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 第10页

法治 第10页

  • 指压法治疗产后尿潴留

    指压法治疗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并发症,采用指压法治疗效果较好。   治疗方法:让产妇蹲坐于便器上,操作者用左手扶在产妇的腰部,右手用拇指按压产妇关元穴(脐下3寸处),向后向下按压,由轻到重,同时嘱产妇将下腹部放松,屏气,用力解小便,直至小便解完后放松按压。   本法操作简便,家属即可完成,无需打针或导尿,容易被产妇接受。...

  • 尿潴留怎么办 中医疗法治疗

    尿潴留怎么办 中医疗法治疗

      脐疗法:取食盐30~40克,将其填满脐孔及周围,把纱布在热水中浸湿拧干,折叠后敷于脐部,上盖棉垫保温,每3~5分钟更换1次,保持敷布温度,避免烫伤。   按摩法:取仰卧位,在神阙穴(脐中)与曲骨穴(耻骨上缘)中间的阿是穴上撒少许滑石粉。按摩者站在患者右侧,用右手中指指腹在阿是穴上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一般60次左右为宜,然后用右手掌轻压膀胱底部,使尿液排出。   纳鼻法:取皂角3克,将其研极细末,装瓶备用。治疗时取少许药粉吹入患者鼻孔取嚏,通常尿即随嚏而下。   敷足法:取白矾30克,将其研末,加米醋适量调成糊状,...

  • 温肾益精法治老年性骨质疏松一例

    温肾益精法治老年性骨质疏松一例

    患者,裴某,女,57岁。初诊自 述腰、腿疼痛并逐渐加重已3年余。 近半年来全身骨痛,尤以脊柱腰背及 骨盆、下肢为著,功能活动受限,稍 事活动则疼痛难忍,双下肢肌肉出现 萎缩,生活不能自理,经医院检查并 住院治疗。生化检查,血清钙、磷及血 清碱性磷酸梅、尿17一羟皮质类固 醇等无异常;X线脊柱、骨盆拍片提 示:骨密度减小,骨小梁变细,诊断为 老年性骨质疏松。给予雌激素、钙剂 等西药治疗1个多月余,全身疼痛 好转而出院。近日又出现全身酸困疼 痛,功能活动受限,乏力,全身怕冷, 头晕,失眠、胸闷。诊见舌质淡胖苔 白、脉沉...

  • 溻渍法治四肢疾患

    溻渍法治四肢疾患

    溻渍法是中医传统疗法,溻是将含有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敷于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中。四肢远端能浸泡的病变部位适用渍法,不能浸着的部位适用溻法,因两法往往同时进行,故合称为溻渍法。具体操作方法是:根据病症及患病部位不同,将所选药物煎汤去渣后,趁热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中或以纱布蘸满药液固定在患处。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 (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临床表现有下肢肌肉萎缩、肢端发凉、皮肤颜色暗淡无光泽、趾甲变厚变脆,严重者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并最终导...

  • 系统性红斑狼疮辨治 国医大师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风湿

    系统性红斑狼疮辨治 国医大师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风湿

    朱婉华 江苏省南通良春中医医院 朱良春指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素体虚弱,真阴不足,热毒内盛,痹阻脉络,内伤脏腑。 萆薢之功效不仅体现在善治风湿顽痹上,其更具有类激素样的作用。故在平素开方用药时,常佐以萆薢,往往能得到很好的疗效,尤其用于病情较重,或长期服用激素,或初用中药达不到疗效的患者。 患者长期患病,且一直用药,气血难免亏虚,机体免疫力低下,故选用朱良春先生常用药对:油松节、炙牛角腮。油松节有补虚之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对于体虚气弱者皆可用之。牛角腮为血肉有情之品,善修补冲任之伤,具有...

