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治未病 第2页

治未病 第2页

  •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非常好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非常好

    张冬梅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亦庄分厂安牛班班长、技师 获奖感言:能够当选全国劳动模范是我的荣耀,感谢同仁堂集团对我工作的肯定,对我多年的培养,更要感谢我的同事和家人的支持和帮助。我将继续努力,带好徒弟,传承安牛制作技艺,为同仁堂培养更多的接班人。 “有冬梅在,质量有准!”这是北京同仁堂制药厂亦庄分厂质量科长王廷捷对张冬梅的评价。作为同仁堂制药厂亦庄分厂综合车间传统工艺展示线“安牛班”班长的张冬梅,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2年...

  • 养生就是“治未病”

    养生就是“治未病”

      8月16日,在香港举行的“治未病”养生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政府、医学界、中医药企业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人士与专家参与,与会者普遍认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意义。东西方医学在操作流程上虽有差异,但在养生课题认知上,观点基本一致:养生就是“治未病”。中医“治未病”这一未病先防的理论涵盖亚健康的防治,为亚健康人群提供了走进健康的养生文化和方式。   国人亚健康问题严峻 缺乏“治未病&rdqu...

  • 中医“治未病”工程

    中医“治未病”工程

      郭文海   主任医师,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国家中医预防医学学科带头人。   学术地位:   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专家。   主治病症:   擅长运用针灸、中药治疗脑血管疾病、颈腰椎疾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疼痛、亚健康状态等。   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hellip...

  •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宣教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宣教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需求,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根据重点专科、学科、实验室、科研能力、高层次人才等平台基础和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中心(治未病中心)、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康复医学科、职业医学、健康体检、社区卫生服务的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医院多学科交叉的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工作平台,针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青少年人群、康复病人、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开展中医预防保健,促进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了以中医为主、中...

  • 从“治已病”到“治未病”

    从“治已病”到“治未病”

      北京一位中学老师近来头昏脑涨,站都站不起来。她去几家大医院做了一大堆检查,神经科的医生都说她没病。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敬为她刮了痧、拔了罐,感觉马上好多了,原因是排出了体内的湿热。   西医看的是病,中医看的是人。在西医临床诊断上,只有符合病理指标,才能诊断为某种疾病。如果只是感觉不舒服,在临床上还不能诊断为“病”。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根据患者症状辨证施治。等到体内出现明显病变,病象彻底显露,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夫病...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治未病
  • 治未病的中医预防保健

    治未病的中医预防保健

      对于本单位急需的专业人才,参加供需见面活动,现场却鲜有人问津,甚至空手而归。这是日前在上海市2013年中医住院医师供需见面会上,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历的尴尬。   据介绍,目前上海治未病的中医预防保健模式已在社区广泛推行,社区机构十分期待中医师以及针推、康复等专科医师的投身加盟,而专业人才似乎并不领会这份期待,在其他城市这种情况可能同样存在。鉴于此,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花大气力,探索建立以城市社区和基层农村为重点的中医专业人才流动机制,通过采取提高基层待遇,提供发展平台,创造适宜环境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

  • 徐经世:中医“治未病”理念溯源与再思考

    徐经世:中医“治未病”理念溯源与再思考

    “治未病”始见于《黄帝内经》,其源于医疗,又不限于医疗,是具有中医原创性的健康认知体系,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 今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不知持满,不时御神”,“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因“嗜欲劳目,淫邪惑心”而出现“欲而不达,郁久成疾”的状况在临床上屡见不鲜,更需要通过调节精神情志,使全身气机出入升降通畅...

  •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当人们翻开世界预防医学历史画卷的时候,会惊奇地发现,在其扉页上,无不题写着“治未病”这句古语。的确,在中国古医籍《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醒世名言,开创了世界预防医学的先河。现代西方医学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级预防策略,即病因学预防、发病学预防、临床预防,并将其贯穿在医学实践的始终。   近年来,国内有人创新性地提出了西医“治未病”的学说,其实,二者比较起来如出一辙。西医的第一级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对环境...

  • 治未病是中医最高境界

    治未病是中医最高境界

    治未病,应该是古往今来医家最大的追求和梦想,和现代医学相比,中医治未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医圣张仲景的《金贵要略》开篇第一句即是:“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圣人穿越时空一一句“开场白”,传达给人们的思想是,治未病至关重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治未病的具体内容,我认为无非就是未病先防,已病防传,从而不使疾病对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却很难做到,从而导致患者小病治大,大病致残、致死的悲剧上演。现代社会,人们都知道,像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 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发展纪实

    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发展纪实

    桂林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成立于2009年5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治未病”工作试点单位。以传统医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融合现代科技,为广大群众提供以健康为中心的个性化体检、中医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健康咨询、中医养生保健指导及传统治疗等系列服务,从心理调节、膳食调养、中药调理、运动调摄等多方面为广大群众提供个性化且全面的养生、保健、疾病预防、健康干预等具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 未病之人包括健康、亚健康、易感以及康复人群。治未病贯穿于无病状态、疾病发而未全的全过程...

