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第8页
-
大便秘结之疾 中医药处方
宋某某,男,67岁,2018年4月11日初诊。自诉有嗜酒之好,平素更喜食辛辣肥甘,半年前罹患大便秘结之疾。大便常七、八日一行,排出困难,痛苦不堪,常凭借开塞露通便。曾服用多种通便之剂,或收一时之效,继而诸症如初,便结已成恶疾。刻诊:口黏腻有异味,口甜、口渴、纳呆,身困重乏力,胃脘痞满,嗳气,大便已数日未行。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厚腻,脉弦滑。 诊断:湿热中阻,炎热内结型之便秘。 治法:清热化湿,通腑泄热。 处方:杏仁15.0g,白豆蔻15.0g,薏米40.0g,半夏10.0g,黄芩1...
-
放射性结肠炎 典型病例中医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素贤 治痢当以虚实、寒热、气血为纲领,从消导、去滞、调气、和血、行血入手,将清湿热、解热毒、行气滞、和营血、化血瘀、祛寒湿、补虚损、固脾胃、益阴液、收敛固涩等治法按需结合。①清湿热当以黄连为主,例如芍药汤中黄连、黄芩组合,可清热燥湿解毒;②解热毒当以双花为主,双花是治疗痢疾的常用药,其解毒的功效优于黄连;③行气滞当以木香为主,例如芍药汤中木香、槟榔的组合,可行气导滞;④和血当以当归为主,例如芍药汤中芍药、当归、甘草同用,以和营理血;以上清湿热、解热毒、行气滞及和血的药,是中医...
-
血栓性外痔坐浴处方
血栓性外痔的主要临床症状为 肛门疼痛、异物感明显以及肛门肿 胀等,检查可见肛门表面有轻度出 血和糜烂的情况,并且肉眼能够观 察到葡萄状暗紫色肿块。血栓性外 痔疾病的产生对于患者日常的如厕 以及生活行为等会造成严重的不良 影响,患者确诊后应该要进行及时 的治疗。西医对于血栓性外痔疾病 ,的治疗主要与硫酸镁联合高锰酸钾 粉化水坐浴治疗为主,而中医则采 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中药熏洗治 疗血栓性外治疗效显著,现介绍如 下。 一、一般资料 选择接受治疗的37例血栓性 外痔患者,男14例,女24例;年龄 为20~58岁;病...
-
重症肝病多因肝脾肾俱虚 中医处方
重症肝病在临床上治疗困难、预后不良、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故备受关注。病因多由黄疸肝炎久延失治,湿热侵袭,酒食不节,劳欲过度,情志、药毒损伤所致。初病及气,继病及血与水,由肝及脾,进而及肾,终至肝、脾、肾俱虚,气血水积于腹内。重症肝病急性发作多湿热壅滞、疫毒炽盛邪实为主;慢性则多因肝脾肾俱虚,气血水互结为患,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若病势暴急,湿热疫毒,熏灼肝胆,内陷心营,阴液耗竭,三焦俱病,阴阳皆伤,每致邪闭正脱。 1 清利法 李某,女,34岁,2010年3月22日初诊。 患者有乙肝伴肝硬化...
-
处方治胆囊炎和伴胆石症泥沙状者
处方:柴胡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法夏10克,黄芩15克,蒲公英20克,元胡10克,郁金10克,鸡内金15克,海金砂20克,赤芍20克,大黄6克(后下),枳实15克,甘草6克,党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10剂为1疗程,一般用药2~3个疗程可临床治愈。 说明:本方疏肝利胆,清热解毒,消食化积。适用于胆囊炎和伴胆石症泥沙状者。此方是湖北省麻城市医院已故名老中医占茂怡的经验方,笔者曾用此方治疗观察21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减轻症状效果明显,使用2个以上疗程有效率可达95%以上。...
-
乙肝重型肝炎病人 中医处方治法
冯浪, 男。出生日期: 1986年5月。初诊日期:2015年2月28日。 主诉:发现表面抗原(HBsAg(+))阳性2年,反复身目黄染7月。在当地医院就诊(具体不详)。2日前再次出现身目黄染,并进行性加重,伴有低热。为进一步诊疗前来就诊。就诊时身目重度黄染,发热,无恶寒,乏力,纳差,无口干、口苦,尿黄,尿量尚可,大便通畅。 刻诊:面色晦暗,皮肤中度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胸前毛细血管扩张,巩膜重度发黄。腹部平坦,青筋显露无,按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浊音界无缩小,移动性浊音阴...