  • 痛风 中医内食方+外治法治疗

    痛风 中医内食方+外治法治疗

    痛风的起因是血尿酸过多,早期发现痛风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检测血尿酸浓度。 蔬菜水果大多数是碱性。苦瓜、黄瓜、藕和藕粉有清热、解毒、利水的作用,营养丰富,对痛风适宜,白菜、萝卜、蕃茄、土豆、山药、茄子等都好,水果更可随意食用。一些能生吃的蔬菜就生吃,与水果一样,具有“清洁剂”的功效。现介绍两个痛风食疗方:  1.慈姑:慈姑,有人称之为白荸荠,用以烧肉作菜,味道鲜美,是降尿酸的良药,可适量煮食。 2.苡仁米:苡仁米又名回回米,中医用以清热、利湿、健脾,对痛风适合,我常加入一半的大米煮粥或加入...

  • 旋转提拉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旋转提拉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王长锋 中国医促会中老年保健分会 旋转提拉手法是在传统中医的基础上,结合生理解剖、人体运动学、神经科学,采用中医中药和经典力学等方法,治疗脊柱疾病及其相关疾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的疾病,表现为多种症状,如腰痛或伴有神经支配区域的下肢疼痛、麻木、无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用旋转提拉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施用得当,有较好的疗效。旋转提拉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牵引、定位,减轻椎间盘压力,扩大椎间隙,松解粘连,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消退,缓解疼痛的作用。...

  • 指压法治疗落枕

    指压法治疗落枕

    落枕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多由睡眠姿势不当,枕头过高、过低,局部受寒或轻度扭伤所致。笔者经多年实践,摸索出一种治疗落枕的速效简易方法,屡用屡验,患者不妨一试。 在左右手掌背面,第二和第三掌骨间隙下1/3处各有一落枕点,在此取点后,用大拇指直立切压,顺着掌骨间隙上下移动按压,约2~3分钟后,症状会立即消失,急性落枕一次即可痊愈。 ·落枕穴-手部穴道图 ·治疗落枕效方 ·落枕 ·落枕按摩疗法 ·治疗落枕-穴道刺激疗法...

  • 用阳和汤化裁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

    用阳和汤化裁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

    笔者在临床中常用阳和汤化裁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收效颇佳。 内服方药:以阳和汤化裁,组方:熟地20克,麻黄3克,肉桂4克(后下),白芥子12克,炮姜6克,当归10克,黄芪20克,甘草5克。内寒凝滞者加细辛4克,炙川草乌各5克,羌活10克;气血瘀阻者加干地龙9克,片姜黄10克,苏木10克;肝肾亏损者加鹿角胶10克(烊化),炒杜仲12克,补骨脂10克。水煎服,1日1剂,10天为1疗程。 手法治疗:患者采取正坐位,医者一手托患肢肘关节于外展位,另一手以拇、食、中三指为主对肩部行拨筋法,重点是...

  •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配合手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配合手法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补益肝肾、活血化瘀通络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程10天。连续2个疗程。结果:临床痊愈29例占58%,显效11例占22%。好转9例占18%,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98%。结论: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疗效。      笔者从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用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50例中,男39例,女11例;...

  • 中医疗疾一绝——拨筋疗法治病

    中医疗疾一绝——拨筋疗法治病

    拨筋疗法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中医外冶法,在各地颇受欢迎。它根据中医理论,以一种迅速消除紧绷感和粘连处疼痛的手法进行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调理筋骨。 人体筋部有几个容易发病的点,一旦出现问题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痛苦和不便,采取拨筋疗法问题能迎刃而解,人体的痛苦和不便能得到缓解。 人体筋部问题,首推筋出槽。一般筋出槽多见于腿部和背部。腿部筋出槽大多为儿童和年轻人,他们体能充沛、精力旺盛、活动量大。一旦出现筋出槽,腿拐疼痛难忍,骨头又没有问题。此时如采用巧妙的手法,将筋装入槽内后,保持和巩固筋槽内的稳定,...

  • 便秘采用补气行气法治疗而愈

    便秘采用补气行气法治疗而愈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中医分“热秘”“冷秘”“气秘”“虚秘”治疗,或予承气汤类方通腑邪热,或用麻仁、济川煎润肠通便。本案直肠癌术后大便困难,日久不下导致大便干结,临床表现无阳明证,导师曾定伦教授考虑其病因为大病后中气不足,肠腑传化不行,舍峻下之硝黄,弃润肠之麻仁,采用补气行气法治疗而愈,实知常达变之妙手。现介绍如下。 李某某,女,65岁。2012年8月21日初诊。 患者诉直肠癌根治术后1年4月,术后病理:绒...