  • 中医学上工治未病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中医学上工治未病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在中医学中,有“上工治未病”的说法。所谓“上工”,是指好的医生,而“治未病”则是指注意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即预防为主。这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据《史记》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著名医学家扁鹊在拜见蔡桓公时,就多次提醒桓侯注意治疗肌肤小疾,以免病情发展。但终固桓侯讳疾忌医,以至发展为不治之症。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例子,如感冒不及时治疗也可能并发多种疾病,如支气管炎、心肌炎等。因此,中医学非常注重预防为主的思想,在中医经...

  •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是指在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   近年来,随着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工作逐步深入,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人民群众欢迎,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科学研究也取得了一批成果。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包括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构建尚不完善,技术方法的科学筛选与集成不够,技术标准和评价方法尚未系统建立,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缺乏有效机制,科技支撑的作用有...

  • “治未病”中医的特色

    “治未病”中医的特色

    “治未病”是中医特有的一种说法,属于现在医学体系里的预防医学板块,类似于西医健康体检后的健康干预措施。陕西省中医医院原业务院长,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刘华为教授告诉记者,“治未病”有别于西医的健康干预,它有着中医的特色,它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体内的阴阳平衡。 治未病先要辨体质 “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 素问·四气调神论篇》,其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

  • 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

    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

    已是下午一点,吴力群还没吃午饭,当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这些年,吴力群早就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刚打开饭盒,她指导的研究生递上来一篇论文,她又认真批改起来,门外还有患儿等着诊疗。 “收入低””工作压力大””发展前景渺茫”……这些词不仅在网络流传,在业界也被默认为儿科医生的现状,不论综合医院,还是中医院,儿科医生短缺是不争的事实:1998年,教育部和卫生部以“专业划分过细,范围过窄&rdquo...

  • 别坏了中医“治未病”的名声

    别坏了中医“治未病”的名声

    “科班培养的治未病专业人士比例很小,社会上有很多‘半路出家’的人。”3月26日,首届国际中医治未病学术大会在南京举办,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涤平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如今治未病的人才不规范,相关专业人才匮乏。(中国新闻网3月29日) 时下,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变化,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致使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罹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亟需中医“治未病”服务。 针对这一情况,各地相当一部分中医院、综合性医院、...

  • 中医“治未病”越来越被重视

    中医“治未病”越来越被重视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中医“治未病”越来越被重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2700多年前,《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治未病”概念,并从养生、延年、益寿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理论论述。唐代医家孙思邈进一步发展了“治未病”理论,将疾病明确划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类。医圣张仲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开展“治...

  • 中医药特色的医改 “治未病”保健体系

    中医药特色的医改 “治未病”保健体系

      2011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协议。之后,甘肃结合省情,积极探索,以基层为重点,切实突出中医药在医改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政策扶持,健全服务体系,逐步走出了一条政府支付得起、群众承受得了、财政可持续、具有甘肃特色的医改之路,推动示范省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立足省情突出中医药在基层医改中地位   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差、地域发展不平衡、财政支付能力有限。省卫生厅提出,要在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财政保障能力有限的前提下,用3年时间...

  • “治未病”思想在疾病预防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治未病”思想在疾病预防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治未病” 思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 是非常具有中医特色的疾病预防理论 。“治未病” 思想的萌芽始见于 《周易》 , 首次明确提出于《素问 · 四气调神大论》 , 即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 治已乱治未乱” 。后经历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逐 步形成了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瘥后防复” 的中 医 “治未病” 理论体...

  • 顺时养生 “治未病”之根本

    顺时养生 “治未病”之根本

    8月19日到2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6国医国药国乐国际医学论坛暨中医药预防医学分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论坛以“中医药传承务实发展”为主题,旨在分享科研与临床研究成果,搭建中医药预防医学国际学术平台。与会专家纷纷认为,要让中医药预防医学积极参与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中来,成为实现全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动力。 追本溯源 道法自然除病魔 万物皆有源,中医的根源是什么?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

  • “治未病”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

    “治未病”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

    “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 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之中,葛洪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学说,将“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贯穿于《肘后备急方》全书的始终。 “治未病”的思想在葛洪养生理论中已形成较完整的学术体系,其中包括有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传,未变防变,已变防逆,初瘥防复等。“治未病”的涵义,可以分为“治未病”、“治欲病...

  • 中医“治未病”是养生防病保健的主导思想

    中医“治未病”是养生防病保健的主导思想

    •中医“治未病”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整理、继承和创新,重新审视其特色与优势,推进中医药持续健康发展,使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实践顺应时代的召唤,重新焕发出更璀璨的光辉。 •中医“治未病”是将疾病“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我们应对疾病的调控定位在防,做到法以阴阳,顺应天时;形神修养,自我调节;居住适宜,环境...

