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临床中常用阳和汤化裁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收效颇佳。
内服方药:以阳和汤化裁,组方:熟地20克,麻黄3克,肉桂4克(后下),白芥子12克,炮姜6克,当归10克,黄芪20克,甘草5克。内寒凝滞者加细辛4克,炙川草乌各5克,羌活10克;气血瘀阻者加干地龙9克,片姜黄10克,苏木10克;肝肾亏损者加鹿角胶10克(烊化),炒杜仲12克,补骨脂10克。水煎服,1日1剂,10天为1疗程。
手法治疗:患者采取正坐位,医者一手托患肢肘关节于外展位,另一手以拇、食、中三指为主对肩部行拨筋法,重点是三角肌束及附近的冈上肌、胸大肌筋膜,约3~5分钟。然后在肩部疼痛明显处行扌衮 法,边扌衮 边使肩关节向各个方向运动,约3~5分钟。接着点按局部穴位,以阿是穴、肩髎、肩外俞为主,约2~4分钟。最后在患者能忍受的情况下,作直臂患肩顺时针大范围的摇法,约10次即可。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持之以恒打太极拳及甩肩、爬墙等锻炼。
体会:肩周炎中医称为“肩凝症”,多发于40~70岁人群,近年来发病日趋低龄化。此病遇寒常加重,受风亦发,《素问·痹论》所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此病常与寒风相关,多属阴证。
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为历代治疗外科阴证的著名方剂,主治一切阴疽,犹如阳光普照、阴霾自散,故有“阳和”之名。方中重用熟地大补营血,为主药;鹿角胶养血助阳,强壮筋骨,肉桂、炮姜温阳散寒,黄芪、当归同用,气血双补,为臣药;麻黄开腠理以祛风寒,白芥子散寒凝而化痰滞,合用能使寒气散、气血通,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补血与温阳并用,化痰与通络相伍,益精气,扶阳气,化寒凝,通经络,温阳补血与治本,化痰通络以治标,寒湿自散,肩凝向愈。配合手法点按局部穴位,起到活血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内外兼治,而获事半功倍之效。
相关文章
- 2024-03-09治疗脚气民间老偏方大全
- 2024-03-09三个民间老偏方治疗女性贫血效果好
- 2024-03-09甲鱼白鸽汤治疗女性偏头痛效果好
- 2024-03-09斑蝥槟榔治疗脚气偏方
- 2024-03-09治疗宝宝消化不良十二个有效偏方
- 2024-03-09两个民间偏方防治胰腺炎效果好
- 2024-03-09食疗偏方中常用的水产类食品
- 2024-03-09四天就能治愈小儿疝气的偏方
- 2024-03-09老中医推荐两个治疗牙周炎偏方有奇效
- 2024-03-09民间巧用莴笋治疗老年便秘偏方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