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第3页
-
寻常性天疱疮皮肤病 治则处方
寻常性天疱疮属大疱性皮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因尚未完全明了。西医治疗主要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笔者认为,此病与脾胃功能密切,治疗除用皮质激素外,据症酌加健脾胃除湿热之药,临床观察,较单服激素疗效更好。 如治孔某,男,58岁,2011年8月2日初诊。皮肤在少数红斑基础上,成批地出现1~2厘米大水疱,疱壁薄且松驰,内容物渐混浊,破溃后露出红色湿润糜烂面,伴腥臭味,略痒,口腔及其他黏膜处有损害,已5个月余。在地市级两家医院诊为寻常性天疱疮,以醋酸泼尼松及数种维生素内服,水疱消退,但若2日不服,皮损即现。询其发病前后...
-
系统性红斑狼疮处方 阴阳为纲虚热瘀毒为目
北京中医药大学姚高升教授多年从事皮肤病、免疫疾病的中医临床工作,经历丰富,知道病机透彻、化繁为简,用药少、专、精,效果佳。笔者曾跟随姚高升出诊,总结出姚高升医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历一二,具体如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本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本身抗体。多见于中青年女人,20~40岁,男女之比约为1:10。系统性红斑狼疮除皮损外,还可累及肾、心、脑、血液、关节等多脏器、多系统。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推荐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规范中清晰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确诊的11条内容:⑴...
-
扁平疣“扁瘊”内服经验方外洗处方
扁平疣,是一种表现为针头或芝麻大小(少数可至黄豆大)的坚实扁平丘疹,多发于年轻人的颜面、手背和前臂。界限清楚,表面光滑发亮,略高于皮肤表面,颜色为淡褐色、灰褐色或呈正常肤色,播种状或线状分布。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有轻痒。它是病毒在人体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通过接触传染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有时可自行消退,但亦常复发。 虽然扁平疣不会特别疼痛,但因为皮损主要分布在暴露部位,故常给爱美的年轻人带来许多烦恼。如果经常用手去搔抓、刀刮或自购“肤轻松”之类的激素类药膏外搽,不但无益,反而会促进病情的...
-
疥疮是由疥虫引起的皮肤病 处方
疥疮是一种由疥虫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此病易在家庭、学校及人群密集的地方传播。中医认为,多因虫毒湿热,结聚肌肤所致。阴囊疥疮结节非疥虫直接引起,系患者对于疥虫及其代谢产物过敏所致。疥虫虽已杀死,但该处结节往往可持续数月,甚或数年。临床采用复方苦参洗药熏洗治疗,效果满意。 处方:取苦参、蛇床子、百部、千里光各30克。加水2000毫升,煎汤去渣,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日1剂,早晚各1次,每次约30分钟。一般连用7~10剂疥疮结节即可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治疗期间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否则会影响疗...
-
中药处方熏洗治疗瘙痒症 疗效满意
瘙痒症,好发于秋冬干燥季节,在中老年人群中多发。自觉瘙痒症状显著,夜间入睡后瘙痒加剧。其病变多为泛发性、全身性,以小腿及背部最为明显。瘙痒初期可见有皮肤干燥、粗糙,有细小皲裂,常见鳞屑。搔抓后血痂脱落可留有色素沉着。反复不愈,使患者痛苦难忍。止痒汤熏洗治疗308例瘙痒症,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临床表现:阵发性瘙痒,以晚间为重,自觉皮肤干燥、粗糙、有蚁行感,以小腿及背部最为明显,由于过度频繁地搔抓,皮肤常见抓痕、血痂、色素沉着、湿疹化、苔藓样变等继发损害,患者常因瘙痒而致失眠或夜寐不安,白天精神不振。 药物组成:...
-
银屑病的生活处方
皮损消失不是治愈标准 许多错误的方法可以使皮损消失,甚至速度很快,消失得很干净,但是过不了多久,就会重新爆发,而且越来越重。这种治法,很多银屑病患者是深受其害的。 广汗法中经常拿水面上的冰来做比喻银屑病:水面上有冰,如果我们要达到看不到冰的目的的话,最简单的办法也许就是拿个东西把冰推到水面下,冰的问题解决了吗?没有!只是看不到了、隐藏得更深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让水的温度升高,这样不仅能把浮在水面的冰化掉,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冰也化掉了。 银屑病的治愈,需要以人为本,以整体健康为目标,从人的长远利益出发来谈:...