  • 创新思维发展中医中药借“均等化”推动“治未病”

    创新思维发展中医中药借“均等化”推动“治未病”

    受南昌市卫生计生委安排,我到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三里乡卫生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当我第一次走进三里乡卫生院时,我误以为走进了一所中医专科医院。 门庭两边一幅幅历代中医名家的画像、通道两侧一块块中医保健的宣传栏、诊室内外一条条中医名家的警世名言……医院的每一个角落都显现出浓厚的中医氛围。这些文化氛围,映射出三里乡卫生院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医药在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创新思维发展中医中药 三里乡有两所医院,即:三里乡卫生院和三里血防站...

  • 中医医院应该探索“中医药+”倡导“治未病”理论

    中医医院应该探索“中医药+”倡导“治未病”理论

    •治未病、健康体检成为当今及未来一个时期的朝阳产业。在大力提倡“健康中国”的今天,医疗行业应该深入了解民众对健康的需求,改变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从供给方入手,主动向民众提供他们所需求的医疗服务产品,尤其是中医药行业,更具广阔的前景。 •中医医院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中医药+”,倡导“治未病”理论,生发出健康体检中心、冬令膏方进补、冬病夏治、慢性病管理与健康养生指导等服务产品。 当前,中医药事业正处于天...

  •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后世对此多有发挥,目前一般认为“治未病”应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与“瘥后防复”等三个方面,其中“未病先防”更接近养生保健的真谛。 “治未病”的三个涵义 未病先防 是指在人们未患病之前采用预防的方法从而避免亚健康...

  • 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中看“形神共养”之“治未病”思想

    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中看“形神共养”之“治未病”思想

    中医“治未病”是引领人类健康发展的新方向,体现了重视预防的思维模式。我国各族人民很早就认识到加强体育运动,促进机体强壮,对于防病抗病具有积极意义。各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例如抛绣球、舞龙、舞狮、跳竹竿、摔跤等。其中的“治未病”思想主要在“未病先防”方面,即对疾病的预防,通过强身健体,养心益性,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 抛绣球 抛绣球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每年春节、农历三月三、中秋节等传统佳节,壮族人民...

  • 中医“治未病”工作在标准制度和模式

    中医“治未病”工作在标准制度和模式

    •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涉及到现有医疗卫生政策的调整,以及新的政策措施的制定。 •以三级中医医院作为“治未病”服务主要载体,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二级以上中医院发展,并指导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广覆盖的“治未病”服务平台。 •推动中医“治未病”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带动各项中医药技术的研发、推广和运用。 国...

  • 关于治未病 关于膏方

    关于治未病 关于膏方

    一、关于膏方 “膏”指稠黏的糊状物,含有滋润的意思。膏方俗称“膏滋药”,是将中药加水蒸煮后滤渣,再浓缩熬成膏状制剂,具有滋补强身,延缓衰老,治病纠偏的作用。秦伯未尝谓“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溢二所以尝善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故俗亦称“膏滋药”,”“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此为对膏方含义的恰当诠释。 二、关于治未病 (一)治未病的提出 《黄帝内经》首先...

  • 亚健康是疾病前期状态 中医治未病

    亚健康是疾病前期状态 中医治未病

    身体不舒服却查不 出具体什么病,成为困扰 很多人的闻题,亚健康作 为一种健康状态,成为当 今很多人挥不去的烦恼。 据世卫组织一项全球性 调查表明,全世界真正健 康的人仅占5%,患病的 也只占20%,而75%的 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作为一种疾病前期 状态,中医治未病可以有 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亚健康的身心信 号 1.易疲劳,通过休息 也不容易缓解,精力下 降。 2.常头晕乏力,头 痛,听力下降,健忘。 3.睡眠不好或好睡 乏力。 4.易腹泻或腹痛。 5.纳食欠佳或纳食 无味。 6.情绪难以控制地...

  • 世界对传统医学的需求不断提高“治未病”工程主阵地

    世界对传统医学的需求不断提高“治未病”工程主阵地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传统医药战略目标指出:未来10年要挖掘传统与补充医学在卫生保健方面的潜力,建立覆盖全民、以人为本的医疗保障体系;并且通过整合卫生系统中传统与补充医学产品的研究、实践以及对从业者的管理,促进安全、有效并规范地使用传统与补充医学。该战略目标的具体方向要求,要通过管理加强保障安全与合理应用,以及整合促进健康全覆盖,把传统和补充医学整合到健康服务的大体系中,中医药对健康服务方面的贡献也需要进一步挖掘。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大会通过关于传统与补充医学的决议,敦促成员国调整、采纳、执...

  • “治未病”思想在中风防治中的运用

    “治未病”思想在中风防治中的运用

    中风多属 “脑卒中”范畴,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多发病, 死亡率、 致残率、 复发率均较高, 中西医防治 都未达理想效果。中医 “治未病”思想始见于 《黄帝 内径》 ,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 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1] ,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分, 它包含有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瘥后防复” [2] 三个 方面的内容, 对中风的...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