  • 温通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温通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武某,女,30岁,2011年9月24日初诊。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年余。刻下:脐腹发凉,大便溏,有时夹有脓血,日2~3次,甚则4~5次,腹部隐痛,排便时明显,遇风冷则腹痛加重,痛时即泻,泻后痛减,有时腹胀,可触及肠形。伴有纳少,头晕,乏力,气短,语声低微,畏寒,易感冒,睡眠欠安,腰酸,脚凉,有时小腿拘挛,月经量少。望之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少华,口唇、爪甲色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质淡暗,苔白腻,脉沉细小弦。 治法:温中理脾,疏肝缓急,调其升降。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味。 炒黄芪1...

  • 坐浴法治肛裂疗效好

    坐浴法治肛裂疗效好

    肛裂是肛管上皮非特异性放射状纵行溃疡,呈菱形或椭圆形。它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在肛肠病中占20%,临床主要表现是肛门间歇性疼痛和便血。运用中药煎剂坐浴治疗肛裂,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治疗146例,男性82 例,女性64例;最大年龄52 岁,最小年龄11岁;属1期肛裂者54例,2期肛裂者86 例,3期肛裂者6例。 治疗方法 处方:黄柏30克,苍术、苏木各20克,侧柏叶、制乳香、制没药各15克,苦楝皮 12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3000~ 4000毫升煮沸,先以蒸汽外熏肛门,待药液温度下降后让...

  • 苦蒿枯叶止血止痛消炎 熏蒸法治疗肛裂

    苦蒿枯叶止血止痛消炎 熏蒸法治疗肛裂

    苦蒿枯叶可止血止痛消炎 有一年我上山砍柴,因使 斧不慎,斧子砍伤右脚,动脉 血管像泉水喷出,印湿几层 布血都不止,在周边无人相 助的情况下,我吃力地爬向 埂子边,顺手揪了一把苦蒿 枯叶,在手中揉绒,敷在伤口 上,手稍紧压瞬间,用衣服撕 下的布条固定,包扎紧,十多 分钟血流就止住了,同时疼 痛缓解扶拐棍回家休息几 天,伤口就痊愈了。 如今事隔六十多年,往事 不忘。顾此防在野外劳作,不 慎跌伤、刀伤和枪伤流血不 止,在无人外援的情况下,可 就近采取苦蒿枯叶揉绒,敷在 伤口上,固定包扎好,会起到 止血止痛消炎的效果。...

  • 脂肪肝有何好办法治疗

    脂肪肝有何好办法治疗

    读者马先生:我最近体检查出有脂肪肝,请问有何好办法治疗? 康大夫:枸杞具有补益肝肾、养血明目、防老抗衰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枸杞还有护肝及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枸杞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甜茶碱,能防止肝脏内过多的脂肪贮存,有防治脂肪肝的作用。因此,慢性肝病患者,尤其是脂肪肝病人,不妨经常食用枸杞。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枸杞比较合适。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最适合吃枸杞。冬季宜与桂圆、大枣、山药等搭配煮粥。用枸杞泡水或煲汤,只饮汤水并不能完全吸收,最好将汤里的枸杞也一起吃...

  • 便秘内因饮食失节 外因即感外邪所致 润肠健运攻下三法治疗

    便秘内因饮食失节 外因即感外邪所致 润肠健运攻下三法治疗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便秘既是一种独立的病证,也是一个在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症状。中医对便秘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先秦时期,《黄帝内经》中已经认识到便秘与脾胃受寒、肠中有热及肾脏病变有关。如《素问·厥论》曰:“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素问·举痛论》云:“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张仲景对便秘已有较全面的认识,...