-
乙肝乏力尿黄身目黄染 中医处方治法
梁彰茨男1985年7月生,2015年1月30日初诊。 主诉:乏力、身目黄染、尿黄1周。 现病史:发现乙肝携带十余年,期间未予以诊疗。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后逐渐出现尿黄、皮肤黄,并双目黄染,纳差,厌油腻,无恶心呕吐的。后身目黄染逐渐加重,为进一步诊疗来我院就诊。见身目重度黄染,纳差,厌油腻,乏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小便黄如浓茶色,大便黏腻,1次/日。 体格检查: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无,Murphy's征阴性,舌...
-
胆石症,两侧胁肋疼痛,治则处方
胆石症属胁痛范畴,痛位虽在肝胆,但发病过程中与脾胃密切相关。肝郁不舒,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土运不节,又可使肝胆失疏,导致胆中精汁变性,通降失调。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B超显示胆囊增大,囊壁增厚欠光滑,胆囊内泥沙样结石,胆总管轻度扩张。 治则:疏肝利胆,健运脾胃。 处方:柴胡、木香、炒枳壳、当归各10g;郁金、茯苓、白术、白芍各12g;威灵仙、黄芪、党参各15g;鸡内金20g。 加减:阴虚津伤加生地12g;瘀滞加三棱12g;食欲不振加炒麦芽、炒谷芽各30g;黄疸加茵...
-
慢性乙型肝炎腹胀 中药处方逐渐缓解
臌 胀 王某,男,51岁。2011年12月20日就诊。患慢性乙型肝炎1年余,腹胀2月余。患者自诉因腹胀于上月曾在某三甲西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经治无明显疗效,因费用太高,故出院回家,经人介绍延余诊治。检测患者AST:73U/L,GGT:91 U/L,腹水最深处11.8 cm,血小板减少,胆囊壁厚,腹胀,疼痛,纳后腹胀,寐欠安,小便黄,乏力,胁痛,舌淡暗、水滑苔黄腻,脉弦滑。嘱多休息,多半卧位;饮食清淡,勿食燥热之品,低盐,限入液;勿乱服药;定期监测病情。 服水飞蓟素片(益肝灵),2片/次...
-
胆囊炎首诊处方
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归于中医方剂学里的宽和剂。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组成。患者陈某,女人,45岁,在他院诊为胆囊结石、缓慢胆囊炎。每次发生在医院输液数天才缓解,饮食稍不留意即发生。求治于中医。现患者口微苦、舌淡苔薄腻。胃口差、痛剧反胃。大便不畅、小便黄。考虑少阳阳明合病,正符合大柴胡汤主治范畴。 首诊处方如下:柴胡15g,大黄9g,黄芩15g,白芍20g,枳实9g,半夏12g,醋元胡15g,醋五灵脂9g,炙内金20g,炒厚朴15g,金钱草30g,郁金9g,生姜9g,大枣6枚。上...
-
治乙肝处方:大承气汤合茵陈蒿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谢蕴峰,男,1984年12月生。 就诊日期:2015年4月11初诊。 主诉:反复身目黄、腹胀2年,再发伴气促1月,发热、腹痛7天 现病史:患者2013年1月因“腹胀”就诊,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12月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在我科住院28天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治愈。由于经济拮据,直至此次再复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入院治疗。入院时发热,腹胀,腹痛,胸满气促,口干苦,口臭,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深黄。另有轻度性格改变及昼夜睡眠规律改变。既往有慢乙肝病史十余年...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辨证治法处方
李恩宽是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导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老年专家,湖北省知名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四十余年,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肝、胃肠疾病及疑难杂症。 现将李恩宽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验案,30余年来无明显复发症状。整理如下: 许某,女,76岁。该患者从诊断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至今,已有37年。1980年9月12日因高热(39℃~40℃),右腰及右肩胀痛,黄染,由外院以“中毒性肝炎”“急...
-
女性尿道综合征 典型病例处方
女性尿道综合征是指有尿频、尿急、尿痛,伴少腹部胀满及耻骨部不适等症状,但泌尿系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尿检无白细胞、脓细胞或偶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的一组非特异性症候群。不少病人排尿急迫和下坠感十分明显,还伴有会阴部、下腰部疼痛。该病多见于女性,常在情绪不畅及劳累后发生。基层医疗机构及患者常按泌尿系感染治疗,因无炎症,用西药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此类病症属中医淋证范畴,但按常规治疗亦效不显著,中西治疗都颇为棘手。经多方查证资料,在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中有类似记载:”女性小溲频数,量少窘急,腹部...