-
治疗风疹瘙痒中医案例处方
赵某,男,3.5岁。 初诊2016年2月19日:全身皮疹伴瘙痒两年余。患儿自2013年9月起全身散在皮疹,随年龄增加,不轻反重。两年多来,往返于北京、上海等多家西医院求治,反复住院治疗,不但无功,反每每被劝尽早出院。目前除外涂各种药膏暂时可缓解剧烈瘙痒外,即使激素冲击治疗亦无法控制病情发展。患儿家长哭诉,患儿自皮疹后几未进食过任何蛋白质,肉蛋奶等对此患儿皆属奢望。进而又述,因多方求治西医无效,似已无处寻药,今方首次就诊中医,虽对中医中药将信将疑,但见患儿每日之痛苦,实属无奈,只得一试。笔者听此,虽难免不悦...
-
带状疱疹,湿疹,处方五皮五藤饮
处方组成:丹皮、白鲜皮、海桐皮、地骨皮、桑白皮、海风藤、天仙藤、双钩藤、青风藤、夜交藤。 方解:五皮五藤饮中,丹皮性寒清热解毒,白鲜皮味辛散风止痒,地骨皮常用来清虚热,桑白皮利水消肿,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止痛。青风藤、海风藤、天仙藤辛散、苦燥、温通,既可祛风止痒燥湿,又可温通经络气血;夜交藤养血安神,祛风通络,专止夜间皮肤瘙痒;钩藤清肝与心包之火,即清血分之热,解血分之毒,轻清透热,达邪外出,以杜疹原;更妙的是,以皮达皮,皮属肺,能利水消肿,给邪以出路。以藤达络,络通风祛止痒,血行疹消,皮、藤和臻其妙。...
-
慢性荨麻疹是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清热止痒处方
慢性荨麻疹是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病 程通常在3个月以上, 或间断反复发作, 皮损一般为 形态不一、 大小不等、 边界清晰的水肿性斑块, 瘙痒 剧烈, 时隐时现, 消退后不留痕迹。 属于中医学 “瘾 疹” 范畴 [7]。 《诸病源候论》云: “邪气客于皮肤, 复逢 风寒相折, 则起风瘙瘾疹” 。 禀赋不耐, 营卫不固, 表 虚自汗是本病的根本病机。 西医认为荨麻疹是一种 变态反应性疾病, 慢性荨麻诊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 清楚, 风团和血管性水肿是慢性荨麻疹主要的临...
-
蝼蛄串 治疗穿凿性毛囊周围炎中药处方
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中对于某些慢性较顽固的皮肤病变,据其不同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或内服,或外用,或内服外用相合,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举治疗穿凿性毛囊周围炎(即蝼蛄串)验案一则如下。 高某,男,34岁。2020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几年来有食腥辣油腻嗜好,头面部油性皮脂分泌较多。2年前头顶部起数个豆粒大红色毛囊丘疹,部分有脓疱,未引起重视。不久枕部又发生10余个上述皮疹,且逐渐增大成红色圆形炎性结节,痒痛俱作,痛较明显。两家医院皆诊断为穿凿性毛囊周围炎,予数种西药内服,抗生素皮损内封闭,外用消炎药膏、酊剂、洗剂...
-
面部及背部广泛多发皮丘疹 皮疹处方化裁
皮 疹 王某,男,19岁。2011年2月22日就诊。面部及背部广泛多发皮丘疹,较皮肤颜色淡白,无皮屑。2007年曾在我院皮肤科就诊,来我处开中药与皮肤科西药同服而治愈。中间曾又复发,仍在皮肤科就诊,但一直未明显好转,因笔者外出学习不遇而未服中药,直至今日相遇而诊。西医认为属于真菌性皮肤病,皮肤科开给内服、外用药物,已近1年。患者诉一旦服用抗真菌药,则身浮肿,全身不适。皮疹有瘙痒,抓烂处有渗液,头昏,纳可,寐差,大便不干但难解,舌淡、苔白腻,脉缓。 遂以2007年处方化裁:薏苡仁30 g,淡竹叶12...
