气不舒,给予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药用如下:当归15克,炒白芍12克,柴胡6克,焦白术15克,茯苓12克,丹皮9克,炒栀子9克,薄荷6克,香附6克,...

  • 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 中医药专方辨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 中医药专方辨证论治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 黄玉凤,汤莉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中医药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 种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占育龄期妇女的 5% ~ 10% [1] , 占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的 30% ~ 60%,近年来发病率 呈上升趋势 [2] 。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月经后期”“闭 经”“不孕”“癥瘕”等范畴 [3] 。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尚 未达到比较理想的预期治疗效果,而中医药治疗的优...

  • 壮医药如何治疗不孕不育症?

    壮医药如何治疗不孕不育症?

    中华民族是最有活力的民族,民族医药功不可没。日前,当地媒体专访了广西壮医医院壮医师谭劳喜,谭医生说,身为壮族的我,2008年有幸成为中国首批通过壮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民间医生。2009年9月1日起,父母让我离开他们身边,受聘于区直单位广西壮医医院。广西壮医医院是全国重点建设的20家民族医院之一。平台不一样,要求也更高了,但创优争先的精神不会变。我要让民族医药更好、更多地服务广大民众。 我诊室挂上了“壮医不孕不育科”的牌子。刚上班几天,一位来访的客人让诊室热闹了许多。来者是一位在南宁读书的大...

  • 异位妊娠 应用中医药治疗

    异位妊娠 应用中医药治疗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少部分患者由于症状、体征不典型,可能被误诊或延迟诊断,严重者可致休克,甚至死亡。而卵巢妊娠是异位妊娠的少见形式(占异位妊娠的3.2%),是指受精卵在卵巢内着床和发育;因卵巢血供丰富,早期容易发生破裂引起腹腔内大出血,且术前诊断率低,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马堃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此病,现结合病案,简介如下。   病机认识   古代文献中未见有卵巢妊娠的病名记载,但在“妊娠腹痛”、&l...

  • 孕产妇可选择中医药保健

    孕产妇可选择中医药保健

      孕妇扎堆现象比较明显。记者在采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李辉时了解到,即将做母亲的朋友们在孕产期可用中医药安胎保胎、促进产后恢复等。   中医药安胎保胎   32岁的李小姐刚刚怀孕一个月,心情很紧张。因为之前两次流产都是在怀孕两个月的时候,发现胎儿停止生长而被迫流产的。她很担心这一胎又会保不住。李辉建议她用可吃些中药保胎,“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理论,针对孕妇不同情况进行全面调理,从而达到保胎安胎的效果。”   流产分为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完全流产、不全流产、稽留流产、...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