-
肝肾阴虚 肝硬化少量腹水 处方马鞭草
“肝肾同源”,肝郁化火伤阴,又下劫肾阴,致肝肾之阴亏损。主要症状有腹大胀满,面色晦滞,眩晕,耳鸣,烦热口渴,午后潮热,盗汗,少眠,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绛光剥,脉弦细数等。法当滋肾养阴,活血柔肝。 病案二 杨某,男,43岁。2005年12月6日诊。病者三年前患急性乙型肝炎,经中西药治疗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此后未再复查治疗,常饮酒。一周前自觉胁痛,腹胀大,纳少,乏力,溲赤,肝功能检查,TTT 12 单位,其他项正常。彩色B超检查:肝硬化,脾肿大,少量腹水。现面色晦...
-
胆囊炎处方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合方加减
患者张某,女,38岁,职工,2001年5月21日初诊。 主诉 右上腹部疼痛1周。既往有胆囊炎、慢性胃炎病史。本次发作因饮酒后突发右上腹部剧痛,疼痛向后背放散。经B超检查为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单发)。查体:右上腹麦氏点压痛(阳性),腹肌紧张,无反跳痛。刻下症:右上腹部疼痛,胸肋胀满,胃脘隐痛,恶心呕吐黄绿苦水,口苦口干,小便黄溺,大便干结,舌红苔白黄,脉弦数。 诊断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息肉(单发)、慢性胃炎。 辨证 肝胆湿热,胆胃郁热,气机郁滞,胃失和降。 治则 辛开苦...
-
癃闭处方,泻白散与导赤散加减
陈某,男,48岁 衡阳县人 患者自述7天前因不慎受凉致发热、咳嗽、痰鸣气促、小便赤涩、尿道刺痛,继而淅沥而出,以至点滴全无。下腹急胀,利尿剂未效。导尿法未见尿液,伴见面赤息粗,口干舌绛,脉浮大有力。两寸满指。查肾功能示:BUN23/LCr312/L;血常规:WBC13.5x109/L 中医诊断:癃闭 中医辨证:湿热蕴结 治法:清利湿热,宣肺利水 处方:泻白散与导赤散加减 生地15克、麦冬15克、木通10克、桑白皮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地骨皮15克、鲜竹叶30片、生甘草10克、车...
-
癃闭 小便点滴而下 中医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康书慧 癃闭,主要表现是小便点滴而下,或点滴全无,小腹胀或疼痛,但尿道无痛感,可缓慢发作或突然发作。常见于老年急慢性前列腺炎或膀胱炎,为泌尿系急症。严重时并发心衰、肾衰。随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名老中医陈五一侍诊时,看到多名癃闭急症患者被治愈,经验值得总结,现分享如下: 李某,男,86岁,2017年3月21日就诊。半年前因小便点滴不利,尿等待等症状,到某西医院就诊,诊断为前列腺肥大、急性前列腺炎,经插尿管、抗炎治疗后好转出院。但不及2个月,上症又发作,又住院治疗,反复...
-
隐匿性肾炎,肾虚,中药处方详解
初诊: 2012年01月09日10时05分 科别:二沙三楼特诊 姓名:要某某 性别:女 年龄:60岁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主诉:身体乏力3年 现病史:身体乏力,无腰痛,无尿频急痛,无白带,自诉2011年于外院查B超示单肾缩小(具体资料未见),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 辅助检查:2011.11.15,尿常规:BLD2+,RRO1+。2012.1.9尿常规:PRO2+,LEU4+。 西医诊断:隐匿性肾炎 尿路感染 中医诊断:肾虚 处理: 西药处方: 三芪口服液[10ml...
-
强直性脊柱炎 中药治疗处方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早期表现大多以腰部酸痛及下肢大关节肿痛为临床症状,该病病因不明朗,疗效不肯定,病程迁延,致残率高,其根治方法尚属世界难题。本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用自制壮督除痹汤治疗该病多人,取得较好疗效,特介绍如下。 组成:桑寄生、千年健、木瓜、川牛膝、怀牛膝、川断、杜仲各15克,鹿角片(先煎)、乌梢蛇各10克,生草6克。 用法:用武火先煎鹿角片10分钟,再将用水浸泡约15分钟许的其他药物和适量的水放入砂锅中。继用武火烧开,并再以文火煎20分钟,取汁分早晚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