-
皮肌炎处方 张志礼辨治中医外治法
皮肌炎是以是以侵犯皮肤和肌肉为主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横纹肌。其临床特征为皮肤红斑、水肿、色素沉着、肌肉疼痛无力、行动困难等。有时可只侵犯肌肉而无皮肤症状,称之为多发性肌炎,亦可只侵犯皮肤而肌肉症状不明显,称之为无肌病性皮肌炎。本病属皮肤科危急重症,临床中多与肿瘤相伴发,伴发率为5.7%~52.2%,其中以胃癌、乳腺癌和肺癌最常见。张志礼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皮肤科专家,师从于我国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全面继承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与自己的西医经验相结合应用于临床,成为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开...
-
鹅掌风处方用黄芪竹叶汤治进行性指掌角皮症
进行性指掌角皮症主要是以指掌皮肤干燥、脱屑、皲裂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属中医“鹅掌风”范畴,常规思路多从风、湿、燥、火论治。本案立足经方津液观,围绕津液偏阴偏阳的不同功能特点,逐层对治病机,恢复津液在人体表里之间的输布离合,使7年反复之顽疾逐渐治愈。以下为本案详细的辨治过程。 张某,女,41岁,2022年1月18日初诊。主诉:手指干燥脱皮7年余。患者7年前开始出现手部湿疹,后干燥脱皮,无疼痛瘙痒,无渗出液,被诊断为指掌角皮症,外用尿素软膏治疗后稍好转,每逢停药及天气转冷则加重复发。白天...
-
过度劳累出现白发及脱发现象 给予处方
王女士48岁,一年前因工作压力过大、经常过度劳累出现了白发及脱发现象,同时伴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咽干鼻燥、气短乏力、失眠多梦、纳差便溏等症状,来到我处就诊,检查发现其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而无力。 结合患者症状,我将其辨证为肝肾阴虚引起的脱发,治宜补肝肾、益精血,给予的处方是制首乌、黄芪各30克,枸杞、墨旱莲、熟地、黑芝麻各20克,桑叶、当归各10克,黄精、桑葚子、云苓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10天为1疗程。 王女士照此方连续服用20剂后,白发未增多,脱发症状也明显减轻;连续服用...
-
糖尿病并发皮肤病 全身皮肤瘙痒处方方剂选用
常某,女,56岁,2006年11月19日初诊。患者自述糖尿病已有6年多,并发皮肤病2年,近几个月来逐渐加重。自从患糖尿病以来并未严格控制饮食,虽然口服降糖西药,但血糖一直较高。两年前出现全身皮肤瘙痒,西医诊断为糖尿病并发皮肤病。三个月前淋雨后皮肤病逐渐加重,曾内服、外用多种西药,症状无明显改善。刻诊:双臂皮肤暗红,微肿,皮损周围脱皮,有散在小水疱,头胀胸闷,口黏吐痰,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全身皮肤瘙痒,舌质红,舌苔腻,脉弦滑。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9.8mmol/L,餐后血糖17.2mmol/L。笔者辨证其属痰湿内盛,...
-
中医治疗湿疮处方用生姜泻心汤
中医治疗湿疮多以清热利湿止痒为主要治法,临证多用龙胆泻肝汤、四妙散、萆薢渗湿汤等处方,然而临证的复杂性决定了该病并非单一的湿热下注便能囊括所有病机。本案从中焦脾胃论治阴囊湿疮,虽未用清热利湿之法,亦能使五年顽疾两诊即瘥,现整理分析如下。 梁某,男,54岁,2022年3月22日初诊。主诉:反复阴囊瘙痒5年余。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囊瘙痒,曾于外院就诊治疗(具体不详),效不显。现阴囊瘙痒反复,夜晚为甚,局部无红肿渗出,进食辛辣食物后加重。手足温,咽干咽痒,睡眠尚可。食欲亢进,腹部胀满,嗳气、无反酸,稍口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