  • 老年性便秘古方补法治之

    老年性便秘古方补法治之

    很多老人都会有便秘的问题,一到便秘难以解决的时候,一些人就会用含有大黄或者番泻叶成分的泻药,或者用开塞露等润滑剂来排便,似乎“泻”是对付便秘的唯一好办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柳东杨提醒,这些做法有可能导致肠粘膜和肠神经受损,影响肠道的敏感性,导致便秘的加重。其实有些时候,“补”也能对付老年性便秘。 柳东杨介绍: 老年性便秘主要分为 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 器质性便秘 是因消化道肿瘤、肠粘连、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的肠道梗阻。...

  • 李合国运用塞因塞用法治疗习惯性便秘经验

    李合国运用塞因塞用法治疗习惯性便秘经验

    李合国,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中医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与实验研究。李合国教授勤求古训,先后师从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全国名老中医李乾构教授、经方大家李发枝教授,从事脾胃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颇丰。现将李合国教授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习惯性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是功能性肠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及有排便不尽感。中医将其归于“便秘&rdqu...

  • 综合疗法治疗胆石症

    综合疗法治疗胆石症

    张某,男,27岁。11月8日就诊。自述慢性胆囊炎多年,近20天右上腹痛加剧,间歇性发作,夜间甚,严重时腹痛向右肩背部放射。11月7日于某医院做腹部B超检查,示:0.6x0.8毫米,结石并胆囊炎性改变。诊断为:胆囊炎并胆囊小结石,伴轻度脂肪肝。来诊时,右上腹痛,胃部有堵塞感,进食后加重。舌质紫黯,苔白腻略黄,有裂纹,脉弦迟。中医诊断为:胁痛。证属:肝郁气滞、湿瘀内阻。治宜疏肝解郁、通腑泄热、行气祛湿化瘀。大柴胡汤化裁,药用柴胡10克,黄芩20克,半夏15克,枳实15克,大黄10克,白芍25克,郁金15克,甘草10克,...

  • 改良挂线引流疗法治肛肠疾病

    改良挂线引流疗法治肛肠疾病

    肛瘘特别是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肛肠外科的治疗难点,处理关键在于彻底引流瘘管,处理内口,保护括约肌的完整性,维持正常的肛门功能。中医挂线疗法是治疗肛肠病的一个特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而且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传统中医挂线疗法优势与局限性 中医挂线疗法是中医对于肛肠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贡献。挂线疗法分为松弛挂线和切割挂线两类。松弛挂线疗法利用挂线可靠的引流作用,及其相应的标志作用,比较适用于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切割挂线疗法利用挂线的弹性张力作用,对括约肌进行缓慢切割,切割后形成纤维化,保证括...

  • 结直肠癌中医治法治则应用探讨

    结直肠癌中医治法治则应用探讨

    扶阳思想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应用探讨 结直肠癌在世界范围内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 一,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位居第 3 位和第 2 位,死亡率分别居于第 5 位、第 4 位 [1 ] 。近年来, 我国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2 ] 。目前结直肠癌 治疗通常采用根治术配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段 提高患者的根治率,但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生 存率的重要原因是的转移和复发,降低术后的转 移复发成为热门研究的方向。 扶阳学派源远流长,是中医各学派的一分支, 拥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核心就是重 视阳气,推崇阳气,力主阳...

  • 清热利湿化瘀法治黄疸

    清热利湿化瘀法治黄疸

      黄疸是由于感受湿热疫毒等外邪,导致湿浊阻滞,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肝胆病症,常分为“阳黄”、“阴黄”、“急黄”、“瘟黄”、“胆黄”等症范畴。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对危重急症者需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积极抢救治疗,尽快控制和消退黄疸,早防早治各种变证。对于病情较缓者,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是退黄较有效和最常用的治法。   王某,女,5...

  • 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肝硬化的实践体会

    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肝硬化的实践体会

    李佃贵教授在长年的临床实践中,首次提出了“浊毒理论”,并治以化浊解毒为要,临床疗效显著,颇具特色。现将自己对李佃贵教授“浊毒理论”的认识及临证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肝硬化的实践体会撷要如下。 明析浊毒,自拟主方 肝硬化是指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导致广泛的肝实质损害,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正常结构紊乱,质地变硬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主要表现为脾肿大、腹水、浮肿、黄疸、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肝性昏迷等。在历代中医文献中并无“肝...

  • 温潜法治疗胆石症临证举隅

    温潜法治疗胆石症临证举隅

    广东省大埔县中医医院 罗献伦 关键词 温潜法;胆石症;胁痛;痞满 胆石症临床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静止期,急性 期多以痛为主,静止期多以痞为主。祖国医学认为, 胆石症急性期多属“胁痛”范畴,静止期多属“痞满” 范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黄帝内经》以高度 概括的语言“不通”指出了胆结症的主要病机 [1] 。木 横土虚,肝胃不和,气机失调,肝失调达,故见痛和痞。 治疗大法以疏肝利胆,通利湿滞为主,不宜过用苦寒 药物。...

  • 病毒性肝炎 养阴凉血为法治验

    病毒性肝炎 养阴凉血为法治验

    周小勇,男,1971年11月2日生。2015年1月21初诊 主诉:发现HBsAg阳性20余年,反复肝功能异常6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于1991年体检发现HBsAg(+),肝功能正常,未予诊治,定期复查肝功均正常,1997年查乙肝两对半示“大三阳”,2001年12月复查B超发现脾大长128mm,门静脉扩张14.1mm,坚持在我院传染科及中医科门诊行中西药治疗,期间曾行抗病毒治疗,其后定期复查肝功能,转氨酶反复波动,间中伴有黄疸。2006年7月在我院行肝穿刺活检术。病理...

  • 补肾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理论探讨

    补肾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理论探讨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 HBV)持续感染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 慢乙肝在我国是高发病率的重大传染病, 2006 年全国 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1 ] , 我国 1 ~ 59 岁一般人 群 HBsAg 携带率为 7. 18% 。据此推算, 我国有慢性 HBV 感染者约 9300 万人, 其中慢乙肝患者约 2000 万 例。因此, 我国作为乙肝大国, 治疗极为迫切。现代医 学治疗慢乙肝首选抗病毒治疗, 如干扰素及核苷类似 物。虽然临床上抗病毒治疗效果很显著, 但不能...

  • 解毒凉血健脾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理论探析

    解毒凉血健脾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理论探析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 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表现以凝血机制障碍、 黄疸、 肝性脑病、 腹水等为主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在我国乙 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其主要病因 [1] 。 本病进展迅速、 并 发症多、 病死率高, 已经成为引起慢性肝病患者死亡 的重大疾病之一。 我院中西医结合中心在中西医结合 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方面不断努力和探索, 基于其 核心病机提出了 “解毒、 凉血、 健脾” 的治疗原则, 即 根据病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正邪交争的虚实表 现, 综合运用 “清热...

  • 活血法治疗肝病的四则医案

    活血法治疗肝病的四则医案

    卢永兵主任医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下举他用活血法治疗肝病的四则医案。   肝肿瘤   洪某,女,81岁,2013年3月6日中午12时诊。患者近半个月来肝区隐痛,饮食减少,近一周来腹胀,下肢轻度浮肿。肝功能检查正常,彩色B超检查显示肝内1.5厘米×1.3厘米肿瘤,CT检查诊断为良性肿瘤。现面色晦暗,神疲,行动乏力,舌尖布满瘀点,苔薄白,口微苦微干,二便基本正常,脉细缓。   处方 柴胡15克,虎杖20克,丹参12克,山楂12克,田七12克,赤芍15克,桃仁8克...

  • 神经性尿闭 宣阳济阴法治疗

    神经性尿闭 宣阳济阴法治疗

    神经性尿闭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病变累及储尿和排尿生理调节过程导致的尿闭。西医治疗方法包括神经电刺激,间歇性导尿等。神经性尿闭对应中医古籍文献中的癃闭。其中小便不利, 点滴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 “闭”。现摘录笔者导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成肇仁教授运用宣阳济阴法治疗癃闭验案一则如下: 患者,张某,女,65岁,中风后遗症偏瘫5年,近几月来出现排尿不畅,渐至闭绝,某三甲医院诊断为神经源性尿闭,收院治疗,期间行导尿术、针灸等方法,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